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朋宇
【摘要】动画电影是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对接的现代艺术,将现代科技的产物和艺术相结合,不仅能够融合其他的综合艺术,同时还具备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由于计算机水平的高效推进,越来越多动漫电影出现的同时也获得了民众的广大推崇。本文通过宫崎骏的作品《千与千寻》作为分析对象,研究怎样可以进一步把推广传统文化和打造动漫电影结合起来,进一步启发中国动漫电影的发展。
【关键词】千与千寻;动漫;电影
1.引言
1.1研究背景
在高科技的时代,宫崎骏这位全球著名动画电影导演通过传统手段打造出令人惊艳的动漫作品。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当代社会的独特见解,勾勒出一幅幅理想化的画面和饱含哲理的场景。他在自己的创作中一直秉承对日本文化和传统社会文化的灵活运用,在把日本人熟悉而自豪的出色文化资源传播到全球的过程中,通过作品打造的形象去体现日本社会的一些问题点。他的作品是对日本民族标识和文化的社会反映。
《千与千寻》这部动漫在整个社会中引起强烈反映的主要原因是其介绍了现代日本社会和日本人“身份”的情况,人文社会以及自然关系等和社会紧密联系的社会现象。因此,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对日本传统文化开展进一步的分析。
1.2创作背景
身为日本动画领域的佼佼者,宫崎骏打造的动画电影不仅发扬和推广了日本的传统民族文化,还体现了人性的内涵,以及对自然、文明、战争的思考。他的动漫已经成为日本最引以为傲的一种文化标志,其创作具备显著的日本民族内涵,担负了发扬历史文化的社会职责,具备很大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宫崎骏对作品的创作,一直秉承通过手绘的方式进行,通过纯朴的语言去体现深厚的情感,同时提供了动漫电影全新的含义,把动漫提高到了人文的层面。其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进行对接,吸收其中的精华,并探寻现代文明中可以引发民众思想共鸣的领域。他经常倡导的反战理念,在其作品中能够得以全面展现。其作品所涵盖的人文理念,对现代文明的思考,以及和出色的传统文化的对接,让作品充满了温暖的内涵,这也是这个不断发展的阶段所必需的正确的价值理念。
动画电影也是民族经典文化的重要推广手段,他一直秉承动画也属于电影一部分的思想,而电影往往会出现具备破坏和损害文化的情况,他始终要求自己保持警惕的态度进行创作。本文通过对《千与千寻》作品的分析,研究怎样可以进一步将推广传统文化和打造动漫电影结合起来,进一步启发中国动漫电影的发展。
2.文献综述
2.1国内研究现状
方一舟,方田(2020)在《从《千与千寻》看日本传统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一文中对日本的传统文化进行解读,通过《千与千寻》分析日本经典文化在动漫影片中的使用,通过这部影片的建筑模式、鬼神故事、画面风格,故事场景等方面分析在动漫影片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将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动漫电影合理结合起来,打造出一条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李盈盈(2019)《在浅谈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展现的日本传统文化》一文中通过解析日本动画《千与千寻》,向读者较为细致的反映动漫中所展示的日本经典文化。影片介绍了一个普通的人类女孩由于将自己名字丢失而在神隐世界中迷失的故事,影片融合了大量日本的传统文化,为受众展示故事的过程中,让受众了解日本特殊的鬼神思想,而融入了作者特殊的世界观。
2.2国外研究现状
Natalie Avella(2004)在《Graphic Japan : from woodblock and zen to manga and kawaii》一文中写到“酷日本”,“利用对日本动漫各种文化的分析,了解不一样的世界观,来进一步掌握独特的场景和角色,提高对作品的认知水平,让受众对日本文化和不同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
Robin E(2007)在《Understanding manga and anime》一文中写到,“为了探究日本动漫成功的原因,通过作品的商业价值和主题展示的资讯两个领域了解作品。结果指出,在作品展示的过程中让社会需要得到满足以及落实其技术是作品得到顺利发展的原因。”
利用以上的分析,能够发现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其独特的人文理念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大的联系,而这也是本文分析《千与千寻》这部作品的目的,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了解日本动画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原因,并指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策略。
3.主体部分
3.1《千与千寻》作品概述
3.1.1角色的塑造
千寻父母的角色,宫崎骏并没有对这对夫妻进行深入的介绍,然而在神隐餐馆中的场景,能够发现其父母反映的是贪婪的人性,同时通过贪吃变成猪的重要场景,来引出所有故事的内容。
白龙原本是河中的神明,这个角色是指引千寻来到神隐世界的重要角色。作为河神,其反映的是自然,他和千寻的感情代表着作者想要表现的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这个角色身上也反映出一种自我的迷失,在他的本体河被人类建筑物所取代以后,他通过自己的名字当成交换的条件和汤婆婆进行魔法的学习,甚至丧失过往的记忆,也是迷失自我的表现。
汤婆婆和钱婆婆有着强烈的对比。两个人是双胞胎,然而个性完全不一样,也有着不一样的追求。钱婆婆是居住在一间简朴的屋子,一直勤恳劳作,过着十分朴素的生活。汤婆婆是經营汤屋的,永远无法满足对金钱的追求。然而她也是务实勤劳的,千寻完成对“腐烂神”的接待后,汤婆婆也对她表示肯定。“这些即使反映了她追求金钱的一面,然而作者也没有将其打造成一个欺压劳动者的地主形象。所以这个角色有着两面性,同时她对宝宝的关心也反映出人性善良的一面。”
无脸男是这部作品最有特色的角色。其一开始出现是在千寻和白龙见面的路上,静悄悄地出现但是又静悄悄地消失。这个偶然的相遇让他喜欢千寻。第二次两个人相遇的时候,千寻为淋雨的他留门,他为千寻偷药浴牌子是为了想要报答千寻的善良以及讨好她。接着他学习河神通过假金子对汤屋的人进行犒赏,千寻通过河神的丸子让其将食物以及佣人、青蛙吐出来,最后容貌恢复的他和千寻一起到了钱婆婆的家里,将纺线的工作完成后,留在了钱婆婆的身边。无脸男偷牌子赏假钱,事实上是很顽皮的对别人讨好的方式,他实际上是没有心眼的。假如认为他反应贪欲,那么这部作品中千寻利用和他成为朋友而让他醒悟是不符合逻辑的。他对千寻和其他人讨好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关心和陪伴,钱婆婆赋予他温暖的家,因此这个角色是反映人类心中一直出现的不具备归属感的寂寞。
主角千寻,刚出现的时候和现实生活中十岁的女孩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并不好相处。她喜欢任性发脾气,胆子不大同时还过于依赖家长。然而和父母比起来,她其实是守规矩、没有任何贪欲的。为了让父母从险境中走出来,她慢慢变得勇敢,了解了自己的责任,懂得感恩,也得到很多人的友谊,获得大家的称赞,成为一个正面的形象。
这些多样化的人物一起打造出一段神奇的发展经历。即使导演通过单线发展的方式介绍故事,然而还是让场景紧张有内容,叙事的直接方式让内容更为立体。和《龙猫》的童真,《魔女宅急便》的轻松比起来,这部作品的内容更为深入和多样化,然而并不是那种过于沉重的内容。作者利用一个孩子的视角展开冒险故事,让综合主题的展示得到实现,同时还让观众保持愉快的观影心情。
3.1.2动漫元素的融入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不只是把传统文化结合到影片中,同时也结合了日本独有的动漫元素开展创新,针对日本的动漫元素中的人物形象、说话方式以及思考方式的结合,利用故事场景的推进,娴熟使用大量的动漫的线条和動漫的场景,在细节处融入其中,让这种融入变得十分自然,实现了电影和动漫元素的合理结合,也让受众在观看影片时,通过侧面了解日本的动漫文化,如日本动漫文化喜欢结合很多日本的传统习俗、传统的动漫设计技巧等,都在这部影片中得到充分展示,也让受众在观影中自然了解了日本文化,让日本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和推广。
3.1.3技巧艺术的展现
宫崎骏娴熟地把3D空间创作模式使用到二维动画片中,影片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人们认为这是宫崎骏三段式。这种效果打造出来的影片十分立体化,韵律舒缓,延伸了受众的联想空间。一部优秀的作品,涵盖角色、场景、音乐和颜色,其中的场景十分关键,能够利用镜头的推拉转化来对场景进行调节,让场景更为立体和多样化。
这部影片在影像技术领域的发展,是使用了前沿的数码技术为支撑,让人物更为饱满,色彩更为立体,音响效果更为突出,作者的独特设计指出不止表现在视听方面的发展,也表现在独具匠心的通过古代日本的澡堂当成场景来设计,力图展示日本的传统文化,宣传本土思想的回归,同时,洗浴的景象本身就十分特别,不仅是对身体进行洗礼,同时也让灵魂得到升华。
此外,他在作品中结合了现代都市的场景,学习江户时代建筑物的风格,油屋使用了东京雅叙园的建筑模式,而“鬼食街”则是根据江户东京建筑院进行设计的,澡堂的设计借鉴了松山市道后温泉的神仙浴场的场景。这是第一部使用数码技术进行创作的影片,不管的场景的设计、颜色和音响的出现都结合了影片的需要,为影片的设计效果加分,通过古代澡堂的场景也十分独特,展示出该民族的传统文化,用意深刻,本土思想也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
3.2《千与千寻》中民族文化的体现
3.2.1日本宗教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这部作品中包含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内容。一方面是线性领域的文化内容,如其中经常出现的和服、浴场、日本建筑,这些随处可见的日本文化内容让影片拥有了突出的民族内涵。同时另一方面是思想文化隐形领域的元素,如场景中利用白龙的遭遇反映出对自然和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需要;日本崇礼节文化,一些鞠躬的场景经常可以见到。其中汤婆婆和蛙人有着明显的等级制度,都是该国礼节的表现。影片中最可以反映神道教观念的就是作者对神灵的描写,很多角色都可以在日本的神话和宗教信仰中找到出处。
3.2.2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电影中出现的神道教表现出自然万物的推崇,对于环境的维护,都是在西方的先进文化打击中社会所缺失的,是人们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期待获得的,影片中推崇自然、敬仰自然的理念也是不断紧张的社会关系中所缺失的。比如,千寻对运送煤炭的煤球精灵的怜惜;锅炉爷爷说的话:“既然插手要做,就要做到底”;千寻为了河神将人类丢在河中的各种垃圾清理干净,让他可以得到面貌的恢复等。就是东西方文化的理念的合理融合,也让这部影片具备传统文化的发展条件,也让其更加立体、生动,反映出作者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4.研究结论
4.1《千与千寻》的文化价值
作品是民族的,就是属于世界的,在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当下,现代人得到很多来源于外部的资讯,对所有外部的事物都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各个地区特殊的文化内涵都对现代人具备强烈的吸引力。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为何可以让全球都趋之若鹜,和其影片中展示的浓厚的日本传统文化内涵以及特殊的日本民俗文化内容的使用有着紧密的联系,他通过日本传统文化着手,进一步开发日本传统的自然理念,结合了宗教观点,利用艺术的构建和设计,把现代影片技术和艺术科学结合起来,在传承中进行发展,引发受众的推崇和认可,展示日本文化的内涵,提高了日本文化的发展水平。
4.2《千与千寻》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总而言之,宫崎骏成功赋予动画新的内涵,不仅使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也使日本民俗文化获得全世界的关注和赞扬,在他的创作下动画电影的思想也能够上升到人文高度的层面,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开创了日本动画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因此我们在发展动画电影之时应当积极借鉴宫崎骏创作动画电影成功之处,在构思方面,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传统文化恰当地运用及融合于动画电影之中,丰富动画电影内涵,反映现实,开拓出适合动画电影的长久发展之路,以及学习如何更好地发挥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职能。
4.3《千与千寻》对文化传播的启示
《千与千寻》让我们了解到,达到传统文化和动画电影的和谐,不仅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才能更加契合现代观众的文化观念,也使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共同进步,从而得到大众的认可。宫崎骏的《千与千寻》用各种各样的创意方式对日本传统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表现,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对画面要求很高。
如影片中通过一条隧道连接内外的两个世界,设置了奇妙的文化情境,并通过精巧的线索和画面,向观众呈现出了宫崎骏完美的艺术追求和工匠精神。《千与千寻》的独特表现力也十分具有优势,其叙事的表现方法,具有影像艺术的独特符号系统:画面的明暗,色彩光影的处理,画面的景色、建筑、角度和镜头处理的综合运用,都增加了电影的独特表现力,探索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Natalie Avella. Graphic Japan : from woodblock and zen to manga and kawaii[M]. Mies. Switzerland.
RotoVision.2004.223p.
[2]Robin E. Brenner. Understanding manga and anime[M]. Westport. Conn. Libraries Unlimited.2007.
[3]李文.角色塑造和色彩運用视角下的《千与千寻》作品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2):202-204.
[4]林银霞.论宫崎骏的期待与忧虑--以《千与千寻》结局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4(06):70-72.
[5]蒋昊,郭跻.从电影《千与千寻》看日本的言灵信仰文化[J].戏剧之家,2020(28):141-142.
[6]方一舟,方田.从《千与千寻》看日本传统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0,35(04):46-50.
[7]王雪玉洁.从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探寻儿童礼仪教育价值观的培育[J].戏剧之家,2020(15):76-77.
[8]袁梦.从传统元素的运用看中日动漫作品的文化表达--以《大鱼海棠》和《千与千寻》为例[J].艺术评鉴,2020(09):166-167.
[9]邓宝莹.《千与千寻》中概念隐喻构建的解读[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01):94-96.
[10]陈强.《千与千寻》的“乡村叙事”情节研究[J].电影文学,2020(05):118-120.
[11]钱斯航.从《千与千寻》看宫崎骏对日本社会的剖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04):97-99.
[12]杨文俊,杨颖.《千与千寻》折射的雇佣劳动意蕴[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78-81.
[13]郭婷.动画电影《千与千寻》色彩隐喻及其艺术效果解读[J].艺海,2019(11):74-77.
[14]梁颖.浅析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中的人物形象[J].红豆教育,2019,1(2).209-210.
[15]曾勋.《千与千寻》:给成年人看的政治梦游境[J].廉政了望(上半月),2019(06):84-85.
[16]沈艾雯.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配角形象塑造--以《千与千寻》为例[J].工业工程设计,2019,1(01):98-101.
[17]张曦.做伦理学:《千与千寻》与伦理学[J].哲学动态,2019(09):107-113.
[18]李盈盈.浅谈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展现的日本传统文化[J].魅力中国,2019(41):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