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虎,田凤艳,王春勇,李 东,李焕芹
(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 100191;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的第147条及《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的“附《外台秘要方》”。本方由小柴胡汤化裁而来已为大家所公认,但对本方的病机及症状的认识历来存在争议,有认为是少阳兼表证[1],有认为是少阳兼痰饮[2],而刘渡舟[3]则提出胆热脾寒、便溏是其主症,胡希恕[4]则认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是其病机特点,便秘是其主症等观点。本文通过对既往运用本方治疗获效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历中记录的症状、舌象、脉象等及其辨证所得病位证素、病性证素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柴胡桂枝干姜汤症状分布及病机特点,探讨其证治规律,希望能为临证提供参考。
所有资料均来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的85例病例,其中女性65例,男性20例,平均年龄(58.25±15.05)岁。基础疾病构成有高血压28例,失眠43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慢性胃炎13例,肺癌8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8例,更年期综合征12例,肾癌4例,乳腺增生4例,桥本氏病4例,陈旧脑梗塞4例。
以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18 g,桂枝9 g,干姜6 g,天花粉12 g,黄芩9 g,牡蛎6 g,炙甘草6 g)为基础方,用原方或加味治疗,平均加味1.7味。加味规律入睡难加黄连6 g;夜寐不安或梦多加龙骨20 g;疲乏加党参9 g;畏寒、大便稀溏将干姜增至9 g;胃脘怕凉加吴茱萸5 g,丁香9 g;呃逆加赭石5 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平均治疗(18±9.08)d。
症状处理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5]及《中医临床常见症状术语规范(修订)》[6]等对症状进行规范。对于舌象,将复合舌象拆分为关键字,如黄厚腻苔拆分为厚苔、黄苔和腻苔,脉象亦作此处理。
证素提取方法参考《证素辨证学》[7],对病例进行辨证确定中医证候,从中医证候中提取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如心脾气虚可分解为病位证素心、脾和病性证素气虚。
建立EXCEL数据库,核对无误后导入到SPSS 21.0软件,对症状及证素分别进行频数及聚类统计分析,对舌象、脉象分别进行频数分析。
2.1.1 症状频数分析 从85个病例资料中共提取出21种症状,其中夜寐不安、畏寒、口干、喜热食、大便溏薄、但头汗出、胸胁胀满、脘痞、入睡难、疲乏排在前10位(见表1)。
表1 症状频数表
2.1.2 症状聚类分析 对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可生成5组:C1:喜热食、但头汗出、大便溏薄;C2 夜寐不安、口干、畏寒;C3 疲乏,梦多,入睡难,咽干;C4:胸胁胀满,头晕,大便秘结,脘胀,C5:心悸,右肩背痛,咳嗽,烘热,呃逆,胃脘痛(见图1)。
图1 症状聚类树状图
频数超过10%的脉象分别是弦、细、滑,弦脉频数最高(70.6%),沉、浮、迟和数脉较少(见表2)。
表2 脉象频数表
2.3.1 舌质及舌苔频数分析 舌色以淡白(61.2%)为主,其次是红、淡红。在舌苔方面,苔质薄频率(82.4%)最高,其次是厚(17.6%)和腻(15.3%);苔色频率以白(62.4%)最多,其次为黄(37.6%)(见表3)。
表3 舌质及舌苔频数表
2.3.2 复合舌象频数分析 淡白舌、薄白苔(35.3%)为最常见的复合舌象,其次为舌质淡红、苔薄淡黄(8.2%)(见表4)。
表4 复合舌象频数表
2.4.1 病性证素频数分析 在病性证素中,阳虚、热、气滞、气虚与湿出现频率排在前5位,其次为痰、饮、阴虚、水停(见表5)。
表5 病性证素频数表
2.4.2 病性证素聚类分析 对病性证素进行聚类分析,可生成3组:C1 热、阳虚;C2 气滞、气虚、阴虚、湿;C3 水停、饮、痰(见图2)。
图2 病性证素树状图
2.4.3 病位证素频数分析 病位证素为脾、肝、胆和胃,频率最高为脾(84.7%),其次为肝(80%)、胆(71.8%)和胃(67.1%)(见表6)。
表6 病位证素频数表
2.4.4 病位、病性证素聚类分析 对病位、病性证素进行聚类分析,可生成4组:C1 脾、肝、胃、阳虚;C2 胆、热;C3 气滞、气虚;C4湿、阴虚、水停、饮、痰(见图3)。
图3 病性、病位证素聚类分析树状图
从85个病例资料中共提取21个症状,排前10位的分别是夜寐不安、畏寒、口干、喜热食、大便溏薄、但头汗出、胸胁胀满、脘胀、入睡难、疲乏等分别代表虚、实、寒、热特征的症状。症状聚类分析显示,相关性较强的C1组(喜热食、但头汗出、大便溏薄)以及C2组(夜寐不安、口干、畏寒)的症状表现为寒热错杂,每组症状常同时出现;C3组(疲乏、梦多、入睡难、咽干)症状表现为气虚及热扰神明;C4组(胸胁胀满、头晕、大便秘结、脘胀)则为气机不畅或上逆。
脉象频率最高为弦(70.6%),弦脉见于肝胆、痰饮及寒等证,其次是细(56.5%)和滑(52.9%)。正如顾植山[8]所说,只要出现脉弦或者再有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中的一证即可,弦脉是本方的最常见脉象。舌质频率最高为淡白(61.2%),苔质频率最高为薄(82.4%),其次为厚(17.6%)和腻(15.3%);苔色频率最高为白(62.4%),其次为淡黄(37.6%)。复合舌象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舌质淡白,苔薄白(35.3%)多见于脾胃虚寒或气血两虚等。石维娟等[9]通过对1978年至2015年公开发表的医案研究,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舌脉症进行了总结,发现胖大舌、舌苔白、薄、腻为主要舌象,弦细脉最常见,胖大舌在本研究中出现较少,其他常见舌脉则基本一致。
综合症状、舌象、脉象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是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症状特点。李陆军等[10]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本方可用于胃肠型感冒、咳嗽变异型哮喘、溃疡性结肠炎、肠激惹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寒热错杂、虚实相兼为其共同症状特点,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似。
病性证素频数分析显示,阳虚(63.5%)与气虚(34.1%)总频率为97.6%,热出现的频率为67.1%,湿、痰、饮和水停总频率为35.3%,显示阳(气)虚是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主要病机,其次为热。阳(气)虚,津液失于运化是产生湿、痰、饮及水的根本原因。病性证素聚类分析显示,C1组阳虚与热的关联度最高,表明病性多为寒热错杂;C2组气滞、气虚、阴虚和湿具有较强关联度,常相兼存在;C3组水停、饮、痰、湿是性质相近的病理产物。可以看出,寒热错杂、虚实相兼以阳(气)虚为主,兼痰湿、停饮为其主要病机特点,而阴虚则较为少见。
病位证素主要为脾、肝、胆和胃。病位、病性证素聚类分析显示,C1组肝、脾、胃与阳虚的关联性以及C2组胆和热的关联性均较强。结合病位、病性证素树状图分析可见,脾胃与阳虚、胆与热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脾胃虚寒、少阳胆热常同时存在,胆热脾寒是本方病机的主要表现形式。胆热脾寒是由现代伤寒家刘渡舟提出的[3],而黄元御[11]认为本方可治“方其木邪肆虐之时……其半在少阳之经,半入太阴之脏,而下见泄利”的少阳太阴证应是胆热脾寒的最初表述。赵一帆等[12]基于现代医案研究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规律显示,本方的病机特点为少阳不利,水饮内停;少阳胆经郁热,太阴脾家虚寒,且常有瘀血兼加。但本研究中未观察到患者瘀血的病机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的病例资料中所记录的症状与《伤寒论》原文并不一致,如出现频率较高的畏寒、大便稀溏、喜热食、疲乏和胃脘痛等脾胃虚寒、阳气不足的症状均未在原文中述及。结合《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运用本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及《长沙药解》[13]所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在干姜”来看,阳虚应是本方证的重要病机。同时,病性证素分析结果所显示的阳虚(63.5%)出现频率较高,且聚类分析显示又与脾胃关联性较强,因此脾胃虚寒应是本方的主要病机之一。此外,所有病例资料中均无“小便不利”及“寒热往来”的相关记录,对于这两种症状的具体临床表现及意义仍需进一步观察分析。
综上所述,回顾性分析显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特点是寒热错杂、虚实相兼,以阳(气)虚为主,胆热脾寒是其主要病机形式,常伴有痰湿停饮。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夜寐不安、畏寒、口干、喜热食、大便溏薄,但头汗出、胸胁胀满、脘胀、入睡难、疲乏,舌象多见淡白舌、薄白苔,脉象多为弦脉。本分析所治疗的疾病不同,但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法则,希望能为同仁临证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