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超
【摘要】随着铁路企业市场化的加深,面临的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文章在分析经营企业现状后,通过开展单位的内外部调研分析,寻找企业经营主要风险点,从全面风险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企业经营风险防控体系,同时辅以绩效管理,构建可持续的考核机制。通过建立适应铁路企业特点的风险防控体系,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经营管理;市场开发;风险防控;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一、X公司经营管理现状
(一)单位基本情况
X公司是一家有限公司制企业,主要从事置业项目、大宗货物商贸及物流、物资采购供应、公网覆盖、通信基站、房屋出租等业务,属于典型的铁路经营企业。迄今为止,X公司认真落实“全资产开发、全资源利用、全方位創效”的经营理念,努力构建“高标引领、专业经营、市场活力、有效管控”的经营管理体系。其中企业的优势是国有企业信誉保障、便利的铁路运输条件以及雄厚的资金保障。缺点是原有的国有计划经济烙印较重,经营型、业务型专业人才和法律人才力量薄弱,各种相应公司制管理制度与市场化运营能力尚有差距,缺乏业务运营的核心竞争力,追求的是收入指标和利润指标短期最大化。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转变,行业竞争加剧,企业经营出现瓶颈。
(二)管理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X公司成立几十年来的历程,其管理体制沿袭国有企业特点,X公司于近两年刚刚改制成为有限公司制企业,但仍旧每年按照上级下达的预算目标完成生产任务,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短期内公司的市场经营和管理能力难以壮大,因此面临很多困难。
近些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步增加,由此带来的经营风险同步递增。
铁路经营单位缺乏市场化经营管理的人才和经验,核心竞争力不足,在业务链条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1.外部诱因
经济下行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经营难度增加,铁路企业受上下游企业挤压,前些年为完成产值的商贸业务多数处于被动地位。
其次商业欺诈,有些企业把国企当成“唐僧肉”,以共同发展或帮助国企完成收入利润指标等作为借口,骗取或套取国有资产,形成大额风险债权。
还有法律诉讼维权阻力大,个别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内部诱因
(1)企业经营专业化水平低
首先是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使得企业风险防控意识淡薄,关心每单业务、完成指标任务的思维模式仍旧占据主导地位,缺乏系统的考察合作企业,经营合同的签订也常有瑕疵。
其次,在业务链条中没有主动权,企业多数未形成优质产品、供销渠道等核心竞争力,常处于被动地位,不能有效控制业务运行,很容易造成资金损失。
再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不到位,企业内部有管理脱节现象,没有形成从业务发生到款项完整收回的良性机制,部门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责任界定不清。
最后,企业法律追缴能力有限,公司内部的法律事务部门力量比较薄弱,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对事前风险的防范措施有时流于形式。
(2)企业管控有待提高
企业内部预算管理、内控管理、创新激励、子(分)公司管控等方面,对照集团公司规范管理要求和现代化企业标准还有明显差距。
二、企业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一)组织架构运作方式
一是成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二是设立经营风险管理综合部门,组织日常工作,每月对经营风险进行专题汇总和分析,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为领导小组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信息;三是各部门设立风险评估职能岗位,在风险管理工作计划安排下组织自身具体工作,及时将情况反馈风险管理综合部门(见图1)。
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总会计师、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经营部、综合和法律事务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经理组成领导小组。综合部门设在经营开发部,经营开发部经理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其他相关部门设专人负责风险管理工作。
(二)开展企业的内外部调研分析
1.决策环境分析
决策组织是否有足够的决策能力,是否有严密的决策制度,是否存在过于重视经营指标的完成而不认真考察对方资产、经营状况、生产规模、信用程度等情况。
2.调研论证环节分析
经营决策的调研论证是否取得全面、真实可信的资料,调研论证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形成书面资料等。
3.决策立项环节分析
决策立项是否符合审批制度和流程,有无决策手续的记录;合同签订是否条款公平、清晰、合规等。
4.业务执行环节分析
人员配备是否合理,内部控制是否严密;决策执行是否严格履行相关规定和合同要求,对方是否有怠于履行合同等行为,发现违约行为是否及时处置,处置是否得当;对于责任人是否能清晰界定等。
5.风险控制环节分析
部门之间是否及时有效沟通、协调行动;是否及时保存证据并诉诸法律;对于债务方的状况及抵押物监控是否到位;是否落实追缴计划进行专人追缴;财务监督是否及时有效等。
6.检查监督环节分析
检查监督工作是否按计划认真履行,是否认真执行考核制度等。
7.形成风险分析报告
归纳风险点(见表1)上报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三)建立经营风险防控体系模型
按照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要求,从软环境、目标、识别和应对、管理改进、信息等方面入手,根据重要性原则,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突出重点事项,建立全面风险防范体系,实现风险管理效益最大化。
1.风险治理和文化方面
从治理机制和文化建设入手,约束和引领公司完善制度管理,创造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和执行。修订健全企业制度,严格制度执行的考核机制。二是实行问责机制,对每项业务明确责任人,对造成風险的责任人进行调查和追责。三是发挥党委、纪委等治理监察检查以及内外部监察审计等职能,强化治理力度。四是加强人文道德建设,遵守职业道德,改善工作愿景和氛围。五是给予人才业绩奖励政策,改善人才结构,吸引专业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
2.战略和目标设定
公司在战略方面受机制和能力的影响,经营行为存在局限性。一是结合当前的业务环境,做好业务布局和规划,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二是对经营环境进行评估,确定风险承受能力,树立合理的经营目标。三是业务决策有科学的决策程序、调研、论证和审批。四是强化市场经营意识,主动预测和规避风险。
3.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执行风险应对措施
总的说来,事前对风险有敏感的识别能力,对风险有相对准确的评估能力,以及对已形成风险的处理执行力,是风险防控体系的主要内容和重中之重。
4.审阅与修订
一是跟踪业务执行。业务责任人保持实时管理,监控债务方的状况及抵押物情况,发现违约行为及时汇报并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财务部门坚持对资金进行日常监控,及时清算并反馈风险问题。二是做好内部控制。甄选有相应业务能力的人进行操作,经办、审核、验收各负其责,确定经营业务执行的责任人。三是落实责任和考核。落实决策者对风险问题的责任承担,避免由于资质调查和业务流程等决策失误形成问题;项目运作负责人负有领导责任,经办人负有直接责任,不同影响和不同标的项目确定不同级别的责任人。四是监察控制。重点关注企业运作,定期进行日常的检查,针对典型和重点问题进行重点调查;纪检部门宣传法律知识和违纪案例,对特殊案件及时介入,对于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进行查处。五是审计监督。将经营风险管理纳入重点审计计划,将风险管理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检查和披露,对发生、追缴和处置进行全过程审计,从制度管理、论证决策、业务处理、追缴过程和责任追究等各方面进行审计,查明形成原因、责任归属以及管理漏洞。
(四)加强绩效管理,构建可持续的考核机制
1.原则明确
考核坚持公平、公开、严肃、上级考评下级、奖惩结合、反馈及时、差别考核等原则,兼顾对业绩和工作行为的考核,保证可持续的考核进度。
2.精准考核
考核按照职责性质和履职行为的不同界定责任,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要求,做到全面分析和评价,以维护经营风险防范机制的准确性。
3.闭环考核
按照自评、考核、监督考核、申诉与举报、汇后分析的总考核顺序进行,形成闭环考核,保证考核有效性。
三、企业经营风险防控体系预期效果
(一)能够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促进公司整体经营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业务部门与管理部门融合加强,形成公司上下严控经营风险的氛围,风险管理制度得到完善,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得到提升。
(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各部门明确风险管理职能和职责,完善各项控制制度,各流程环节认真执行风险管理措施,辅之绩效考核,形成风险管理的闭环管理,促进公司整体管理工作的提升。
(三)为单位战略制定、管理决策提供保障
公司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后,可以积累较多企业内外的信息,为公司战略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经营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最大限度避免经营风险,为决策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四)提高单位绩效管理水平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更能找到问题、明确责任、提出对策和督导实施,为企业绩效管理提供依据,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考核督导了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引导和调动了风险防控工作的积极性。
主要参考文献:
[ 1]李丽阳.基于ERM框架的H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7.
[ 2]李占国,黄逸洲.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J].劳动保障世界,2015(2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