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守沪”,“云”上有戏

2022-07-21 08:32□金
上海戏剧 2022年3期
关键词:院团剧目剧场

□金 莹

三月,受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在上海的持续性影响,上海的演出场馆不得不“静止”了下来。但上海的戏剧工作者们并未因此沉寂,而是在积极下沉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的同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艺起守沪”。他们纷纷开展线上直播,“云演出”“云排练”“云创作”……通过种种不懈的尝试和努力,积极打破线下剧场空间限制,在“云上空间”为观众带来高品质舞台现场和戏剧活动,在观众无法亲身前往剧场的时光里,与观众“艺起前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坚守。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线放映截图

相聚云端的“戏剧盛宴”

从三月开始,上海所有的演出都开始转战“云上”,虽是不得已而为之,却也真实地为封控在家的上海居民送去了艺术的慰藉。与2020年的“艺起前行”相比,这次的“云上戏剧”有了更多参与的院团和剧院,更为丰富的直播平台和渠道,更多样的形式和内容,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关于戏剧、剧场的思考与理解。

从3月7日陆续发布退票消息,到3月11日起因疫情暂停线下演出,再到3月12日“艺起前行•云剧场”高清戏剧的免费上线播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演出几乎实现了“无缝衔接”。据统计,此轮线上直播持续77天,上线2个上话自媒体平台和12个合作直播平台,共播出53个剧目,88个场次,累计观看人次超2500万。而“戏剧云讲座”“戏剧云创培”“戏剧云对话”三大戏剧主题14场活动也定期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为观众免费呈现,累计参与人数达43万。

上海大剧院线上演出季品牌“巡演零号站”于2020年疫情背景下应运而生,希望通过“云端”与观众一同再度与全球精彩演艺现场相会。从2022年3月起,上海大剧院“艺起前行”通过“巡演零号站”品牌将剧场搬上“云端”,第一季精选十余部国际级舞台作品“限时返场”,两轮免费放送共吸引2906万人次收看。5月24日起,MG·LIVE上海大剧院“巡演零号站”第二季的影像点播板块,精选14部包括多台西方经典戏剧及乐坛或剧场主题的纪录影像作品,在多个平台和渠道限时免费放送。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巡演零号站”限时免费放送已陪伴7425万人次的观众在“艺起前行”,共赏佳片好戏。

■“艺起前行”部分演出海报

从3月初到5月底,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所属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淮剧团、上海评弹团6家戏曲院团和宛平剧院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开展“云演艺”线上活动约328档,播放量近960万次;“云创作”近120个作品。“艺起守沪”云赏戏曲专场、“戏·聚精典”演出季经典剧目传承汇演、“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上海戏曲青年专场系列直播等纷纷开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戏曲艺术中心集结所属6家戏曲院团发起“东方之韵进耀华——云服务”,对接浦东耀华二期方舱医院 806号隔离点,以“云视频”“云创排”“云展演”“云直播”等移动端数字化戏曲艺术资源“云闪送”的方式,直达方舱医院和隔离点工作人员微信群、各病区微信服务群,为广大医护工作者、工勤人员、病患和隔离者提供优秀的艺术作品。

几乎所有的院团和剧场,都加入了这个“云上”的“艺起前行”。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联合旗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歌舞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滑稽剧团、上海杂技团、上海木偶剧团等7家剧团和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推出“云展演”,每天都有精选剧目放送,播出平台延伸到百视通软件、东方有线数字电视、微信视频号等新平台。

“云上”分享,不止演出

“云上空间”不止“云演出”,针对网络传播的特性,戏剧工作者尝试和实践了各种形式的戏剧内容分享。“云课堂”“云排练”“云创作”……在疫情期间继续开展各种丰富的戏剧活动,维持、开拓与观众沟通交流的关系网。

在暂时失去了线下演出和排练的日子里,上海的戏剧人依然积极投入练功、练唱,通过连线、视频等方式磨剧本、对台词、练唱腔,为复工复演后重要剧目的创排做准备。“云创排”“云练功”也成为无法出门排练的演员们的生活常态。“云创排”直播间成为艺术家们与观众交流沟通的新窗口。

上海京剧院《红色特工》剧组坚持居家创排,完成剧目的剧本、唱腔修改,推动二度修改方案有序开展。上海昆剧团三本《牡丹亭》是院团2022年重点复排经典剧目,业务部门通过“云会议”交流,演员和乐队练功练乐,时刻为演出做准备。上海沪剧院演员坚持居家练功、练唱,打磨剧本、熟悉台词、温习唱腔,“云排练”《董梅卿》《陆雅臣卖娘子》等剧目,为疫情后的剧场演出做足准备。上海越剧院开启“云练功”,围绕年度重点剧目越剧《好八连》进行创作,并安排推出“以老带新”“加强流派演唱训练”“经典剧目学习传承”等系列主题学习。上海淮剧团的淮剧《琵琶寿》主创团队进行了线上会议,大家“云对戏”,积极交流剧目排演的想法与建议。上海评弹团积极打磨提高参赛牡丹奖剧目、编创录制抗疫题材新节目、一对一青年常态化“云辅导”等……逾520名戏曲演员坚持“云练功”,累计超68000小时。

■戏曲名家录制的抗疫歌曲短视频和院团“云创排”直播截图

创排不停,创作亦不停。各院团艺术家、中生代名家、新生代青年演员们积极创作,用作品致敬抗疫英雄。京歌《协力守“沪”凯歌鸣》、诗词作品《春申》、沪剧曲目《我生于百年繁华上海城》、越歌《为我而来》、淮剧曲目《守“沪”待春光》、评弹开篇《千里追“机”》等一大批抗疫作品以真情实感唱响抗疫情怀。

6月5日下午,上海芭蕾舞团再次直播原创芭蕾舞剧《大地之光》“云创排”。这部作品的灵感源自疫情中上海所展现出的奋勇与坚韧,由上海芭蕾舞团首席主要演员、艺术创作部主任吴虎生编导,通过上海芭蕾舞团官方抖音号、文汇视频号等平台,40余万观众在“云上”感受到了海派芭蕾的独特魅力。疫情以来,上海芭蕾舞团“艺起前行线上直播”精选19部海派芭蕾代表作以及由辛丽丽执教的芭蕾大师课,共在线上轮番播出35场,播放量超4005万人次。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也邀请了专业舞者和编导与观众相会“云端”,免费直播现代舞教学……

在没有观众的日子里,上海文化广场通过其教育品牌“剧艺堂”开启“艺起前行”系列直播活动,以“舞蹈晚间课堂”“一时一刻·朗读会”等主题穿插,返场直播口碑品牌“一名音乐剧演员的诞生”系列活动特别版,以真挚坦诚的沟通氛围弥合疫情中的情绪“夹角”。随着上海疫情防控获得显著成果,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5月20日,上海文化广场率先在线上直播举办“到花园去——2022上海文化广场年度演出季发布会”,发布了2022全年剧院演出节目与艺术活动等重要规划。“泪目了”“疯狂心动”“想念场铃的声音”“想念音乐剧,想念剧场,想念所有人”……在文化广场多个官方平台,以及多个媒体平台,线上观众疯狂刷着激动的弹幕,不少外地观众则期待着上海之行。

直播观剧,保持“生活的仪式感”

其实能在突如其来的疫情期间做到优质节目的持续性输出,对于院团来说,并非突发奇想就可以做到。

“我们很早就意识到,戏剧演出迟早会在线上以数字的形式与更多观众见面。因此,两年多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直在探索剧目网络播放的方式,也设计过许多方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宣传总监陈理表示。

“在国内,商业化运作高清放映遭遇了一些阻碍,线上点播的高清放映收益并不好。观察到这一点后,我们把自己的高清放映活动定位为纯粹的公益性活动,做我们自己的OTT ‘不止剧场’——Over the theatre,用我们的方式,帮助大家了解话剧艺术,走进剧场。”陈理介绍说,直播以后,在新建立的几个观众群里,让她观察到了一些平时剧场里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在聊天中,一些年轻人透露,他们第一次接触到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并因直播对戏剧产生了兴趣。有些老观众还会谈起当年一些戏在剧场中演出的趣事,无形中拉近了疫情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此外,随着活动的持续进行,很多观众开始对每天的直播放映产生期待,从直播后台生成的曲线可以观察到,很多观众从进入直播间到结束,两个多小时都不会离开。甚至,一些艺术类院校表演专业的老师将此作为作业布置给同学。“我想,戏剧的线上放映已经成为了一种能被大家接受的方式,甚至可以变成一种生活的习惯。”

“我们做高清录像放映的初衷,就是想安抚一下观众们焦虑的情绪,这也是戏剧的社会功能之一。同时,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因为我们的工作,精神空间稍微多些色彩,每天的放映会给居家的观众带来一些‘生活的仪式感’。”陈理这样说道。

从3月28日起,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筱琼率领团队组织策划开展了上海木偶剧团“艺起前行”的线上展演20多场,传播效果显著。上海木偶剧团的抖音号“从零开始”,粉丝从1000人,增长至3万多人,直播最高峰值有近14万在线观看量。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让我们开始认真思考线上演艺的作用和价值。从那时起,上海木偶剧团就将此作为长期规划稳步推进和推广,才使得这次线上播出的作品储备充足、内容丰富。”何筱琼表示,此前,他们线上主推的都是短视频,“大作品”放得很少。“因为我们觉得这是我们要留在剧场里的。本轮疫情期间,我们把‘大作品’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没想到的是,这些作品会这么受欢迎,大家在弹幕中纷纷留言说疫情之后一定要来现场看演出,让我们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更期盼在剧场与大小朋友见面。”她感慨地说道。

回归剧场,重新定义“剧场”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本来只做了一周的直播计划,最后变成了77天。“我们每次只做一周的计划,期待剧场可以早日开门,希望我们早点在剧场里见面。”陈理感慨说出的这句话,是所有人的热切期盼。如今,疫情期间的探索让他们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积极尝试多种打破剧场空间限制的戏剧产业性的探索:2022年4月6日发行了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话剧《红楼梦》为主题的第一份数字藏品,累计发行88000份。6月10日,上话携手大麦网、优酷视频推出“无界剧场NEXTHEATRE”,将《万尼亚舅舅》《商鞅》《秀才与刽子手》《玩偶之家》《牛虻》5部戏剧的演出影像进行了高清重制,以限时付费点播的形式,供观众选购在线观看。

6月18日起,线上沉浸式互动戏剧《福尔摩斯探案:血色生日》在上海大剧院的线上平台重磅上线,观众通过“云端”的技术手段“变身”剧中人,在真人演员实时互动的带领下,进行一场探案游戏。从首轮出票的情况来看,该剧吸引到的购票观众不乏身处不同时区的海外“时差党”,他们将与国内观众在同一场次“侦破案件”。不同于线下剧场演出,线上戏剧不受地域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演出的辐射范围,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都能参与到演出中。而对主创来说,也是如此。从招募、面试,到排练、演出,所有常规在线下完成的创演环节,这部戏全部在线上进行。作为国内线上演艺互动项目首批“吃螃蟹”者,该项目的合作方之一、泓洋国际总经理曹冶博说:“我们的演员线上招募面向全国,一两天内就收到了200多份演员简历,50%以上在上海,还有近一半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员报名。”副导演汤宇泽说:“线上演出囊括了剧场演出的共时性,又打破了空间的桎梏。加上这部剧本来就有沉浸式互动式戏剧的元素,对观众、演员来说都是一种新鲜的体验。”

原版导演詹姆斯·席格认为,当下创作在线上向观众传递互动的戏剧体验尤为重要。他说:“疫情改变了剧场模式,同时也鼓舞人们想再次见面、分享经验的心。我们的社交互动受到限制,不只是剧场产业,人类也要设法去适应,以及重新思考要如何沟通互动,来度过这段时间。这部在线上和观众互动的作品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带有互动特质又刺激的方式,让人以数字化形态重新连接,共度美好时光,同时也跳出原有的框架,扩大了‘剧场’的定义。”

猜你喜欢
院团剧目剧场
对文艺院团中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
开心剧场
优秀剧目进校园
淘气包弟弟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