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偷”说开去

2022-07-17 15:52桂敏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喜社戏孔乙己

桂敏

【教学目标】

1.以“偷”为切入点,品读《呐喊》中有关“偷”的片段,对比阅读不同的“偷”,找“偷”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品读人物形象,领悟作品内涵。

2.通过导读,激发学生阅读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找“偷”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感受人物形象,領悟作品内涵,激发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偷”字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偷”字,给“偷”组词,引发学生思考。

2.太了不起了,大家的词汇量真丰富!这个字给你什么感受?

预设:不光彩、不道德……

3.说了这么多,在我们的脑海中,“偷”就是一个贬义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私下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今天我们就锁定这个“偷”字,从“偷”说开去(板书),共同来学习《呐喊》整本书。

【设计意图:删繁就简,直接以“偷”字入题,通过组词和交流对“偷”字的感受,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走进《故乡》中的“偷”

出示书本插图及文字(略)。

1.生朗读。

2.口渴了就摘一个瓜吃,明

明没有得到许可,却不算偷,你对“偷”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你喜欢这样的地方吗?

3.这就是鲁迅的故乡,鲁迅的故乡摘瓜不算偷。你感受到这里的人们有着怎样的品质?故乡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预设:人们友好、善良、大方,为他人着想。故乡民风淳朴,人美,情美。

三、走进《社戏》里的“偷”

在鲁迅小说集《呐喊》中,还有很多篇小说都写到了“偷”。请打开《社戏》节选片段,一起走进“偷豆”。

1.自主阅读,在读中思悟。

快速阅读,重点思考以下问题,拿出笔,边读边做批注。

(1)找到“偷豆”的相关段落。

(2)你认为“偷豆”与“偷瓜”有何相似之处。

2.交流研讨,以悟导读。

(1)找出“偷豆”的相关段落,是哪几个自然段。

预设:节选片段的第3、4、5自然段。

【设计意图:《少年闰土》中的“偷瓜”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故乡》,是学生认识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文章。用所学课文的节选片段来开篇,为学生学习后面的节选片段做铺垫,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为学生走进鲁迅作品架起一座桥梁。】

(2)重点关注大屏幕上的

两个自然段。你认为“偷豆”与

“偷瓜”有何相似之处?说说你的理由。

出示:“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①师依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相机出示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

出示: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

阿发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为什么不是说“偷我家的吧,我家的大得多呢?”为什么强调是“我们的”,而不是我家的?

师小结:鲁迅不愧为语言艺术大师,一字之差,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阿发的大方、无私和热情好客,乡村伙伴的纯真美好,天真可爱。

②从“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双喜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双喜是个为他人着想,不让自己的伙伴挨骂,理解伙伴立场的孩子。

③从阿发和双喜的做法中,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预设:人与人之间宽厚、不计较、友好、大方、淳朴。伙伴之间有着非常纯真美好的情谊。

3.找“偷豆”与“偷瓜”的相似之处。

预设:“偷瓜”是淳朴的“偷”,大方的“偷”。“偷豆”是快乐的“偷”,友好无私的“偷”,纯真友好的“偷”。都是美好的“偷”。

4.“我”对“偷豆”的评价。

(1)对于这次偷豆,“我”是怎么评价的?

出示: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小结:偷豆,偷出了伙伴们可贵的情谊,偷出了“我”一辈子的快乐回忆,这可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走进《社戏》中一品究竟。但是,鲁迅作品中不是所有的“偷”都很美好呢?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孔乙己》里的“偷”。

【设计意图:鲁迅的作品思想深刻,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从“偷瓜”的课内教学到“偷豆”的课外阅读,将“批注”“预测”“抓重点”“联结”和“比较”等阅读策略融入到导读中,引导学生抓重点研读感受作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思想内涵,一切拨云见日。】

四、走进《孔乙己》中的“偷”

1.边读边做批注,思考以下问题。

2.重点锁定这些文字,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后来怎么样?”

“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后来呢?”

“后来打折了腿了。”

“打折了怎样呢?”

“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3.从掌柜和酒客的这些对话

中,你知道孔乙己受到了哪些遭遇?

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许是死了。

4.对于孔乙己的遭遇,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人们以取笑孔乙己为乐,没有同情心和怜悯之心。孔乙己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社会的悲剧,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冷漠,麻木不仁。

5.孔乙己的“偷”与“偷豆”又有什么不同”?

“偷豆”是美好的偷,快乐的偷。孔乙己的“偷”是世态炎凉

的“偷”,冷漠麻木的“偷”,悲惨

的“偷”……

小结:这就是鲁迅的作品,仅仅一个字就能写活一个人,表达一种情感,说尽一个时代。

【设计意图:先寻找“偷瓜”与“偷豆”的相似之处,再比较与孔乙己的“偷”的不同之处,通过“联结”和“比较”,由浅入深,层层深化。将相关作品进行对比阅读,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贯通课内与课外。】

6.把批注里不懂的疑惑提出来,同伴协助,相互答疑解惑,解答不出来的,选取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全班探讨。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同伴相互答疑解惑,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和主动性,全面打通阅读拓展练说的实践通道,一以贯之。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除了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要激发学生通过深度思考后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提升阅读素养的课堂。】

7.小结:这节课,我们抓住一个“偷”字,对比阅读了两种不同的“偷”。《少年闰土》和《社戏》中是快乐的“偷”、美好的“偷”,《孔乙己》中是悲惨的“偷”和世态炎凉的“偷”,从而感受了人物的不同形象,领悟了作品的内涵。

五、总结拓展

1.推薦阅读鲁迅小说集《呐喊》里其他的“偷”,去探究“偷”背后的不同,感悟不同的人物形象。

2.课后继续查阅鲁迅的相关资料和创作这些小说的时代背景,从而寻找打开鲁迅深邃思想大门的一把钥匙。

【设计意图:以一篇联动多篇,让学生逐步走进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更加立体地感受人物形象,感知时代特点,领悟鲁迅作品的深邃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

【注:本文系长沙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部编教材背景下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评价的研究”(课题编号为CJK2020105)阶段性成果】 ■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市天心区龙湾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双喜社戏孔乙己
山中送别
张双喜
长安客张双喜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羊跑羔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社戏》唱的是哪出“戏”
母亲是贯穿“社戏”的核心人物
《社戏》的结尾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