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燕
(剑阁县林业局,四川 广元 628317)
松材线虫病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后来随着生物多样性的发展逐步传播到我国,成为了松树致死性伤害的虫病之一。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一旦松树被感染,将会在45d左右就会发生死亡,如果不迅速地进行人工干预将会导致整片山林都会产生影响。
相比较于传统的植物病害,松材线虫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条件,在生存环境中的寄生物、昆虫媒介以及良好的生存环境都促进了松材线虫的发病和流行。从寄生生物来说,大部分的松树都可以作为松材线虫发病的主要载体,这为松材线虫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生存空间,在进行取食的过程中,松材线虫的幼虫在伤口位置处进行侵入,最终以破坏机能的形式导致其生长势头逐渐减弱,最终导致其死亡。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松材线虫每次的世代更新仅需要五天即可完成,同时在短短20d的范围内能够将20万条松材线虫繁殖出来。生长环境中的不利环境参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这个过程中温度、湿度以及降水等参数是主要的环境因子。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形式的不断增强,植物生长环境中常常面临着高温和干旱等恶劣天气,这也在间接层面上增加了病虫的危害。
松材线虫的发病过程进行得非常快,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一样的发展表现。运行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症状的表现形式对发展过程进行综合研判。在病原侵入的过程中,首先会集中的破坏表面的形成层,导致其形成层内会产生导管隔断和阻塞。其中危害产生的效果往往会导致根部的水分无法准确的传递到叶片处,因此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制约,最终导致树体因为缺少水分而死亡。这个过程中主要有四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树脂的分泌量大量减少,并且在枝条的位置上有大量的啃咬痕迹。因此在观察叶片时,已经有轻微萎蔫现象。第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树体上能够明显看出来有产卵的凹槽。此时树叶的颜色已经由深绿色逐渐转变成淡黄色。一般来说,在发生感染后的半个月里,颜色将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在没有进行人工干预的前提下,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树木将会逐渐的死亡。第三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显著观察到树干位置处有清晰的虫孔,同时针叶已经完全呈现出萎蔫的状态。第四阶段时,整个树木完全呈现出枯死状态。
根据上文的分析,松材线虫病的发病主要是由松材线虫寄生所导致,其口针的形状表现为细长型,长度主要在14~16μm,其体积较小,无法实现自行的远距离移动,其主要的活动载体来自松墨天牛。松墨天牛主要活动在已经枯萎的松树体内进行繁衍,最终随着天牛的移动逐渐进行疾病传播。在每年的四月份适宜的气候月中,是松材线虫大量繁衍的关键时间节点,通过损害松树木质的细胞最终影响整体的养分运输,最终导致树木枯萎。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潜伏期较长。相比较于传统的林业病害,松材线虫病的潜伏期限往往更长,传统的监测方法不够科学化,往往是根据林业工作人员的主观观察经验进行定性,外加监测机制不健全往往导致林业人员难以及时有效地观察到病害症状,最终导致防范的最佳时机往往被错过。第二,传播速度较快。根据“1.1节发病条件”的论述中,媒介昆虫能够携带大量的松材线虫进行横向传播,这个过程媒介昆虫的随机性迁徙往往导致传播链条被无限延展了,因此对于防治工作来说,导致其预警的难度加大。第三,感染的症状过于复杂。松材线虫病往往具有较为复杂的病症特性,工作人员往往容易混淆此类病症和其他疾病的病害,这为后续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过程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松材线虫病主要存在于马尾松、湿地松等植物中,一般在8月份左右出现得较为频繁,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0℃。在温度高于28℃或者低于10℃的情况下,松材线虫的繁殖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会不再进行繁殖。因此,高温干旱的气候是目前松材线虫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第1种是自然传播方式,第2种是人为传播方式。松褐天牛在正常健康的松树上产卵的过程中,如果携带有松材线虫病,将会导致其病害出现扩散现象。同时人们在进行松木砍伐和运输的过程中,也可能携带了患病的松木,进而导致在松材种植的过程中出现了大范围的传播现象。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携带松材现成病的松木处理不得当,或者认识不够等,因此还要从理念及管理制度上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
强化日常的树木监测工作,尤其是对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系统性观察,同时在日常的运行维护过程中,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严谨的预防措施和行政管理措施,参照着就近的管理原则积极地进行无害化处理,还要强化日常的巡视和巡查工作,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的效果,进而综合地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和发展。
强化对不同松制品的检验和检疫,并且针对不同的松制品所采取的措施也要有不同的规划战略,尤其是对外来的松木制品需要有最为严格的检验和检疫制度,最大限度地杜绝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同时还要保护林内严厉打击违法树木的运输,强化树木木材的检验和检疫。对于有条件或者有要求的地区在树干位置处进行树皮的综合选取,综合观察树脂的分泌情况,进一步的对其进行实验化验。
科学选择专业树种,做到因地制宜并且适地种树的要求,根据不同地块的发展质量合理地安排种植距离,对已有大面积松林部位还要采取科学合理化的措施进行规划,与不同种植物种之间进行混合种植,尽可能地减少能够形成的隔离带。在突发性松材线虫病时,能够有效地对传播过程进行综合控制,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发病所带来的影响。
对于已经感染松树要及时地进行砍伐处理,及时地进行场地清理和焚毁,同时其伐桩的高度不得超过五厘米。对于去皮处理后要及时地进行喷洒农药,最终在其表面上加盖较厚的塑料袋进行覆土保存。同时对于倒地并且直径大于1厘米以上的枝丫全部都进行焚烧处理,或者请求当地的林业管理部门进行协调处理。
2.5.1 加强疫木管理
一是停止松树采伐。发生松材线虫病的地区应及时采取根治性措施严格控制采伐过程。二是严控松材调运。对已经出现松材线虫病以及可能出现病症的材料及其制品严格限制活动范围,严禁调出辖区。未经检验批准,不能从疫区调入松科繁殖材料、松木及其制品;调运时,必须做到证件齐全、货证相符、全程监管。三是严管松材利用。停止松科繁殖材料生产经营单位、松木和相关附属品经营单位的审核,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收购没有合法来源的松木及其制品。经批准从非松材线虫病疫区调入的松木及其制品,须向上一级别的森防站申报复检合格登记后方能使用;使用完结的松木及其制品应及时就地就近销毁,并做好处置台账。
县松材线虫病及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强对辖区内疫木采伐、运输和利用的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涉木单位和涉木工程建设巡查,发现违规采伐、收购、加工、经营和利用松木及其制品的及时报林业部门查处,防止疫情扩散。并且建立完善的台账制度等检疫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松木经营加工秩序。
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加强指导,乡镇负责日常监测,依托生态护林员、村组干部建立“县-乡-村”三级监测体系,落实监测人员。签订《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管理责任书》,实行“双线”管理制,层层落实责任。实行有奖举报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疫情监测。其中监测要点上涵盖松树是否存在异常枯死、松针变色、树脂分泌、树干天牛蛀孔等情况,监测林区是否遗留松质光电缆盘、包装材料等。
当发现松材线虫病典型症状时,组织专业人员现场取样送县级森防站初检,如发现疑似样本需由专人送至省级鉴定机构进行复检。
经过复检确定有松材线虫病疫点的,根据当地政府部门划分相关的疫情地点和寄主种类,综合将病死松树数量等基本参数情况上报给林业主管部门,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从速从严果断处置疫情。
物理防治方法是主要对病虫进行诱捕和抓获,其具体操作是选择空气相对流通的部位对松褐天牛进行诱捕,进而确保能够根除松材线虫病问题,同时还可以对已经感染了疫病的松木进行焚烧处理,在焚烧时要注意对其他健康松木的防护。还可以利用硫化铝蒸熏的方式,要注意对其温度进行合理地控制。
化学防治措施是可以针对当地的松树林使用涕灭威注干处理操作,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松树苗的保株率,尤其是在松褐天牛羽化较为鼎盛的时期,可以使用含量为2%的噻虫啉悬浮剂,通过喷雾的方式防止松褐天牛成虫。在10月份之前,对于一些已经感染病虫害的松木表面,应该进行杀螟松乳剂的喷洒,其用量可以控制在500mm/m,保证能够杀死患病松木中的松褐天牛幼虫。目前倍硫磷物质的喷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其具有较好的触杀效果和渗透性能,在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物防治措施是可以引入松褐天牛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系统的建立,利用肿腿蜂等寄居蜂进行治理,因为主要以天牛幼虫作为寄主,所以可以有效地控制松褐天牛的危害。目前很多松树林管理人员也会选择花绒寄甲,作为松褐天牛危害的生物防治措施。在释放时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温度,尽量控制在18℃左右,同时要选择在傍晚进行释放。花绒寄甲会寄生在3年以上天牛老熟幼虫中。在选择不同防治方法时,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确保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要在明确松材线虫病发生规律的前提下,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尽量避免对健康的树木产生过大的危害,要在每一种措施实施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治理效率。
林业主管部门内部要成立重大生物防害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要与各成员单位、政府签订防治目标责任书,促进防治目标能够得到落实。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认真履行防治责任。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防治措施等。要在重点防控林区交通要道设置宣传标牌横幅,制作松材线虫病视频、录音、画册,丰富宣传形式和内容,动员林区群众理解、支持、配合并参与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增强群防群治意识。
各疫点要在采伐限额内办理采伐许可手续后方可实施采伐作业。需申请追加采伐限额的,在追加限额批准后方可办证采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疫木及枯死松树除治为借口乱砍伐滥林木。加强除治林区的森林防火管理,疫木除治采伐的松木、松枝和采伐剩余物焚烧前需制定防火预案,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经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批准后,方可焚烧。
一是强化技术保障。林业局要适时开展除治专业队、乡镇林业工作站、村组干部和护林员的监测和防治技术培训,加强疫木除治现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二是强化安全保障。在开展枯死松树除治处置前做好安全作业培训,施工人员要购买人身意外保险,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伐桩处理中,严格药物管理,作业人员戴手套、口罩,作业后清洗;不得将药物丢弃在林间,确保除治处置工作安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