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圣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产生了地球上至少50%的氧气,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人类以及地球上所有其他生物的生命都依赖于海洋,而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对海洋资源过度的摄取也一度让整个海洋生态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2009年,联合国正式确定每年的6月8日为国际海洋日,旨在呼吁全人类共同维护海洋的生态系统。今年是第14个国际海洋日,联合国制定的主题是“振兴海洋,集体行动”,在如今越来越割裂的世界环境中,这样的主题似乎是唤起人们重新携手合作保护海洋的呐喊。
全世界有将近2万个海洋保护区,虽然对于辽阔的海洋来说,保护区的面积少得可怜,但这些保护区的存在,就是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保护这方蓝色净土的证明。在这些保护区中,有些是封闭式的,旨在完整地保存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原始面貌,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维护鱼类种群,保存海底沉船之类的文物;也有些是开放式的,通过吸引游客进行生态化的参观旅游,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海洋的美丽,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海洋的队伍当中来。
美丽的島屿通常都很难到达,这句话放在斯米兰群岛身上一点都没错。从普吉岛出发,要先驱车2个小时到达攀牙的拉姆码头,然后再搭乘快艇开30多公里,才能到达这片世外桃园。在快艇上,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会不停地用蹩脚的各国语言对游客重复:“在斯米兰,千万不要动珊瑚之类的东西,这个群岛是由泰国海军管理的。” 泰国政府能够以他们努力维持和保护这些质朴的岛屿而感到骄傲,特别是泰国海军负责在各潜点及下锚区装设浮标以供船只悬系之用,不准任意下锚,以免伤害到珊瑚等生物,如此用心保护可见一斑。斯米兰群岛在一年中只有11月到次年4月才开放,一方面是避开雨季,另一方面也是留出足够的时间修复这里的生态,避免过大的负荷给这里的环境造成破坏。
作为排名全球前十的潜水胜地,斯米兰群岛以“清澈的海水、美丽的珊瑚和海龟保育区”闻名于世。尤其是斯米兰群岛的珊瑚,不仅种类繁多,颜色也是绚丽多彩,所以这里有着“珊瑚花园”美称。比起这个别称,斯米兰群岛本身的名字有点随意,“Similan”在马来语中是“9”的意思,这是因为斯米兰群岛由9座岛屿组成,这9座岛屿3个为一组,分成3组排列,就像一串美丽的珍珠纵向散落在安达曼海上。不过当地人并没有用“珍珠”之类华丽的词汇来给这个群岛命名,只是很随意地用了“斯米兰群岛”这个名字。而这9座岛屿中,一开始只有8号岛被称为“明岛”,其他的岛屿都没有名字,只用1号岛、2号岛……来排序,这些名字就像这些未经开发的岛屿本身一样,透露着原始与质朴。
斯米兰岛上的风帆石。
在东南亚的众多海岛中,斯米兰有着极高的口碑,这个位于安达曼海上的国家级自然保护海洋公园,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十大潜水胜地”之一。
在斯米兰群岛的9座岛屿中,之所以只有8号岛拥有“明岛”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是这些岛屿中面积最大的,而且斯米兰群岛管理局、斯米兰群岛国家公园都坐落在“明岛”上,这里也是群岛中唯一一座能让游客住宿的地方,不过为了保证斯米兰群岛的景观不会被破坏,这里并没有修建豪华酒店和度假村,而是用帐篷、木屋和2艘游船作为旅客的居所。后来,人们又把9号岛称为“班古岛”,这完全是沾了“明岛”的光——“班古岛”和“明岛”距离非常近,浮潜区域一般都会在它们之间的海峡中,所以“9号岛”才拥有了姓名。
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乘风破浪,快艇到达了“明岛”的海湾,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岛上的层峦叠翠与怪石嶙峋,让人觉得岛上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白色的沙滩只有很小的一块,似乎是大自然送给人类可以欣赏它美丽身姿的恩赐。快到岸边的时候,工作人员又一次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登岛后不要破坏任何东西的要求,然后收走了游客的鞋子,因为斯米兰群岛的环保要求规定,所有人在岛上都是不能穿鞋的,鞋子只能寄存在码头。还好提前准备了沙滩袜,不然在沙滩上只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了。
下了船,最醒目的莫过于大名鼎鼎的风帆石。在绿色植物遍布的山边,几块巨大的组成风帆一样的石头显得格外突出,这也是游客在岛上能爬上的最高点,只不过攀爬之路充满挑战,需要在扎脚的小路上闪转腾挪半个小时才能到达风帆石的顶部。
从远处看,“明岛”的沙滩只有可怜的一小块,不过沙滩的沙质非常争气,又细又软,就像踩在一大片白色的面粉上面,在山与海的中间形成了一条醒目的分界线,如果从天空俯瞰,翠绿的山,白色的沙,碧蓝的浅滩,深蓝的海一直蔓延到了天际,色彩泾渭分明,美不胜收。不过,大多数人都没有心思只是慢慢欣赏美景,因为人们都知道斯米兰群岛真正的精华在水下。
如果说斯米兰群岛的沙滩是“面粉沙”,那么这里的水可以被称为“果冻水”,浅滩处的海水是淡淡的绿色,起伏的微波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荧光,看着软软糯糯的就像果冻一样。也许是这里的海水含盐量比较高的原因,斯米兰群岛的“果冻水”可不止是看着好看,还有其他的“妙用”:这里的海水浮力非常大,就算不会游泳的人,也很容易能漂在海面上,对想要浮潜的人可以说是非常友好了。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潜水来探索童话般的海底世界。
在這片水下的“珊瑚花园”中,时不时还会有海龟悠闲地在水中游弋。
作为世界闻名的潜水胜地,斯米兰群岛有十几个潜水点,从不穿救生衣的浅滩浮潜到需要潜水执照的专业潜点不一而足,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自由选择,丰简皆宜。换上浮潜装备来到海边,对于怕水的人来说,在浅滩站着就能看到一些银色的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它们的速度很快,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道银光从水中划过,当人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它们已经远远地游开了。而对于想在斯米兰群岛这个“珊瑚花园”欣赏招牌珊瑚的人来说,就要乘小艇去深一点的地方了。
斯米兰群岛的海底总体景观是以巨大的花岗岩与丰富的各色珊瑚组成,但每一个潜水点也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象头岩连绵的海底山丘、仙境礁的巨大珊瑚群、圣诞角的彩色鱼群、空彭的豹鲨与鳐鱼……空塔柴还是著名的鲸鲨观赏点呢!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是浮潜,尽量也要穿着潜水服,因为水中有很多很小的水母,虽然并不是什么剧毒的品种,不过蛰到皮肤也会疼上一阵子。
在这片水下的“珊瑚花园”中,时不时还会有海龟悠闲地在水中游弋。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看到海龟都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不过在斯米兰群岛,海龟倒是很常见。因为这里不光是珊瑚生态公园,还是海龟的保育区。在“明岛”上就有一个对游客开放的海龟保育中心,向人们展示着斯米兰群岛对海洋生态的保护和成果,而在斯米兰群岛的1—3号岛都是不允许游客靠近的,因为那里是海龟的保护基地,那3个岛的沙滩都是供海龟产卵的,不可以踩踏。而且工作人员还再三强调,如果海龟在别的岛上产卵,游客发现海龟蛋也绝对不能拿走,要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如果偷偷拿走的话要交高额的罚款。如此大的保护力度,让斯米兰群岛虽然游客不断,但依然能保持原生态的海洋景观,这样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也让斯米兰群岛成为世界上许多海洋保护区的典范。
很多游客在斯米兰群岛选择一日游,而对于选择留宿于此的人们,也会得到额外的馈赠。如果说斯米兰群岛的白天属于绿色和蓝色,那么这里的黄昏则属于金色和粉色。傍晚,太阳逐渐开始向海平面靠拢,天上的云层慢慢被漆成了金色,热闹了一天的水面开始安静下来,很多人坐在沙滩上,观看大自然的精彩表演。太阳落到海平面之下的时候,天上金色的余晖消失不见,整个天空变成了粉红色,紧接着水面也变成了粉红色,原来大自然也有一颗粉色的“少女心”。就在人们沉醉于这粉色的世界之中还没来得及感叹时,黑夜便已经来临。回到沙滩边的木屋,听着海浪的声音,也许在这夜色中,就会有海龟爬到沙滩上,繁育自己的下一代;也许在这夜色中,会有小海龟破壳而出,努力向水中爬行,穿过层层的艰难险阻,开始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千岛之国”菲律宾,就像一块陆地被海洋分割成散落的珍珠。北太平洋暖流在这里遭遇了拦截从而分裂成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洋流向北而去,成为了著名的“黑潮”;而另一部分向南折返,成为了赤道逆流。洋流翻动着水下的各种物质,为各种海洋生物带来了充足的食物,也让菲律宾附近的海洋生态异常丰富多彩。因为地处火山带,各种火山的喷发给菲律宾带来了各种奇特的陆地和海底景观,而位于群岛中间的宿务等岛屿挡住了汹涌的洋流,让菲律宾中部的水域非常平稳,成为了各种海洋生物的天堂:巴里卡萨的海底大断层,薄荷岛的面包山,奥斯洛布的鲸鲨,还有菲律宾著名的海洋保护区——阿波岛。
阿波岛也是一座难以抵达的美丽海岛。从东内格罗斯省的省会杜马盖地出发,需要先乘车前往马拉塔派海滩,再乘将近1个小时的螃蟹船。阿波岛是一个仅仅78公顷大的小岛,全岛几乎都是被礁石和植物覆盖,只有港口的一小块地方可以称为“沙滩”,只不过这个沙滩的沙质非常粗糙,还散布着大块沙砾和碎掉的贝壳,光脚踩在上面可不是什么好的体验。不过,到达此地的人们也不是为了沙滩而来的,在阿波岛的海底生活着300多种珊瑚和600多种海洋动物,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潜水地点之一。
阿波岛是一座火山岛,火山喷发给这里留下了凹凸不平的海底和怪石嶙峋的浅滩,这正是最适合珊瑚生长的地方。得天独厚的地形和洋流带来的丰沛营养物质让珊瑚和各种鱼类在这里安家,几乎每块海底的礁石上都爬满了珊瑚,五彩斑斓地肆意生长着。在珊瑚礁上,成片的海葵驻扎在这里,柔软的肢体顺着海水轻轻摆动,如果斯米兰群岛被称为“珊瑚花园”,那么阿波岛就可以称为“海葵草原”了。有海葵的地方肯定少不了小丑鱼,因为阿波岛海域的食物充足,所以这里的小丑鱼格外多,这些美丽的精灵给这片丰饶的海底世界带来了亮丽的色彩和勃勃的生机。在其他地方看小丑鱼需要一只一只认真地找,而在这里则是一群一群地从你眼前游过。
不过在阿波岛,最吸引人的还是海龟——没错,又是海龟。几乎所有的海洋生态保护区和潜水胜地都会以其有海龟而骄傲并大肆宣传,这是因为海龟对生态状况非常敏感,对环境要求极高,换句话说,海龟就是一片海域生态环境是否优异的“晴雨表”。在阿波岛,几乎每次浮潜都可以看到海龟。据说在这里“常驻”的海龟就有20多只,最大的有一米多长。它们每天上午都会到保护区觅食,加上这片海域鲜有鲨鱼等天敌出没,所以这里的海龟总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一点也不惧怕人类。当然,它们不怕归不怕,这里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游客禁止触摸海龟,也不能给海龟喂食,就算不小心碰到海龟也要接受罚款。不光对于海龟有着非常严苛的保护措施,这里在多年前就开始严格执行“无手套潜水”的规定,就是潜水的时候不能戴手套,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人们触碰珊瑚和海葵的机会,从而让阿波岛的生态一直保持着原始的面貌。
珊瑚礁里的小丑鱼。
珊瑚蟹。
阿波島位于杜马盖地以南25公里处,是一个地势崎岖的火山岛,在岛屿四周环绕着一个巨大的海洋生物保护区。
如今,阿波岛作为全球最顶级的潜水地令人津津乐道,而在这背后,还有一个阿波岛渔民自我救赎的故事。由于地处洋流交汇处,菲律宾海域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捕鱼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菲律宾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在众多的渔场中,珊瑚礁渔场又因为鱼类数量众多且种类丰富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几十年前,菲律宾的珊瑚礁渔场每年能够出产上百万吨的鱼,而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渔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大,为了赚钱,人们开始采用一些灾难性的捕鱼手段——高频次捕捞、使用密网,甚至一些人使用了炸药和氰化物。这些做法对珊瑚礁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渔场开始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珊瑚礁的被破坏导致了鱼群数量的减少,而鱼群数量的减少又迫使渔民采用更加破坏性的捕鱼手段。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当时菲律宾海域的鱼类储存量大幅减少,很多地方的渔村都难以维持。阿波岛就是这些岌岌可危的渔村中的一个。因为过度捕捞,阿波岛的渔民需要航行到更远的地方、采取更加灾难性的捕捞手段、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捕到足够的鱼,有时候渔民忙碌一整天甚至一无所获。虽然当时菲律宾政府通过法律手段禁止破坏性的捕捞活动,但收效甚微。就在渔民们濒临绝望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转机。
1980年,一位名叫安吉·阿尔卡拉的海洋科学家与阿波岛的渔民进行了长达2年的沟通。他费尽心思向渔民讲述珊瑚礁系统的重要,虽然一开始渔民对珊瑚礁这种“随处可见”的东西并不在意,但在他的不断努力下,阿波岛的渔民参观了阿尔卡拉参与保护的未开发小岛。这座小岛附近的珊瑚礁受到了禁渔的保护,尽管禁渔这个概念对当时的菲律宾人来讲还很陌生,但是渔民们惊讶地发现,在这个珊瑚礁保护区内鱼群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丰富,就好像多年前捕鱼时触手可得的样子。阿尔卡拉向渔民表示,珊瑚礁的保护和禁渔并不会影响渔民的生存,甚至可以让他们生活得更好。虽然在当时阿波岛的渔民对这个说法还是将信将疑,但是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他们决定为了自己的生存来试一试。1982年,阿波岛将10%的渔场面积设置为禁渔区,岛上的居民轮流进行看守,严禁任何人进行捕捞和破坏。3年后,阿波岛的渔民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禁渔区的鱼群数量显著增长,生态环境也在逐渐恢复当中,渔民们深受鼓舞,决定对渔场的其他区域也进行改良。与此同时,渔民们也放弃了种种先进的捕捞手段,逐渐回归到传统的捕捞方式,比如垂钓、鱼笼、大网眼的拉网等。为了保证大家都能遵守这些规定,渔民们还自发成立“海洋保护队”进行巡视和监管。在此后将近10年的时间里,阿波岛的居民经历了艰难的等待,但大自然给予了他们丰厚的回报。10年之后,阿波岛的渔业恢复了起来,渔民们不用远行,在家门口用传统的捕捞方式就可以完成作业,并且鱼获比起环境被破坏的时候要丰厚得多。阿波岛珊瑚礁系统的恢复成为了整个可持续渔业的标杆,菲律宾的各个渔场纷纷效仿。
科科斯岛的水下世界被公认为是世界上观看海洋生物的最佳地点,几乎透明的蔚蓝色海域里有着大量的海洋生物,鲨鱼、鳐鱼、金枪鱼以及海豚等几乎随处可见。
而阿波岛则又前进了一步:凭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阿波岛珊瑚礁的生态旅游开始炙手可热起来,原生态的珊瑚礁景观让全世界的潜水爱好者趋之若鹜,旅游业的兴起也促进了阿波岛的经济发展,从此阿波岛的海洋生态和经济发展终于形成了良性循环。
如今,海洋生态保护已经成为了阿波岛居民的生活习惯,而居民们也通过各种方式将这种生活习惯延续下去。阿波岛的小学就增加了海洋生态学的课程,甚至还利用部分的生态旅游收入设立了奖学金,让这些学生走出去学习更多现代的海洋生态管理知识,一些阿波岛渔民的孩子甚至在外面读完了研究生课程后回到岛上进行生态管理方面的工作。阿波岛的成功让菲律宾很多渔村的渔民们纷纷前来学习经验,并且效仿阿波岛进行可持续发展。如今,菲律宾有700个渔村成立了“海洋避难所”,用可持续的发展找到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平衡。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海洋生态的保护被世界很多国家高度重视,并给予了财政支持。现在全球已经建立了1700多个海洋保护区,而这个数字还在持续的增长中。
很多海洋保护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哥斯达黎加的科科斯岛国家公园以鲨鱼种类众多闻名;古巴女王花园国家公园的海水鳄物种独一无二;苏格兰的拉姆拉什湾保护区的珊瑚状石灰质红藻非常罕见;夏威夷的帕帕哈瑙莫夸基亚海洋保护区住着目前最长寿的鸟——一只69岁的黑眉信天翁;墨西哥的卡波普尔莫国家公园经过10年的保护所有鱼类总量增加了463%,是有纪录以来海洋保护区的最大增幅;全球海洋保育方面的领军者帕劳,更是将80%的海域都划归成海洋保护区。
一直以来,人类的发展似乎总是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始终面临的问题。人类对于海洋生态保护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就像石油拯救了鲸的故事。19世纪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科技和工业的知识大量增长,掀起了全人类学习新知识的热潮,这也带动了室内照明需求的急剧上升。而作为当时照明油脂使用的鲸类油脂的需求量随之大幅增加,捕鲸的利润一下子变得非常丰厚,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引起了捕鲸的热潮。有研究显示,人类在19世纪到20世纪至少杀死了400万头鲸,使全球鲸类数量急剧减少,大型鲸类几乎都遭遇了灭顶的危机。直到第一口现代油井的出现,让人们发现用石油照明更加便宜,从而放弃了对鲸类油脂的使用,捕鲸业总体上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石油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人们一说到石油就会想起油轮泄漏对海洋生态造成破坏的惨状,但石油的发现却也让鲸类逃过一劫。人类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其实并不矛盾,依靠着全人类的智慧和共同的努力,或许会找到一种方法,重塑一片蔚蓝海洋。
(责编: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