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发展研究
——以湖南长沙智慧教育示范区为例

2022-07-16 07:07高晓影
中小学电教 2022年3期
关键词:智慧信息化发展

高晓影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新一代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也正悄然引发教育教学领域的变革。智能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智能社会人才的需求,智慧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构建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全面推进智慧教育教学改革,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梳理了智慧教育发展脉络以及发展路径与特点,以湖南省长沙市智慧教育示范区为例,探索区域智慧教育建设机制与应用并提取经验,以期为全面推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提供参考。

一、智慧教育发展脉络

智慧教育的根本要义是,通过人机协同作用优化教学过程与促进学习者美好发展的未来教育范式[1]。智慧教育是信息化发展的高阶阶段,是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协同发展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它通过基础设施的保障和资源信息服务的应用,提高学习者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生存发展的适应性。智慧教育帮助人类更好地应对变革,帮助个体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但不一定能够直接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包括高阶思维能力。智慧教育的发展阶段包括萌生阶段、试点示范阶段以及普及阶段:(1)萌生阶段(2012—2018年),从无到有。这一阶段的特色是理论构建(科研机构力量)与实践探索(学校力量)双驱式发展,企业积极跟进;发展重点是转变变革取向、开展顶层设计。(2)试点示范阶段(2018—2022年),从有到优。2018年,智慧教育由萌生阶段走入试点示范阶段。经过上一阶段的发展,国内出现了一批具有校本特色的智慧实验校。加之《教育部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政策的出台,智慧教育正式进入第二阶段:试点示范阶段。这一阶段侧重通过智能技术在教学模式、学习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引领教育变革区域式发展。(3)普及阶段(2022—2035年),规范制度建设。智慧教育将从2022年开始进入全面普及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为行业标准规范、教育制度的建设,这是由试点走向规模化的必然[2]。

二、智慧教育示范区发展的主要路径和特点

许多地区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和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校,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实践路径。各地采取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典型引路的策略,总体上已经形成行政主导、多方参与、合力推进的发展格局。彰显出来在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结合下转型升级(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进程。教育部采取的是以重点任务引导、各地自己制订方案,通过检查和指导,推动发展的技术路线。一些省级单位(如江苏)采用指标引领、自查和申报示范校的技术路线。推进中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问题:

(一)区域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如何解决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区域发展和学校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当务之急。发展的不均衡形成了差异化发展,学习者的个性特点提出了对资源的不同要求,教师的教学习惯决定了选择资源的某些定式。必须找到多赢共赢之道,互联网思维的解决办法是:多样性中的个性化。要进行集成整合、数据治理、数字画像和个性化服务。信息化起步较早地区与后发地区任务不同,示范区域和学校不仅要看自己也要看全局看趋势,通过技术解决云—网—端—边的问题。

(二)学生个人终端使用与网络学习空间的关系

人人拥有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是教育信息化1.0的战略任务,实施难度大,认识不一致。如今看来必须性和重要性更加突出,这是为每位学生和教师分别打造网上书桌和网上备课室,形成一个以学校为单位的网上社区的长期策略。从资源上传下载到社区分享都是互联网思维在教育领域渗透的成果,实行一人一号一空间是师生应用绿色、安全、可控的重要保障。

个人终端是应用各种软件基本条件,也是收集各种学习数据的重要途径,提高学校配备的学生学习终端的比率仍然应该作为信息化条件装备的优先事项。学生在校分享智能终端仍然会是普及应用和伴随式收集数据的必然要求。《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将新网络、新平台、新安全列为信息基础设施,新资源、新校园是特色的基础设施;新应用从教学、评价、研训、管理等四大场景进行布局,探索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改革的路径。

(三)教学模式改革与学习空间扩展的关系

经过新冠疫情的冲击,人类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场所将发生重大变化,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所有师生都需要建立在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和人际社会的三空间概念,学会在三空间中寻找和利用资源,发展自己,贡献社会。我们的教育要为他们未来的生存发展改造学习环境。把网络中的个人空间、机构空间、公共空间和社交空间与学校的各类物理教学场景结合起来。运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对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食堂等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或改建、应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体现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各类学习场景之中,建立灵活、非整齐划一的学习场景,适当开展项目式学习、基于大资源的学习、人机协同等新学习需要,促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这是学习模式与空间结合的新挑战。

(四)教师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关系

素养是通过社会化的活动修行而来的,能力是通过学习、锻炼提升的。一般地说,素养会外化为能力,能力可以内化为素养。教育信息化2.0 从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转向素养更加强调能力的内化和整体性。强调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同时,更应该强调应用交流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信息素养不仅是技术能力,更是思维方式。当前应该强调用技术帮助教师增长见识,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在智能升级的过程中,教师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技术应用与技术伦理的关系

信息技术也是双刃剑。正确使用技术必须有两个方面的保障,一是社会伦理保障,二是制度法律规范保障。

随着智能技术的应用,数据获取、呈现与使用,越来越多教师不仅要学会选择技术,适切地在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中使用技术,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个人发展、国家繁荣、人类进步担负应有的责任。每一种技术的开发和创造性应用都会经历从不能到能的过程,创造技术应用场景,使开发的产品能够通过小试、中试到普及,这是智慧教育中相关技术应用的正确路径,不能任意超越。

关于数据提供的结果,需要有研究和审视的态度,对学生的个体画像就应该适时、适量和有分析地呈现给学生或家长。作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每个学生适切的发展为本。

(六)技术与人的关系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为现代社会培养各类合格人才。教育技术的着力点要推进人的现代性特征的培养和形成,即素养的形成。智慧教育要推进人在社会中通过人机协同,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贡献给人类。

三、智慧教育示范区案例分析——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

(一)长沙市智慧教育建设的建议

湖南省综合考虑了解决发展短板,形成工作亮点,提升发展水平的工作目标,以基础攻坚、融合应用、创新应用三大方面的六项任务为突破口,如表1 所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2.0 的工作。

表1 长沙市智慧教育建设的建议

1.基础攻坚为着力点

第一个任务就是两大技术空间,湖南因为教育总规模全国第一,东部第二,义务教育生人均公共预算经费在全国排位第27 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全国推进靠后,湖南省首要任务就是补齐短板。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湖南省2019年启动了学校联网攻坚行动,2020年启动了多媒体全覆盖攻坚行动,使得这两项在全国的占比分别由第16 位、30 位上升为并列第1 位。

2.融合应用为突破口

第二个任务就是融合应用,网络大课堂和湖南教育大平台是教育信息化2.0 的关键任务,也是全面提升全省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

(1)网络大课堂

网络大课堂是新型的数字资源体系,包括了目前在做的“我是接班人”自学课堂和大课堂。“我是接班人”是2019年推出的一个德育类课程,目前已推出33 节大课,500 多节小课学习,学习人次超过7 亿,91.2%的学生表达非常喜欢收看。中宣部将“我是接班人”评为优秀案例,学习强国开辟“我是接班人”专栏,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国教育报、解放军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媒体均予报道推介。学习强国为“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开设专题并首页同步直播,据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学习强国平台后台数据反馈,“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视频观看完成率达75%。

2020年湖南省又推出了“大国长技”的网络大课堂,“大国长技”是创新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全省一盘棋上好专业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界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这个在教育大平台上共包括4 个中心:行业科普展示中心、一体融通学习中心、职业岗位实训中心、职业能力教研中心。这个实际上是临时一体化和教育一体化的平台。

(2)教育大平台

教育大平台是教育信息化2.0 的规定任务。目前做的教育平台包括政务服务、课堂教学、资源体系、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和学习空间的功能。在1.0 时期,整个平台建设主要存在资源建设“高注册率低完成率”,个人学习空间“高注册率低使用率”,平台建设“数量多孤岛多活跃度低存续期短”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化繁为简,整合升级,利旧出新建设湖南教育大平台。

3.创新应用为重点

创新应用包括网络联校和智慧教育示范区两大任务。湖南教育的情况比较特殊,人口多,特别是农村地区,比较薄弱,开不起课程。农村学校普遍缺少师资,解决这个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送教支教帮教等方式显然不够,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并通过构建教育新生态,形成常态化应用机制,解决开不起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农村网络联校,2019年,湖南省在22 个贫困县开展网络联校建设,已建成网络联校540 个,覆盖了1692 所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实际授课资源110 余万条。这也得到了各个地方的认可,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以城乡同步云端故障一节课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9年,长沙市入选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深化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2020年,长沙雨花区和株洲市芦淞区获批湖南“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整体来说,三年来,湖南省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基本补齐了教育信息化的短板,初步形成了湖南教育信息化2.0 的工作亮点,继承了湖南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中国教育信息化年度报告显示,湖南基础教育发展指数逐年增加,湖南教育信息化已经从最初的起步应用阶段全面进入了融合创新阶段。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支撑教育现代化的作用日益凸显。

(二)长沙市智慧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对于高质量教育有三方面的理解,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高质量教育,要面向人人的,要有公平和均衡的教育;第二,是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育,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是面向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的高质量教育,每一位学生都要挖掘潜能,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

新时代的高质量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探究、更加注重智能、更加注重人和。智慧教育对于长沙高质量教育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智慧教育的推进对于人工智能,包括虚拟现实、大数据、区块链等这样一些技术的深度应用,为教育、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多样化可能,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可以通过智慧教育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长沙智慧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以智慧教育为抓手推进教育教学治理服务全方位变革,通过信息支撑人才培养体系、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变革来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长沙市智慧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如表2 所示,主要通过以下方面:

表2 长沙市智慧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服务

1.建立长沙新型智慧教育云平台

长沙通过建立新型智慧教育云平台打造泛在化、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的新型教育环境。长沙是智慧教育示范区,也是首批5G 运营城市,积极推进教育新基建,打好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数字底座。首先优先保障教育5G 站建设,同时,建立智慧教育建设的标准,着力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包括云计算为代表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的联结、开放、共享、适合的教育体系。

2.建立长沙新型智慧教育生态体系

以空间为载体和纽带,互联共享,建立长沙新型智慧教育生态体系。长沙智慧教育云平台对接了国家和湖南省平台,同步也对接了区县和学校的平台,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打破了信息孤岛,教育生态基本建成。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各级空间的职能,以网络学习空间为纽带,汇聚在线教育、在线学习平台、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体制健康检测以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等各类应用系统,打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与社会数据、学校数据的对接。各级各类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之间也已经实现数据融通。

3.创新教与学模式

创新教与学模式,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变革,打造数据底座、空间建设和数据互联互通。教育教学变革从以下方面出发:

(1)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广泛采用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多形式、情境化教育常态化开展,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智能化手段激发学生深度学习,释放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全面开设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育,破解学生创造力不足的问题。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常态化地推进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教学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运用智能化教学手段来推进教学模式变革。首先,就是依托空间构建虚拟学校、虚拟班级,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于教学方式的变革。其次,是创新资源供给方式。因为依托空间和智能化教学助手进行教育必须有资源的供给,所以对接国家的平台和湖南省的资源平台研发了长沙的中小学在线学习中心,同步也引进企业资源,开展了校本资源库的建设,推出了系列的优质公共教育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寒暑假以及周末的学习需求。资源供给的创新服务于教育公平和均衡,同时也解决了人们对于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3)精准诊断智能化推送

精准诊断智能化推送,进行个性化教学指导和服务,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智能化教学助手能够伴随式进行数据采集,服务于学校的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培育,整体带动长沙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长沙教育示范区是全域推动的,在全域推动的基础上9 个区县市有3 个入选了教育部的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学模式试验区,在融合运营推动教学方式变革方面做好典范和示范。此外,依托线上教学资源与网络互联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每一个农村,每一个教学点。不仅解决了优质资源共享问题,也解决了农村教师缺编的问题,保障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升。

4.常态化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

通过数据采集支撑教育治理,常态化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在评价方面,首先通过数据采集和整理,搭建小初高一体化的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实施过程性评价,通过建模搜集学生在空间中产生的教与学的系列数据,进行教与学的综合素质评价。其次,全面推进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过程性地收集与积累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以及教师发展的相关数据,建立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总量评价模型,来破解唯分数、唯升学的难题,推动长沙教育的科学发展,引导老师提升教育理念,引导学校回归教育的本质,支撑长沙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说,智慧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建立智慧教育大平台,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构建智慧教育生态。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运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与此同时,首先要推动的是信息技术与智育的融合,要渗透到德育、体育、美育、劳育教育之中,从教到育都要推动智慧教育,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带动教育、教学、治理、服务全方位变革,推动整个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支撑人才培育体系、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变革,这样才能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湖南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取得的经验

1.坚持开放发展,探索体系化的发展模式

回顾总结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经历,各地各校都有一些经验,也投入不少经费,但一直很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和可持续的模式。主要原因是教育体系庞大,教育体制也是条块分割,以块为主,所以湖南省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一直坚持以局部推动、逐级推动、渐进推动为特征的发展方式。以湖南教育大平台为例,坚持开放式、分级式、渐进式,化繁为简,整合升级,利旧出新。

2.坚持融合发展,构建生态化的共享体系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开端,真正启动了共享共建的人文时代,但是因为教育的特殊性,共享共建的机制并未真正建立。我们需要在这一方面做一些探索。以网络联校为例,网络联校实现了平台共建、资源共建、数据共享。

3.坚持创新发展,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回顾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数据从信息技术的本质上看,它的知识载体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从最早的纸张到电子书包,到后面想做的数字教材,以及未来的我们正在做的智能学习,这都是信息知识载体形态的变化。其中,最难的就是建立数字化的应用生态体系。只能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智慧信息化发展
月“睹”教育信息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