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化优质护理在首发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

2022-07-20 08:59:10李崇娜
循证护理 2022年14期
关键词:优质细节依从性

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引起局灶性症状和体征,表现为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脑卒中患病率也随之上升,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位,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病例,且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严重,常会危及病人生命安全,且多数病人会遗留不同程度精神、肢体和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目前,针对首发脑卒中病人,临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因病人初次发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病情、治疗、预后都不了解,角色转换不适应,加上治疗费用高昂等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降低其治疗依从性。有研究发现,在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病人康复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个体化需求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调动病人的主动性及依从性,促使脑卒中病人康复向正向发展。细节化优质护理为目前临床护理中的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方式,从病人个体化病情出发,制定详细护理干预计划,从而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促进其康复。本研究将细节化优质护理用于首发脑卒中病人,观察其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新鲜鸡胸肉、薏米、大豆分离蛋白、盐、淀粉、胡椒粉、黑胡椒粉、老抽、生抽、白酒、香油、鸡蛋清、味精、五香粉、亚硝酸钠。原料选用均为市面销售的食用级材料,而且都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准。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0例首发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实用脑血管病学》

中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②首次发病且首次住院治疗;③肌力2级及以上;④意识清楚且病情稳定,自愿参加本研究;⑤能用文字或语言沟通。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包括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精神病等;②严重认知障碍者。随机将120例首发脑卒中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48~75(65.38±4.12)岁;脑梗死52例,脑出血5例,其他3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9~76(65.83±4.72)岁;脑梗死51例,脑出血6例,其他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遵医嘱实施各项护理操作,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变化,给予用药、饮食、基础护理、健康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成立细节化优质护理小组

计算认知思想建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的基础之上,但是,计算认知的历史背景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从古希腊肇始的数学理性传统在伽利略、笛卡尔那里进一步发扬光大,一直延续到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兴起。“计算”作为当代计算主义最为核心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脑卒中后致残、致死率较高,首次发病的打击、不同程度的生活依赖、康复时间漫长且复发率高等因素,都易造成病人严重的心理障碍,产生消极情绪

。因此,早期要重视病人的情绪变化,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其心理问题,做好病人心理、情感上的支持和家庭全方位支持,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护理方案,对病人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详细解答,消除病人及家属顾虑,缓解疾病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

1.2.2 全面评估

1.2.5 健康宣教

1.2.3 心理支持

小组成员包括1名护士长(副主任护师)、2名护理组长(主管护师)、10名护士(责任护士,护师),对成员进行脑卒中相关知识培训,采用讲座及床边示范的方法进行培训并考核,要求人人掌握,以提高护理人员对脑卒中病人护理水平。

脑卒中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会引起病人平衡能力失调,护理不当或下肢肌肉无力会有安全隐患(跌倒),因此,要做好跌倒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跌倒意外事件的发生。

1.2.4 安全管理

评估病人病情,深入了解病人在住院期间实际需求,归纳相关护理问题,将病人感受、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依据其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个性化护理方案,并进行全面的细节化优质护理,做到点对点地为病人解决护理问题。

首次发病的脑卒中病人对脑卒中疾病相关治疗、护理与预防知识认识有限,因此,要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通过视频、图片、口头宣教等方式向病人讲解包括疾病病因、危险因素、发展进程、肢体功能锻炼、预后、再复发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疾病康复,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1.2.7 康复指导

脑卒中病人由于长期卧床、肢体运动感觉障碍,极易发生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要每2 h协助病人翻身叩背、更换体位1次,鼓励病人主动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导尿时注意无菌操作,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保持会阴部清洁及尿管通畅。鼓励病人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早期积极按摩肢体,促进静脉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6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2.8 出院指导

1.2 乡镇文化工作人员中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偏少、文化程度低。乡镇文化站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多数学历偏低,民族地区往往表现特别突出。

针对病人康复情况,制定个性化、适宜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协助病人循序渐进地进行手指抓握、卧位、关节屈伸等康复训练,使脑卒中病人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在出院前,应对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教育、培训,内容包括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饮食和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促使其对居家护理有正确的认知,邀请病人及其家属加入微信群等,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不定期推送脑卒中相关文章,定期给予电话回访,嘱家属若病人出现突发状况需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

护士长及责任组长在病人出院前进行访视,了解病人焦虑、抑郁、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①焦虑、抑郁:使用SAS、SDS

评估两组心理状态,SAS与SDS均以50分为界限,50~59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0~69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0分为重度焦虑、抑郁。②并发症: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压力性损伤按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最新版压力性损伤分期进行评价;肺部感染的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结果确定;泌尿系感染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确定;静脉血栓按多普勒超声或深静脉造影检查确定。③病人依从性及满意度:以本院自制问卷表评估两组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病人依从性主要包括服药、饮食、治疗配合度、肢体功能锻炼等方面,问卷总分100分,评分≥80分为依从性好;护理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能力、技术、指导、责任心5个方面,总分100分,评分≥60分为满意度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见表2)

2.3 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情况(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

。75%~80%的脑卒中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并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故针对首发脑卒中病人,除给予有效治疗措施外,还应强化护理干预,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了解其真实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服务,消除风险因素,促进病人更好地康复,利于病人预后症状及体征改善,进而达到良好的干预效果

。传统护理方法侧重于治疗过程,护理干预多为说教,强行灌输传授知识,不能有效调动病人主动性、能动性

。细节化优质护理模式是近几年提出的全新护理模式,此护理干预的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对于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及家属参与度、护理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1 细节化优质护理可缓解首发脑卒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

SAS、SDS主要用于评估病人焦虑、抑郁的主观感受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可作为临床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自评工具。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的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说明细节化优质护理能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分析其原因,细节化优质护理首先通过评估病人病情,了解其实际需求,注重其心理护理,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情感及家庭全方位支持,可有效缓解病人负面情绪,减少其陌生感,从而促进病人身心放松,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深沪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删除金融类、ST 类企业,删除股东权益小于零的公司,并选取证券行业分类为制造业(C)、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M)的企业,最终样本得到10 174个观测值。专利数据、企业财务数据、R&D研发项目投入和政府补贴等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数据在1%水平上进行了Winsorize处理。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负责人赵永锋说,长久以来,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特别在英语教学方面,资源不够丰富,这个项目实施以后,对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新的学习方法都是很有裨益的。

式中:A1:加测定溶液后的吸光度;A2:加测定溶液,不加脱氧核糖溶液反应后的吸光值;A3:未加测定溶液时的吸光度。

3.2 细节化优质护理可减少首发脑卒中病人并发症发生率

脑卒中病人由于疾病因素、肢体偏瘫等原因,导致活动能力降低,从而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影响正常生活。本研究通过对病人进行高危因素评估,进行健康宣教,提高病人及家属对相关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协助病人采取翻身、叩背、保持尿管通畅、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等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3.3 细节化优质护理可提升首发脑卒中病人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通过口头、视频、图片等途径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同时加强康复训练指导,讲解运动干预的重要性,使其对自身病情有一个正确认知,以此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同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保障护理干预延续性,进一步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加快其康复进程,提升病人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对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表明细节化优质护理可提升首发脑卒中病人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1)课题经费管理首要应进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做好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做到编制科学、合理、准确,才能保障课题经费能够正常开展。

综上所述,将细节化优质护理应用于首发脑卒中病人中,可使其保持积极、乐观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病人自我效能,以此改善预后,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证实了细节化优质护理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1] 景颖颖,万婕,何慧赟,等.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1):12-16.

[2] 励建安,黄晓琳.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50-261.

[3] 宦红美,陈其珍,何俊,等.精准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5):63-66.

[4] 李军平.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3):559-560.

[5] 赵艳芳.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3):2491-2492.

[6] 何及,李许,常振森.实用脑血管病学[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8:127-130.

[7] 潘少梅,陈巧平,胡燕娣,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首发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3):2159-2162.

[8] 孙振晓,刘化学,焦林瑛,等.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2):198-201.

[9]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编写组.我国脑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2):105-119.

[10] 汪静,任向花,崔馨元.首发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7):1556-1560.

[11] 曾萍,林秀孟,吴雪华,等.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临床影响[J].中外医疗,2021,40(10):142-145.

[12] 潘桃娣.急性溶栓后心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9(2):127-129.

[13] 浦慧萍,沈维燕,王莉华.优质护理在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7):142-143.

[14] 石梦宇,李敏,路信.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9):181-183.

猜你喜欢
优质细节依从性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4:16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0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细节取胜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19:59:58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