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田小儒 张 尧
通过文献、专家访谈、比较研究、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育人模式进行研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育人模式,是以整合现有资源以及挖掘和创新第二课堂为途径加以实现;建立课堂专项教学、单项运动队或俱乐部、单项协会、单项竞赛“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建立健全整套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来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育人模式,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近些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引起社会及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为此教育部出台了若干文件,修订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同时出台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其中对普通本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相关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共包括五个方面:体育工作规划与发展、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基础能力建设与保障[1]。文件的出台,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课程改革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中心。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一般分为两大块,一块是体育课堂教学,包括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另一块是课外体育活动,包括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竞赛。体育教学是指以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师生多边互动的教学活动[2]。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体育教学主要是以体育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实行专项教学,以期通过四个学期的专项教学,使学生充分掌握该专项的技术能力,从而终身受益。目前共设置:足球、男女生篮球、男女生乒乓球、男女生羽毛球、健美操等专项必修课;并从2018-2019第二学期进行大三学生体育健康课的试点工作。在选修方面,设置了网球、排舞、武术、定向越野等公选课。
大一、大二课堂教学相对成熟,大三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处在试点阶段,开课的形式、内容、时数、学分管理等都需要进一步的规范,使大三开设体育课程能够形成常态化,并列入到学生培养计划当中。
就目标培养而言,只靠每周仅一次课(90 min) 体育教学是很难达到目标的,在一堂体育教学中,除正常的讲解、示范、组织等课堂常规安排以外,剩下由学生自己锻炼的时间就很少。按照 40% 练习密度来推算也就 36 min。36 min 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各自拥有练习的时间,按照这样再进行推算,每个学生每学期只有不到 10 h 的练习时间,因此让“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和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1)课外锻炼。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体育课外锻炼活动方面,已从定时定距的锻炼形式(晨跑)向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灵活性的锻炼形式(校园健康跑)转变,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但组织形式仍显单一,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体育兴趣需求。
(2)运动训练。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现有5支运动队,包括: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健美操队、田径队和2个体育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武术俱乐部。每周安排1-2次定时定点的训练课程。
(3)单项协会。单项协会以学生社团为主,不定期举办社团活动,组织单项竞赛。
(4)成果展示。大型体育活动开幕式的展示,主要是校体育文化节和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展示。校运会表演和体育节表演每年常规化进行,参与成果展示的是课堂教学和运动训练类课程中选拔的学生,通过此项活动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与创新。
(5)体育竞赛。体育竞赛是一种对学生掌握的运动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效整合途径,是彰显学生运动能力,展示自身体育价值的有效方法,是一种激励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激励机制。同时组织和策划体育竞赛又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3]。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体育竞赛目前开展良好,包括大型体育活动的举办(包括竞技类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和趣味性的体育文化节)、运动队的训练和竞赛、院系体育竞赛、体育俱乐部的设立等。但究其特点,仍然存在“精英式”竞赛形式较多,而“大众式”竞赛形式偏少,因此导致竞赛场上进行比赛的学生主要是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突出的学生群体,绝大多数学生参与程度较低。
科学的体育评价体系是课堂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及竞赛开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无论教学、课外锻炼、课余训练竞赛方面,学生都缺乏主动性,因此许多高校都提出现阶段的高校体育需要进行干预,提出“体育强制”等口号和做法[4]。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已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但体育竞赛活动尚未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从而使课内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以上对课堂教学现状、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评价体系现状分析发现:课堂教学的纵向深入不够;课外锻炼模式过于刻板和单一;群体竞赛存在重“精英”轻“大众”等问题;彼此之间缺乏有效地联系和运行机制,课内外没有有效的结合,没有形成科学的课内外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体育育人模式,最终导致了学生健康水平却无明显提升。
“课内外一体化”就是正常开展体育课程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并将课余体育活动纳入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去[5]。
根据学校实际(见图1),建立覆盖三个年级的体育课堂体系,确定体育教学目标;以专项教学为基础,运动队(俱乐部)和单项协会为补充,体育竞赛为引领,进行资源整合、挖掘创新,形成专项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地体育课程考评体系。
图1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外体育锻炼方面,需进一步完善现有课外锻炼制度,开拓创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及兴趣。单项协会方面,积极拓展运动项目,每周安排1~2次定时定点的训练课程。成果展示方面,大型体育活动开幕式的展示常规化,参与成果展示的是课堂教学和运动训练类课程中选拔的学生,通过此项活动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与创新。体育竞赛方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是今后体育竞赛发展的重要命题。
评价体系方面,科学的体育评价体系是课堂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及竞赛开展的重要保障[6]。把体育竞赛活动也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评价体系,从而使课内外有机的结合一起。
综上所述,只有把体育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集教、学、练、赛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建立课堂专项教学、单项运动队或俱乐部、单项协会、单项竞赛“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建立健全整套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才能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