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崇嘉
宁夏大学数学统计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2019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立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构建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在内的高考考查内容体系[2]。
高考的核心功能在于“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3]。其中,立德树人是高考的根本任务,服务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引导教学是基础教育对高考的现实要求[4]。那么,随着高考改革的浪潮逐渐推进,高考的核心功能也更加完备,高考的评价体系更加健全,高考的评价体系正朝着系统、科学和创新的方向发展。高考数学也在数学教育研究中作为热点话题经久不衰,目前对于高考数学的研究主要由高考试卷、高考备考策略等内容组成,缺少较为完备的高考试题研究综述,此外更加系统地理清近二十年高考数学的特点及其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方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Cite Space软件,其具有直观可视化的特点,对CNKI中2002—2022年间所发行的高考数学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研究与展示,进而可以深入洞察二十年高考数学的研究发展脉络与走向,为更好地进行中小学教学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与帮助。
以“高考数学”或者“数学高考”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发表时间设定为2002—2022年(共计20年),共检索到与此相关文献797篇,剔除数学成绩、成人高考等有关文献与会议之后得到文献412篇,并进行知识图谱绘制。
本文通过以陈超美[5]博士团队所研发的Cite Space为工具,绘制核心词、作者共现图,对近二十年间高考数学进行研究和梳理,进而展示高考数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
通过梳理并绘出高考数学研究发文量的变化趋势图(见图1),可以得到关于此领域研究发文数量的一些变化情况。
图1 高考数学发文量的变化趋势
从总体方向上看,对于高考数学的研究呈现逐年递增并且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具体而言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81年—1999年)
处于萌芽阶段的高考数学研究有着文献数量少、研究方向分散、研究层次不均等特点,其主要原因在于,1977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简称高考)[6],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所以,这一阶段的研究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此时的高考正处于“教师不明确教什么,学生不知道学什么,命题组不确定考什么”的局面。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2000年—2017年)
处于探索阶段的高考数学研究有着研究数量高、研究方向集中、研究涉及领域宽、跨学科融合等特点,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了教育阶段的新探索,并由此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中采取“必修+选修”的这一经典课程模式,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和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7]。
第三阶段:突破阶段(2017年至今)
处于突破阶段的高考数学研究有着研究集中度高、研究深入性强、研究使用工具多、研究专业化程度深等特点,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和内容趋于完备,经历了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基于四基四能的核心素养目标”的发展[8],考试评价制度逐步完善,构建起科学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有助于解决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指挥教育评价这一关键性的问题。
使用Cite Space软件对论文作者进行共现分析,得到作者合作图谱(见图2)和高考数学研究的作者频次表(见表1),通过对合作图谱与作者频次表进行综合分析,不难认为:
图2 作者合作图谱
表1 高考数学研究的作者频次表
首先,从总体来看,目前的图谱网络呈现出较为分散的局面,并且仅有少数几个作者之间存在着合作关系,并且集中于独立的研究团队之中进行研究,且大部分科研机构都聚集在教育发达的省份或地区,例如北京、上海等。
其次,从研究者的职业来看,多为考试中心人员、高校教师,其中考试中心所形成的高考数学研究团队是对于高考数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以任子朝、赵轩和陈昂等人所形成的研究团队,发文均在9篇以上,在研究中与其相关的合作人员还有莫春晖、章建石、周远方和田祥高等人。
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每篇论文的核心之所在,借助知识图谱进行分析,可以窥探这一领域的热点与现状,通过Cite 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与聚类分析得到关键词知识图谱(见图3),通过图3可以看出,圆圈越大表示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通过统计发现高考数学作为核心词汇出现最多,共计171次,中心性1.06,按顺序排列依次是高考、数学、数学高考、新高考、数学文化、高考试题、核心素养、全国卷、填空题。从图4中,可以感知到关键词的聚类,依次聚类为十种:高考数学、数学、数学高考、数学能力、数学名题、分类讨论、学科素养、浙江省、全国卷、安徽省。通过再次比较,可以将这十种归结为三个方面:高考、解题和试卷。
图4 关键词聚类关系图
2.研究热点演化分析
利用关键词演化生成时区图谱,通过绘制时区图谱及突显词图谱可以把握研究热点的发展趋势,探究前沿走向,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总的来看,高考数学从一而终,并且始终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并且在多个节点上出现多个核心关键词,如数学文化、新高考、核心素养等等
具体而言,从关键词热点来说,数学文化、新高考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就被提出,而直到2017年才成为热点话题并持续至今,而核心素养则是在2017年被提出,一经提出便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并经久不衰,同时,课程标准也在2019年,试行新高考改革方案后登上突显图,结合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新高考数学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与热点话题。
从关键词出现时间来看,2002—2012年间出现热点词较多,各个模块的研究频率较高,近十年间,只有核心素养一词脱颖而出,说明自17年发布新版高中课程标准之后,众多学者的研究重心转向核心素养与高考的结合之上。
从研究热点分化上来讲,高考数学独占鳌头,其余研究领域星星点点,并未有与高考数学相等的权重,并且在2002—2022年这20年中,核心讨论话题并未出现转移,只能认为是稍有偏向。
随着高考评价体系的完善、新高考的改革与发展和核心素养体系的完备,可以预测在未来,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评价体系将成为新一轮的热点词汇登上历史舞台,同时将会为高考改革提供富有价值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来源。
通过使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分析,构建多幅图谱,详细回顾近20年来高考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话题,归纳可得结论如下:
第一,通过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后发现,研究话题均归结于高考数学这一核心,经归纳出当前研究热点类别为高考数学、高考解题和地域试卷三类。
第二,高考研究专业团队初步形成(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教育考试院等)。但是,各科研机构之间联系较少,仍是各方面独立研究,很少出现中学与研究所合作研究协同研究,高考归根结底是高中教师进行教授并对其学生进行测评,因此,其中需要中学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提升,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
第三,高考研究话题过于单一。即使出现热点词汇也仅仅在于高考试卷上,并未做到从其评价体系、命题源头、生活实践等领域进行多方面研究,理论性研究太强,实践性研究太少。因此加强对于高考的实践性研究与生活化改革依旧成为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第一,研究人员要加强合作。研究专业人士应深入中学,与中学教师展开合作。目前,高考的研究者以考试中心、考试院、高校为主,中小学一线教师为辅,主要的研究者有理论知识强、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而中小学一线教师则恰恰相反,实践能力强但专业知识不足,因此,加强研究人员的合作对于高考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取长补短,优劣互补,以此提高高考数学的研究水平与层次。
第二,研究方向要广泛开阔。随着新高考在全国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高考评价体系、核心素养测评等研究话题也逐渐突显,因此,可以加强对于这些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以便完善高考数学的研究,从而对新高考数学改革的发展提供理论与经验。
第三,研究理论要突破创新。对于试卷的研究领域通常以国际上流行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为主,并辅以多元概化理论等进行研究。那么是否可以构建新的研究理论对试卷的整体进行测量,通过大数据构建结构化方程,从而达到对试卷合理性的测量与评价?这一问题,仍然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