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丽 (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江苏 高邮 225600)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节奏的主宰者,但是高中数学课程涉及内容多,教学难度大,因此,高中数学学习情况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信息技术的辅助可以通过网络软件展示更加直观的数据信息和图片信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但是部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并不能进行良好的运用,容易出现教学节奏失衡的情况,所以教师还需要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及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更多的了解,通过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平衡教学节奏,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为我国培养人才提供帮助.
在长期灌输式教学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在上课过程中无法完全集中注意力,一旦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落后情况,那么在长期的教学中,学生的退步会越来越明显.学生的学习落后情况越来越严重时,就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陷入循环,导致数学成绩下滑严重.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各类网络软件向学生展示数学推理过程,以及用各类图片和动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调动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为教师提供极大的辅助作用,通过生动的演示推理和视频图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且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对数学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应用到各类解题中,有效提高高中数学学习质量.[1]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通过口述和板书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问题,但是为了保证上课质量和对学生的引导,板书无法展示所有的解题步骤,而且部分推理过程涉及大量的图片,教师无法通过板书向学生展示完整的推理过程,因此学生不能直观地了解到抽象的知识,导致学生更难以接受原本难度较大的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软件创建合适的平台,为教师提供多样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通过PPT视频或是授课软件向学生展示清晰的数学理论知识推理过程,让学生对原本的抽象知识有了清晰的了解,从而深入研究数学理论知识,提高高中数学学习质量.高中阶段的学生依旧保持着一定的好奇心,所以信息技术的引用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直观的教学方法,将部分数学理论知识进行简化,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吸收,从而提高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高中阶段,学生将要面临大量的知识学习,因此单纯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学生还需要提高自学能力,扩展自身思维想象能力,有效提高高中数学的学习质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教师为了在短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因此并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学生过于依靠教师的讲解,所以自身的思维想象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将信息技术贯穿于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逐步的解题步骤,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且利用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空间图形变换等问题,让学生提高想象能力,有助于加强高中数学的学习.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得到良好提高后,即使面对难度更大的问题也能够积极思考,从不同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多样化的思考方式对于理科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2]
虽然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手段,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利用教学软件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讲解内容过多的情况,如在播放教学PPT时,没有为学生预留出思考问题的时间,所以部分学生并没有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能力进行良好的训练.在面对空间几何问题时,如“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无法在短时间内观察出空间几何体的投影图案,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如果教师仅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问题进行展示,那么学生对空间几何体问题并不能真正掌握,在面对新的几何体时,非常容易出现错误.
部分教师并没有认真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不熟练,对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过于简单,无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教师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学内容的引导,反而在教学课件中融入了过多的视频和音乐,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并没有真正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把握好信息技术在教学手段中的良好运用,将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规划,改善教学情况.[3]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信息技术对部分自制力较差学生的吸引力,导致学生在课后学习中也过多使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不仅学习情况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出许多解题软件,而且互联网本身也包含大量知识,学生如果遇到不同的问题,可以利用解题软件找到答案.虽然解题软件本意是帮助学生扩展思维,提高训练,通过解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部分学生只在乎问题答案,并不会对解析过程进行仔细学习,所以长时间使用解题软件反而导致学生能力训练不足.而且部分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也对学生产生错误引导,如使用电脑进行数学计算,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会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带来的帮助,阻碍了解题能力的发展.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利用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课件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创建数学情景,让学生真正投入数学知识和问题中,利用信息技术,从视觉听觉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必修二课程中需要教学的“立体几何”,在“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课件动画向学生展示线面关系的动态转换情况,让学生对线和面的关系有直观的了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部分学生对该章节的内容难以充分掌握的原因在于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虽然学生能够对简单的空间关系进行模拟想象,但是一旦知识点难度增加,或是题目中增加干扰条件,就可能导致学生思考受阻,因此通过直观的动画展示,能够让学生以最直接的方式观察线和面位置关系的变化,将知识点进行实体化,便于学生掌握和分析,等到后期学生再遇到问题时,能够结合课件中的动画展示,对题目条件进行模拟想象,准确把握题目重点.
高中数学知识中包括部分较难的知识点,学生掌握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难点问题,通过图形辅助和解题步骤的引导,让学生对难点知识进行掌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教师在对难点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难点知识的教学方法.在进行解题步骤的讲解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一定程度的调动,避免学生出现走神的情况,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动态的展示方式将难点问题进行拆分,学生可以在教学软件展示中,直观观察细节性问题,这对于部分考验学生想象力的问题而言,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不需要通过反复口述解释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够在观察中对分析能力进行提高,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教学发展与减压同步提高,这对于高中阶段数学教学而言意义非凡.[4]
“三角函数”作为高中阶段的重难点知识,是部分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在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需要注意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简化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三角函数相关知识.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然后通过展示三角函数图像,让学生对该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更加详细和直观的了解,通过图像的变换,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相关性质,加强对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学习.
一定的好奇心和良好的求知欲是有效帮助学生提高高中数学学习质量的重点条件,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设置问题悬念,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相关知识,对基础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开阔自身思路,提高高中数学学习质量.高中数学的教学不能仅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会更加有益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因此,教师设置问题悬念,并且做出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有着极大的意义.
例如“平面向量”一章的教学,本章中教师需要教学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而且向量的数乘与三角函数知识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完向量的加法和减法后,可以留出悬念,让学生自主思考向量的数乘,并且引导学生对三角函数知识进行复习,将二者知识相互联系,对向量的数乘进行预习和基础学习.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再对向量的数乘进行进一步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教学课件对三角函数知识进行复习,并且将向量的数乘与三角函数知识进行联系,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引导学生对三角函数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5]
高中阶段不能仅通过教师的教学提高学习质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只需要做好引导者的作用,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进行一定的辅助,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对自身能力进行训练.
下面以必修三的“统计”为例.统计知识是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的基础知识,高中数学的统计进一步对统计方法进行了教学.教师可以在开课后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对几种抽样方法进行测试,然后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提高对抽样方法的了解.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在课堂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让学生加强对抽样方法的了解,深化统计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中数学的简单基础内容.[6]
虽然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压力,而且对学生也有良好的帮助,但是教师需要注意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过多使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可能影响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引导,不仅要使用信息技术简化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兴趣,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避免学生课后过多使用信息技术,反而导致学生思考能力得不到训练.
沉迷网络是影响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原因,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因为过多接触信息技术,导致课后也出现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预留充足的习题训练,不能将所有难度的问题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解决,可以在完成知识点讲解的情况下,带领学生通过课后习题进行训练,引导学生在练习时形成自主自考的好习惯.教师要注意不能将过于简单的计算和题目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解决,否则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利用解题软件或是网页搜索的方式解决问题,导致学生不能进行自主训练和思考,对于学生学习存在严重的不利影响.
为了对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积极引导,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利用网络进行教学资源的搜集,并且安排高难度的题目,安排学生课后通过搜集资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存在双面性,如果教师能够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利用,就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但不能采用“一刀切”方式,放任负面影响,或是完全不采用信息技术.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推动高中数学教学实现快速发展,使学生不会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
由于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能力不同,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避免出现学困生难以跟进教学进度的情况,而且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对于教师教学的知识点消化较快,容易浪费学习时间.所以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进行分层训练,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对学习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在不同难度训练中得到提高.教师可以安排学困生利用课后时间,在互联网中搜索教学视频,对课堂学习中没有消化的知识进行巩固训练,而学优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高难度题目搜集,然后对自己的数学技巧与能力进行训练.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针对性训练,而且通过学生自主进行资料搜集,还能够加强学生的独立性.
课后问题的延伸是针对不同能力学生进行安排,同样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料中寻找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资源与课后训练题.因为教师课堂教学难度要保持平稳水平,所以学生在长时间学习中能力难以实现较大突破,因此必须通过课后的问题延伸对学生能力进行突破训练.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的难度相较于初中数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部分学生在步入高中阶段后,数学方面出现了落后情况,所以教师需要不断研究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也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课件制作和软件使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促进学生转变学习习惯,实现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