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 “新基建 ”战略,加速5G 赋能智慧城市。
一是规划先行引领。制定《合肥市5G 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9-2021年)》,统筹考虑5G 通信基础设施的需求,超前规划5G 通信基础设施,实现全市5G 基站建设“一张图”规划统筹。
二是基础强化支撑。提速5G 基站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基站超万个,实现主城区、县域城区连续覆盖,部分重点区域深度覆盖,规划到2022年将建设超2.2 万个5G 基站。实现重点镇以上区域5G 网络全面覆盖、重点区域连片优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5G 规模商用,打造高新区、经开区、滨湖新区、科学岛等一批5G 网络建设标杆示范工程。
三是产业引导布局。出台《合肥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合肥市5G 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将5G 产业作为数字产业化重点产业布局,持续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本地5G 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关联产业融合快速发展,培育或引进一批5G产业链优势特色和行业领先企业,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链式聚集的产业集群,全市5G产业规模达到300 亿元,带动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关联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 亿元。力争到2022年,5G 产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省标杆示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四是政策支持激励。出台加快推进5G 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每年在全市遴选 5G 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社区以及车联网等领域融合应用示范项目给予政策奖补。
五是应用示范带动。在5G 应用方面,以应用示范为先导,推动5G 与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5G 示范应用场景超过50 个,在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新型智慧城市、智慧民生、超高清视频、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示范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中科大一附院打造国内首个基于5G网络的移动ICU;安医大二附院完成全省首例5G 网络远程协同手术;新桥机场打造“5G+民航”;合力叉车研发成功全国首例5G 无人叉车;全省首个“云+大数据+5G”智慧园区在庐阳区建成;全省首条5G 自动驾驶开放道路示范线在包河区开通。未来合肥将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拓展“5G+”“工业互联网+”和“AI+”示范应用,深化数字化车间、智能化产线建设,打造一批国内一流、行业标杆智能工厂。
六是培育发展“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未来我们还将鼓励和培育发展一批‘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让互联网真正地服务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消费中,让市民有更丰富的消费体验。”合肥市数据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合肥将会推广不见面交易、无接触服务,支持发展无人超市、无人酒店、无人驾驶等智慧服务场景。“尤其在后疫情时代,推广这些‘无人’服务场景十分有必要。”
《合肥市“十四五”数字合肥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14%,建成5G 基站2.5 万个,行业型和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0 个,大数据企业超过2000 家,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超过2000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