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引发的教育反思

2022-07-15 02:41朱益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减现代化改革

朱益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教育政策、教育评价、教师教育、基础教育等。出版《校本教师发展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国教育改革四十年:高中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从规划到实践》和《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0年度系列报告)等著作和报告。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就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提出具体要求。随后,教育部将“双减”作为“一号工程”在全国各地有序推进,2022年1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持续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毫无疑问,在迈入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双减”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也需要全社会合力参与,更需要每所中小学校及其教师的积极参与,最关键的是要各方就“双减”形成共识。为此,需要对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包括教育现代化)予以全面而认真的反思。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教育反思或者说反思教育十分必要。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在“序言”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面向21世纪,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在当前社会变革背景下,教育的宗旨是什么?学习如何来组织?”的诘问。报告认为,“世界在变,教育也必须作出改变”,重申“人本主义的教育观”,指出“教育与就业世界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要求“重新思考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工作领域之间的关系”,提出要“承认和认证流动世界中的学习”与“重新思考多元化互联世界中的公民教育”等①。这一报告在全球教育界引发重大反响,也成为了联合国组织制定2030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依据。我国2019年正式颁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2021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25万美元,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这种背景下,党和国家及时提出“双减”要求,表面上是作业问题、负担问题和校外培训问题,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但本质上涉及人才培养方向与方式问题,是推进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双减”就是要在实践中回答这些教育的根本问题。“双减”可以说是新时期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表达,是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它要求教育在思想上、政策上、理论上和实践中有全方位、系统化和深层次的改革、创新和转型,也就是认知更新、制度创新和改革行动。

在国家现代化背景下,必须反思与“双减”有关的各种问题。一是要从当前教育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出发,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于长远看教育。审视在当前变化的世界中,要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思考新时代教育现代化中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审视当前教育中学生、教师、课程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应该发生什么变化?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下,学校与教师究竟应该如何把握和平衡教育的不同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文化目标与个人目标?更需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大局下,反思国家教育现代化体系究竟应该如何建构?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待的同时,要思考如何引领人民群众对教育有正确认知和合理思维?二是要聚焦教育实践,审视影响“双减”的关联因素。究竟什么是义务教育的公平而有质量?教育标准化与个性化(个别化)教育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在教育普及化的时代,如何不断体现教育多样化、多元化和选择性?毫无疑问,遵循国家教育现代化2035基本理念,义务教育或者基础教育一定不再是面向“选拔”的、竞争式的精英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也不是人生“起跑线”;要以“更加注重终身学习”理念指引“双减”,并使其成为每个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必备。三是要全面反思与定位教育政策、教育决策与教育创新。要按照教育发展与人才成长的规律,更加科学地认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新时代要求,以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驱动“双减”的全面推进。要以制度措施改变实践中片面追求“分数”“升学”与“排名”的教育政绩观,以科学的教育评价引领学校实施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再以唯一标准要求与评价每个学生,借助先进技术建立和完善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服务体系,努力使学校、班级、课堂中的每個学生拥有教育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双减”就是要求教育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育必须保持“育人”本质,成为促进社会团结与进步的力量,培养应对未来不确定性世界的创新者。“双减”促使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超越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局限与束缚,思考如何以新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行为适应日益变化的时代、社会和国家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思考“让学校重生”①与“为孩子重塑教育”②等时代命题,使“双减”成为教育教学新常态,建构“五育”并举与全面发展的中国教育新体系。

编辑 _ 李刚刚        配图 _ 陈孟宇

猜你喜欢
双减现代化改革
边疆治理现代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改革之路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