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珲 陈琳 陈晓龙
【摘要】石石矍 村冯氏祠堂,作为祠祭建筑,是海南唯一在中国传统聚落语境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结合海南“冯冼第一村”的澄迈县石石矍 村的聚落语境,通过历史沿革、建筑形制及祭祀空间来分析石石矍 村冯氏祠堂中大树堂(阳夏侯庙)的现状空间,挖掘其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流线梳理及空间再塑的方法,置入“新元素”,重新唤醒人们对祠祭建筑的认识。
【关键词】石石矍 村;冯冼信仰;祠祭空间;活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9-111-04
【本文著录格式】何桂珲,陈琳,陈晓龙.聚落语境下的祠祭建筑活化利用:以石石矍 村冯氏祠堂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05(09):111-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海南传统聚落遗产集群化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721RC604);2020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传统聚落语境下的祠祭建筑活化利用——以澄迈县石石矍村为例”(项目编号:202013892032)。
截至2021年10月1日,海南省已成功申报64个中国传统村落,而石石矍 村冯氏祠堂是海南唯一在中国传统聚落语境下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祠祭建筑。众所周知,祠祭建筑作为传统聚落中的重要核心,既是优秀传统文化与宗族信仰的物质载体,更是建筑地域性的典型代表,因此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聚落语境对祠祭建筑进行保护与活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聚落语境下的祭祀空间
(一)石石矍 村的历史沿革
“每一个聚落都是一种多方面的、完整的建筑综合体,一种生活信息的库藏。它们是最有价值的文物建筑综合体。”可想而知,祠祭建筑作为聚落语境中的构成核心,更应受到保护与传承,且对祠祭建筑发掘保护应建立于聚落语境的完整性之上。
石石矍村位于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见图1),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加上有关史记文献匮乏,具体建村时间已经无从考证。“大同中(约公元540~541年),冯宝和洗夫人以高凉太守和南越族首领的名义,联署‘请命于朝’,然后奉旨率军渡海南下,从石石矍 湾(今称澄迈湾)一带海岸登陆(见图2),在今石石矍 村址驻扎大本营。”这便是石石矍 村历史与冯冼信仰的开端。唐代,冯宝与冼夫人后裔冯智戴自崖州移居此地。围塘建村,后逐渐形成村落,随后冯氏宗族发展壮大。至今石石矍 村已发展成为建设用地超过1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达1475人的自然村落。因此石石矍 村是以“冯”姓为主,由血缘演变为地缘的移民村落,有着近“1400年的历史”,在选址、整体结構布局、建筑形制和风格、信仰和祠祭建筑类型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二)石石矍 村的村落布局及建筑类型
石石矍 村以饮马湖半包围展开,村落街巷形态以东西向呈梳状分布(见图3),村落内建筑布局紧凑,由15条火山岩石板路串联形成现有道路网格。建筑风格为琼北传统火山岩民居,木石结构,主要以火山岩作为基础建筑材料,辅以杉木、菠萝蜜格板等木材作为柱、梁与隔板。石石矍 村冯氏祠堂为琼北传统火山岩建筑的代表,维持着明清年代建筑风格和布局,建筑屋顶基本为硬山式风格,其内部结构多为抬梁式构架,建筑又不乏木雕、彩画、灰塑等工艺纯熟、内涵深刻的装饰。
(三)石石矍 村的祭祀空间
石石矍 村祭祀空间——冯氏祠堂由五组独立建筑构成(见图4),分别是冯氏大宗祠主要祭祀以冯宝和冼夫人为首的海南冯氏列祖列宗,大树堂(阳夏侯庙)主要是以祭祀冯异为首的联宗祠堂,文林冯公祠主要祭祀冯英,次世中房祠主要祭祀冯源旺,而广文第主要祭祀冯源忠一脉。“祠堂即宗族或宗族分支供奉祖先牌位、祭祀祖先的建筑。”冯氏祠堂除大树堂(阳夏侯庙)为联宗祠外,其他四组均为家族祠堂。目前还保留祭祀功能的仅为冯氏大宗祠、大树堂(阳夏侯庙)、广文第,大树堂(阳夏侯庙)作为兼顾平常节日与重大节日的祭祀场地,在整个石石矍 村冯氏祠堂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树堂的现状分析
(一)历史沿革
根据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范晔著《后汉书》冯异传中描写:“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冯氏族人为纪念“大树将军”冯异,以“大树”为堂号,名为“大树堂”。“阳夏侯”则为冯异爵位。按照冯氏大宗祠原始布局图,谯国殿位于整个建筑形制中心,阳夏侯庙原属于冯氏大宗祠左殿,后因重建砌墙分割与庙前空地形成一个独立空间,便是后来大树堂。
(二)建筑形制
大树堂(阳夏侯庙)为一进制布局(见图5),随墙门楣题“大树堂”。墙身嵌有“冯氏正派序”碑及“当祖立禁”碑。西面围墙前摆放“重修冯氏大宗祠记”碑。阳夏侯庙面阔三间,牌匾悬于门屏,上书“谦恭逊顺”。进深十三檩,硬山屋顶。现存梁架总体形态表现为清代中后期的构成特点,庙身采用十三架梁前后三步架用四柱(见图6),心间为抬梁瓜柱驼橔梁架,次间为硬山搁檩梁架,中柱到顶。脊檩和子孙檩承托正脊,增加结构性能。檩条除子孙檩为六角檩外皆为方檩,较其他祠堂具有独特性。东西八角叮山墙,山墙构砌材料为火山岩条石。檐廊采用五架梁前后二步架用四柱,这种与主殿“勾搭连”的方式为海南传统古建筑“接檐”的一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由于历年不循古制的重修,目前大树堂(阳夏侯庙)的表皮材料已全是现代材料,失去了建筑原有古朴特征。
(三)祭祀空间
大树堂(阳夏侯庙)祭祀空间可分为两个部分(见图7),逢年过节村民自行前往大树堂(阳夏侯庙)祭拜的平常祭祀,在阳夏侯庙完成祭祀后,由西山墻侧门,通往冯氏大宗祠三进院到达始平堂,这样就形成一个固定的祭拜流线,村民们先到阳夏侯庙祭拜完成,再由小门到始平堂进行祭拜(见图8)。其中重大节日祭祀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全体村民聚集大树堂前庭举行集体祭拜。
根据现场调研访谈及相关文献得知,大树堂(阳夏侯庙)通过对远祖冯异的祭祀进行联合,主神龛主祀冯氏远祖阳夏侯——冯异,兼祀海南冯氏先祖谯国公——冯宝;海南冯氏先祖谯国夫人——冼夫人;海南冯氏先祖定南知寨——冯进勇;东汉定远侯——班超,次神龛主祀冯异妹妹——冯九娘。除班超外,其他神位皆有亲缘关系,据了解:班超又称“班帅公”为石石矍 村民请来镇辟妖魔的,“班帅公”在琼北地区庙宇中常见作为祭祀人物,但与其有关海南史记均无过往记载,故难以深究。
三、大树堂的再利用思路
(一)流线梳理
流线以祭祀空间主题串联(见图9),前庭作为重大节日祭祀空间,以“根深世泽” 冯冼文化事迹展示区作为主题,蕴意了冯氏宗族开枝散叶、生生不息的期望。作为村民主要聚集地,应主要讲述石石矍 村冯氏祠堂的历史概况与冯冼事迹,让村民聚集祭拜停留之时,形成互相交流学习冯冼文化的氛围。以六块冯冼文化事迹主题石浮雕展示,让石材包裹着冯冼优秀文化事迹得以具象呈现。
阳夏侯庙作为平时节日祭祀空间,考虑物品摆放及祭祀流线的矛盾关系,重新梳理流线,以“星宿英灵”祭祀人物介绍及祠祭用品展示区作为主题。人在浏览中拉近与先灵的距离。
(二)空间再塑
设计思路通过“放置‘为适应而生’(built-to-fit)的元素来创造内部空间,可以使得新旧元素之间产生共鸣”。再利用弥补建筑不会“说话”的功能,使空间可以表达、能被理解。对堆放杂物处进行清理,并置入新元素(见图10、图11)。保留祠祭物品,如西山墙体上“求之则灵”横幡为村民赠予,意为对先祖的追悼或祈求,在祠祭空间中占有重要地位。考虑到与山墙背景的叠合,采用木结构框架搭叠,形成山墙形状展架,可层层叠放。“公轿”为军坡节游神祭祀活动中用作放置“神灵”的坐轿,只在重大节日使用,考虑其特殊性,便将其放在不与平时祭祀产生冲突的东山墙内侧,设计手法也是以放置展架的形式呈现,可供参观浏览,也可取出使用。通过上述手法达到空间再塑效果(见图12)。
四、结语与讨论
2020年8月笔者前往石石矍 村调研考察,恰逢农历七夕节,陆续有村民前往阳夏侯庙祭拜,一场对冯冼先祖事迹的对话就此开始,但这种对话往往以一知半解而结束。就如大树将军冯异谦逊、忠义的品德事迹;冯宝和冼夫人的团结爱国情怀等都没有谈及就草草结束,笔者意识到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事迹都应该被每一个前来祭拜的人所铭记。未来石石矍村开发,冯氏祠堂势必走向公众视野,对其展开讲述,让更多人了解其文化内涵才是传承的根本。
同时再利用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矛盾与思考:其一,甲方因地域及影响力考虑想以“冼夫人”为主题设计,而结合调研实际的视角展陈设计应从“海南冯氏先祖”为主题展开;其二,设计考虑以人为主,而祠祭建筑作为供奉“神”的空间,对祠祭空间的设计是否应以“神”的角度去思考设计。
参考文献:
[1]冯所海著.文物保护单位:冯氏大宗祠[M].银河出版社.2008.
[2]冯仁鸿. 洗夫人与冯氏海南第一村[M]. 香港银河出版社, 2006.
[3]陈志华. 乡土建筑保护十议[J]. 建筑史论文集, 2003.
[4]陈琳. 明清琼雷地区祭祀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5]陈茹. 基于“语境—文本”理论视野的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乡村公共建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6]冯江. 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7]格雷姆·布鲁克,谢冰,苏清商.改造/重塑:再利用的策略[J].建筑师,2020(5):21-28.
[8]海南省人民政府网[EB/OL].http://www.hainan.gov.cn
[9][南朝宋]范晔著. 后汉书[M]. 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12.
[10][清]龙朝翊主修;陈所能纂修;陈鸿迈点校.光绪澄迈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11][清]郝玉麟等修.雍正广东通志[M].卷五沿革志.琼州府.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14.
作者简介:何桂珲(1997-),男,广东湛江人,2018级本科在读,三亚学院国际设计学院,三亚学院南海地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传统建筑保护与再利用;陈琳(1981-),女,河南开封人,博士,三亚学院国际设计学院,三亚学院南海地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传统建筑保护与再利用;陈晓龙(1987-),男,吉林四平人,硕士,三亚学院国际设计学院,三亚学院南海地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讲师(专业主任),研究方向为传统建筑保护与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