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病势概念的演变❋

2022-07-18 03:17傅巧瑜王章林李明珠李书楠李灿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病位诊断学基础理论

詹 杰,傅巧瑜,王章林,李明珠,李 永,李书楠,李灿东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 350122)

“病势”为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特有的概念,亦是呈现中医学恒动观与整体性特征的重要名词术语。在中医学历史及现代文献中,对于“病势”的概念与使用不大统一,有以其为病证在空间上的运动趋势如“病势上逆”,或有称其为疾病随时间发展的趋势如“病势为顺”,亦有将其与病情、症状、病性等混用的现象[1,2]。中医药统编教材的内容是当代中医学界的共识,凝聚了中医人的集体智慧结晶,是中医理论的集中体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文章通过考察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全国统编教材,梳理其中有关“病势”的内容,以期厘清教材中“病势”的内涵及其理论结构的变化,从而阐明当代中医病势概念的发展脉络。

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教材至今共有10版(以下简称“1~10版教材”),时间跨度从1960年的第1版至2016年的第10版。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教材各10版,因而两者合计本应为20本,但因其中1974年及1978年出版的《中医学基础》(即3版与4版教材)中已包含了中医诊断学部分,因而中医诊断学无3版与4版,故共计18本(见表1)。

表1 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教材1至10版

经查阅以上1~10版教材发现,“病势”一词虽在教材中的记载较少,然尚有一定规律可循,即多见于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的辨证论治部分之中,故除“病势”一词有关记载外,亦将教材中辨证的内容罗列于次,以藉此探讨并缕清病势有关内容的发展脉络。

1 教材中“病势”地位及演变脉络

根据1~10版教材可见,其中记载“病势”的有关内容具有一定特点,主要体现于病势在两类教材中的比重及地位均不高以及两类教材中“病势”演变脉络大相径庭两大方面。

首先,从“病势”在教材中的地位分析,“病势”所占的比重较少,其主要分布于辨证有关内容中。具体地说,记载病势一词的教材共计6本,包括4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与2本中医诊断学教材,其中仅有4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对病势进行了明确定义,即“病势为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此外,10版中医基础理论及其他2本中医诊断学教材记载、说明病势与病因、病位、病性等为平级概念或同位概念,并明确将其纳入证的研究范畴。但是教材中多有对病位、病性进行详细定义以及对病位及病性进行辨证等章节,却鲜有对病势的专章探讨。但值得肯定的是,其中10版中医基础理论的有关叙述,将病势与病因、病位、病性等一起涵盖于病机的概念之内,并首次指出证为疾病某阶段的病机本质,而非一般来说的病理性本质。由于病理一词偏西化,而病机为传统中医术语,因而将病理本质改成病机本质,这样比较有中医特色,也更加符合传统中医学理论(见表2)。

其次,从演变脉络进行探讨,“病势”在两类教材中的发展脉络是相反的。其中,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病势”一词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7版教材并沿用至今(即10版教材)。而中医诊断学的“病势”仅出现于6版及7版教材,之后则未见相关记载。由此可见,“病势”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的地位愈趋重要,而在中医诊断学教材中的地位却是递减的(见表2)。

表2 教材中“病势”一词的记载

2 从“证”定义变化考察“病势”演变

由于上述仅对记载“病势”一词的内容进行汇总方法所具有的局限性,导致“病势”在教材中是否有近义词以及关于教材中“病势”的存废原因等问题,便不得而知。因此,根据“病势”一词均见于教材中辨证部分之事实,可见其与“证”关系密切,故将历版教材中关于“证”定义的有关内容摘录如下,以藉“证”定义的变化来考察“病势”的演变(见表3、4)。

根据表3、4在历版教材(共18本)中有13本对“证”或“辨证”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从证概念的内涵角度来看,历版教材的共同点多认为证包括病位、病性等概念,而不同点则在于其病势及其类似概念在证内涵中的存废及演变。

表3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证”的定义

具体地说,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1版教材认为证包含病变的机转,此为病势的类似概念;3版及6版教材均指出,证是对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方面情况的概括;4版教材认为辨证仅分析了病位、病性、病因,并未见病势类似概念的记载;5版教材指出证包括邪正关系;7版至9版教材指出辨证包括辨清疾病发展趋向;10版教材则首次出现了“病势”一词,并指出病势与病位、病性、证之间的关系,即证是疾病发展某阶段的病位、病性、病势等病理本质的概括。

表4 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证”的定义

由此可见,1版教材所谓的“病变机转”已属于病势概念范畴,实为病势在教材中的雏形;3版及6版教材所谓的“邪正关系”,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的定义为“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互相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因而“邪正关系”亦属于病势的研究范畴;7版至9版教材的疾病发展趋向则更接近于病势的内涵;10版则首次在辨证部分指出证包含病势,并开创性地明确了病势属病机范畴。综上可知,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病势”经历了从“病变机转、邪正关系”有关概念至“疾病发展趋向”的近似概念演变以及“病势”一词最终确立的过程,且历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多有“邪正盛衰”的章节。如5版教材记载有“邪正盛衰”一节,研讨的内容为“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及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此属于病势的研究范畴,由此可见“病势”内容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占有一定比重,且其地位是逐渐攀升的。

此外,在《中医诊断学》教材中,1版教材指出辨证必须善于从变动中去辨,要推断其阴阳消长和邪正盛衰的情况,其中“变动、阴阳消长及邪正盛衰”属于病势研究范畴,可视为“病势”在教材中的发端;2版则指出证包括四诊检查所得、内外致病因素、疾病的特征、性质等,未见病势类似叙述;5版教材虽有“辨证求因”的内容但未见证的定义,且在该部分中亦未见到病势的相关描述;6版及7版教材中出现“病势”一词,并认为证的内涵除病位、病性外,也包含了病势,故指出病势属于证的一部分;8版至10版则对“证”的定义做了修改,提出证的内涵是病位、病性等,删除了“病势”一词。综上所述,《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有关“病势”的内容相对较少,且经历了从萌芽、出现直至最终消失的过程,可见其在教材中的总体地位是逐步降低的。

3 结语

综而述之,“病势”概念在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教材中的演变脉络有所不同,前者历经从“病变机转、邪正关系”的下位概念向“疾病发展趋向”近似概念的演变,直至“病势”一词的最终确立,而后者则经历由萌芽、出现直至消失的过程。这种差异性考虑与病势相关内容在两本教材中的比重及地位不同攸关,即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地位较高,是因其多有“邪正盛衰”“疾病传变”等病势相关内容的记载。而之所以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地位逐步降低,则与证内涵的演变有关,从“证除涵盖病位、病因及病性之外,亦包含病势”到“任何复杂的证仅仅由病位、病性两大要素组成”的变化,使得病势从证的内涵中被剔除,从而导致病势的边缘化。

然而,由于“病势”为中医学不可或缺的常用术语[21],它呈现了中医学动态观及整体性的思维特征,因而对于教材中“病势”的地位宜进行再探讨与重塑。此外,教材中“病势”多仅被定义为疾病随时间而发生发展的趋势,而实则亦有机体病变所致的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及病理产物运动趋向失常的涵义。因此,今后尚需进一步地厘清病势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辨析病势与证之间的关系,从而完善和丰富中医基础理论及诊断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药学术的创新与发展。

猜你喜欢
病位诊断学基础理论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一定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专访CIT培训学院与清华建筑声学讲师燕翔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探索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探究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