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唐姗姗
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保障残障人士权益,深入基层一线,想残疾人所想,为听力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
2021年1月初,浙江省建德市检察院在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专项监督行动中发现,建德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是市域范围内负责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的唯一机构,其使用的“安克120院前调度系统V7.0标准版”急救调度系统仅具备普通来电、110联动、122联动等电话呼救功能,不具备文字信息报送和文字呼叫功能,客观上阻碍了听力残疾、语言残疾等特殊群体行使紧急呼救权限,同时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2021年4月1日,“互联急救”平台正式启动,浙江省建德市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医疗行业专家、特殊群体代表等参与平台运行调试。
“120急救呼叫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残疾人群体成为社会关爱系统的盲区,只要有一个人需要,就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办案检察官赖赛琴表示。
为此,建德市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作为听证员召开听证会,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听证。听证会结合各方意见及听证员评议结果,当场向市卫生健康局送达检察建议,建议其督促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完善呼救系统功能,切实保障残障人士的合法权益。
2021年4月1日,历经多次论证完善,120医疗急救指挥系统完成整改,在原有的普通来电呼救功能基础上,增加文字呼叫功能模块。通过新申请的“建德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微信公众号与“互联急救”App平台绑定,使用人只需登录平台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直接发送文字呼救信息,遇到紧急情况还能一键呼救,并通过微信进行实时定位。
对没有智能手机的人群,建德市检察院经与卫健部门会商,决定申请尾号为“120”的手机号作为建德市域范围内的短信呼救号码,特殊人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发送短信至“13738119120”,实现文字呼救。文字信息呼入平台后,由调度员登记或直接转入建德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调度系统汇总,后台将在90秒内向医生和司机发出任务单,1分钟内即可启动急救车辆。
“叮咚……”建德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报警提示,显示有患者在家摔倒导致腿部骨折,系统随即自动定位到事发地点位于新安江街道府东社区一民宅内。急救指挥中心迅速发出指令,救护车以及急救人员立即赶往事发地点,8分钟后到达小王家中。此时的小王正坐在地面上,抱着自己受伤的腿,同时用手语向急救人员比画着,诉说自己受伤的经过和现状,现场还有几名身穿蓝色制服的检察官。这场一键呼救功能的模拟演练全方位体现了整改效果。
在本案办理基础上,杭州市检察院指导区、县检察机关对辖区其他八个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进行排查,发现指挥调度系统不具备文字报警功能的情形具有普遍性。2021年5月18日,杭州市检察院与杭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召开协调会,邀请市卫健委、残联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形成《杭州市一键急救及文字报警系统建设推进会议纪要》,明确由市卫健部门牵头制定全市医疗急救文字报警系统建设完善方案并组织实施。2021年7月9日,杭州市卫健委下发《关于做好杭州市推进一键急救及文字报警系统建设的通知》,要求各相关区、县(市)卫健部门切实推进医疗急救文字报警系统建设、投入使用及长效管理。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120急救调度系统均已具备文字报警功能。
声音
杨洋(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理事、中国聋人协会主席)
杨洋参加中国国产人工耳蜗临床应用十周年联谊活动
听力残疾人在获取言语信息方面比较艰难,手语、书面语、各种助听辅具都是他们希望与这个世界“无缝连接”的工具。因此,帮助听力残疾人的重点在于,协助其学会使用合适的辅助或替代方案,使他们准确、轻松、方便地获取信息,并能应对各种信息的交流。
2019年,中国聋协和依众基金会开始普及无障碍急救平台。听力残疾人可通过该平台手写文字报警,平台将报警人文字转译成语音传输给本地120急救中心,120调度人员语音回复也将同步转译成文字发送给报警人;同时平台会将报警人位置信息同步推送到120,减少沟通时间,提高急救效率。该平台现已在北京、南京、武汉、南宁等全国33家急救中心上线,并正在寻求与全国更多120急救中心的合作。
在此平台尚未铺到的地方,仍有很多听力残疾人在寻求急救时困难重重。浙江省建德市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保障残障人士权益,深入基层一线,想残疾人所想,为听力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督促当地主管部门研发“互联急救平台”,不但做到了“一键呼救”,还为全市120急救调度系统配备文字报警功能,切实解决了建德市听力残疾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