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慧琼
统编本教材的课后习题是基于教学内容,从学情出发,紧扣学生的认知规律而编写的,它揭示了教材内容的要点,是语文课堂学习的重要线索。教材主编陈先云先生指出,课后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和领悟把握,旨在引导学生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下简称“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一次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度解析课后习题的特点和价值,用好课后习题,进而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必须有准确、明晰的教学目标。通过仔细研读,笔者发现,统编本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包含了编者对本课教学目标的理解,精心解读课后习题,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从而设计出适切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1.整组梳理,明确目标序列
统编本教材采用单元整组编写,课后习题也紧紧围绕语文要素和课标中的学段目标进行设计,备课时对单元内的课后习题进行整组梳理解读,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本单元学习的目标序列,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
以本单元为例,笔者梳理了与语文要素相关的课后习题(见表1)。
表1 三上第六单元与单元语文要素相关的课后习题一览表
从表1 中我们可以看到,《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关注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初步感知段落中的关键语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海滨小城》在前一课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寻找关键语句,并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而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则要求对这一要素实现运用。
通过梳理课后习题,我们能够很快地理清单元语文要素在每篇课文中的梯度序列(见图1),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
图1 单元语文要素在每篇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2.单课梳理,明确本课目标
与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本教材的课后习题体现出如下特点:第一,数量明显增多,每篇精读课文后平均设计了3 道左右的题目;第二,从单一关注文本内容转向更多关注语言应用;第三,表达方式更加具体。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笔者对人教版教材和统编本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进行了比较(见表2)。
表2 《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与统编本课后习题比较
不难发现,统编本教材的课后习题中删去了背诵的要求,增加了语言表达与运用的内容。由于课后习题内容的变化,本课的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见表3)。
表3 《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与统编本教学目标比较
由上表可见,课后习题为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不同的习题内容就会形成不一样的教学目标。
又如《海滨小城》一课,本课共设计了三道课后习题: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是什么样的。
2.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3.在课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抄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仔细研读这三道习题,我们可以发现,第二题指向“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单元语文要素,而第一题和第三题则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积累语言。三道题指向不同的阅读能力层级,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同时,又补充了语文要素之外的其他阅读能力要求,这就为制订本课的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把课后习题理解为“课后完成的习题”,因此常常把课后习题安排在上完课文后进行集中练习,或当作家庭作业让学生完成。殊不知,如此把课后习题与课堂学习割裂开来,无法发挥课后习题真正的课堂价值。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把课后习题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一来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突破学习难点,提升课堂效率,二来能够借助习题训练学生的思维。
以《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第二题为例: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这一题重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对于三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来说,体会词语表达的好处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在教学课文第2 自然段时,就将课后习题与课文教学进行了有机整合。
在了解了第2 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后,笔者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语写得特别有画面感。当学生关注“抽出”这个词语时,安排了如下学习环节:
1.给“抽出”找近义词,通过换词比较,体会“抽出”所富含的蓬勃与力量。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把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表达出来。
3.用上这样的方法,再读第2自然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特别好。
把课后习题融入课文学习,课堂上以习题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表达,教给学生感悟语言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迁移运用方法,体会文中其他写得好的词语,在比较、感悟、朗读的过程中,习得方法,训练思维。课后习题不再只是一道题目,而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学习引领方向,搭建支架。
纵览统编本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其内容更加开放与自主,特别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通过梳理,笔者发现本单元的课后习题中开放性习题共有5 题,占总习题数量的42%(见表4)。
表4 三上第六单元开放性课后习题一览表
这些习题基于学生立场,没有标准答案,更多地关注学生思维过程和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与体验。鉴于教材的设计与安排,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用好这些课后习题。
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每个学生喜欢的部分不一样,喜欢的理由也不尽相同。在学习时,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与体验,让学生敢于介绍,乐于参与。笔者在课堂上是这样开展教学的:
1.在学习完课文后,请一名学生上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内容。
2.其他同学对这位学生的介绍进行评价,形成介绍的评价规则(见表5)。
表5
3.根据师生共同形成的评价规则,每位同学进行准备。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人介绍,其他小组成员根据评价规则进行打分,并提出改进意见。
5.请各小组推选代表,上台介绍。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介绍内容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评价规则是学生在交流中逐渐形成的,每位学生都有充分发挥的空间。通过自主对照规则、生生互评等形式,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一定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又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选做题,笔者在教学中,对不同能力程度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不局限于习题中要求的“写一段话”;能力较弱的学生,写出一两句话也可;能力很弱的学生,可以选择说一说,甚至不做。如此一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做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发展层级需求。
综上所述,统编本教材的课后习题学习目标有针对性,教师要清晰把握课后习题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将课后习题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与个性发展,真正推动语文素养的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