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平
(湖南双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2021年,我国研发支出为2.79万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4%。近年来,企业的研发投入比研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占全国研发经费的比例要远高一筹,我国的科技创新离不开中小企业的重大参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的核心之一,中小企业在国家、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加大了研发投入,助推企业稳步提升科创实力。尽管政府不断地给中小企业送红利,但仍然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因为自身研发和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采取风险规避方式,放弃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研发财政奖补资金申报,致使企业效益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研发支出会计核算制度十分必要。
我国在审核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以及在北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申报材料时,会重点关注企业的自主科创能力和研发管理水平。因此,规范提升中小企业研发支出对其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1.中小企业的概念
根据我国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和行业分类特点,我国企业分为大、中、小、微四种类型,具体划分以企业资产总额、从业人数、营业收入为重要指标。其中,工业类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为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软件类和信息技术服务类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为从业人员300人以下,营业收入1亿元以下。我国鼓励中小企业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区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发展,倡导中小企业扩大研发投入,助推企业创新品牌、提升品质。
2.研发支出的概念
研发支出是指企业在研究开发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总支出,具体包括:直接参与研究开发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以及研发过程耗用的材料费、动力费、研发设备折旧费或租赁费、设备维护费、软件使用摊销费、新产品设计费、产品试制检验费、委外研发劳务费、技术资料费、知识产权申请注册费等其他费用。
1.研发支出资本化缺乏标准化依据
目前,世界各国对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条件各不相同。我国研发支出会计核算采用“有条件资本化”。我国新会计准则将研发支出划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对于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应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对于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资产化,计入无形资产会计科目,而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应全部费用化。研发支出是否资本化受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影响,其判断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企业当期损益和资产总额,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影响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
2.不同政策下会计核算口径存在差异
研发支出在税收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企业技术认定、R&D统计的不同政策下会计核算归集口径不完全一致,加大了会计人员核算难度,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对研发支出核算的准确性存在一定影响。
3.研发项目多,费用核算精细度要求高
企业在同一时期内同时开发多个研发项目,费用栏目种类繁多,加大了研发支出核算难度。会计人员只有对各项目研发周期、人员参与、工时分配、设备使用情况等过程非常了解,设置项目辅助台账,才能做到精准核算。
2021年是中小企业迈入北交所资本市场的开局之年,专精特新“小巨人”是北交所上市应具备的基本资质,研发投入是小巨人培育的技术创新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为了鼓励企业提升科技水平,发展生产力,出台了多项政策。例如,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可以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之外,还可以在汇算清缴或者季度申报时享受当期研发费用的200%加计扣除,或者按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部分的200%加计扣除;有些地方还会根据国家政策推出相关研发奖补、小巨人企业贷款贴息等多项红利。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研发支出会计核算早规范,早受益。
许多中小企业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专注精攻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低,研发投入少,核心竞争力不突出,企业领导对财务核算不够重视,容易形成研发支出内控缺失,或有内控但并未有效执行。例如,会计人员不按国家规定设立研发项目辅助台账,或者不按规定设置“研发支出”一级、二级会计科目,严重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财务人员和研发人员因各自专业受限,业财融合度低,无法取得研发活动真实的原始业务记录,以致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研发成果是否能市场转化,与该项目的技术创新性、人才匹配度、融资能力等存在很大的关联性,所以研发投入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研发经费分为两种形式,即未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化,形成无形资产的资本化。在实际操作中,资本化时间和资本化依据很难界定,国家没有对达到资本化条件的情况和需要佐证的材料做出具体规定。在此情况下,有的企业不理解政策要求,不愿意投入太多时间收集资本化证明材料,将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有的企业为了避税,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基数,有选择的全部费用化;有的已上市中小企业为了提升利润指标,潜意识的将研发支出资本化,增加无形资产虚增利润。这些都会造成企业主观地选择盈余机会,而去违背真实性原则。
小规模企业人员少,一人多岗,办公场地和资金受限,没有设立独立的研发部门,或者有研发部门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的现象。多数中小企业未采用供应链软件进行物料收发存核算,存在物料品种多、核算复杂、准确性低等问题。仓库人员因不懂财务,没有按使用部门和产品对象记录发料,出库单据内容填写不完整,签字手续不齐全,致使会计人员无法收集到真实的研发领料记录,难以明确区分研发领料和生产领料。
中小企业因经营条件受限,存在多个研发项目共用同一办公场地、使用同一设备,或者一个研发人员同时开发多个项目,以及同一研发人员同时从事非研发活动等现象。如果企业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研发费用分摊标准,会计核算主观性就会很强,不能真实反映每个研发项目投入情况,影响研发人员项目奖金分配和管理决策。
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不强,存在为满足高企认定或科创属性拼凑费用的情形。项目知识产权申报与销售合同产品名称、营业收入明细关联度不高,整体研发规划性不强,给企业未来专项资金申报、税收优惠带来潜在风险。
规范提升研发支出会计核算水平是中小企业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之一。首先,企业要建立健全研发投入会计核算制度,明确研发支出授权和审批程序,制度内容主要包括研发投入会计核算制度、研发准备金制度、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研发科技人员培训制度。其次,研发部门要按项目建立进度跟踪平台,做到每个研发项目有计划、有落实、有记录、有反馈、有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技术可行性进行合理评估。再次,要按研发项目与其对应的人财物匹配,制定标准流程管理细则。最后,财务部门要按项目建立研发费用辅助台账,按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研发活动特点设置“研发支出”二级、三级、四级明细科目,并与研发部门共同制定研发费用开支标准,严格按照研发开支的用途和性质据实列支,为企业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我国新会计准则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条件的判定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会计核算采用“有条件资本化”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如何界定“有条件资本化”,需要从《企业会计准则》相关政策出发,结合企业实际研发活动过程,制定具体的资本化标准。首先,要制定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划分标准。将项目处于可行性调研和立项阶段划分为研究阶段,立项后的开发、试验、验收等活动过程划分为开发阶段。其次,明确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时点。例如,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研发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会计科目。
中小企业应制定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量化指标,可从以下维度来明确:第一,项目开发技术方案已按规定流程审批,佐证材料为企业的立项决议,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二,项目已正式立项,佐证材料为立项计划书;第三,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佐证材料为研发预算审批表;第四,研发成果具备市场转化条件,在技术上可以用来使用或出售,佐证材料为知识产权授权书、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销售合同;第五,研发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佐证材料为发票、工资核算表、工时记录表、辅助台账等。研发支出资本化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
财务部门需要制定标准的研发领料与生产领料流程,并监督其有效执行。中小企业要善于借助信息化工具加强物料收发存的管理,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在软件系统中增设领料部门、人员和用途,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管理者指定专人填写领料申请单,注明产品对象,按使用部门和产品对象归集生产材料和研发材料。产品开发阶段结束后,会计人员依据研发部门的项目结题验收报告,将其研发材料成本转入到产品生产成本,用于对外销售或使用。
首先,针对研发人员参与多个项目开发的工资薪酬核算,财务人员应按研发人员参与各研发项目的实际工时分配。研发科技人员同时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等非研发活动,应在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之间分别按其实际工时占总工时比进行分配。其次,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参与研发管理,被认定为企业核心技术人员的问题,对于其工资薪酬,应根据其实际从事研发活动工时占总工时比例核算计入“研发支出”。如果无法区分其从事经营活动与研发活动工时,就应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最后,针对多个研发项目共用同一场地,应按单个研发项目所占实际用地面积分配。同一设备供多个研发项目使用,应按单个研发项目实际使用机器工时分配。
会计人员不仅要按项目准确核算研发支出和营业收入,还要主动熟悉研发活动全过程。会计人员只有走出去,积极地到研发部门学习,才能如实掌握研发立项、研究开发进度、中期试验、验收结题、成果转化、市场销售全生命周期,才能正确指导研发人员在项目调研立项前就从市场、产品、财务等视角进行规划,有效提高知识产权与营业收入匹配度。同时,研发人员也需要学习财务知识,只有懂得研发费用会计核算要求,才能更好地做好研发立项、研发项目预算、研发人员分配、研发工时和机器工时记录、研发进度记录、研发费用报销、项目验收结题、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提高跨部门协作能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与产品、营业收入和研发支出核算的关联度,提高会计报表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的准确性。
中小企业不仅需要从业务视角规范研发支出会计核算,还需要从技术视角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从业务层面看,研发投入应与企业未来规划、技术环境、核心竞争力紧密相连。中小企业应逐步完善研发机构和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研发支出会计核算制度,明确研发支出的开支范围、标准、审批程序。按项目实行一站式平台化管理,明确每个项目的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立项时间、结题时间、知识产权与产品和营业收入的关联,全面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研发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研发成果的转化率。从技术层面看,科创属性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程度的有力证明,还是企业研发费用高额投入的真实性、合理性的证明依据。中小企业需要有计划地培育科创属性,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市值。建设项目平台管理体系,是实现从研发立项、投入、产出到价值应用管理的必要前提条件。
在当前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提升必然走向正规化、国际化。因此,规范研发支出会计核算,完善研发业财管理,培育和挖掘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属性,是确保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