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刘晗 天津市血液中心 (天津 30011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导致血液成分分离机运行时间延长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收集天津市血液中心2020年5月~2021年5月,173例血液成分分离机运行延时的资料,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造成分离机运行延时的因素中,设备故障导致延时例数最多(57例,占总例数的32.95%),其次是献血者因素(56例,占32.37%)、耗材质量问题(48例,占27.75%)和医务人员因素(9例,占5.20%);轻度延时(122例,占70.52%)较重度延时(51例,占29.48%)发生的情况更多。结论:针对血液成分分离机发生延时的原因,通过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保、严格把控耗材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提升采供血机构服务水平等措施,可减少献血过程中异常问题的发生,避免血液成分分离机出现运行延时的情况,提升献血体验,招募保留更多献血者,采集更多安全的血液,挽救更多临床患者的生命。
临床多数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缺乏的不是全血,而是血液中的某种成分。成分输血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输注相应的成分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且减少了其他不必要的血液成分给人体造成的循环负担和不良反应,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又节约了宝贵的血液资源,因此,血液成分分离技术应运而生。血液成分分离机被采供血机构应用于血小板、血浆、粒细胞和红细胞等机采成分血的采集,与传统手工制备成分血相比,具有工作效率高、血液成分纯度高、疗效佳、输血不良反应少及血液保存期较长等优势,受到医疗机构和临床患者的广泛认可。因此,机采成分血的供需一直处于“紧平衡”的状态[1]。采集1治疗量成分血约运行血液成分分离机30~60min,且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则会延长运行时间,既给献血者带去了不佳的献血体验,又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不利于采供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血液成分分离机运行延时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收集本中心2020年5月~2021年5月173例血液成分分离机运行延时的相关资料,包括延时原因、延长时间和例数等,献血者经健康征询、一般检查和快速检测等环节,由医务人员综合评估后均符合《GB 18467-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整个献血、血液采集过程均符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要求。
设备和耗材:血细胞计数检测使用希森美康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检测试剂,型号XP-100。血液成分分离机厂商为FENWAL,型号AMICUS,使用单针版采集程序,离心机转速3280r/min,设定最高采血速度为100mL/min、最高回输血速度为120mL/min。配套一次性采血耗材型号为C6R2316;生理盐水厂商为百特,型号500mL;血液保存液(I)厂商为山东威高,型号600mL,保存液与全血混合的比例为1:10。
运行原理:血液成分分离机由主机(离心机、采/回血泵、抗凝剂泵、空气探测器、压力控制阀门、血液感应器、称重组件、显示屏和控制系统等)及加压袖带等组成。血液成分分离机的核心技术和软硬件为采集控制程序、离心组件、界面探测系统及压力控制阀门。首先采集一定量的全血,利用设备和耗材的特殊设计,在封闭管路内完成全血离心、各种血液成分的分层,由界面探测系统识别需提取的血液成分,通过相应压力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执行血液成分提取和回输剩余血液,并不断循环上述过程,直至达到目标采集量。
设备运行前,医务人员将献血者的血细胞计数值输入成分分离机的采集程序中,设备则自动估算出达到目标采集量所需的运行时间;在采集过程中,当设备检测到采血速度低、回输血液受阻、漏液、封闭管路内压力异常、设备或管路某部件异常时即报警和暂停运转。医务人员需根据操作规程和日常积累的工作经验,对异常情况进行排查和恢复,则运行时间相应延长,采血结束时设备自动显示实际运行时间。
观察血液成分分离机运行延时情况并分析原因。
本研究中,实际运行时间>估算值的20%时,即判定为延时;实际运行时间>估算值的20%且<40%时,为轻度延时;≥估算值的40%为重度超时。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涉及计数数据的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运行延时的因素中,设备故障延时例数最多(57例,占总例数的32.95%),且轻度延时的例数最多(54例,占31.21%);其次是献血者因素(56例,占32.37%)和耗材质量问题(48例,占27.75%);详见表1。
表1.血液成分分离机运行延时的原因分析(N=173,n/%)
当血液成分分离机出现运行延时,医务人员需使用大量时间向献血者做出解释、安抚其不安情绪和恢复设备运行,且为了保证献血者的健康安全,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丰富的机器故障排查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其中轻度延时的例数占总例数的69.36%,说明通过医务人员正确和及时的处置,在多数情况下可尽快排除异常。
3.1.1 设备因素
本中心机采成分科每日连续工作9h,日均采集单采成分血约150治疗量,常规运行血液成分分离机20台,设备均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状态,且随着购置和使用时间的延长,设备零件逐渐松动和损耗,易出现故障。
3.1.2 耗材因素
按照使用手册将一次性采血耗材正确地安装到血液成分分离机中,采血运行前,设备自动对耗材进行初步检测。此步骤可检出安装操作失误、耗材破漏、管路内部错接和管路阻塞不通等明显的人为因素或质量问题,但如耗材存在微小的接合不牢情况则不易检出。正式运行后,在高速运转和强大离心力的作用下,存在微小瑕疵的耗材则会显现出漏血、断裂或组件脱落等问题。
3.1.3 献血者因素
血液成分分离机体积大、运转时间长、操作技术复杂、保存剂少量进入献血者体内、采集程序多样和报警提示音频繁等特点,可能会给献血者带来负面压力,造成不佳的献血体验,甚至发生献血反应[2]。轻度献血反应包括焦虑、头晕目眩,伴口唇麻木、面色苍白、出汗等现象;中度反应除伴有轻度反应的症状外,献血者还存在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症状;重度反应的献血者还存在低血压、抽搐、昏厥等症状[3,4]。机采成分血过程中最常见的就是枸橼酸钠反应,其发生机制为:血液中的钙离子可促进凝血物质的形成,是凝血过程的必须物质,枸橼酸根离子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可达到防止血液凝固的目的。血液保存液(I)主要含有枸橼酸钠、枸橼酸和葡萄糖,具有防止血液凝固、维持细胞形态及功能的作用。在机器采集成分血的过程中,为防止抽出体外的血液在分离、提取和回输过程中发生凝固,须使用血液保存液(I)与抽出的全血按照1:10的比例进行混合,但部分枸橼酸根离子会回输给献血者并与其体内钙离子结合,导致钙离子减少,发生口唇肢体麻木或抽搐等枸橼酸钠不良反应[5]。另外,献血者因心理紧张、生理原因(年龄、体重、性别、精神状态和月经情况等)或献血经历(既往献血反应史、护士静脉穿刺操作水平、采血时间、献血量和献血次数等)的影响,也会产生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此时应暂停设备运行[6]。当献血者手臂静脉不充盈、采血静脉位置不佳时,也会使采血、回输血速度减慢,导致运行延时。
3.1.4 医务人员因素
为缩短献血者等待时间,本中心午间采血工作仍不间断,但换班进餐时会出现医务人员少、工作量叠增的情况,此时如发生异常状况则会延长处置时间。此外,医务人员穿刺经验不足、穿刺失败也会造成设备运转延时。
3.2.1 加强设备管理、维护及规范操作
设备管理部门须对经销厂商、购置日期、型号、使用科室、编号、原值和运行情况等进行详细的登记备案,为保证成分血的产品的质量,提高设备工作效率,须定期进行设备检定和维保。每日维护保养包括:使用过程中监控设备的状态,做好正常、异常情况与相应处理的详细记录,保证关键采血设备运行状况的可追溯性;每次使用后,检查设备的洁净状况,如有需要应及时消毒和清洁。每月维护与保养离心仓一次、拆卸和清洁转头组件一次;清理离心机防尘罩和滤网一次;给离心轴涂润滑油一次。每年清洁压缩机、冷凝器灰尘一次。每季度由质量管理控制部门校验至少一次。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须严格按照使用手册操作血液成分分离机,发现故障立即停用;维修后须经测试、确认设备运行正常后方可使用;根据实际采血工作量,购置足量的血液成分分离机,及时将日常运行设备与备用机进行调换休整,缓解设备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以保持其正常状态;对于年久的故障设备,经专业工程师评估后已无再利用和维修价值的应及时报废[7]。
3.2.2 管控耗材质量
通过政府采购等正规途径购置一次性采血配套耗材等关键物料,每批次须经质量管理控制部门抽检合格标识后、入合格库内方可使用;未经抽检禁止使用,须明显标识且存于待抽检库内管理;抽检不合格的采血配套耗材须存档不合格报告、严格管理、尽快退回厂商。在安装耗材的过程中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如在质量抽检或使用中发现某批次耗材多次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管理部门和厂商反馈,积极探讨解决方案、弥补损失。
3.2.3 提升服务水平
采供血机构应为献血者提供舒适、愉悦和整洁的献血环境和优质服务[8]。采血前为献血者提供流程指引、熟悉献血环境、讲解注意事项等服务,给与适量低脂饮食和温水,口服钙剂预防枸橼酸钠不良反应;采血中,医务人员应操作专业、动作轻柔,筛选条件佳的静脉进行采血;加强巡视,与献血者保持及时沟通,讲解血液生理知识和献血对人体的益处、分享感人的献血故事、解释献血惠民政策并耐心解答献血者的疑问,提供影音设备或书籍等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有利于血液采集过程顺利进行。献血者如发生肢体麻木、头晕、面色苍白或恶心等献血反应,应立即暂停血液成分分离机、保持静脉通路、给与氧气吸入,帮助献血者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到心脏、大脑,增加口服或舌下含服钙剂,给与心理疏导,适当解释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帮助献血者快速缓解不适症状,待献血状态恢复后再启动设备[4,9]。
3.2.4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处置能力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采供血机构应配备足量的医务人员,合理安排进入献血场所的献血者数量。医务人员须经设备操作、穿刺采血和应急事件处置等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并根据采供血行业发展趋势,不断积累新的献血知识和采血技能,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解决疑难问题及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正确地的处理质量问题和分析差错事故原因,制定预防处置措施并将之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造成分离机运行延时的因素中,设备故障导致延时例数最多,其次是献血者因素、耗材质量问题和医务人员因素问题。通过加强对血细胞分离机的管理和维护、管控耗材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处置能力及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可降低献血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发生,合理控制血液成分分离机的运行时间,提升献血满意度,有助于招募保留献血者再次参加无偿献血,推进采供血行业良性发展,为更多临床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