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斌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采用常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ZnFe2-xMoxO4(x=0、0.01、0.03、0.05和0.07,分别表示为ZFM0、ZFM1、ZFM3、ZFM5和ZFM7)陶瓷。详细制备方法如下:
按化学式配比ZnFe2-xMoxO4进行称量,原料为氧化锌(ZnO,≥99.0%),柠檬酸铁(FeC6H5O7·5H2O,≥97%),钼酸(H2MoO4,≥99.0%)。将原料混合,用行星球磨机进行球磨8h,球磨后将浆料在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于110℃干燥24h,制得前驱体粉料。再将前驱体粉末研磨、压块成型,然后在900℃下煅烧5h。煅烧后的粉末用聚乙烯醇溶液造粒,然后压制成直径为12mm、厚度约为2mm 的圆片,在1 300℃下、空气气氛中烧结1h。最后涂上导电银浆,制成欧姆电极,进行电性能的相关测试。
图1是ZnFe2-xMoxO4(x=0、0.01、0.03、0.05和0.07)热敏陶瓷的XRD 谱。所有陶瓷均与Fd3m 空间群的尖晶石结构的ZnFe2O4(JCPDS 卡号79-1150)相吻合,且未检测到杂质衍射峰,说明Mo 离子很好地固溶进了ZnFe2O4陶瓷基体中。从28°~36°的局部放大图中可以看到,随着Mo 的掺杂量的增加,衍射峰向低角度移动,这是由于离子半径不同导致晶格常数增大。对样品进行XRD 精修,计算得到ZnFe2-xMoxO4陶瓷的晶格常数,如表1所示,随着Mo 离子的掺杂,晶格常数轻微变大,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Fe2+浓度的增加导致的。虽然Mo6+的离子半径(r=0.065nm)与Fe3+的离子半径(r=0.064nm)相近,但当高价态的Mo6+发生固溶时,为了保持电荷平衡,Fe3+会向Fe2+转化,从而导致Fe2+浓度上升,而Fe2+半径(r=0.078nm)要大于Fe3+和Mo6+半径,从而造成晶格常数增大。另一方面,当烧结气氛中的氧含量不足时,可能出现氧空位,晶格氧逸出形成氧空位的方程式可简单表示为:
表1 不同Mo含量的ZFM陶瓷的晶格常数α的比较
此过程Fe3+容易得到电子,形成Fe2+,从而促进晶格常数增加。同时,掺杂所引起的Fe3+与Fe2+浓度变化也会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能。
如图2所示,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烧结态ZFM 陶瓷断面的显微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尽管存在少量孔隙,但陶瓷表现出良好的烧结状态,陶瓷的晶粒尺寸为3~8μm。随着Mo离子的掺杂,陶瓷的致密度提高,原因可能是在烧结过程中钼酸已经转换为氧化钼,而氧化钼的熔点为795℃,在较低温度形成液相,从而促进了烧结。
图2 ZnFe2-xMoxO4陶瓷扫描电镜观察,(a)x=0;(b)x=0.03;(c)x=0.05;(d)x=0.07
陶瓷材料的实际密度、理论密度如表2所示,通过计算得到陶瓷的相对密度。根据水置换的阿基米德原理得到实际密度,理论密度则是通过Jade 6.0对XRD 晶格常数进行处理计算得出。ZFM0、ZFM1、ZFM3、ZFM5和ZFM7陶瓷的相对密度分别为93.1%、93.7%、94.1%、95.7%和94.5%。优异的微观形貌,对材料的电性能以及时效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表2 不同钼含量的ZnFe2-xMoxO4陶瓷的晶格密度DL、实际密度DM、相对密度γ的比较
通过R-T 测试对ZFM 陶瓷的电性能进行分析,并绘制出lnρ-1 000/T的曲线。图3a 是ZFM 陶瓷的阻温特性曲线,可以看出,电阻和温度之间遵循Arrhenius 关系,样品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说明ZFM 陶瓷体系具有明显的NTC 效应。可以看出,ρ25随着Mo 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达到一定饱和度后(x=0.07)电阻又增加,表明ρ25可以通过改变Mo 的浓度来调节。电阻率的变化可能是由于Mo6+的取代提供了电子引起的半导体掺杂效应。相关的缺陷反应可描述为公式(3)。
高价Mo 离子的取代,会使得Fe3+向Fe2+转变以补偿电荷,而Fe2+半径大于Fe3+和Mo6+半径,势必会引起较大的晶格畸变,增加晶格势和电荷载流子的迁移能,导致较高的传导活化能和较高的B值。同时,掺杂引起基体内阳离子价态发生改变,使得Fe2+和Fe3+对增加,极大提升了多价阳离子间的跳跃几率,从而使得陶瓷材料的电阻降低。另一方面,低熔点的氧化钼可能出现并位于晶界处,并导致较高的晶界电阻率。这应该是当Mo6+掺杂过量时,陶瓷电阻率增加的原因。不同Mo 含量的ZFM 陶瓷的ρ25和B的变化趋势见图3b,表明样品的室温电阻率和B值都可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得该体系陶瓷能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应用。
图3 ZnFe2-xMoxO4陶瓷的电性能,不同Mo含量的电阻率-温度曲线,B和ρ的锑浓度依赖性
图4为ZnFe2-xMoxO4陶瓷的室温交流阻抗谱,其中Rg和Rgb分别表示晶界效应和晶界效应的阻抗。CPE1和CPE2分别代表晶界效应和晶界效应的常数相元素,并解释为电容与理想行为的偏差。通过对Cole-Cole 曲线的拟合,样品的晶粒效应和晶界效应的影响如表3所示。Mo 离子的掺杂降低了陶瓷的晶粒电阻和晶界电阻,此外低熔点的MoO3促进烧结,降低了载流子在晶界处传导的能量势垒。
图4 在室温下记录的烧结态ZFM陶瓷的Nyquist图中的复阻抗谱
表3 用等效电路拟合的ZFM陶瓷的晶粒效应(Rg)、晶界效应(Rgb)和总电阻(Rg+Rgb)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Mo 离子改性ZFM 陶瓷。获得可大范围调节的室温电阻率ρ25、B值的NTC 热敏陶瓷材料。所有制备样品均显示出空间群 Fd3m 的立方尖晶石相结构,陶瓷具有较高的致密度,晶粒连接良好,孔隙率低。ZFM体系陶瓷具备典型的NTC特性。通过Mo 离子掺杂,材料的室温电阻率ρ25的可调范围 为39.88~1 322.05kΩ·cm,B值 在4 534~5 867K。ZFM 陶瓷的导电性是由晶粒效应和晶界效应共同产生的。Mo 的掺杂对材料的导电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