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的安全之维

2022-07-16 11:51李致成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生态安全生态文明

李致成

摘 要: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其中生态安全就是其中一部分,生态安全同时还涉及国家总体安全的维护,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结合点,正确把握生态安全观在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地位,对合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与物质保障。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生态安全;总体国家安全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8.080

0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在面对新时代的新世情、新国情、新党情,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的生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成体系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理论。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生态经济观、生态安全观、生态民生观等从多个维度来思考与研究当代中国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生态问题。其中生态安全观从国家安全出发,提出生态安全在国家非传统安全中的根本地位。因此,从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出发来研究生态安全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对更好更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思想进入了丰富和完善期,习近平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视角出发,阐释与发展了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的思想,并将其纳入国家的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并逐步提高与明确生态文明的思想在国家发展布局中的地位。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视阈下的生态文明

在党的十八大上将生态文明历史性的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之中,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这一历史性的论断,使生态文明建设在未来中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更加明确,能够更好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朝着美丽中国建设方向不断迈进。

生态文明思想中解决了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中国的经济发展经过了长时间的粗放式发展,在总量上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发展的推进,粗放式发展的弊端逐步体现,为了实现中国的永续发展,就必须对我国之前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进行改变。习近平的“两山论”则是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最好的解释,为未来中国发展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保障。

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随着中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逐步将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纳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如何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是新时代人民对我们党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因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产品是新时代我们党必须解决的重要政治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十分重视,儒释道分别从多方面来各自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系列丰富的保护环境的思想,为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习近平也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时,大量引用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对其进行了现代化阐释。这不仅能够使生态文明思想更好地被人民所接受,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展,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

社会建设包含着两个方面: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新时代社会建设的这两个主要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一方面,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局限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新时代如何为人民提供足够的良好生态环境产品,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治理的外延不断扩展,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新时代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要求。

生态文明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我国实现永续发展的提供科学路径与理论支撑。

1.2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视阈下的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依次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几个文明形态。随着工业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体现出来的弊端,而这些弊端是工业文明本身所无法有效解决的,因此对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工业文明的根本方法。

在原始文明中,人们主要依靠打猎从自然界获取自身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在这一时期,人类文明的基本上没有生产力,只是简单的制造捕猎所需的工具。随着人们对植物种植、动物养殖认识的发展,人们逐步开始种植农作物与圈养动物,从完全依靠自然的依赖中逐步解放出来,向着农业文明转变。

虽然相较于原始文明,生活在农业文明中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仅仅是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是在量上的满足。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之前无论是原始文明还是农业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而在工业文明中,人类依靠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利用自然规律按照自身的想法对自然进行改造。在这一时期中,人类文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生存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满足。但这一切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就是生态环境的快速恶化,逐步限制了人类的发展。

工业文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总体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之间的矛盾。造成这一问题的思想根源是人类中心论,认为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的改变自然,实现对自然的统治,这是工业文明的思想核心。人类中心论在工业文明前中期确实使人类文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随着人類文明的不断拓展,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已经不足以再支撑人类发展的需要。因此,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任就落到了生态文明的身上。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文明思想。

2 生态安全观的思想内核

生态文明思想解决的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生态安全观则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的研究,是对生态环境安全在我国总体安全领域、社会发展领域等不同领域中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国家安全与文明发展两个视角出发,研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2.1 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要求

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了十一种安全,其中就包含有生态文明,认为只有处理好这些不同的安全问题,才能维护好中国的国家安全。

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中的非传统安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首先,生态安全具有整体性。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维护生态安全必须对生态保护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在生态安全建设的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而应做到整体施策,系统规划生态安全建设工程。从生态系统全局出发,以系统性思维来引导生态安全维护工作。只有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将生态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安全联系在一起,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生态安全。

其次,生态安全在短时间内具有不可逆性。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当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超过了其自净能力时,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这种破坏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有效修复的,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从生态安全的短时间内不可逆性可以得出“先污染再治理”或者“边污染边治理”是不可取的。

再次,生态安全具有动态性。生态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与之相对应的维护生态安全的相应措施必须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及时有效的调整。生态安全的这一特性就要求我们在深刻认识我国各地的生态系统时,还要实时观测各地的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应对生态环境系统中出现的各类变化,以此做到生态安全维护工作的有效性。

最后,生態安全具有长期性。维护生态安全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在正确的生态思想的引导下持续施策。生态安全关系到中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是与中华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因此,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对生态安全的维护是一个长期性工程。

2.2 安全是文明发展的根本要求

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条件,维护生态安全涉及人类生存安全的各个方面:生态环境是人类食物获取的根本来源,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人类的粮食安全则会受到影响;生态环境也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库,其蕴含着丰富的生物信息,为人类科学的认识自身具有深刻意义。

从历史经验出发,有许多曾经辉煌的文明,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失去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态安全,而导致了当地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消亡。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很大一部分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设立相关的政府部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从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出发,以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进入工业文明之后,由于没有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工业革命初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破坏,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引起了当地民众的不满。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逐步认识到了生态问题的严峻性,着手解决各类环境问题,在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治理,才有效地控制了生态恶化的趋势。当然,在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经验时需要注意到,其主要手段时通过将本国国内重污染企业及其他粗放型经济的对外输出至发展中国家中。这种手段也许能够解决本国国内的环境问题,但从全人类所共同占有的生态环境出发,环境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总的来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刻,不论是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生态安全都是起着根本性作用的一类要素,是维护好国家各方面安全,以及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

生态文明思想回答的是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而生态安全则着重回答的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思想内涵来看,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之间是从属关系,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一部分。

3 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与生态相关的各类思想,其中就包含着生态安全的相关思想,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的许多论断中,都体现着对生态安全的重视,生态安全思想是习近平的生态观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3.1 “两山论”中的生态安全思想

习近平在“两山论”中对绿色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将共产党人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认识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习近平还特别指出,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出现矛盾时,要做到以保护环优先,体现了生态安全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优先地位,是对我国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时,面临诸多复杂的环境社会问题的处境下,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生态安全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指导。

从“两山”理论出发,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时期的立场上,对未来中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重要理论创新,其中蕴含的生态安全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1949年后历代领导人的生态安全思想的总结与发展,是新时期的生态安全思想的新认识、新阐释。

3.2 生命共同体的安全观

习近平认为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界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人类必须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关系,要像保护人类本身一样保护自然环境。在命运共同体理论中,习近平创新性的将人类命运与自然界的命运联系起来,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想要维护好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就要维护好自然界的安全,也就是生态安全。

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环境问题出发,从根本上对工业文明以来,人们一直所持有的“人类中心论”做出了批判,科学地提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同时,这也是对生态安全在未来中国和世界发展过程中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习近平的“两山论”与生命共同体的理论分别从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人类自身命运与自然界的命运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处理当代中国的环境问题做出了科学的理论判断。二者对生态安全重要性的体现,也是对生态安全的维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的体现,是对生态安全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4 生态安全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底线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多方面的要素共同作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各類要素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安全是具有根本性作用。只有维护好一地的生态安全,才能在当地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建设。

4.1 人类生存发展的最低生态要求

要推进实现生态文明的首要条件就是保证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而生态安全的要求就是人类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最低生存要求。因此,从人类的生存发展出发,维护基本的生态安全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最低生态要求,也就是安全底线。

4.2 实现长治久安的生态政治保障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作为支撑,这就需要合理地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随着人民对与美好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区域,经济社会物质条件的快速发展,确实提到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由于过去不科学的发展理念的引导,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这就造成了人们日益增强的生态安全意识与严重的生态环境的严重冲突,这就对这些地区的党组织和政府提出了新的考验。只有将解决好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安全的基本诉求,才能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后续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保障。

4.3 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生态担当

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单靠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力量就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有实力有思想的大国积极承担相应的生态责任,为其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和物质帮助。中国作为负责人的大国,不仅仅将中国人民放在第一位,也将全人类的事业放在心中,从许多世界性会议和联合公报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积极承担相应的生态环境责任,为维护世界生态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是负责任大国形象在生态安全领域的积极体现。

5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一步,正确理解和认识其中的相关理论和内涵具有一定的意义,而维护总体国家安全也是习近平从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各方面因素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新的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作为二者之间结合点的生态安全则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与发展,我们党和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并从立法、执法、行政等多方面强化了对生态安全的保护,并从中总结经验为人类的生态安全建设工程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罗会钧,许名健.习近平生态观的四个基本维度及当代意蕴[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讲话[R].2013.

[3]俞敏,张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21,(23).

猜你喜欢
生态安全生态文明
新常态下以生态和质量安全为导向的辽宁省农业政策的研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喀纳斯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云南林下经济模式中生态安全问题探析
关于环境法中的生态安全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