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专业硕士学习行为的影响
——基于勒温公式的研究

2022-07-20 02:35谢镕键
经济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硕士环境专业

●谢镕键 赵 昕 张 侨

一、引言

近年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在新媒体时代,大众的生存空间与社会架构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对教育的影响力也日益显现出来。除了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之外,智能手机也几乎成为中国高校学生的标配,他们已经习惯于通过这些现代通信工具获取各种新媒体信息。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专业硕士发展迅猛,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加强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专业硕士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毕业后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与课堂教育占据大部分时间的学术型硕士不同,专业硕士的培养非常重视实践课程,希望学生掌握行业、职业相关的知识运用和广泛了解业界的最新发展趋势。因此,新媒体的特性,与专业硕士的培养思路有诸多契合之处,能发挥自身的作用,创造独特的价值。

二、基于勒温公式的专业硕士学习行为解读

勒温(Kurt Lewin)是出生在德国的犹太人,二战期间前往美国,以其出色的研究被誉为“社会心理学之父”,并成为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指出:“为了理解或预测行为,就必须把人及其环境看作是一种相互依存因素的集合。我们把这些因素的整体称作该个体的生活空间,并用B=f(PE)来表示。”这就是著名的勒温公式的由来。其中,B指行为(behavior),f指函数(function),P 指人(person),E 指环境(enviroment)[1]。勒温公式表明,人的行为是人(单独的和群体的人)与环境(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

将勒温公式具体运用到专业硕士的学习行为研究上,则B代表专业硕士的学习行为,P代表专业硕士自身、E代表环境。B是由P、E这双重因素所决定的,即专业硕士的学习行为与其自身,环境密切相关。简单地说,如果一位专业硕士自身基础较好,爱好学习,并且处于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就会有积极的学习行为,容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如果将专业硕士自身视为“内因”,将其学习环境视为“外因”,则在内外两方面加以完善将有助于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硕士。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可以在P、E两方面对专业硕士的学习行为B起到非常积极的影响作用。

三、新媒体对专业硕士自身的塑造

根据勒温公式,在专业硕士学习环境(E)不变的情况下,专业硕士自身(P)的改善,也能促使其拥有更加积极的学习行为(B)。

对专业硕士自身(P)进行塑造,要从人才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如图1所示,左边是通用人才结构,右边是专业硕士人才结构。对于通才教育,人才结构可以用金字塔型的“知识、能力、素质”来描述。而对于专业硕士,其人才结构也可以用金字塔型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人文素质”三个层次来描述。对于专业硕士人才结构的这三个层次,新媒体都能提供重要支撑。

图1 通用人才结构与专业硕士人才结构

(一)新媒体对专业硕士在知识层的支撑

知识位于最底层。知识的量最大,但获取难度也最低。学生即使不通过实践,仅凭理解、记忆就能储备较多知识。对专业硕士而言,需要汲取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的“专业知识”,并加强课外阅读,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中,都包含全国教指委指定的专业必修课程,以及本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的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因为不少自设课程都有因地制宜、内容较新的特点,所以缺乏相应教材,需要借助教材之外的信息来充实教学内容。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专业硕士获取知识的信息渠道。例如,专业电子书、网课、学术专家博客、网络电视等新媒体,为专业硕士提供了丰富的文字、视频、音频、图像等信息。尤其是网络媒体的盛行,使得专业知识的传播变得便捷而高效。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上的信息太多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可称之为“信息爆炸”或“信息泛滥”。相对而言,一些官方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质量较有保障,但自媒体信息则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专业硕士在使用新媒体时,必须学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并对内容加以甄别。这需要指导老师向专业硕士介绍本专业常用的信息资源,以便提高其信息搜索效率与质量。

(二)新媒体对专业硕士在能力层的支撑

能力位于中间层。与知识相比,能力的培养不是死记硬背就能获得的,必须经过不断的实践,加以训练。对专业硕士而言,因为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所以“实践课”的比重明显大于学术型硕士,特别强调在实践中的“学习能力”。只有积极与人沟通交流,才能在实践中修正自己的不足,获得技能的增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让在线交流变得容易,掌握相应的信息工具已经成为专业硕士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2020年疫情期间虽然对课程进行面授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不少高校通过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学习通等在线教育工具,让授课老师与研究生在新媒体网络平台上进行互动交流,并能通过屏幕共享展示PPT讲义、视频、图文信息等授课内容。凡是熟练掌握了这些新媒体授课工具的专业硕士,都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保持正常的学习进度。

此外,对新媒体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成为专业硕士的必备能力。掌握一点搜索引擎高级语法知识,熟练运用“高级检索”等功能,就能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快速检索到自己需要的学术资源。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等专业学术数据库几乎成为中国所有研究生必用的学术工具,在这些数据库进行学术论文的搜索、统计,对硕士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写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小木虫论坛、微信、qq等新媒体资源,对促进专业硕士的学术交流、开拓视野、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新媒体对专业硕士在素质层的支撑

素质位于最顶层。人才如果只是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对专业硕士而言,不仅需要修完课程中的政治必修课,更重要的是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让自己成为有文化内涵的高端人才。“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是高校被赋予的4大功能,专业硕士的文化传承自然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新媒体时代,众多文化经典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学相关作品都能在网络媒体上搜索到,而且还有不少当代名家对其解读,便于大众的理解。比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喜马拉雅音频分享平台、音乐Tai、Kindle电子书、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新媒体已经为众多专业硕士所熟知,并成为他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旅游管理专业硕士为例,无论是走遍大江南北的徐霞客,还是寄情于山水的谢灵运,都能给他们精神上的内在激励。因此,人文精神的塑造,对于专业硕士的人格完善与提升学习的内在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然,由于新媒体在内容生产上面对的受众非常广泛,不仅是知识分子,也有很多寻求消遣娱乐的大众,所以专业硕士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那些较有内涵的品质较高的内容上,不能在娱乐性的抖音等新媒体上消耗太多时间。因为目前网络上存在某种“泛娱乐化”风潮,虽然在表面上冲破了话语权的束缚,给人一种自由平等的感受,但却破坏了对严肃问题的探究与思索。专业硕士如果过于关注肤浅的娱乐化信息,会变得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难以促成内在素质的提升。

四、新媒体对专业硕士学习环境的改善

根据勒温公式,在专业硕士个体(P)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改善其学习环境(E),也能让其学习行为(B)变得更加积极。

对专业硕士的学习环境(E)加以完善,是指其上课的课堂环境及下课以后的课外环境。新媒体在这两种环境中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新媒体对专业硕士课堂环境的改善

专业硕士与本科教育相比,更加侧重以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对信息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而平面媒体信息则相对显得单调、不及时、参与性不足,已经很难满足教学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入课堂辅助教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例如,新媒体工具“微助教”可以让授课老师不再用传统的点名方式,一目了然在系统里查看出到课人数、缺课学生。“学习通”则可以让授课老师提前将录制好的讲课音频或视频置于授课平台,现场播放。

目前专业硕士的课堂环境基本都具有良好的多媒体软硬件设施。音箱、投影仪、电脑、网络都是标配。教室里的电脑可以连接互联网,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网址播放相关网络视频,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的全方位信息输入,提高信息接收的质量。由于人对信息的接收,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多种感觉器官来感知外部世界,引起感觉,从而在头脑中产生印象,因此综合性的信息刺激比单一的信息刺激效果更好。专业硕士的案例教学中,通过大量实景照片、访谈视频、音频等材料对案例进行详细介绍,刺激着学生的视觉(眼睛)、听觉(耳朵),这些新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课堂上比单纯地阅读书籍更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聚焦到讨论的问题上来。

例如,MTA(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课堂教学,授课老师不会拿着旅游教材照本宣科,而是根据旅游行业的最新发展,播放景区的优美画面、业界专家的深度访谈、旅游相关的新闻报道等,让学生充分讨论,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最新的行业实践分析。由于新媒体提供的信息不仅广泛,而且及时、具象化,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因此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新媒体对专业硕士课外环境的营造

通过交互式的学习,将知识共享转化为知识共生,是专业硕士开展课外学习的重要目标。比如,不同于百度百科、互动百科、MBA智库等大百科全书似的知识介绍,“知乎”更侧重于发散思维的整合,对专业知识的讨论,不断生产出新的知识,给人“权威、高质量”的印象,因此成为专业硕士普遍关注的新媒体工具。

此外,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可以为学生们的网上交流提供方便,形成自己的学习圈子。通过转载高质量的学习文章,可以开拓视野、深化认识,还能启发思维,这让专业硕士的协同创新在实践上具有了较强的可操作性。

例如,MTA高校很多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些移动课堂、学习经验、学术交流等信息。不少MTA研究生通过留言发表观点,既丰富了知识,也促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增强了凝聚力。同时,利用课外微信学习群进行在线讨论,可以打破地域空间的限制,围绕一些主题展开思考,相互启发产生一些新思想与新方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线下的学术讲座都变成了线上讲座,让新媒体的在线教育作用大大得到了强化。线下讲座受限于时间、地点,往往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凝听。但线上讲座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壁垒,不少专业硕士不出门就能听到高水平的讲座,受益匪浅。

五、总结与展望

(一)专业硕士高度重视实践的作用

当初国家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是希望将我国研究生教育构建成“学术型”“应用型”学位既独立又连通的双元体系。但由于学术型研究生相对于侧重应用的专业研究生来说历史更为悠久,因此很多高校不自觉地将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思路和方法用于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忽视了二者在培养目标方面的差异,造成专业硕士培养的过程和结果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符。实际上,专业硕士的实践性是培养方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其基本特征之一是要与职业挂钩。

(二)新媒体有助于专业硕士的学习实践

根据勒温公式的启发,专业硕士可以从内因、外因两方面改善自己的学习实践行为,这也是新媒体可以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方面。

内因方面,新媒体从“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人文素质”三个不同层次为专业硕士进行自身人才结构的完善提供了巨大支持,促成了专业硕士内在的积极变化,塑造出新型的专业硕士。

外因方面,新媒体的介入使得专业硕士的课堂环境、课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已经主动将新媒体纳入教学、学习中。

总之,虽然目前国内研究生教育还是采取线下面授方式,但新媒体作为一种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发展速度非常快,未来专业硕士的教学方式可能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例如,慕课这种新媒体教育平台,已经对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形成巨大冲击。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更可能出现虚拟现实课堂的新媒体应用。为了使得专业硕士的学习行为变得更加积极,借助勒温公式进行思考,主动探索新媒体对专业硕士自身、学习环境的影响作用,有助于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提升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硕士环境专业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环境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