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2022-07-14 19:27邹永霖姚长林杜兴洋
南方农业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技术效率长江流域老龄化

邹永霖 姚长林 杜兴洋

摘要:【目的】研究農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经营特征和区域特征等因素对稻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提升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长江流域12个省(直辖市)的1430个农户水稻生产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效率损失模型,对比经营特征和区域特征等因素,分析农户不同年龄段特征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长江流域水稻种植农户老龄化现象普遍,农忙时节劳动力相对不足;受体力及人力资本限制,老龄劳动力的技术效率高于年轻农户;增加当前结构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并不能有效带来水稻种植产出增加。对比看来,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劳动力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最高;下游地区中年农户技术效率水平最稳定,部分地区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仍有提升空间。老龄农户当前流入土地比率大于年轻农户,但未来土地流转倾向低于年轻农户;文化程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人次、专业协会、农资经营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等变量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而是否为村干部、土地流转情况、家庭兼业情况、基层信息服务站及地方政府等变量则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建议】应客观认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因素对稻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从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劳动力回流、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农业信息发布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升稻农生产技术效率。

关键词:老龄化;劳动力;长江流域;技术效率;水稻生产

中图分类号:S-05;F3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1191(2022)04-1177-09

The impact of aging of the workforce on farmers’ production technical efficiency: A study based on rice production

data from 1430 farmers

ZOU Yong-lin1, YAO Chang-lin2, DU Xing-yang1*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2Party School of Qianjiang District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ongqing  409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the aging of th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th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factors on the efficiency of rice farmers’ production technology,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in the efficiency of rice production. 【Method】Rice planting data from 1430 farmers in 12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was.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model and a efficiency loss model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aging of the agricultural workforc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production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farmers. 【Result】The aging of the rice planting workforce was a general phenomenon and there was a shortage of laborers during the busy season. The older laborers still had their own advantages in farming and their age had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which was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e young laborers. Limited by the human resource of older laborers, their input of production factors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young. With the current age distribution in the workforce, increasing the input of labor production factors could not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output. To compare 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 older laborer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had the highest technical efficiency, while in the middle area these had the most stable technical efficiency. This meant some farmers still had room to improve their technical efficiency. There were more older laborers in-flowed land than younger ones, but their future land transfer tendencies were lower than the young. Education, length of technical training,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green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department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s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while being village cadres, land transfer, by-business, basic level information service stations and local government had obvious negative influence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Suggestion】The government should accept the aging tendency of th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and begin the introduction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attract the return of labor, strengthen agricultural skills training, improve the land transfer mechanism and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release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ice farmers’ produ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aging; labor workforce; Yangtze River basin; technical efficiency; rice production

Foundation items: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7BJY133)

0 引言

【研究意义】目前,我国正加速步入社会老龄化阶段,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为23.81%,高于城镇的7.99%。劳动力是构成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其质量和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前景有着重大且深远的影响。长江流域水稻产区是我国水稻三大主产区之一,也是面积最大的产区,其水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因此,探究劳动力老龄化与农业产出及生产效率的关系,对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前人研究进展】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测度与分析,是研究劳动力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的重要方法。许多学者认为,近年来不断加剧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王笳旭和李朝柱,2020),具体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造成劳动力供给不足,限制了农业资本投入,且对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杨长福和张黎,2013)。另外,老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对新知识与农业生产技能的接受能力较差,加上受身体素质、资本投入和长久形成的生产惯性等的影响,不利于生产的创新与进步。老龄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生产效率较低,各项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也低于非老龄劳动力(徐娜和张莉琴,2014),对农业产出产生显著负作用(陈锡文等,2011),可能导致阻碍现代农业的发展。此外,张淑雯等(2018)通过研究农业老龄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认为劳动力老龄化阻碍了平原地区小麦技术效率的提升。但也有学者认为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不必过度担忧,虽然老龄农户在个人体力及人力资本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组织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小了二者对农业的不利影响(赵培芳和王玉斌,2020), 农村人口老龄化并未显著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胡雪枝和钟甫宁,2012),因而不必过分担心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导致农业生产的危机情况(林本喜和邓衡山,2012),反而应当将视角转移到提升农业的比较效益方面,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对农户的引力效用。魏娟等(2017)通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劳动力结构对苹果种植户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力老龄化有助于提升果农技术效率。王淑红和杨志海(2020)认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切入点】现有学者多从老龄化成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宏观影响方面研究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采用微观调研数据研究老龄化对稻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的研究较缺乏。【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对长江流域1430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提升区域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函数模型,消除隨机误差的干扰作用,分析访谈和随机抽样获取的长江流域地区1430户水稻生产信息,探究水稻生产中各项投入变量对水稻产出的影响。

1. 1 研究方法

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分析,现有研究主要有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法,分别运用DEA方法及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进行估价。基于数据样本量较大,可能存在较大变异性等原因,本研究主要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农户水稻生产的技术效率,以便将随机误差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干扰作用纳入考虑。同时,基于Battese(1992)、Trewin等(1995)提出的随机前沿(SFA)模型,采用形式相对灵活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有效避免技术中性和产出固定的假设,进而研究生产函数中各投入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以及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的差异等,提高对技术效率增长进步率的估计精度(刘颖和洪道远,2018)。具体采用的生产函数为:

lnYi=b0+b1 lnLdi+b2 lnLri+b3 lnFi+b4 lnPi+b5 lnSi+b6 lnMi+b7(lnLdi)2+b8(lnLri)2+b9(lnFi)2+b10(lnPi)2+b11(lnSi)2+b12(lnMi)2+b13(lnLdi)(lnLri)+b14(lnLdi)(lnFi)+b15(lnLdi)(lnPi)+b16(lnLdi)(lnSi)+b17(lnLdi)(lnMi)+b18(lnLri)(lnFi)+b19(lnLri)(lnPi)+b20(lnLri)(lnSi)+b21(lnLri)(lnMi)+b22(lnFi)(lnPi)+b23(lnFi)(lnSi)+b24(lnFi)(lnMi)+b25(lnPi)(lnSi)+b26(lnPi)(lnMi)+b27(lnSi)(lnMi)+(Vi-Ui)                 (1)

式中,Yi为农户i的水稻总产值,单位是元/户;Ldi是农户i的水稻种植面积,单位是ha/户(由亩/户换算);Lri表示农户i的劳动力投入量,单位是人/户;Fi、Pi、Si、Mi分别表示农户i的化肥施用量、农药投入、种子费用以及机械作业费,单位均为元/户;bk是待估参数(k=0,1,2…14);Vi和Ui为复合扰动项,其中Vi是随机误差项,代表影响农户水稻生产最终产值的气候、环境等各随机因素及误差,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为σv2的正态分布;Ui是服从半正态分布的非负随机变量,代表技术效率损失项,主要用来表示农户i生产的无效程度,均值是μ,方差是σu2。对于投入变量为0的数据,引入模型时赋值为1,对数运算后不改变原数据的意义(周曙东等,2013)。

本研究基于生产前沿函数的技术效率实际操作公式如下:

TEit=[E(Yi|Ui,Xi)E(Yi|Ui=0,Xi)]                             (2)

式中,E([Y]i|Ui,Xi)为数学期望,若Ui=0,即TEi=1,表示第i个农户具有完全无损失的技术效率;若Ui>0,即0<TEi<1,则该农户在生产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

效率损失模型设定为:

mi=δ0+[h=117δhZhi]                                     (3)

式中,Zhi为可能影响不同农户间水稻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差异的因素。参考Battese和Coelli(1992)的研究成果,结合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将长江流域农户技术效率水平影响因素分为四类:前三类分别是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农业经营特征及农户对新知识和技能的获取特征,共16个变量。在分析整个长江流域农户水稻种植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时,由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等存在一定差异,为进一步探究区位因素是否对技术效率产生影响,故除上述三大类影响因素外,本研究另加入农户地理位置特征影响因素,共17个变量(表1)。

1. 2 数据来源与统计结果

本研究数据来自于课题组于2019年对长江流域水稻种植区进行的调查研究,采用调查员与农户一对一实地访问的方式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农户包括当年种水稻的农户,也包括未种植水稻的农户。为提升研究准确性,本研究选取长江流域12个水稻生产省(直辖市),共获取问卷1644份,其中有效问卷1430份,长江上游选取了绵阳、南充、成都、重庆三峡地区、昆明、贵阳和思南等7个地区,共529个样本;长江中游选取了荆州、宜昌、襄阳、黄冈、常德、衡阳、长沙、九江、宜春、六安、巢湖和信阳等12个地区,共638个样本;长江下游选取了扬州、苏州、湖州和上海等4个地区,共263个样本。

调查结果显示,样本农户劳动力平均年龄55.66岁,标准差是9.52;年龄大于60岁的农户有435位,45岁及以上的农户共1241位,占总样本的86.78%,说明劳动力老龄化现象较为普遍。本研究参考麦尔旦·吐尔孙(2015)的研究成果,将农户按年龄划分为3个年龄组,分别是年轻农户(≤35岁),中年农户(36~60岁)以及老龄农户(>60岁)。在就业方面,青壮年劳动力的城镇化流动仍是普遍现象,老龄劳动力多数留守家中继续进行农业耕作。农业收入、外出务工、养殖以及农业补贴收入构成农户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调查问卷中将兼业收入比重<10%的农户定义为纯农户,兼业收入比重介于10%~50%的农户为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非农业生产农户,兼业收入比重>50%的农户为以非农业生产为主,兼营农业生产农户,未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为纯非农户。1430个农户中,289户属于纯农户,在总样本中占20.23%;502户属于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非农业生产农户,占35.11%;630户属于以非农业生产为主,兼营农业生产农户,占44.06%;仅9个农户属于纯非农业户。

长江流域所选变量的名称及描述性统计见表2。从长江流域及该地区老龄农户、年轻农户各投入产出变量的对比中可看出,年轻农户各投入及产出变量均值均高于老龄农户,但低于长江流域平均水平。老龄农户在水稻种植方面因投入要素较少,因而产出相对较低,而各项投入变量对产出的具体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需进一步分析。

农户水稻生产的各项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定义及统计性描述如表1所示。借鉴林本喜和邓衡山(2012)的研究成果,模型估计时,将中年农户设为基本组,引入老龄农户和年轻农户虚拟变量,研究农户不同年龄段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从表1可看出,长江流域从事水稻生产的年轻农户远少于老龄农户;文化程度均值为1.75,表明农户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年人均参加农业技术培训2.75次;土地流转情况均值为0.35,说明存在土地流转的农户未超过一半;一半以上的农户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侵扰。

2 长江流域农户水稻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2. 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计结果

本研究主要采用Frontier 4.1估计模型,若γ=0被接受,则可认为不存在效率损失。若γ统计显著,则表示存在技术效率的损失。长江流域农户水稻生产SFA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就长江流域整体而言,γ值是0.911,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技术无效率项是模型复合扰动项中变异的主要来源,且占90.1%,农户水稻生产存在技术非效率,总扰动中90.1%可被它解释,有9.9%来自于统计误差等外部影响。

从参数估计结果来看,第一,水稻生产中的播种面积、化肥及农药投入均在1%统计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均对总产值有显著影响。第二,播种面积与化肥和种子投入费用间的交叉项系数均为负,且分别在5%和1%统计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播种面积与两者间均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说明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科学有效地投入使用优良品种能提高总产值,实现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第三,农药投入量与劳动力投入人次間的交叉项系数为正,而其与机械作业费间的交叉项系数为负,且均在10%统计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农药投入与劳动力投入间呈互补关系,而与机械作业费间相互替代。劳动力的减少也诱致农药的人力投入减少,从而导致农药投入降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四,种子与农药投入费用的交叉项系数为正,而与机械作业费的交叉项系数为负,说明种子与农药投入费用间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而与机械作业费间呈替代关系。可见,良种与农药施用的科学合理搭配能带来产出的提高,此外,在水稻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的地区,农户并未采用机械作业,而是寻求良种、科学施药等生物技术以实现产值的提高。

公式(1)两边分别对投入要素的对数进行求导,可得出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计算公式:

εLd =b1+2b7InLdi+b13InLri+b14InFi+b15InPi+b16InSi+b17InMi    (4)

εLr =b2+2b8InLri+b13InLdi+b18InFi+b19InPi+b20InSi+b21InMi    (5)

εF =b3+2b9InFi+b14InLdi+b18InLri+b22InPi+b23InSi+b24InMi    (6)

εP =b4+2b10InPi+b15InLdi+b19InLri+b22InFi+b25InSi+b26InMi    (7)

εS =b5+2b11InSi+b16InLdi+b20InLri+b23InFi+b25InPi+b27InMi    (8)

εM =b6+2b12InMi+b17InLdi+b21InLri+b24InFi+b26InPi+b27InSi (9)

将各投入要素取均值,然后将表3的估计结果及均值代入弹性计算公式,可得到各项投入要素平均产出弹性,具体结果见表4。

从长江流域整体看,在水稻生产各投入要素中,只有劳动力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为负数,说明水稻种植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当前劳动力的投入结构并不合理,不能有效增加产出。水稻种植面积、化肥、农药、种子投入以及机械作业费的平均产出弹性为正,说明增加这些生产要素的投入可带来产值的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大,说明耕地面积仍对农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扩大耕种面积能使增产效果显著。其次是化肥及农药投入,而种子投入及机械作业费的平均产出弹性相对最小,说明该项目投入已达到一定水平,增加要素投入虽然可使产出增加,但效果并不明显。

2. 2 长江流域分地区农户技术效率情况

表5给出了长江流域分地区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频度分布,长江流域农户水稻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46,说明仍有0.154的提升空间,共有17.45%的农户水稻种植技术效率低于0.800。从各地效率均值来看,长江流域上游地区农户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最高。上、中游地区农户的平均技术效率分别是0.851和0.846,略高于长江流域平均值0.846,而下游地区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则比长江流域平均水平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农户技术效率最大值差别不大,分别为1.000、0.956和0.939,但最小值差别较大,中游地区技术效率最小值最低,为0.061,上游地区略高于中游地区,为0.114,而下游地区技术效率最小值为0.496,波动性最小。

2. 3 不同年龄段农户技术效率水平及土地流转情况

2. 3. 1 农户年龄与技术效率水平 从表6可看出,在长江流域上、中游地区及长江流域整体上,老龄农户平均技术效率最高,中年农户次之,而年轻农户技术效率相对最低。不同区域间技术效率差异并不十分显著,其中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农户及年轻农户平均技术效率值最大,但波动幅度也相对较大,长江中游地区年轻农户及老龄农户技术效率标准差相对较小,技术效率更加稳定,长江下游地区年轻农户有最大标准差,波动最大,但中年农户技术效率水平最为稳定。

2. 3. 2 农户年龄与土地流转情况 表7为不同年龄段农户的土地流转情况,其中27.59%的老龄劳动力有流入土地,9.89%的老龄劳动力则相反地流出了土地。而年轻劳动力在实际生产中,只有22.73%流入土地,却有14.29%流出了土地。土地更倾向于转入高效率农户手中,说明老龄农户平均技术效率水平高于年轻农户。而老龄农户在未来土地流入意愿及劳动力增加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意愿低于年轻农户,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龄农户受体力等健康因素的限制,不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而年轻农户却恰恰相反。

2. 4 农户技术效率损失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首先假定效率损失模型服从半正态分布,基于公式(3)对时不变技术效率模型和时变技术效率模型进行LR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时不变模型更符合要求。表8为技术非效率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了各项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情况。

2. 4. 1 农户基本特征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老龄农户系数为负,且在1%对统计水平上显著,即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而年轻农户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其系数为正,说明对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其中原因可能是,与年轻农户相比,老龄农户积累了更丰富的务农经验,且兼业机会更少,因而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水稻种植中,使得技术效率提高,而年轻农户经验缺乏,技术效率波动较大,且外出务工倾向更大,因此反而降低了技术效率;文化程度及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人次系数是负值,各在1%和5%统计水平上显著,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说明文化程度的提高和参加技术培训次数增多,均有利于学习先进技术,开阔眼界,积累经验,提升技术效率水平。是否为村干部虚拟变量系数为正,且很显著,表明其对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担任村干部,可能导致农户精力的分散,不能全心投入水稻的种植与生产,从而導致技术效率降低。

2. 4. 2 农户农业特征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土地流转情况和家庭兼业情况系数均大于0,各通过1%和10%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二者对技术效率影响为负。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尚不健全,口头承诺、事后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因而农户往往不愿将过多的要素投入到流入土地,因而影响了技术效率水平。而家庭兼业则造成生产要素分散,受限的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降低了技术效率。同时老龄农户受体力等健康因素的限制,不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土地流转意愿低,同时家庭兼业情况也少,因此土地流转情况和家庭兼业情况技术效率影响为负。

2. 4. 3 农户对新知识和技能的获取特征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层信息服务站、专业协会、农资经营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农技推广部门均在1%统计水平上影响显著,而村干部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其中,专业协会、农资经营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系数为负,对技术效率影响为正;基层信息服务站、地方政府和村干部系数为正,对技术效率影响为负。说明从农户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来源来看,只有获取的信息符合农户具体的生产实践时,才能因地制宜,提高技术效率水平。目前,大学毕业后年轻人很少愿意回到农村,农资经营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大部分是一些老龄人员,年龄结构断层,这些部门留下来的人员年龄偏高,诸多因素导致新知识和技术获取程度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相对较高。

2. 4. 4 区域特征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在气温、降水和地形等方面条件各不相同,地区因素在1%统计水平上影响显著,说明不同区位因素对水稻生产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影响,从上游到下游,效率逐渐降低,与2.2统计情况一致。另外,从调查统计数据看,长江上游老龄农户占比最高,长江下游老龄农户占比最低,这也解释了从上游到下游水稻生产技术效率逐渐降低的现象。

3 讨论

本研究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效率损失模型,对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1430位农户家庭水稻生产的技术效率变化情况及平均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影响,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长江流域水稻种植样本农户老龄化现象普遍,青壮年劳動力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农忙时节劳动力供应相对不足,且多数农户选择兼业生产提高家庭收入。农户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46,表明若消除效率损失,同时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农户技术效率仍有15.39%的提高空间。第二,受体力及人力资本限制,老龄农户在实际生产中的生产要素平均投入水平低于年轻农户。由于生产要素投入较少,因而产出水平也相对应低于年轻农户。但老龄农户平均技术效率明显高于年轻农户,其基于丰富的务农经验以及农业生产的专注性,农户年龄与技术效率有正向相关性,与麦尔旦·吐尔孙等(2015)研究的结果相类似,随着务农劳动力年龄不断增长,种植业农户层面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不断提升,但本研究成果并未出现农户年龄60岁时达到规模效率最高值后呈现出逐步下降趋势,可能是本研究选择的样本中60岁以上样本量占比较少。第三,从不同区域来看,长江流域上游地区农户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最高,其次是中游地区,下游地区则相对最低,区位条件对农户技术效率影响显著。上游地区老龄农户平均技术效率高于中下游地区,中游地区年轻农户及老龄农户技术效率最为稳定,而下游地区中年农户技术效率水平最为稳定。第四,在土地流转方面,与陈海磊等(2014)的研究结论一致,技术效率水平高的农户更愿意流入土地,因而老龄农户当前流入土地比例高于年轻农户,但由于受个人体力及人力资本等方面的限制,老龄农户对未来土地流转意愿较低,未来劳动力增加时,扩大水稻面积意愿仍低于年轻农户。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长江流域12个省(直辖市)的1430个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等各项因素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由于样本范围涉及长江流域中、上和下游,调查农户年龄涉及不同年龄段,使得调研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4 建议

4. 1 颁布优惠政策吸引劳动力回流农村

政府需颁布优惠政策吸引劳动力回流农村,调整农户年龄结构,缓解农忙时节劳动力不足现象,同时鼓励兼业经营,大力发展旅游农业和休闲农业,在服务供给、结对帮扶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多种方式扩展稻农家庭收入来源,以综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

4. 2 加强农业技能培训

政府需要创造条件使得老龄农户自身优势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有效结合,削弱其不足之处带来的消极影响。农业技能推广部门要加强对年轻稻农的农业技能培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推广基层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年轻稻农综合素质,老龄稻农要将自身长期积累的经验优势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效结合,尽可能降低老龄的负面作用。

4. 3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建立专门的实现土地流转的交易场所和设施,疏通土地流转的信息渠道,降低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高交易成本。要大力培育土地流转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土地流转提供评级、评估和融资服务,促进土地流转。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老龄劳动力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土地流转的积极作用。

4. 4 健全农业信息发布机制

发挥基层信息服务站、专业协会、农资经营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及政府宣传部门对稻农生产等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采用数字化线上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结合线下入户到田间地头的走访方式,根据当地实际生产情况和考虑不同农户的自身特性,供给农业主体所需提供符合稻农生产需求的农业信息,以便有效降低农户效率损失,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陈海磊,史清华,顾海英. 2014. 农户土地流转是有效率的吗?——以山西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7):61-71. [Chen H L,Shi Q H,Gu H Y. 2014. Is farmers’ land transfer efficient—Take Shanxi as an example[J]. Chinese Rural Economy,(7):61-71.]

陈锡文,陈昱阳,张建军. 2011.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产出影响的量化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39-46. [Chen X W,Chen Y Y,Zhang J J. 2011. An analysis of rural population aging’s effect on agricultural output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39-46.]

胡雪枝,钟甫宁. 2012.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7):29-39. [Hu X Z,Zhong F N. 2012. The impact of rural population aging on food production:An analysis based on data of rural fixed observation points[J]. Chinese Rural Economy,(7):29-39.]

林本喜,邓衡山. 201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 中国农村经济,(4):15-25. [Lin B X,Deng H S. 2012.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aging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on land use efficiency—Based on data from fixed observation point in rural Zhejiang Province[J]. Chinese Rural Economy,(4):15-25.]

刘颖,洪道远. 2018. 要素投入、技术效率与水稻生产潜力研究——基于湖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面板数据[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3):35-43. [Liu Y,Hong D Y. 2018. Study on factors investment,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otential of rice production—Panel data based on fixed observation points in Hubei Province[J].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3):35-43.] doi:10.13300/j.cnki.hnwkxb. 2018.03.005.

麦尔旦·吐尔孙,杨志海,王雅鹏. 2015.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400农户的调查[J]. 华东经济管理,29(7):77-84. [Tu Er Sun M,Yang Z H,Wang Y P. 2015. Impact of aging of rural labor force on crop production technical efficiency—Based on the survey of 400 farmers in the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s of Jianghan Plain[J]. 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29(7):77-84.] doi:10. 3969/j.issn.1007-5097.2015.07.013.

王笳旭,李朝柱. 2020. 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的效应机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2):60-73. [Wang J X,Li C Z. 2020. Effect mechanism of rural population aging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19(2):60-73.] doi:10.7671/j.issn.1672-0202. 2020.02.006.

王淑红,杨志海. 2020.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41(3):396-406. [Wang S H,Yang Z H. 2020. The effect of the aging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on the change of grain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41(3):396-406.] doi:10.13872/j. 1000-0275.2020.0037.

魏娟,赵佳佳,刘天军. 2017. 土地细碎化和劳动力结构对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5):55-64. [Wei J,Zhao J J,Liu T J. 2017. Land fragmentation,labor structure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J]. Journal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17(5):55-64.] doi:0.13968/j.cnki.1009-9107.2017.05.08.

徐娜,张莉琴. 2014. 劳动力老龄化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4):227-233. [Xu N,Zhang L Q. 2014. Impact of aging labor for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China[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19(4):227-233.] doi:10.11841/j.issn.1007-4333.2014.04.33.

杨长福,张黎. 2013. 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34(5):522-526. [Yang C F,Zhang L. 2013. Impac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aging on modern agriculture and countermeasures[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34(5):522-526.]

張淑雯,田旭,王善高. 2018.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小麦生产机械化与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地形特征的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3(10):174-182. [Zhang S W,Tian X,Wang S G. 2018. Impact of aging agricultural labor on mechanization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wheat production: A perspective analysis based on landforms[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3(10):174-182.] doi:10.11841/j.issn.1007-4333.2018.10.21.

赵培芳, 王玉斌. 2020.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机服务促进农业增收的作用[J]. 江苏农业学报, 36(6): 1589-1594. [Zhao P F,Wang Y B. 2020. The rol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ervice in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incom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ricultural labor aging[J]. Jiangs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36(6):1589-1594.] doi:10.3969/j.issn.1000-4440.2020.06.032.

周曙东,王艳,朱思柱. 2013. 中国花生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19个省份的农户微观数据[J]. 中国农村经济,(3):27-46. [Zhou S D,Wang Y,Zhu S Z. 2013. Analysis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efficienc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ese peanut growers—Based on the micro data of farmers in 19 provinces across China[J]. Chinese Rural Economy,(3):27-46.

Battese G E,Coelli T J. 1992.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anel data:With application to paddy farmers in India[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3(1-2):153-169. doi:10.1007/978-94-017-1923-0_10.

Battese G E.1992.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A survey of empirical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J]. Agricultural Economics,7(3-4):185-208. doi:10.1111/j.1574-0862.1992.tb00213.x.

Trewin R,Weiguo L,Erwidodo S,Bahri S. 1995.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ver time of West Javanese rice farms[J].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39(2):143-163. doi:10.1111/j.1467-8489. 1995.tb00548.x.

收稿日期:2021-05-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JY133)

通讯作者:杜兴洋(1974-),https://orcid.org/0000-0002-0975-7654,教授,主要从事公共行政理论领域研究工作,E-mail:duxingyang@sina.com

第一作者:邹永霖(1992-),https://orcid.org/0000-0001-5821-7294,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E-mail:zouyonglin718@foxmail.com

猜你喜欢
技术效率长江流域老龄化
2020年主汛期长江流域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健康月历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黄帝战蚩尤
基于网络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