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爱新觉罗启琴(常用名柳琴)斋号絃韵楼主人少年曾随溥雪斋俞伯荪前辈习琴,受到琴学启蒙,随溥松窗习画宫廷画派,拜我国武术大师李尧臣学习武术,青年师从古琴演奏大师李祥霆研习古琴文化,师从郭秀仪、胡絜青、王任学习齐派书画;摄影师从杜修贤,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柳琴摄影艺术展。参与创办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著有传记小说《少年萧乾》《最后的镖王-武林泰斗李尧臣传》,主编《阅微草堂砚谱》,是大型文献电影纪录片《佛教圣地五台山》《无形瑰宝-京音乐》的主要撰稿人;1992-1993年为人民日报策划主持拍摄《中国当代名人名作展》;1998年为光明日报策划主持拍摄《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年全国当代名家书画京粤沪三地巡回展》。
“一帶一路”高峰论坛期间,正是月季盛放观赏的最佳时期,三环路被装点成月季大道,几十公里的花带,成为国内外宾客瞩目的焦点。
月季被世人所仰慕、所赞誉,是因为它的美。中国的古老月季曾经海上丝绸之路往各国孕育大美,被公认为美好、友谊、和平的象征,堪称“一带一路”精神的典范。
远嫁欧洲
月季花是属于蔷薇科蔷薇属中的一个种,原产于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在远古神农时代就开始了对它的人工栽培,汉代更是广泛种植于宫廷的花园里,到了唐宋时期已十分普遍。
似锦如霞色,连春接夏开,晚开春去后,独秀院中央。
——白居易
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常占四时春。
——苏东坡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杨万里
这些佳句不仅歌颂了月季的美丽,还证明唐宋时月季栽培已很盛行。
月季花美得秀韵多姿、美得绚丽娇艳、美得高贵清雅,从4月至11月花开不败,因而备受宠幸。
宋人邓椿在其画史名著《画继》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龙德宫落成后,宋徽宗选拔宣和画院的高手绘制龙德宫的墙壁和屏风,却对成果都不满意,唯独称赞了一位新手画在门柱上的《斜枝月季》。当时,画家们都对这件事疑惑不解。
宋徽宗对此解释说:
“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此作为春时日中者,无毫发之差,故厚赏之。”
徽宗知道,一年四季中,月季花月月开,可是春、夏、秋、冬,同一株月季前开的花蕊与后开的花蕊以及花叶、形象都有不同,就是一日之内,清晨、正午、黄昏,它的花瓣、花蕊、花叶的形态与色彩都有变化。观察得如此细致入微,可见宋徽宗对月季是多么喜爱。
我国的月季经丝绸之路前往欧洲后也极受文人骚客的喜爱。
16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布隆奇诺(A.Bronzino1503-1572)画了一张爱神丘比特的画像,手中拿着一枝花型独特的粉色月季花,经月季专家赫斯特(C.C.Hurst)考证,认定这是一朵中国月季花。
欧洲的月季育种者代表人物为拿破仑一世皇后约瑟芬(Jos é phinede Beauharnais)。近年来,由法国花卉图谱画家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1759-1840)绘制的《玫瑰圣经》在我国热销。而皮埃尔正是皇后约瑟芬为记录玛尔梅松玫瑰园中欧洲月季的栽培育种情况而专门聘请的画师。
约瑟芬的玛尔梅松玫瑰园,收集了欧洲各国的奇花异草,珍稀树木,是欧洲最著名的皇家公园。当时,欧洲的花卉中花期最长开花最多的要数蔷薇,然而蔷薇每年只开花一次,是个小小的缺憾。约瑟芬重金聘请园艺专家,千方百计改良蔷薇的品种,还派专人搜集世界各地育种资源,以资利用。当得知中国育有四季不败的蔷薇花(月季花)时,约瑟芬皇后遣专使乘商船经海上丝绸之路驶往中国,换取珍奇的月季花。
19世纪中期,法国对邻国的战争连年不断。
一天,英国截获了一只法国商船,船上满载着来自中国的古老月季——月月红、月月粉、中国黄色茶香月季和绯红茶香月季。在当时的欧洲,还没有这种花型硕大、鲜艳亮丽的月季。为了这船中国月季,英法两国达成暂时停战协议,英军派军舰护送月季船只到达法国,留下了因花停战的逸事。
孕育美好
中国古老月季花瓣多、层次丰富和一年四季开花不断的优良性状在欧洲的园艺界引起了轰动。园艺工作者用当地的欧洲蔷薇与月季品种繁复杂交,经过100多年的不断育种,形成了现代月季的庞大品系。
国际园艺界将1867年以前的月季品种统称为“古代月季”,将之后育成的品种称为“现代月季”(Modern Garden Rose)。
之所以将1867年作为划分的节点,与杂交茶香月季的诞生直接相关。
19世纪中期,欧美国家普遍种植的是“杂种长春月季”(Hybrid Perpetual),其主要缺点是花量少、花期短、花色不够丰富。当时育种家们的努力方向,就是寻找新的基因组合,不断改善这些缺憾。
1867年,法国育种家通过将杂种长春月季与中国茶香月季反复杂交、回交,终于培育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品种“法兰西”(LaFrance)——由此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月季品系“杂交茶香月季”(Hybrid Tea Rose,简称HT)的诞生。
与杂种长春月季相比,杂交茶香月季具有四季开花、色彩丰富、花量巨大、耐寒性强等诸多优势,很快成为世界月季的主流品种。如今,全世界已有3万多个的月季品种,其中1.1万个是杂交茶香月季。
来自中国的月季品种,彻底改变了欧洲蔷薇的命运。可以说,如今在市场上以“玫瑰”之名出现的花朵都是经丝绸之路远赴欧洲的中国古老月季的后代。
特别可贵的是,欧洲没有黄色的月季花,中国古老月季这一遗传特性传去后,大大丰富了欧洲月季的花色。
在现代月季中拥有一个著名品种“和平”,她是具有中国血统的杂交茶香月季。这个品种花朵硕大,花瓣40多瓣,黄色花瓣边稍泛红色,有香味且植株健壮。
此花最初由法国育种专家弗朗西斯·梅昂1939年在法西斯的铁蹄下育出。当时,巴黎的德国占领军只允许市民向国外邮寄1公斤以内的邮包,梅昂以“3-35-40”为代号,将这种月季的枝条寄往美国和意大利同行处繁育保存以防不测。
从此,法国园艺家培育的新月季品种在美国迅速发展。1945年4月,太平洋月季协会为代号“3-35-40”的月季举办展览,此时盟军已基本攻克柏林。人们一致同意,用全世界人民最强烈的愿望“和平”,给这个表现最优秀的月季品种命名。而旧金山月季协会将最高金奖授予“和平”月季的那一天,又恰为日本签字投降之日。当年夏天,在旧金山召开了联合国第一届大会,美国月季协会秘书向每一位与会代表赠送了“和平”月季,并附言“我们希望以此促进人们致力于维护持久的世界和平”。
“和平”月季刚一亮相,就连年获奖。“和平”月季的迅速走红,也把月季由爱情幸福的标志跃升为和平的象征,成了代表和平友谊的名花。
迎归故土
现代月季,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回归中国。首先出现在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富裕的海归派家中。
中国引进现代月季的代表人物首推新加坡爱国华侨吴赉熙(1881-1951)。他17岁赴英国入读于剑桥大学,17年时间将所有学科几乎读遍,取得7个学位,最高为医学博士。后游历欧洲,经西伯利亚归国来京,在东城赵堂子胡同购地定居。
吴赉熙生前曾创刊北京第一份英文报纸,初名Peiking Daily News,后改名Peking Chronicle,自任社长兼主笔。吴赉熙是慈善机构-国际扶轮社(Rotary International)北平分社的主要成员。他还在逐安伯胡同29号与马来亚华侨谢昌龄、伍连德、林宗扬、林可胜等成立了一处南洋华侨俱乐部。此俱乐部完全面向广大侨胞,免费提供居住之便利。吴赉熙在华侨中的经济力量并非名列前茅,但由于他几乎倾囊捐款的热情,和赤诚的爱国表现,以及他的学历、经历,使他在华侨中的威信很高。他曾秘密离开北京赴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印尼等联系与慰问华侨,并与陈嘉庚、胡文虎、谢昌龄等共商推动华侨的抗日工作。
吴赉熙在生活情趣上爱好广泛,他不仅是一位文物鉴赏家与收藏家,而且是月季花栽培专家。他在宽大的院子里,设置一个面积三亩半的花园,名“月季园”,在北京的园林历史上是极为知名的。那时北京地区栽培月季较少,更缺少现代月季品种。吴赉熙倾平生精力,自海外搜求,到1948年为止,已引进国外200多个月季新品种,并扩繁到1000多株,许多国外较新的栽培技术也经由他传入北京。
据吴赉熙先生之子吴炳琳讲,“月季园”内植株花多健壮,并点缀有石桌、藤椅。每当月季盛开时,园内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老人总要举办赏花酒会邀请友人共赏。主人常以明成化之蓝花大缸,盛以冰块镇凉之威士忌酒飨客。客人中有文学家、诗人、学者。其中外国人如庄士敦、福开森等。中国人如林宰平,梁秋水,林语堂,凌淑华等。也有不少的画家,替主人招待画家的則是于非闇先生。这些参加赏花酒会的画家们,特别是花鸟画家,常常是即兴挥毫,留下纪念性作品。客人中也有国乐大师们,如刘天华,蒋风之等。在花好、月圆、人寿之中,即兴演奏,提倡国乐,水平极高,感人至深。此外,也有不少吴老医学界的晚辈,协和医学院的教授们。张学良将军也参加过几次赏花酒会。一些中外人士都说,他们看过世界上不少的月季园,但都赶不上吴老的水平高,当然更不具有这种东方风格,高水平的综合文化气息。他家大门白天总是洞开着,欢迎路人入园赏花,他还会亲自献茶,以示欢迎。遗憾的是,当时北京人尚不知这月季乃是中国原产,都还称之为“洋月季”。
吴炳琳回忆说,月季花消磨了父亲的后半生,就像《聊斋》中的灌园叟一样的“消尽浮生为花忙”。大部分养护工作,他都是亲自操作的,“在初秋的晨雾中,天气有些凉意,他又有宿疾,我们经常看到他披一件薄棉布坎肩,满身泥土地在园中劳动。”
1951年,吴赉熙病重。临终前,他提出接替他培育月季事业的人要符合三个条件:年富力强,能把月季花当作事业来办,而且有财力把花买过去;懂英文,可以研读他一生积累的欧美几十本月季花专门书刊;家里要有个大院子,能把吴家的月季移种过去。
吴炳琳曾若有所思地对笔者讲,他坚信这份遗嘱老人已经反复考虑了几十年。他故意让遗嘱变得不近情理,实际上这是他自己给自己出的难题:要么有人义无反顾、别无他求地承担艰苦的月季事业,要么只能让这一切都随自己的生命烟消云散!
但是,毫无疑问,吴赉熙更希望在告别人世的最后一刻听到自己企盼了几十年的声音。
植美民间
吴炳琳说,父亲的这三个条件其实完全是按照忘年交蒋恩钿的情况设想的。
蒋恩钿研读的是西洋文学,然而命运将她带往另一个方向。
蒋恩钿1908年出生于江苏太仓,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与钱钟书、万家宝(曹禺)、袁震(吴晗夫人)、杨绛等为同窗好友。新中国建立后,留美深造的蒋恩钿与其夫陈谦受(陈衡哲的弟弟)归国参加建设。
当时,他们常去旅欧华侨吴赉熙家中做客,蒋恩钿对月季的研究深受吴赉熙赏识。蒋恩钿是翻译家,她喜爱月季,可从没想过专门从事园艺。面对吴赉熙重托,蒋恩钿却义不容辞地承接了下来。蒋恩钿之子陈棣曾告诉笔者,他母亲大概用500美金接过吴赉熙一生收集的品种,并移植到自己在天津的寓所中。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周总理出访印度,对那里五彩缤纷的月季印象颇深,曾有用月季来美化北京的想法。时任国务院礼宾司司长的余心清把消息传给了蒋恩钿,请她准备一大束月季花并附上关于中国月季的世界历史地位的说明送到北京,由他转呈周总理。这件事对后来月季在北京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958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专程到天津看望他的清华老同学陈谦受、蒋恩钿夫妇,邀请蒋恩钿帮助北京为迎接国庆10周年而进行的城市美化工作,并明确提出希望能在修建中的人民大会堂周围建一个月季园。蒋恩钿把自己园中的月季花全部捐给了人民大会堂月季园。
7年的潜心研究,蒋恩钿已成了月季培植的专家,通过看月季花的叶子就能识别以后开什么颜色的花。国庆10周年前夕,数百种月季准时绽放,完全按照蒋恩钿事先设计安排的颜色组成的图案开花,为新建的人民大会堂增添了缤纷的色彩,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称赞。
人民大会堂月季园成功后,蒋恩钿应北京市园林局之邀出任月季培植顾问,工作基地设在天坛公园。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天坛公園原总工程师徐志长曾与蒋恩钿共事七年。他曾对笔者讲,为了照顾天津的家,蒋恩钿一个星期在北京工作,一个星期回天津译书。蒋恩钿在天津睦南道家住的是别墅,在北京工作就住在天坛公园斋宫的一间简陋的平房里,和普通工人一样吃的窝头咸菜棒子面粥。
蒋恩钿早上从天津坐火车到北京,手提一只白藤条篮,里面总有几枝月季花枝,赶到天坛公园住处,她脱掉呢大衣,换上与普通女工一样的工作服,就到月季花园工作。当时月季花培育基地边还有个更简陋的小工棚,里面有一把捡来的三条腿破藤椅,断腿用几块砖垫着,藤椅中间有一个洞,找件破棉衣铺在上面,蒋恩钿经常坐在这把破藤椅上给工人讲栽培技术。而来这里参观的郭沫若曾十来次坐在这张破藤椅上与蒋恩钿交流种植花卉的经验,并用自家的小枣树来换月季花。
1963年5月中旬,天坛公园迎来当年第一个月季花季。当时3年困难时期刚刚结束,百姓从五彩缤纷的月季中又看到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因此成千上万的市民争相拥到天坛公园观看月季,朱德、陈毅、张鼎丞、王稼祥、郭沫若等领导人都到天坛月季园来观赏过。一次朱德、陈毅一起来到月季园,蒋恩钿也在场,陈毅对朱德说,你是兰花司令(朱德喜欢养兰花),然后指着蒋恩钿说:“你是月季夫人”。
蒋恩钿对月季事业的贡献有口皆碑。在1959年至1966年7年间—
蒋恩钿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月季文献,考证出:
当今世界的月季品种里,90%以上的“杂交茶香月季”是19世纪初,由中国和中东以及古波斯月季在法国巴黎郊区马尔梅松花园杂交培育出来的。
她的论文一再重申:“中国月季是世界近代月季之母。”
这个研究成果得到世界月季联合会的肯定。当时国人都认为月季花在文学作品中被称为“玫瑰”,是由欧美引进的外国花卉。
蒋恩钿打破了传说。
蒋恩钿还对所有可以搜集到的月季品种作了分类,编写了月季品种目录。对于只有英文或法文名字的月季逐一翻译和编定中文名字。蒋恩钿共对500多种月季作了名字的鉴定。
1964年,沪杭两市召开的“全国月季专业会议”确定,天坛月季园为北方月季的中心,月季品种的定名以天坛月季园发布的为准。
蒋恩钿和刘好勤、郑枕秋、徐志长等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解决了批量提供月季成品苗的难题,打破了一些收藏家力图将珍稀名种据为己有的旧观念,把近代杂交茶香月季推向了全社会。
除了天坛,蒋恩钿还协助京津地区先后建了4座月季园。
正当蒋恩钿准备在月季事业上大展宏图的时刻,百花凋谢的年月来临了。1975年,中国科学院决定恢复香山植物园,拟请蒋恩钿再次担任顾问。不料67岁的蒋恩钿不幸病故在天津。
如今,中国月季在一代代园林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已重新回到世界先进水平之列。
2008年,在蒋恩钿100周年诞辰之际,世界月季联合会为了纪念蒋恩钿对世界月季事业做出的贡献,把世界著名的月季育种家阿兰·梅昂先生培育的,在世界月季评选中多次获奖的“梅昂2003”命名为“恩钿女士”(Madan Endian)月季。
希望中国古老月季颇为传奇的经历、前人接力赛般的传承故事,能为您心中的月季增添一丝厚重的美。
作者柳琴:《光明日报》资深记者、光明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刊《中华书画家》杂志创刊编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副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