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井水
(安徽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利用PEST 模型可以分析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宏观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其中P(Political)代表政治因素、E(Economic)代表经济因素、S(Social)代表社会因素、T(Technological)代表技术因素[1]。
图1 基于PEST模式的区域体育产业宏观影响因素
1.1.1 政治与法律因素
体育产业中的政治与法律因素指政府从宏观角度对区域体育产业的行政管理行为,利用相关政府部门或执法机构规范体育产业的经营行为。
(1)各类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区域体育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政策优惠与政治风险,相关国家政策与区域政策对区域体育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具有直接影响。
(2)体育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规范体育市场有序发展的前提条件,能够约束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以确保区域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2]。例如,政府对一部分高危险性体育活动,如攀岩、高山滑雪、潜水等进行安全管理。
(3)区域发展规划
区域体育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应服从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4)政府财政支持
区域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在体育产业上制定的相关税收政策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与收益,从而调控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
1.1.2 经济因素
区域体育产业中的经济因素是指体育产业相关经济组织的外部产业布局、经济结构、体育资源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该区域内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定价、营销策略等微观生产经营环境具有直接影响[3]。目前,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有利于调整消费结构,扩大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规模。
(2)区域经济发展速度
该因素对区域体育产业融资、投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经济支撑。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呈现正相关关联,但并不是指经济欠发达地区无法发展体育产业,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充分挖掘本地区独特资源优势,科学选择体育产业类型,通过重点培育优势产业类型实现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
(3)生产率情况
对体育产业中的体育用品行业而言,生产率的高低对生产规模、成本投入具有重要影响。
(4)人口数量
区域内从事体育产业生产经营的人口数量与体育消费人口数量,对该地区体育市场规模同样具有重大影响。
1.1.3 社会因素
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相关体育组织成员(体育人口)在该地区的文化传统、历史沿革、受教育水平、民风民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
(1)居民受教育水平
区域内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往往直接作用于居民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层次,以及体育消费习惯,从而对区域体育生产经营规模造成重要影响。
(2)体育文化传统
区域内特有的节庆体育活动、民族风俗习惯等,都会对体育活动的开展产生直接影响[4]。例如,内蒙古地区的那达慕大会、贵州黔东南的赤水独竹漂、朝鲜族地区的荡秋千、西藏地区的赛马等。
(3)居民价值观念
区域内居民的个体价值观直接影响居民体育活动目标、消费方式、体育项目的选择以及对某一类体育项目的喜好程度等,并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影响其他居民,从而形成该区域内统一的体育消费偏好、体育活动价值判断以及体育消费意识。
1.1.4 技术因素
区域体育产业中的技术因素是指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技术条件,主要包括与体育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的成果转化[5]。一方面,技术的更新是强化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该产业中的体育用品业,需要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满足人民群众对提升运动成绩、参加特殊项目的需求。另一方面,技术的提升能够强化休闲健身、体育表演等体育服务行业的特色与服务水平。例如,通过高端数字设备满足消费者高层次的健身需求,通过医学水平较高的康复保健服务,消除消费者运动过量后的肌肉损伤等。
影响区域体育产业的微观因素主要存在于体育市场生产经营环境之中,主要包括目标市场、市场准入成本、竞争威胁、未来产业发展4 个方面的内容。
1.2.1 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对区域体育产业市场潜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对目标市场进行分析时,须从市场潜力、目标市场区域以及目标市场消费条件3 个方面进行[6]。其中,市场潜力是指特定时间段内细分市场的总体购买量,重点在于预估市场规模与潜在需求量,主要包括本区域内消费人群的购买力、购买行为等。目标市场区域是指消费主力的区域定位(区内或区外)以及分布的密集程度。目标市场消费条件是指在发展优势体育产业类型的同时关注某些限制性条件。例如,为发展体育表演业,在大力兴建体育场馆的同时还须着重考虑本区域基础设施的承载力。
1.2.2 市场准入成本
任何区域都不能同时满足体育产业发展所要求的全部条件,这就需要该地区政府与企业投入大量经济成本用以完善该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条件[7]。例如,体育表演、体育旅游等体育产业的目标市场较大、消费需求较强,但该地区不具备接触目标市场的先天条件,这就需要企业付出较大经济成本建立目标市场。因此,市场准入成本随之提升。
1.2.3 竞争威胁
体育产业的衍生产业和外延产业同样构成体育目标市场的威胁。例如,体育文化产业与娱乐产业对体育市场的竞争威胁。除此之外,竞争者还包括区域外同类体育生产经营企业的市场范围、生产实力、发展规模等。因此,区域体育产业应立足于本地区优势与特色,开辟差异化发展之路。
1.2.4 未来产业发展
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与消费行为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现在已形成的目标市场未必具有未来发展的可能[8]。因此,在选择优势体育产业类别时,须详细分析该产业类别未来发展条件与趋势,重点考虑拥有未来发展前景的优势体育产业。
资源生产效率是指通过技术改造与更新提升现有资源产量,即扩大现有资源的优化组合效率,向外推移生产经营的可能性边界[9]。在现有资源与技术背景下,体育资源往往流向生产率较高的地方,以实现价值最大化。如图2所示,从生产可行性边际曲线上看,应促使曲线PPF1向PPF2移动。因此,在区域体育产业的运作上应在宏观层面强化调控力度,在微观层面大胆放权,将运行的权利交还给市场主体。利用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优势,实现体育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
图2 生产可能性边界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自然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导致大量体育资源未能得到合理挖掘,难以提升该地区体育产业竞争力,对区域体育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充分开发区域体育资源,对优势资源与特色资源进行创造性发掘,促使该地区体育资源获得充分利用的同时构建本地区专业性体育产业,增强本地区特定体育产业竞争力。例如,有些地区山地自然资源丰富,虽然土地贫瘠难以从事农业生产,但可作为体育资源用于攀岩、蹦极、山地越野等户外活动资源进行因地制宜的开发。
在区域体育产业中,产业区域上的聚集对提升该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能够优化体育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合作,缩减单位生产成本与经营管理费用;另一方面,能够优化体育产业各个行业的协同生产效率,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方便体育消费者搜寻商品与服务,也有利于企业收集消费信息。大量企业在本地区的聚集能够引发体育人才的聚集,通过对体育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如体育产业园以产业关联为桥梁,利用产业的聚集效应,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竞争力的提升,如图3所示。
图3 产业聚集对区域优势体育产业培育与发展的作用
2.2.1 重构产业链
体育市场的形成与繁荣有赖于产业内部各个产业价值链条的优化与完善,对区域产业价值链条的解构与重组能够为该地区优势体育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即无需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可将其中的优势环节作为本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突破口,扩大优势环节,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2.2.2 培育核心产业
以培育本地区核心体育产业的资源、产品、服务为主旨,利用体育产业关联性与波及效应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体育产业群[10]。以体育表演行业为例,该行业的核心为竞赛表演,在发展体育表演业的同时应能够带动区内、区外交通、住宿、餐饮、物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以此开拓体育产业中的培训业、健身娱乐业等市场。
2.3.1 产业双向融合
区域体育产业的双向融合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纵向融合与横向融合。其中,纵向融合是指通过对产业链的优化整合,不断扩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不断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例如,体育竞赛表演业通过体育产业内部链条的融合,不断提升该行业的竞争力,以满足全球化背景下体育市场不断产生的新要求。横向融合是指通过体育产业在功能上与该地区其他产业的融合,实现区域体育产业的横向扩展。促进体育健身娱乐业与体育培训、体育经济、体育旅游等行业的融合。
2.3.2 利用产业融合提升体育产业附加值
产业融合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之一,产业融合而成的新服务与新产业具有功能与质量上的双重优势,能够有效满足体育消费者的消费喜好与多层次消费需求,形成消费溢出效应。因此,应当在体育产业融合的作用下积极开发融合性强的体育产品,充分利用本地区生产要素合理优化体育资源,以此扩大体育产业的增值空间。
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基础在于创新,特别是思想观念层面的制度创新。因此,区域政府应当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充分认识体育产业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以及文化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制度创新[11]。
体育产业作为一项社会性事业长期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与管理,政府部门在其发展过程中,承担着提供公共体育产品、监督体育市场主体行为、指导体育产业发展的职能。随着社会资本在体育领域的融入,政府部门应逐渐放权于市场,遵照市场化模式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通过制度创新更新政府职能,从而走上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体育产业发展道路。
当前区域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着宏观与微观层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可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采取提升资源的生产效率、推动产业聚集、促进产业融合、更新政府职能等措施,推动区域体育产业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