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亮
摘要: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对各类物资的需求量也在持续提升,物资采购管理面临的工作压力也相应增加。除了要注意控制物资采购的质量、成本外,还要实现物资的最优化利用,减少因为库存积压带来的损耗。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资采购管理中,搭建物资采购管理平台,实现对采购方案、采购合同的科学管理,以及对采购过程的全面监督,推动物资采购管理向规范化、精益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今社会正处于网络信息时代企业。企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自己的管理理念,方法与模式的更新是采购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任务,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信息所提供在物资采购管理领域的重要作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材料的质量和效率创建管理。在网上信息收集过程中,材料比对最终会选择更多的产品,有效提高物资管理的易用性。
1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必要性
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企业的本能。市场竞争越激烈,或者市场为企业提供的竞争环境越公平,企业对最大化其经济利益的渴望和冲动就越强烈。除了创新的生产技术,标准化的生产和运营管理,科学的发展计划和企业决策可以推动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外,良好的物资采购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良好的物资采购管理应包括科学规划、组织和控制各种物资的购买、储存、运输和使用。物资采购管理的任务是确保企业生产和运营所需的各种物资的质量、数量和按时供应,保证供应和销售之间的平衡,使得企业有足够的物资来进行市场竞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内容包括建立物资采购计划、组织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运输和核对物资、分配物资储备以及建立库存。如果没有良好的物资采购管理,例如验收、存储、维护、物资发放、物资消耗汇总分析、物资核算处理等,就不可能实现更高的企业经济效益,也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
2信息化在企业物质采购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企业采购管理部门的信息基础较为薄弱
现代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采购业务上,传统的思维仍然根深蒂固,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虽然企业采购部门也顺应信息化发展形势,引进了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后续的支持工作没有跟进,信息系统的价值受到了很大限制。以ERP系统为例,该系统涵盖了物资管理、人力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是现代企业必备的管理信息工具。企业虽然引进了ERP系统,但是没有与时俱进的进行系统升级,日常的运营维护工作也不到位,低版本的ERP系统软件与其他办公软件不兼容,在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实际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2物资采购管理者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不足
随着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系统研发的深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对采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企业内部的许多采购经理并不熟悉相应管理信息系统,只能完成基本操作,比如数据资源的获取和分析、采购和供应协调等工作,而不擅长其他的重要功能。在这种情况下,采购管理的信息应用优势没有得到体现,无法为企业创造应有的价值和利润。部分企业的高层领导对此也缺少关注,不利于企业物资采购信息化的真正建立[2]。
2.3现有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单一
不同企业在物质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财力、人力支持不一,这也就意味着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实用功能各有差异。从整体上来看,物资采购管理新系统的功能偏少,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采购业务开展的需要。现有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中,虽然增加了价格对比、价格预测的功能,但是系统内部数据库中的价格信息更新缓慢,这也导致系统提供的物料参考价格不具备实用性。
3信息化在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3.1供应商团队的动态管理
供应商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物资采购的质量。有效的方法是整合供应商,在需要采购物资时首先选择高质量的供应商。优秀供应商的选择要通过特定的信息化审核流程来判断,要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信誉、价格和产品质量,以此来检查供应商的综合实力。另外,有必要建立评估监督机制,通过评估监督对所有供应商进行分类,特别是要在一定时期内对供应商进行详细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类。好的供应商可以提升其合作优先级,不合格的供应商则应直接从合作清单中删除,以促进供应商团队之间的公平竞争。在精细化的管理要求下,企业物资采购可以更加密集且有效。
3.2采购方案管理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需求不同材料。采购的材料数量少,材料的缺乏,将导致创业工作的可持续性下降,在同一时间购买过多的材料会导致桥接增加库存。基于信息技术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可以动态地改变库存、供需关系。首先,根据公司制定的生产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一个时期内所需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其次,定期对剩余库存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销售计划,对不同材料的采购量进行重新定义。这样就可以避免物质短缺或过剩的问题。
3.3财务结算管理
通过将信息化应用到企业采购管理中,财务结算管理主要包括出入库汇总、稽查单据、统计收发单据以及申请付款等内容。对财务结算进行管理,要将采购过程中的出入库单、合同、移库单、货款发票、报废单等数据加以审核和统计,办理相应的付款凭证。统一管理物资采购中的资金,定期对采购储备资金的使用情况、周转情况加以分析,并对在途资金及时清理,确保能够对物资采购和供应环节资金预算与支付状况进行有效监督[3]。
3.4加强对库存管理的改进
改善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减少库存余额,释放流动资金,提高资金流动效率并增加企业生产和运营的灵活性。如果企业的库存管理不善,在消耗不及的情况下必然造成库存过多,则企业的营运资金流动不畅,生产经营会受到限制,难以保证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标,获得企业应有的经济利益。为了改善库存管理,需要瞄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种是查明物资库存并及时调整库存状态;另一种是与供应商合作,按需和按时供应物资,以减少库存,防止物资压力或供应中断。而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发挥作用的机会。
3.5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企业采购部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为了支持采购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企业方面除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外,也必须从物质层面上提供充分的保障。要建立长效投入机制,除了在前期用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外,后期物资采购管理系统的运营维护、更新升级等,也要提供专项的经费支持。以目前主流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例,短则数月,长则一两年,就会进行一次系统升级,例如增加数据库平台的数量、优化用户界面等。
结束语:目前我国企业采购部门存在着信息系统功能不统一、采购员没有操作信息系统等问题。企业应重視物资管理的重要作用。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解决物资管理问题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物资管理,充分利用其优点成型技术,想要促进公司的发展,就要妥善解决物资采购中供需信息不配套、信息交流不充分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娜.信息化技术在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9(32):187-188.
[2]张福明,郑树峰.高校服务类物资采购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J].国际公关,2019(10):155-156+158.
[3]卢加元,杨鸣.科技反腐视角下高校物资采购信息化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09):279-28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