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文强
船起源于何时?从古籍记载来看,古人仍是习惯将这一伟大发明归之于传说中的人物,比如《物原》中说“伏羲始乘桴,轩辕作舟楫”,《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当先民们试着将单木组合为复数形式、以求取更大的浮力效果时,便出現了筏子——多根树干,或者多根竹竿、芦苇等物并排捆扎起来,成为船的早期雏形。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郁郁不得志,就曾感叹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所说的桴即是木筏子。
随着工艺的进步,木筏向宽敞的“拼板船”模式演变。从甲骨文中各种“舟”字的写法来看,当时已有木板船,山东半岛的东夷部族已经初步掌握了船的平衡性和稳定抗沉性能,《竹书纪年》中说夏王朝的第九代君主姒芒曾“命九夷,东狩于海,获大鱼”,《管子·禁藏》也写到了渔人入海:“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可见木板船在当时已经用于海上活动。
自宋代以来,造船技术精进,出现了许多新的造船技术,航海之术也有了突破,这些技术的出现,为海上捕鱼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渔船之利,渐由内陆江河转向更为深广的海洋。
比如对于船尾舵的使用,已出现升降舵、平衡舵和开孔舵。舵是船尾的属件,转动舵可改变航向,升降舵可以提起和放下,防止触礁和腐蚀,而舵降下之后,入水深,会让舵的性能发挥到更大。平衡舵则首见于五代画家郭忠恕的《雪霁江行图》,这种舵的舵叶面积有一部分在舵杆前方,平衡舵让转舵更加省力,控制航向也更为灵敏。此外还有开孔舵,在舵叶上开设一些有规律的小孔,转动时更加灵活且不影响舵的效果。在大型海船上,还有更为复杂的尾舵系统,多者可有一主舵、两副舵,舵手也必是经验丰富的水手,随时掌控航向,是极为关键的角色。
相应地,动力系统和定泊系统也有了令人称奇的发明。宋代中国海船有了复杂的风帆系统,多者可达十二帆,所谓“风行八面,唯当头不可行”,也就是说,除了正当头的顶风之外,其他风向皆可利用复杂的帆绳系统调节,化作行船的动力。橹桨也是重要的动力系统,船大则橹桨也大,大橹甚至要用十到三十个水手才能摇动,耗费人力甚巨。而定泊工具也有了石碇、木碇和铁锚,这些定泊工具可以使船随时定身,尤其在风浪中及靠岸时,起锚也有了绞轮装置,不用时便可“卷其轮而收之”。
宋元时代,较大的海船普遍配备了水密舱。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写到了元代的水密舱结构:“若干最大船舶有内舱至十三所,互以厚板隔之,其用在防海险,如船身触礁或触饿鲸而海水透入之事,常将船身某处破裂也,至是水由破处浸入,流入船舱,水手发现船舱破处,立将浸水舱中之货物徙于邻舱,盖诸舱之壁嵌隔甚坚,水不能透,然后修补破处,复将徙出货物运回舱中。”可见,水密舱的原理,就是在船底舱用坚实的木板隔开,并在隔板与船舷的结合处合理拼接板材,钉锔加固,捻料填塞,用这些方法予以密封,使之不透水,如果某舱破损,则不会使全船倾覆,而那些深藏在底舱中的横向隔板,又在支撑着船舷,使船体更加坚固。
龙骨技术的使用,也使海上船舶更加坚固耐用。比如唐代泉州所造的海船,就已经是龙骨船,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写到海船,“皆以全木巨大枋搀叠而成,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这里说的是一种尖底船,有着纵贯头尾的龙骨设置,是所谓的“通心脊骨”。造船时先架设龙骨,船只的龙骨是指在船体的基底中央连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个纵向构件,在龙骨上方有横过的船肋加固。龙骨就类似于动物骨骼的脊椎,而龙骨上分出的船肋,则像动物骨架中的肋骨,有了骨架,再敷设舷板,通常是船壳第一个被建造的部分。
我国海疆辽阔,海岸线近两万公里,不同的海域有不同的渔船制式,不同的方言区有不同的渔船名称。按照产地,中国古船可分为沙船、福船、浙船、广船四大船型,而这其中又多为航船。若具体到渔船,则蔚为大观,据史料记载,仅明清时期有据可考的渔船即有两三百种之多。比如郭柏苍《海错百一录》中提到的渔船名目以及分工:“海人讨海之船,名目不一,曰竹编网船,曰旋编船,曰竹编舱船,曰拖钓网船,曰手摇钓船,渔者各有其技,各乘其船,各取其鱼,非一船能取诸鱼也。”若以黄渤海、东海和南海这几大海域为分界,渔船的分类则容易得多。
南海的渔船,尤其是两广沿海的渔船,以拖网船居多,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了南海渔船的形制:“捕鱼者曰香䑠,亦曰乡䑠,曰大捞罾、小捞罾,其四橹六橹者曰小䑠,八橹者曰大䑠。曰索罛船。曰沉罾。其曰朋罛者,以船十数艘为一朋,同力以取大鱼,故曰朋罛,亦曰摆帘网船。其上滩濑者,曰匾水船,即艑艖也,亦曰扒竿船。”除了这些船型之外,还有大拖船、围网船、流钓船、三角艇等,另外还有一种最大的母子钓船,出现在今海南岛一带海域,其甲板上可放小钓艇二十余只,相当于渔船中的“航空母舰”。又有以船为家的疍民,据说是上古时期的百越部族后人。疍民在船上生活,轻易不登陆地,他们的船则被称为疍船,是渔船和家宅的二位一体。
东海一带的渔船,较为典型的有闽浙一带的大围缯、钓艚和牵风船等。大围缯船原是小型渔船,后发展为龙骨船,长一丈五,兼有围网、张网、拖网类渔船的优势,船尾上翘、中部宽,航速快,便于追逐鱼群。相比之下,钓艚身材较胖,稳定性好,适合在风浪中作业,以延绳钓为主。比如《闽都别记》说福建人“在网山地方,该处无人读书,都是讨海种田。他是王姓,有百万家财,父兄皆在海中行钓船”,这里说的钓船即钓艚。此外,东海的古渔船还有壳哨船、网梭船等,均為小型渔船,后来在倭乱中也多被征用为战船。还有一种“绿眉毛船”,鸟形船头两侧各有一条鲜艳的绿色,就像两条绿眉毛,是源于明清时代的水产运输之船。
黄渤海的渔船大致相近,多由内河航运船发展而来,如闷腚船、马艚船等,不适用于远航,只能在近海捕捞,渤海还有一种尖底牛船,来去灵活,黄海则有排子船、䑥子船,榷子船等小型渔船,皆是当地的俗称。应该说,在黄渤海一带,海洋文化明显受到农业的影响,拘囿于陆地,在海上的表现远不及南人的勇猛精进。
应该看到的是,除却有资本与实力的大型捕鱼船队,底层渔民的自驾小船则艰难得多,也危险得多,他们完全依赖“三靠”——一靠风,二靠潮,三靠使橹摇。小木帆船大者可容纳七八人,小者仅容四五人,且经不住大风浪,故旧时出海捕鱼是危险系数极高的。
1882年的英国,出现了新式的渔船样式——渔轮。渔轮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渔业的兴起。渔轮以蒸汽机为动力,以机械操作网具,可至外洋捕捞作业。和传统的风帆动力渔船相比,渔轮是一次全新的技术革命,当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蒸汽机开始应用于渔业,渔船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直到1903年,晚清政府成立商务部,张謇有感于“中国渔政久失,士大夫不知海权”的现状,奏请组建渔业公司,引入现代渔业,并以渔业为依托,巩固海权。张謇字季直,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民国时曾任农商总长,素以“实业救国”而闻名。张謇的渔业计划是,以近海维持旧式渔业,外海则投入使用新式渔轮,所谓“外为内障,内为外固,相资为用,而不相妨”。晚清王朝批准了这一建议,并令张謇具体执行,筹划全国的渔政,沿海七省督抚协同筹办。
此时的张謇也是意气风发,他将目光投向了无边的海岸线,虽是渔业规划,实际却是在经营海疆。将渔业与领海主权结合在一起,张謇不愧是当时士大夫中的前瞻者。1906年春,江浙渔业公司成立,张謇兼任经理,其时正有一艘德商的渔轮以青岛为基地,在黄海一带侵渔,张謇乃报请商部将其购买,定名为“福海号”。清末沈同芳《渔业历史》中记载此事:“謇至上海,会有购回德国万格罗捕鱼轮船,改名福海。”
福海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艘现代渔轮,该渔轮以蒸汽机为动力,在甲板上用绞车收放拖网,此船长33.3米,宽6.7米,功率500马力,机器网具渔具一应俱全,这是中国第一艘机动拖网渔轮。“福海号”渔轮上配备快炮一尊、后膛枪十支、快刀十把,并雇得有经验的胶州水手四名,一方面捕鱼,另一方面负责巡海、救护渔船,承担起护渔缉盗的使命,在中国首创渔政管理之职。张謇认为:“海权界以领海界为限,领海界以向来渔业所至为限,渔业盛则渔界益明,渔民附则海权益固。”无疑,福海号的引入是张謇经营海疆的重要实践。在当时清朝统治者对海洋权益意识普遍淡薄的大环境下,张謇能清醒地看到这一点,是尤为可贵的。
民国建立之后,各地渔业公司如雨后春笋,竞相发展渔轮捕捞业,1919年春,有浙海渔业公司造富浙、裕新两艘渔轮;1922年又有农商部江苏省海州渔业技术传习所在沪上新造渔轮一艘,命名为“海鹰号”;1923年又有海利渔业公司购入英国渔轮,定名为“海利号”,各地争相效仿。
除了渔轮拖网渔业之外,民国时又有了汽船手操网渔业,并以“资本小而获利颇丰”而广受欢迎,汽船比渔轮吨位小,多为木壳,偶有钢壳者,以石油发动机为动力,作业时两船并行,共拖一网。首倡汽船手操网渔业的是烟台人辛作亭,1921年他任政记公司永利轮船买办,见日本汽船手操网渔业勃兴,乃筹集资本,入日本下关购来渔船两艘,命名为富海号、贵海号,实为我国汽船手操网渔业之始。当此之际,传统渔业的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渔船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