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伟 周可心 孙泽琳
摘要: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手段,且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其准确性、操作便捷性均有了显著进步。肝癌作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采用影像学检查是其主要的诊断手段。本文基于此,介绍了当前肝癌诊断中常见的影像学方法,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肝癌;诊断
一、超声检查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在肝癌的筛查及诊断中,超声检查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医学影像学方法,现阶段,肝癌诊断中的超声检查主要包括普通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三维超声成像等几种手段。超声检查因其具备操作简便、准确性较高、价格便宜等优势,因此成为了临床诊断肝癌的首选。应用超声检查技术来对肝癌进行诊断时,主要是借助超声影像及回声来对病灶的部位、大小、周围组织进行判断,从而判断出患者肝脏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以及对病变性质进行准确判断,从而为临床診断及下一步治疗提供影像学资料支持。
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肝癌诊断当中,主要用于肝癌的鉴别诊断,该方法的应用原理是肝癌组织血流较为丰富,且很多癌肿组织都是通过肝动脉进行血液循环以及血流支持的,因此,倘若患者肝内存在占位性病变,病变部位便可以检测出较为丰富的动脉血流信息。研究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肝癌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基本上可达90%以上。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肝癌诊断中的研究,可以将肝癌的超声表现分为回声增强、回声减弱、弥漫型、混合型以及等回声型几种类型,而这其中,回声增强变化在肝癌患者的超声变化中最为常见,弥漫型超声影像类型为第二。
最后,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作为一种近年来兴起的超声影像技术,该种技术是指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根据既定的顺序来对采集的二维超声图像及信息进行整理和处理,形成三维图像结果,从而为肝癌的诊断提供更加直观的影像学支持,方便临床医师作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及下一步治疗。有学者研究显示,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来对肝癌进行诊断,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来对超声扫描的二维图像及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能够将病灶的血管分布、空间位置以一个更加明确、清晰的模式呈现,同时也能够将病灶表面的特征进行明确展示,方便临床医师来对肝癌肿瘤进行准确定位。另外,还可以根据超声扫描的肿瘤形状来对肿瘤全貌进行了解,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清晰的参考。
二、CT检查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近年来,CT扫描检查在肝癌诊断中也得到了广泛、普遍的应用,通过CT扫描检查来对肝癌进行诊断,不仅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准确掌握肝癌的病灶位置以及病灶数量,同时还能够借助CT增强扫描了解肝癌的浸润深度,方便临床医师进行影像学分期。另外,CT检查结果还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对肝脏周围的病变组织有所了解,方便其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有研究显示,通常来说,采用CT对肝癌患者病灶部位进行扫描,影像学结果多提示为低密度占位性病变,且病灶边缘普遍较为毛躁,不均匀。而对于大肝癌患者,扫描结果提示其可能存在中样坏死或者液化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来进行肝癌的诊断,是指借助核磁共振产生的信号变化,结合病灶部位在图像中的分布,通过断层图像重建技术形成清晰、准确的影像学结果,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资料支持。在通过磁共振技术来对肝癌进行诊断时,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的射频脉冲对磁场分布的具有一定规律特征的原子核产生作用,使其产生相应的变化反应,同时,当射频脉冲停止之后,借助感应线圈来进行信号采集,然后根据相应的数学方法来进行分析和重构,使之成为对应的数字图像,最终形成准确的图像,临床医师可以借助该中图像来进行信息判断,最终对病灶部位的性质进行诊断。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磁共振技术来对肝癌进行诊断时,通过横切面或者其他不同切面的断层图像能够对病灶部位进行较为准确的描述,且形成的图像当中并没有伪影干扰,同时,和增强CT扫描不同,磁共振检查技术的应用并不需要注射造影剂,且对机体的辐射也比较小,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来对肝癌进行诊断,是指对造影剂注入前后获取的图像进行记录和对比,然后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及转化技术来对图像进行数字化转化,借助图像减影、增强以及其他处理,从而获取清晰度最高、最直观的血管影像,根据可疑病灶内血管的分布及信号变化,继而对肝脏的病变情况进行判断,最终实现肝癌诊断及指导治疗的目的。有临床数据统计显示,借助数字坚硬血管造影技术来指导肝癌诊断应用,优势较传统的超声、CT及磁共振检查技术更加明显。具体来说,不仅能够获取高清晰度的肝脏病灶血管内情况,同时检测操作简单、时间更短、造影剂依赖程度更低、检测准确性更高。因此我们可以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在肝癌诊断及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五、放射性核素显影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检测方法外,放射性核素显影技术也是近年来肝癌检查及诊断中常用的办法,同时其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也较为明显。研究结果显示,借助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来辅助肝癌诊断,是指将放射性药物注入体内之后,根据其在各脏器及组织中的浓度变化及分布情况,获取其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中的分布差异,在最终获取放射性药物和机体脏器及不同组织当中的影像显示结果下来分析病变组织的性质,从而实现肝癌的诊断。
六、结语
综合全文,随着医疗检测水平的不断发展,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手段越来越丰富。因此,在对肝癌进行诊断时,需要将常用的影像学检测手段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技术及诊断方法,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准确的结果,从而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张铎蛴.探究医学影像学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S1):297-298.
[2]赵海宾.探究医学影像学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4):56-57.
[3]独建库,李冠海.医学影像学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41(08):806-808.
[4]周海珍,梁定.医学影像学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和选择[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186-189.DOI:10.13194/j.jlunivtcm.2010.11.188.zhouhzh.118.
[5]苏赞瑞,莫定彪.医学影像学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09,15(16):2502-2506.
姓名:孙振伟,性别:男,籍贯 :山东省聊城市,民族 :汉族,出生年月: 2000年2月6日,学历 :本科,研究方向 :腹部肿瘤影像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