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互动策略探究

2022-07-15 01:11连榕华
新教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驱动交流教材

连榕华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注重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和丰富,让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增加,让师生的思想在课堂碰撞和共鸣。那么,如何让师生交流更有效?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谈几点认识。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一个好的课堂是教师能够真实、有效地传达自己教学理念的舞台,这也是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同样如此,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它更关注的是对学生信息技术兴趣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一门兼具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活动课程。信息技术课堂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提升跨学科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此,《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也指明了包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各类设计制作等活动方式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二、关注学生差异性,提升课堂交流互动的平等性和包容性

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差异性尤其明显,一个已经具有一定计算思维,可以独自对简单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建模的学生,可能与只能用图文描述的学生处于同一课堂;教学中,有的沉默不语,有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面对这样的差异性,教师更要做课堂的有心人,努力寻找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做好过程性评价,提升课堂互动的平等性和包容性。

比如对于课堂布置的任务完成动作慢的学生,教师要肯定他的耐心细致,帮助他分析原因,是因为不会,还是因为过于追求完美,鼓励他弄懂并加快完成速度;对于又好又快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可以请他做“小助教”,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共同进步。还有一部分学生更热衷于挑战难度系数更大的任务,教师可以肯定他:“你像科学家一样勇于探索。”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前提下,教师还可鼓励他们自己去做更多的探究。当然偶尔也会遇到特殊的个例,比如笔者要求四年级的学生用Word软件进行图文并茂的文章编辑时,曾遇到一个学生问说:“老师,我还想用Scratch让它们动起来。”在闽教版2020年修订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Scratch是六年级教材的内容,这个学生凭着兴趣已经学了一段时间。于是,笔者对他说:“你有不同的想法,并能用自己的所学尝试去实现它,老师为你点赞!”后来,这个学生也成功做到了。可见,基于学生的差异性,运用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课堂有效互动的努力方向,不是让学生保持安静,也不是追求热闹的发言,而是要像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舒尔茨博士所倡导的那样,把儿童的沉默转化为师生交谈的机会,进而去聆听和培育学生心灵深处的东西。我们只有在课堂上学会“看见”学生的差异性,才能更加平等、包容地对待每个学生,并听到学生的心声,从而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变换教法和创编教材,提升课堂交流互动的开放性和趣味性

教学中,在对学生做好充分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备教材教法,尝试创造性地变换教法和创编教材,将难点放在最合适的地方突破,努力让枯燥变得生动,提升课堂交流互动的开放性和趣味性。

以闽教版三年级上册《输入故事同分享》为例,学生在之前的课上已经学会在记事本软件中编辑文字的基本方法。本课教材在原来的教学内容上更进一步,通过对搜集的相关主题的资料进行修改并完善,以实现故事内容的编辑。对此笔者做了部分改编:没有依资料主题修改故事,而是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用记事本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学生可能一开始仅是一两句话,但后来说得越来越多,大家纷纷讲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小作家,每个人都是创作者,以此让学生体会创作的乐趣,懂得爱惜并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最后,学生经过讨论,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形成了一个个作品,他们保存作品,并向教师提交文件和同学们分享交流。这样的课堂教学提升了开放性和趣味性。可见,同一个知识点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同样的知识点,不同的生情,应有不同的对待;对于信息技术课,Windows自带的记事本软件或许是学生最开始接触电脑时学会的一个最简单的软件,也可以是最有意义的开始。

此外,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积极的导向。例如,游戏竞赛是点燃快乐课堂的火种,但对游戏本身内容的筛选、对游戏操作时间的控制都要认真严格地进行。闽教版六年级上册的Scratch趣味编程入门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学习内容,它让学生从模仿教材到自己创编游戏,互找Bug、比赛闯关,让他们有挖掘不完的探究乐趣。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当控制游戏时间,选择有意义的内容,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四、合理利用任务驱动法,让课堂交流互动更具多样性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课堂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如果任务只是技能的训练,或者是孤立零散的操作任务,并不能真正达到“驱动”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任务驱动才能让课堂交流互动更具多样性,进而带给学生更多的能力和自信?实践表明,合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小组合作,科学分组,做好任务分工,将任务合理分层,可以让小组中每个人职责明确,发挥所长。

比如,在教学闽教版四年级下册《制作校园生活主题相册》一课时,笔者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主题相册的制作。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笔者并未拘泥于“校园生活”这一主题,而是允许小组选择各自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制作与分享。围绕各自小组的主题和小组成员可以提供的帮助,笔者引导学生完成主题相册任务设计,如给需要添加文字的相片添加文字;调整相片大小,添加相框,等等。根据完成情况,笔者还给予等级评定。可见,好的任务驱动是“在强烈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里所说的:“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信息技术课堂有效互动所追求的真谛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张弛有度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間,帮助他们专注倾听和思考,勇敢去交流分享和迎接挑战,让信息技术课堂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方乐土。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梅峰小学)

猜你喜欢
驱动交流教材
如此交流,太暖!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