文图/《中国医药导报》 主 笔 潘 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近期,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 “2022 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以线上+线下形式在北京举行。会议以“构建国家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为主题,与会院士专家围绕临床医学、药学、卫生健康与环境等领域的发展与创新展开深入研讨,为促进我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中国医学发展大会是中国医学界谋划国家医学发展的年度平台,其宗旨和作用是凝聚国家医学科技发展思想,引领国家医学科技发展方向,展示中国医学科技重要成果,共议国家医学卫生教育改革,推动国家医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学术咨询委员会主席王辰院士在题为“构建国家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 的主旨报告中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是其中关键的变量,它已经成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决定性因素。21 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的基础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与方法、人文学科与文化,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人民福祉。当前我国医学科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存在总量不足、质量待提高、碎片化、不均衡等问题。为解决总量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设立国家医学健康科学基金,鼓励医务人员开展科学研究。为解决质量问题需要招募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提升国民与业界科学素养。为解决碎片化、不均衡的问题,需要建设核心基地,整合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赵宪庚院士作学术报告
王辰院士强调,当前,亟须构建具有先进性、导引性、主干性和决定性特征,能够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科技创新最高水平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就我国医学科技繁荣进步关键在于体系与资源,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新时代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任务。
王辰院士表示,目前,我国的临床研究水平与一些国家的差距仍较为明显,存在如医学投入不足,缺乏专项资金支持,高质量、高水平临床研究产出少等现实问题。要继续强化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之以恒地加强医学基础研究,大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以完备的体系、充足的资源、先进的平台与生态,促进我国医学科技蓬勃发展。特别要关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体系建设,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国家医学研究,建设专科与多学科共病临床研究网络,制定临床数据标准体系,建立高素质临床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研究型医生职业发展激励体制,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在推进构建国家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过程中,亟须设立专门的国家医学健康科学基金,建设秉承国家意志、承担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国家医学科学院,不断完善国家医学战略科技人才体制。
王辰院士强调,中国医学科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矢志在思想先睿、文化承启、方位明确、体制设立、资源拓展、学科焕发、英才养募等方面,推进立体化、多层次、融通合作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及核心基地建设,打造国家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医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赵宪庚教授在题为“建立自立自强的核医学医药健康产业链”的主题报告中说,构建国家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离不开核医学医药的强力支撑,医用同位素是核医学医药发展的“粮食”和“能源”,放射性药物是核医学医药发展的基石与灵魂。目前,全球有10 000 多家医院使用医用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开展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赵宪庚院士认为,与美国及全球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核医学应用和普及还存在巨大差距:一是虽然我国医用同位素生产整体水平与国际上基本同步,但具备医用同位素生产功能的仅有5 座堆,数量规模偏少。我国加速器与国际水平不相上下,但在国内170 多台装机空间中能够实现国产替代的仍然是个位数。我国医用同位素生产能力不足,大部分依赖进口,受各种因素影响经常出现短缺或断供,难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诊疗。二是放射性药物基本全部依赖进口。缺乏针对放射性药物特点的技术指导原则、管理体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放射性药物临床前和临床评价实验室,且我国放射性药物领域仅有一家获得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of drug,GLP)资质。三是核医学临床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接受诊疗患者人数远远低于其他科室。核医学人才匮乏,要实现到2025 年全国2760 家三级医院核医学全覆盖,需要新增1500 家核医学科,按每个科室配备6 人计算,需要新增9000 名核医学人才。四是核医学教育与研究生培养亟须高端复合型人才,我国本科生教育阶段尚无核医学学院,亟待在综合实力较强的医科大学内开设核医学学院。五是在核医学监督方面,“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机制在核医学领域不健全,导致医患牵引的“需求端”不能与核科技推动的“供给端”有效衔接。就此,赵宪庚院士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首先,要出台促进核医学卫生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一揽子”顶层政策规划,营造有利于医用同位素自主可控保障供应,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制和自主品牌诊疗设备应用的政策环境等;将部分国际通行的核医学诊断治疗项目,进一步纳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优化《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按照产业布局提高对放射性药品和大型核医用设备等的检测与认证认可。在有条件地区率先建立核医学卫生健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积极推动核医学走出去。
其次,要进一步优化核医学卫生健康领域监督管理手段方法。统筹发展和安全,根据行业特点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事前准入限制;有针对性地在研发、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精益监管方式,减少非必要的交叉重复监管审批环节,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又防范潜在风险。
再次,要大力推动核医学卫生健康领域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建立一批核医学卫生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推动共性技术产业化;设立核医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推动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品、大型核医用设备自主可控;批准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核医学学院,围绕“核、医、药、理、工”交叉学科优化设置专业,助力人才培养与基础科研攻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曹彬教授在题为“呼吸科技创新助力国家健康战略”的主题报告中说,根据全球死亡病因分析,慢性呼吸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6.2%,排在第3 位。呼吸道传染病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呼吸道处于开放状态,病毒细菌等通过呼吸道入侵人体也最难防范。21 世纪人类历经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都是呼吸道传染病,正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造成全世界4.9 亿人感染,死亡逾617 万人。
曹彬教授强调,呼吸疾病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呼吸疾病防治已被纳入国家健康战略,呼吸疾病防治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呼吸疾病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十三五”期间呼吸疾病被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被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病防控研究”。“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部进一步加大了对呼吸疾病临床研究的支持力度,将“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中呼吸疾病的研究经费资助扩展至慢阻肺、间质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血管病、烟草依赖等多个领域,并将“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病原学与防疫技术”等专项设置了呼吸疾病相关项目。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对呼吸疾病研究的资助力度不断增强,近十年来资助的项目经费和项目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主要资助领域涵盖呼吸系统肿瘤、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哮喘、肺循环及肺血管疾病、慢阻肺、呼吸系统炎症与感染、间质性肺疾病和睡眠呼吸障碍等。
曹彬教授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学者取得多项呼吸疾病重要学术成果。在呼吸系感染研究领域,首次明确我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中病毒性肺炎高达39.2%,率先提出方舱医院应对新冠肺炎策略,成功阻断社区传播,全球首次揭示了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预警全球大流行,全球率先开展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瑞德西韦等临床试验。在慢性呼吸道疾病研究领域,率先开展慢阻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策略及队列研究,揭示了我国慢阻肺流行状况,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为9990 万人;首次明确了我国20 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患者总数达4570 万。在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研究领域,阐明了我国肺栓塞的发病、临床特征、临床转归以及预后特征,开展了易感基因、生物标志物、影像学相关研究。
在呼吸衰竭和呼吸支持研究领域,开展了SARS-CoV-2、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ARDS 的临床表型、预后因素和救治策略研究,总结归纳了无创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等呼吸支持治疗的指征和时机,并在全球抗疫中被广泛应用。在肺癌临床与基础研究领域,通过建立早筛早诊体系和突破诊治难题,达到肺癌早期诊断率和5 年生存率“双提升”的目标。
曹彬教授分析说,当前我国呼吸学科研究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有:重大呼吸疾病现有临床诊疗指南中鲜见基于中国人群研究的循证证据,呼吸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化评估及质控体系亟待完善;共性关键技术鲜见具自主知识产权的诊疗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缓慢;部分先进诊疗技术或药械严重依赖进口;呼吸健康全程管理亟须从单纯的诊治、防治、防控向“促、防、诊、控、治、康”全面照护模式转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呼吸疾病管理中应用不足。
曹彬教授认为,未来3~5 年,解决呼吸系统疾病临床问题的重点科技攻关领域应包括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慢性呼吸疾病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对社会经济和民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应重点研发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及耐药监测新技术;开发基于耐药基因的快速耐药分子诊断技术;研究结核菌等耐药病原体耐药新基因及机制;研究肺脏免疫失衡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病原微生物侵入或逃逸肺脏免疫的机制;开发非抗生素类药物及非传统给药模式等。
慢性呼吸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高致死、高疾病负担特征,研究的重点应包括慢性呼吸道疾病表观遗传学、免疫学和病理生理学特征;解析我国人群的遗传易感因素、临床表型和分子表型特征;寻找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精准治疗的标志物,结合人工智能提升疾病诊断水平;研究吸烟、环境污染物诱发慢阻肺、哮喘相关分子机制及代谢通路;针对慢阻肺、哮喘新靶点开发新药物;研究干细胞、淋巴细胞、基因编辑等新型药物的疗效和机制;研究早期康复方案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影响的机制,探索安全有效的康复方案等。
急性肺损伤与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研究重点是,探讨不同因素引起急性肺损伤的炎性损伤机制及修复机制;确定病程中各细胞亚群,区域免疫、代谢、微生态与炎症的特征和相互关系;探索急性肺损伤修复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交叉产生的新疗法;研究正压机械通气、ECMO 等ARDS 治疗新技术对肺气血屏障损伤与修复的二重影响和机制,为优化临床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治疗靶点。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缺乏特异性干预手段。主要攻关领域包括构建我国多中心支扩生物资源库;探讨支扩临床分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支扩合并症对支扩病程的影响;借助动物模型研究支扩和支扩急性加重期病原体感染、气道炎症、气道微环境变化与结构破坏的相关性等病理机制;探索大环内酯类药物及中药等对稳定期支扩患者的调节作用;阐明肺早期发育关键分子的异常表达与成年期支扩的关系等。
曹彬教授说,目前临床基于肺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高,患者长期生存率不满意;成人睡眠呼吸疾病发病率高达9%~38%且并发症高;我国15 岁及以上的人群吸烟率为26.6%,呼吸疾病发病形势严峻,肺移植、睡眠呼吸障碍、烟草病学也是亟须攻关的领域。肺发育与再生对于理解先天性肺疾病、肺损伤修复和肺部疾病的成因至关重要,加强肺发育、再生研究交叉,探索肺部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干细胞疗法具有重要意义。过去40 年我国肺癌死亡率增加近4倍,肺癌成为中国人第一大死亡原因,要加强呼吸疾病与肿瘤研究交叉,推动肺结节诊治研究,与肿瘤学科合作利用新的病理诊断技术探究肺癌的早诊和早期干预措施,以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此外,呼吸道尤其是下呼吸道微生态研究的突破,将有望延缓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
曹彬教授指出,呼吸科技战略的实现需要呼吸学科的科技力量和关心呼吸系统疾病“防、诊、控、治、康”的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努力,明确未来呼吸学科的优势特色和重点研发方向,通过顶层专家引领呼吁更加重视呼吸学科科研,借鉴学习,对标国际最新研究,加大重大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课题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努力将呼吸学科这一“大学科”转变成“强学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在题为“脑血管病防治:从循证到精准”的主题报告中说,百年来医学实践不断进步,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发展,再到向精准医学、高清医学发展。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居全球首位,致残率为欧美国家的2.5 倍,死亡率为欧美国家的5 倍。脑血管病发病后患者多会出现致残、复发、死亡等不良结局,在脑血管病发病后的临床转归中复发是影响结局的关键环节。1997 年进行的一项循证研究证实了阿司匹林是治疗心血管病的有效药物,此后,阿司匹林取得了很多重要研究成果,如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以使脑血管病3 个月内复发降低32%。但是临床也发现不同病例对同一药物的使用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开展基因背景对药物疗效的影响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在氯吡格雷代谢基因CYP2C19 基因正常者,应用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可使复发风险降至6.7%,而该基因变异的人群则不获益,说明CYP2C19 功能缺失等位基因数量与抗血小板疗效之间存在量效关系。基于这一研究的发现,后续研究开始向精准医学方向发展,开始研究不依赖基因背景的替代治疗方案。
王拥军教授说,脑血管精准医学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患者有效治疗时间窗只有24 小时,能够等待基因检测结果的时间非常短,因此床旁快速基因检测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脑血管精准医学药物治疗方面,《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两项相关实验,其中CHANCE 研究全部纳入的是中国患者,POINT 研究在国际非中国人群中进行。基于两项研究结果,国内外多个指南建议在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卒中人群中进行短期双抗治疗,这一理念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实施。在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后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从11%降到了8%,通过精准医学又将复发率降低至6%,今后若想要继续降低复发率就要从干预残余风险入手。
王拥军教授认为,以传统生物学为基础的药物研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新药靶点的发现数量有限,几乎没有中国原始创新,药物研发周期长、花费高、成功率低等。未来可应用临床多组学大数据进行靶点发现,用更加精准的数据来支撑干预新靶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李兰娟教授在“规模化人群乙型肝炎有效防控的策略和技术创新”的报告中说,要想实现规模化人群乙型肝炎有效防控需要在策略和技术上进行创新。
李兰娟院士介绍,《2020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发布的最新乙型肝炎发病情况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2 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 万例,每年约有35 万人死于与慢性乙肝相关的疾病,乙肝防控刻不容缓。
李兰娟院士说,乙肝科技攻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集中在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为了实现乙肝防治重要科学问题的突破,浙江大学牵头了国家传染病专项示范区项目,示范区项目的顶层设计包括动态筛查、综合防治和评价推广三个部分,示范区项目已取得如下新进展:首先,创建了全球最大的传染病信息云平台。实现了个人健康数据云录入、云计算、云管理,实现了不同数据存储的优化,平台支持多源数据分析高效整合;建立了主数据管理技术和传染病大数据分析方法,实现了大数据可视化展示。目前有居民电子档案2582.6 万人,传染病筛查4575 人次,乙肝专档17.2 万,结核病专档1.9 万,艾滋病专档1.8 万。其次,实现传染病数据的多途径采集与溯源。以身份证号码作为主索引,应用数据中心汇集个人健康信息。再次,获得乙肝连续性全民筛查大数据。大数据显示我国接种乙肝疫苗的成年人群,抗体滴度水平等均高于未接种的成年人,且成人接种乙肝疫苗有长期效果;强化示范区乙肝新发感染率明显下降;抗病毒治疗的长期疗效,能显著降低肝硬化肝癌发生率以及乙肝死亡率。此外,利用大数据评价了乙肝不同防控策略的成本效益。最后,创建了全球最大的多中心研究现场可量化质控体系,国家传染病专项示范区项目为我国乙肝有效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李兰娟院士表示,为加强我国乙肝防治工作,下一步组建中国标准化肝脏疾病全程管理中心,通过构建国家、地方、基层网点及患者四级联动体系,推动肝脏疾病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实现早期筛查、规范诊治和常规管理一体化,真正实现乙肝可防可控,全面推动“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封面图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