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反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救治体会

2022-07-16 04:59:18顾晓诚李绍钦余海洋梅峻豪贾中芝
关键词:华法林房颤抗凝

顾晓诚,田 丰,李绍钦,余海洋,梅峻豪,贾中芝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科,江苏 常州 213003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y artery embolism,SMAE)是引起急性肠缺血的常见病因。外源性的栓子多来源于心脏,常见于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等。SMAE 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本文总结1 例反复发生SMAE 患者的救治体会,以进一步提高对此类患者的管理与救治效率。

1 病例资料

患者69 岁,女性,因“突发腹痛5 h”入院,既往有房颤病史10 余年,未口服抗凝药物。急诊腹部CT 提示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y artery,SMA)主干栓塞(图1A);查体:全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白细胞:13×109个/L,其他辅助检查未见异常。急诊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SMAE(图1B),给予急诊介入抽栓治疗,使用8F导管进行抽栓,抽吸2次后顺利开通SMA(图1C),抽出大量栓子(图1D),术后患者出现3 次暗红色血便,给予抗感染、抗凝、扩血管、脱水、抗氧化、营养支持等治疗,10 d后患者康复出院,出院时给予健康宣教,嘱患者长期口服华法林(由于经济原因患者拒绝使用利伐沙班),并定期门诊复查凝血常规,但患者出院后未来院复诊。

术后第4 个月患者再次因突发腹痛就诊,腹痛程度较第1 次轻,查体:脐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CT 检查提示SMA 分支栓塞(图1E),患者主诉长期坚持口服华法林,2.5 mg/d,但从未监测凝血常规。此次入院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为1.5,提示华法林抗凝未达标。入院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扩血管等治疗,3 d 后腹痛消失,患者仍拒绝口服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所以继续给予口服华法林3.75 mg/d,出院时INR 为1.9,再次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并嘱定期门诊复查凝血常规,但患者出院后仍未来院复诊。

术后第7个月患者第3次出现剧烈腹痛,查体:全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辅助检查:白细胞:19×109个/L,INR:1.1。腹部CT 检查再次诊断为SMAE。给予急诊介入治疗,动脉造影证实为SMA主干远端栓塞(图1F),使用6F 导管抽栓2 次后,局部缓慢灌注尿激酶10 万U+罂粟碱注射液30 mg,SMA 主干远端造影显示闭塞的SMA 远端分支部分开通(图1G),术后继续抗感染、抗凝、扩血管、脱水、抗氧化、营养支持等治疗,术后1 h 腹痛明显好转,但患者术后第2 天患者出现腹胀,血压下降(100/70 mmHg),白细胞为21×109个/L,行全腹部CT平扫检查(图1H):肠管扩张,肝内广泛积气,建议给予胃肠减压治疗,但患者家属拒绝任何治疗,并要求出院,患者于出院后第3天死亡。

图1 患者的诊治过程

2 讨论

SMAE 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容易导致肠再灌注损伤、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病死率高[1]。我们对此例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有以下几点体会。

2.1 房颤患者的抗凝管理

根据2018 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年会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指南及2020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3],房颤患者应根据CHA2DS2-VASc 评分进行栓塞风险评估。此例患者CHA2DS2-VASc 评分为4 分(≥3 分),指南中推荐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并且非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药(NOAC)应优先于维生素K 拮抗剂(VKE),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选择维生素K 拮抗剂抗凝药(华法林),因此,第1次介入术后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但未进行有效随访,致使INR在治疗范围内的时间(time in therapeutic range,TTR)未达标,最终导致了SMAE 的再发。虽然第2 次出院时抗凝基本达标,也加强了健康教育,并再三叮嘱患者和家属,但患者仍未门诊复诊。第3 次SMAE 复发时INR 仅为1.1,询问病史后发现患者出院后独自居住,私自停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家属对停用华法林不知情。另外,该患者因房颤反复发生心源性SMAE,根据《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19)》[4],建议患者实施左心耳封堵术,但患者拒绝。体会:①房颤和抗凝不足是反复发生SMAE的病因;②抗凝不足的原因包括:对患者出院后的管理存在不足、老年患者的依从性差、家属不能有效监督患者服药;③由于经济原因,患者拒绝使用NOAC 抗凝治疗,口服华法林致使抗凝不达标;④在患者口服华法林且INR 不达标的情况下,应在确保持久性和依从性的前提下继续建议改用NOAC;⑤患者分别于术后第4、7个月复发,应接受延长期(>3 个月)抗凝治疗,有证据显示延长期抗凝治疗选择NOAC 可在不增加出血风险的同时减少80%以上的复发风险[5]。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第10 版抗栓指南(ACCP-10)也推荐将NOAC 作为延长期抗凝的首选[6]。

2.2 SMAE的临床诊断

SMAE 患者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因此,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彩色多普勒血流图、MSCT 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是评估SMA血流的重要手段,但对于SMA的分支栓塞不能有效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在85%~90%之间[7-9]。MSCT 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SMAE的方法,敏感性为64%,特异性为92%[1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急性SMAE 的金标准[11],但其为有创检查,且不能判断肠壁缺血坏死等情况,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CT 血管造影可作为诊断SMAE 并评估肠缺血坏死程度的首选方法,准确率可达95%~100%[12]。

2.3 SMAE的治疗

SMAE 的治疗包括:①内科保守治疗,禁食、补液支持、抗凝、扩血管、活血化瘀等治疗;②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切开取栓、搭桥,切除坏死的肠管等;③介入腔内治疗,取栓、溶栓、支架植入等。

此例患者采取了介入腔内治疗。介入腔内治疗越来越多地用于SMAE的救治,包括器械取栓、导管抽栓、支架植入、局部灌注药物等[13]。最常用的仍是导管抽栓,但导管抽栓容易使栓子脱落,导致远端分支血管栓塞,有报道使用保护伞预防远端分支血管的栓塞[14]。该患者进行了2 次导管抽栓,有以下体会:①使用8F 甚至更大的导管抽吸SMA 主干内的血栓效率高,1~2 次抽吸即可将SMA 主干内的血栓完全抽出;②房颤导致的栓子多数为陈旧性血栓,硬度较高,抽吸时应使用20 mL 注射器,大力负压抽吸;③因为8F导管很难进入SMA分支,所以SMA 分支栓塞只能使用6F 导管抽吸,6F 的抽吸效率明显低于8F的导管,并且容易导致SMA分支血管痉挛;④对于分支栓塞的患者,可以局部使用尿激酶或扩血管药物,从而改善局部血流灌注。

2.4 SMAE术后患者的管理

SMAE术后除了肠缺血、肠坏死,再灌注损伤会加重肠损伤程度,肠黏膜屏障破坏容易导致感染,适当抗凝可以预防SMA内血栓形成,但也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同时,还应该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以减轻肠组织细胞的水肿。体会:①综合判断,根据患者腹痛的变化以及血便等情况判断肠缺血的程度,当腹部出现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时,应进行腹腔镜或剖腹探查,及早切除坏死的肠管;②积极预防并治疗再灌注损伤,包括能量疗法、抗氧自由基疗法、抗白细胞黏附疗法等[15]。

2.5 肝内积气

肝内积气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肠道内的气体经门静脉直接进入肝脏;②产气细菌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在肝脏内产生气体[16]。研究报道,CT发现肝内或门静脉存在气体,提示肠缺血的程度非常严重,一旦确定存在肠坏死,应及时外科手术干预[16]。此例患者术后出现肠管扩张加重,肝内广泛积气,由于患者家属拒绝胃肠减压治疗,并要求出院,该患者于出院后第3天死亡。

总之,SMAE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应积极消除相关危险因素,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药物和/或有创干预,避免肠坏死的发生,患者的术后管理至关重要,决定了患者的预后及疾病复发等情况。

猜你喜欢
华法林房颤抗凝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2:50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06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预防房颤有九“招”
大众健康(2017年8期)2017-08-23 21:18:22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0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