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213100) 杨 静
《青山不老》是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课以作家梁衡的视角,写“我”进村采访的所见所闻所感。文章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坚守十五年,创造了晋西北沙漠中的一块绿洲的故事,由衷地赞美老人崇高的精神和不朽的生命意义。笔者沉潜于文本,真挚地与文本对话,探寻其中字的深涵、词的深厚、句的深刻、情的深远,立足本单元“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一语文要素,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略读课文从本套教材三年级上册开始即有编排,通常安排在教师教学完本单元的精读课文之后,让学生尝试进行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运用和实践。本单元教材围绕“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一语文要素已经编排了《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学生通过学习,已初步掌握阅读策略。在略读课文中,课文的题目下方会有编者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对本课阅读的提示。因此,在课堂伊始,笔者就带领学生快速回顾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青山不老》教学片段一】
1.上课前,先看老师写个词。(板书:青山)在你心中,怎样的山是青山?
2.当你看到“青山”这个词,你会联想起哪些成语、诗句、俗语呢?
3.咱们学语文,就可以由一个词语拓展开来,延伸出去,定有收获。今天咱们就由这一个词语,延伸开去,学习一篇新的略读课文。
4.课题就是《青山不老》。(补全课题并读题)
5.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之前的学习积累了很多方法,大家说说看。
小结:抓住阅读提示,就能抓住略读课文学习的关键。那我们也根据阅读提示来学习《青山不老》。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不可能精耕细作、面面俱到,而要根据语文要素,抓住文章的重点,以关键问题撬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集中突破学习重点。本课阅读提示中明确指出“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结合本册教材第三单元“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一策略,笔者以有目的地阅读为指导,设计如下教学活动。
【《青山不老》教学片段二】
1.自主学习任务一。
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完成任务一: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
2.咱们第三单元已经学过了有目的地阅读,你会怎样根据这个任务进行阅读?说说你们的阅读方案。交流:
速读细读分享找奇迹,找写创造奇迹条件的段落边细读边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创造的交流阅读收获
3.交流“奇迹”。
(1)老人这十五年,做了好多好多事,“十五年啊……”文中这一句话浓缩了他的十五年,男生读——(句子)这一句话中,有太多的数字,女生读——(标红)
(2)PPT:3700 亩,你们知道有多大吗?老师课前估算了一下,相当于——(多少个学校、多少个教室,平均每天栽种多少棵树)
(3)看到这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数字,你不禁感慨——(谈感受)
4.交流“环境”。
(1)老人是在什么样条件下创造奇迹的?作者是借助哪些观点告诉我们的呢?
生: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2)你一下子抓住了关键的语段,找到了作者的观点。作者就是抓住这些关键语句,把他的观点呈现给我们的。(出示:读)
(3)那我们就依次来交流,先来说说大环境吧。这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学生交流)
师:是的,我们从一系列的列举和史料记载中,读到了作者的观点,读到了大环境的险恶。
(4)再来说说小环境。老人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学生交流)
师:作者就是这样,从老人的衣食住行的自身生活状况和外界的诱惑来介绍了他的小环境。
以上教学设计,依托“有目的地阅读”这一语文要素,通过“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条件下创造的?”这两个问题,充分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回顾有目的地阅读的策略并进行运用,通过学生交流突破教学重点。这一设计依据略读课文的“略”,更多地放手让学生“学”、让学生“说”,教师仅在教学中适当指导点拨。
略读课文学习的关键并不是深究文本字词句段的精妙表达,而是立足单元的视野,链接本课前后的教学活动,勾连本单元的教学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设计学生活动时,要时刻以学生的已有认知作为起点,设置适切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内化知识、实践方法进行前后勾连,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
【《青山不老》教学片段三】
过渡:解决了本课的关键问题,咱们也基本读懂了课文。那你们还有什么没弄明白的吗?还有什么疑惑吗?(学生质疑:为什么说青山不老?这位老人身上究竟有怎样的特点?)接下来,就围绕你们的困惑继续学习。
1.自主学习任务二。
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完成任务二:想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2.说说你们的阅读方案。
找想分享描写“青山”“不老”的句子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交流阅读收获
每一篇文本的教学都有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的难点,通常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例如,本课中,“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这一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突破的最大难点,同时也是本课人文主题突破的要点。教学中,笔者从“青山”出发,借助文中“青山不老”的关键句,由浅入深,由画面到实质,如剥笋般引领学生在文字中徜徉,从文字中发现秘密。同时,更是依据这一处处对“青山”的刻画,逐渐去理解作家梁衡通过这些句子逐步形成自己观点的逻辑结构。
【《青山不老》教学片段四】
第一层次交流:“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坑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师:读着这样的画面,你的感受是——
……
师:这儿山间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绿波荡漾。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带给我们美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第二层次交流:“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
师:山洼山腰可见这如臂如股的杨树、柳树,形成一层层的梯,真是错落有致。
师(追问):再读读,你还有什么感受?
生1:与其说树勇敢地顶住凶猛的山洪,不如说是老人和树一起顶住!
生2:正是在这一次次灾难性的山洪抵抗中,才造就了不老青山!
出示老人说的话:“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学生谈理解)
生3:绿树和黄土相互依存,有了两米厚的淤泥土,才有这绿树;而种树,又能保住这一片土。
生4:老人也正是这样,守住土,植树造林,才有这青山;而这青山,也在牢牢地抓住这片土。
生5:这样一直维持下去,良性循环,青山会万古长青!
第三层次交流:所以作者在采访完老人之后,他不由得发出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
师:读到这,你还觉得这青山,仅仅是眼前看到的这座山、这条岭吗?
……
文章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此处的突破上,共设计了三个交流层次:从客观存在的“绿意”,体会这儿的青山绿意盎然;有了像“老人”这样的守山人、护林人,必定青山不老;老人的身上折射出来的精神是万古长青,永远不会老的。
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语就提到“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青山不老》一课,从文中的“青山”入手,体悟“青山是不会老的”,再进而探究“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这一系列的体悟,是一个逻辑上的思维提升过程。只有探究了文中关键句背后的真正意蕴,学生才能从此岸走到彼岸,读懂老人,读懂老人的崇高精神,读懂老人不朽的生命意义。略读课文虽有“略”字,但是对于难点的突破万万不可“略”,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究。为了突破此教学问题,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青山不老》教学片段五】
师(追问):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生命的时长是个定数。你看——
八十一岁的老人知道——(出示:他已经八十一岁了,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即便如此,他——(出示: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作者梁衡是一个旁观者,他也知道——(出示: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那作者说这位普通老人让他觉得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再次回读,结合文章中的信息,自己进行判断,提炼自己的观点。
……
通过这一学习活动,学生的思维会从“青山”联系到“老人”,从“绿意盎然”联结到“精神不朽”,从而明白:青山,是老人十五年创造的奇迹,是一片真真实实存在的青山;青山,更是象征老人默默奉献、为他人付出的精神。老人虽然会老去,但是他种下的这一片青山和他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永远不老,永葆青春。
略读课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实践方法、迁移方法,笔者在执教本课时,旨在带领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发挥这一“实践转化”的作用。《青山不老》这一课,处在这一单元中,上承精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下接略读课文《三黑和土地》,更承载着链接课外阅读的任务,而这些学习任务在这一单元中是融为一体的。所以,在本课学习中,笔者让学生对比梁衡原文,呼应原作观点,同时延伸课外,迁移学法至《城市的标识》,旨在为学生习得和实践阅读方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青山不老》教学片段六】
1.以上都是我们根据关键句,读出的观点。那和梁衡原作的观点一致吗?(出示)
对比一下,作家原作中的观点和你的观点吻合吗?
2.那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把握住了作者的观点的?
3.面对这样的奇迹、这样的老人,你最想把哪个词送给他呢?
4.出示:眼前的老人……他……
前面尝试用一个词概括你的观点,后面可以用上一两句关键句阐明你的观点。
5.作业。
继续完成课堂练习,用上关键句表达自己的观点。
推荐阅读《城市的标识》,尝试画出关键句,并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
叶圣陶先生曾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中,依据单元的语文要素,迁移精读课文所习得的方法和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