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丛 高炳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
为适应新时代对高等工科教育的需求,复旦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提出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新工科教育的理念应运而生。在新工科教育中,非常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美育在高校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反映出国家对高校美育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也研制出台系列改革文件,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推动将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由此,新时代学校美育中,结合工科院校人才培养与课程特点,以专业特色为抓手融入高校美育教学对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美育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在中国知网以“美育”并含“大学”进行篇名检索,发现论文566篇,时间跨度从1984至2022年,2019年以来的成果占据三分之一;以“美育”并含“工科”进行篇名检索,发现论文40篇,近两年的成果占一半;以“美育”并含“新工科”进行篇名检索,总共有2018至2022年的11篇论文。上面的数据虽然不够全面、严谨,但基本上能够反映出当前工科特别是新工科建设中,美育研究的不足。上述工科美育研究的文献,可以分为3个主要方面:
(1)工科美育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目前大部分工科院校美育采取的是“专业知识模块”的点缀式策略,这种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育课程的匮乏,但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美育观念尚未获得充分的理解和践行;审美教育没渗透到专业中,缺乏与专业的融合;美育的课程体系处于弱势地位,同时开设门类不够丰富、全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育学生美的价值观、文化审美观及创新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学生认为选修美育课程只是为了混学分,毫无用处,还增加学业负担[1-2]。
(2)美育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在美育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方面,认为要将思想政治、道德意志教育与美育相结合,进行人本美育;要将工科知识与美育知识结合,重塑技术发展中技术美育,合理应用科学技术,为美好生活服务;将美育知识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休闲审美教育,将日常生活的休闲导向审美化[3-6]。
另外,在教学资源和方法上,强调建立适合新工科美育的科学美育资源平台,将课堂教学、网络资源、实践教学、学校活动、校园环境、社会服务和地方文化等多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美育渗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熏陶和陶冶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7-8]。
(3)国外大学美育研究。美国雷德兰兹大学美育有如下特点:艺术课程属于通识课程中的“核心课程”;艺术教育课程全面,包括音乐、舞蹈、美术、设计等课程,学时比例科学合理;艺术专业师资教学,教学质量有保障;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艺术课程;探究式教学方法与小班教学模式(每个班不超过20位学生)相结合,在美育课堂上,以教师引导探索,学生自由探索、有计划即兴创作、巩固概念为主线来展开教学,课堂气氛轻松活跃;美育教学跨界融合,对于跨专业辅修艺术的学生,教师会特别强调创新性和与学生本专业的交叉性,要求学生归纳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想法[9]。
除了上述的文献梳理和分析,本文还对相关的高校进行了初步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70%以工科为主院校的美育课程大多以选修课艺术欣赏类课程(85%)形式开设,课程类型包括鉴赏类、理论类、技艺类等。在形式上,结合学校艺体师资力量以传统讲授为主展开;也有不少地方高校(约10%)结合当地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资源、地域文化资源等开展美育。在这些工科高校中,只有48%的学校开设了专业美育课程,其中开设与专业紧密融合的人文美学、科技美学、工程美学、技术美学等课程的高校约占30%。
通过对上面的文献和初步问卷调查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新工科的美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文献主要聚焦在工科美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美育的通识课培养模式、美育与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之关系等方面,对美育的课程体系和具体课程建设的研究还不多。本文旨在探索新工科教育理念下能够与目前高校专业培养系统有机融合的美育课程体系与实施策略。
从2017年2月18日“复旦共识”、4月8日“天大行动”到6月9日“北京指南”,新工科建设的理念呈递进关系变得明朗、清晰。“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广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多主体协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强化工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推进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成为了新工科建设的关键词,为新工科建设指明了方向[10-12]。
在新工科建设中,交叉、跨界、融合是路径,培养创意、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高的工程人才是目标。归根到底,新工科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的综合性高素质工程人才。美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美学是1750年由鲍姆加登创立的,是关于感性之学。在其后来的发展中,演化为关于艺术的哲学、关于美感的学问。美育,一般被认为是关于美感或审美的教育。如果将美学作为美育的理论基础,那么美育首先应该返璞归真,是关于感性的教育,然后才是关于审美的教育。艺术,是借助语言、文字、绘画、音乐、形体等方式表达人对世界的感性认识。艺术与人的感性、审美有着本质的联系。美学是艺术和美育的基本理论,艺术是美育的基本方式。在高校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性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开设美学和艺术通识课是重要的手段。
人是否能够提出创意,受到个体的心理因素、思维因素的影响,并与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在心理方面,个体首先要能够打破固有观念、充满激情,还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嘲讽、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在思维方面,个体思维要有流畅的发散性、良好的变通性,善于联想和想象,能够提出原创性的构想。创新是在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提出具有使用价值的观点、构想或方案。不论是创意还是创新,都需要人们能够突破固有观念、思想的桎梏,对可能性进行探索;都需要对世界有敏感的感性力和想象力。
美育对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敏感力、想象力,对培养学生打破现有观念、探索可能性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爱因斯坦和钱学森的创造力,得益于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工科人才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在工程素质基础上,融合人文素质。美育是提高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美育中的艺术教育,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和美感能力,还能够通过美学理念的讲授、艺术实践的体验,使学生在思想上提高人文修养,建立健全圆融的人格,豁达的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提高情商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在团队中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美育的核心是感性教育或感性培养,审美的基础是感性力。人的感性力培养的重要方式是实践和体验。尽管美学属于理论课,但它主要是在观念层面起到促进人们对感性的理解的作用,并不能替代感性本身。美育的重点在“育”,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用身体和心灵去感受、领悟世界、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
基于传统美学的美育强调培养学生对美的规律的把握能力(如美是真与善的统一,形式美法则是对比与统一、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和对影响美感的多种因素从整体上进行协调的能力。基于现当代美学的美育更强调对世界的敏感性、可能性、本真性的领悟力的训练。这些训练本身是对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发散性、想象力的培养,是对创意和创新的基本素质的培养。
目前工科院校的美的教育方式基本都是通过艺术通识课来完成。普遍是大班上课,采用理论讲授和多媒体欣赏的方式组织课堂。由于班级的人数太多,很难做到在实践中通过体验的方式进行学生感性能力的培养。如果要真正践行美育,实现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是要回归美育的本源——通过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感性力和领悟力。
工科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结构模式可以分为3类:基于知识的金字塔模式,基于项目驱动的问题求解模式,基于知识和项目驱动的混合模式。在上述3种模式中,采取什么样策略建立美育的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地发挥美育在新工科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目前,绝大部分工科学校美育课程是在第一种知识金字塔模型的底层嵌入作为通识课程的艺术类课程。这种策略的优点是容易实现、好操作。不足是,承载美育的通识或公选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缺少联系,美育与专业教育各自独立,没有很好地贯彻“交叉、融合”的新工科建设理念。另外,这样方式进行的美育往往仅仅停留在学生生活领域,与专业无关,学生会产生美育毫无用处之误解。
美育必须要突破上面这样的课程系统模式,采取新的策略,介入、渗透和融入工科的课程体系中,确实可行地为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做出贡献。
本文提出美育课程系统的分层介入工科课程体系策略:
(1)观念层介入:对于讲述美学观念的理论课程,可以以公选通识课的方式融入,提高学生对感受力和审美理念的理解。
(2)专业层介入: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模块中,设置专业美学或技术美学课程,将美学理念与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的训练无缝连接,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和领悟美的真谛。这种策略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科技创新第二课堂等路径来实现。
(3)生活层介入:在学校公选、通识课上,全面开展多种形式艺术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验和领悟生活美学。这种策略,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校园活动、社会服务等方式实现。
美育属于前概念阶段教育,其核心不在于“教”,而在于“育”。“育”的根本保证在于平台建设。因此,工科美育课程系统与工科专业培养系统融合的根本策略是建立在生活平台、专业平台、理念平台上的“育”。
基于3.1美育课程系统建立策略,建构如下课程系统框架。
(1)观念层课程群
本课程群主要从观念、理念层面,讲授美学、美育、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观念层面提高学生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创造力和人生、社会的认知、理解,打破科学主义和现成性、本质主义的桎梏,面向可能性。本课程群主要包括:中国传统美学、西方传统美学、现当代美学等。
(2)专业层课程群
本课程群主要从专业、技术层面,讲述专业美学/技术美学的相关理论,强调与专业的融合、交叉,不但提高学生在本专业上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合理应用技术创造美好行业、美好生活的能力。比如机械工程专业,要讲机械美学;信息工程专业,要讲信息美学;工业设计专业,要讲设计美学;管理工程专业,要讲管理美学。本课程群主要包括:科学美学、技术美学、各种专业美学。
(3)生活层课程群
本课程群主要从生活层面,讲述与生活(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美学知识,强调把美带入生活,将生活审美化。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质,塑造圆融、通达的健全人格。本课程群主要包括:生活美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音乐欣赏等。
美育模式,应遵循核心素养要求,以过程为中心,实现教育的导向[13]。美育的根本方法在于实践,在实践中训练、发展学生的感受力、领悟力、想象力,其次是课堂理论教学。在观念层、专业层和生活层的平台上,开展美育的方法会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各有侧重。总的来说,观念层主要是理论教学,解决学生关于美学或审美观念的问题;专业层是理论与实践互相平衡,强调在专业美学或技术美学理论指导的专业美学实践。生活层面以实践为主,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造生活美的技能和品位。
有关美育课程实施框架、教学内容、课程组织等见图1。
图1 美育课程实施框架
工业设计专业与美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中,与美育相互融合渗透。
近年来,研究者所在的工业设计系在教学中长期关注设计课程与美育融合,在《设计史》《设计语义学》《创意与设计实践》等专业课程中,设置“校园文化建设”“设计公益”“乡村振兴设计”“红色美育”等主题,通过乡村振兴(图2)、红色文化推广(图3)、美育帮扶(图4)、老龄化设计等实践项目的沉浸式参与,一方面激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隐性的审美力培养到显性的创造力培养,另一方面将美育课程与高校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相结合,通过项目实践渗透式,进行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回报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图2 课程作业:为山东大王镇村办企业设计的产品包装(设计者:陈庆邦)
图3 课程作业:学生为上海一大会址设计的文创产品(设计者:刘斯琦)
图4 课程作业:学生为大王镇“共产党宣言纪念馆”设计的儿童绘本(设计者:凌嘉锐、江宇腾)
自2017年新工科建设理念的提出,4年多过去了,虽然各个高校在诸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美育方面还是相对滞后,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在梳理了工科美育研究的文献后,指出了其中现存的主要问题:美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交叉、融合,不利于创新型、综合素质高的工程人才培养。然后,论述了美学、美育、艺术之间的基本关系,美育与工程人才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认为美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感受力、领悟力、想象力和创新力,对于工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对现有工科培养计划结构模式的分析,提出了能够融入现有教学课程体系、与专业教育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交叉与融合的美育课程实施框架,即建立观念层、专业层和生活层平台,以及每层平台上课程群系及其教学方法,经过本教学单位的实施与实验,印证此课程体系与实施框架具有一定可行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