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豹 张会庆
(1.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2.天津财经大学,天津 300222;3.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82)
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进入纾解相对贫困的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最早由英国社会学家彼得·汤森提出,是指贫困群体所拥有的资源未达到人类社会的平均水平,仅能满足日常生活的最低需求,与其他群体相比,仍处于贫乏状态。[1]从该定义看,相对贫困的标准是动态变化的,2020年后可按照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40%确定下年度的贫困线。[2]相对贫困的产生原因,既有经济收入与社会结构层面的客观因素,又有社会心理层面的主观认知因素。[3]与绝对贫困相比,相对贫困具有人口基数大、贫困维度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
反贫困是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扶贫工作重心将转向解决相对贫困,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总体布局,事关民心向背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西藏具有“两屏四地一通道一前沿”的重要战略地位,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国家扶贫的重点和难点。西藏扶贫对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巩固国家安全、夯实西藏发展基础、促进西藏稳定繁荣发展意义重大。在西藏扶贫脱贫取得关键阶段性胜利,实现全域脱贫摘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扶贫时代,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探究后扶贫时代西藏扶贫工作,进一步巩固西藏脱贫成果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育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特别是职业教育更是贫困群体脱贫的有效方式。
为此,深入探究后扶贫时代西藏职业教育扶贫机制与路径,以更好地把握西藏职业教育扶贫特点、规律,有力解决相对贫困,巩固脱贫成果,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实现新时代西藏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针对后扶贫时代职业教育扶贫的问题,前人基于不同的视角开展了研究。谢元海等从人才、技术和文化等多维度探究了反贫困的具体路径。[4]任爱珍等从嵌入的视角,研究职业教育自身逻辑体系与扶贫现实需求的偏差等问题,提出职业教育体系与现实需求精准对接等策略建议。[5]马建富等从治理体系、培训制度建设和信息化治理手段角度提出构建城乡融合的职业教育贫困治理体系等扶贫路径。[6]许宇飞等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参与相对贫困治理的耦合性,提出转变扶贫内容方式、调整人才培养定位等具体策略。[7]马青等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反贫困存在的优势及挑战,提出再造职业教育人力资源供给功能等路径。[8]胡斌武等从扶智、扶业和扶志的角度提出发展启蒙型职业教育扶智,发展补偿型职业教育扶业,发展乡愁型职业教育扶志的策略。[9]蓝洁分析了当前反贫困治理的挑战和优势,提出了明晰类型属性切实加强面向贫困风险群体的职业精神培养等反贫困路径。[10]
由此看来,针对后扶贫时代职业教育扶贫的问题,前人从不同角度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得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结论。然而,从人力、心理和社会资本视角,关于后扶贫时代职业教育反贫困机制与路径的研究还较少见,特别是针对后扶贫时代西藏地区职业教育反贫困机制与路径的研究还未发现。西藏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自然环境脆弱,集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贫穷地区于一体,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西藏的职业教育扶贫具有特殊性。因此,基于三种资本视角,探究职业教育对西藏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以期有新的理论发现,并为后扶贫时代西藏教育扶贫实践提供启示。
对于相对贫困的产生原因,当前相关研究的主要观点有: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认为相对贫困是个人或家庭的权利相对被剥夺,原因是贫困群体的社会发展权利(主要指各种机会缺失)和可行能力(即个人所拥有的享受自己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实质自由,如健康、就业、受教育等)不足。张传洲认为,相对贫困受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个人的先赋特质和后致特质(包含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制度、资本和文化等。[11]王小林等认为贫困的核心是能力的欠缺性。[12]赵一标等认为部分高职生就业质量不高、适应性不强的产生原因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差。[13]胡志平发现农村相对贫困的原因是发展机会、发展能力与内生动力的相对不足。[14]基于前人研究,该研究借鉴MOA模型(即动机—机会—能力模型),将相对贫困产生的原因分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能力)、内生动力不足(动机)、机会缺少(机会)。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的教育。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优势,主要原因:首先,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涵盖贫困人员等弱势群体,是为保障民生的教育。其次,职业教育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能塑造积极健康的“三观”,增强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最后,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横跨企业和学校、经济与教育的界域,天然具有使贫困群体建立更广泛社会关系网络的属性。因此,本研究以职业教育为切入点,主要探究职业教育对西藏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
基于资本视角,探究职业教育对西藏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传统的资本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2002年,Seligman 提出心理资本的概念,将心理资本纳入资本的范畴。由于后扶贫时代贫困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内生动力不足和机会缺少,因而影响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不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以下将从人力、心理和社会资本视角,探究职业教育对西藏相对贫困纾解作用的机制。
Schultz 将人力资本定义为通过教育、培训、保健等方式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等的总和。[15]柯江林等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个体通过培训、学习获得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等。[16]本研究整合Schultz和柯江林等对人力资本的定义,将人力资本定义为个体通过学习或保健等方式获得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理念和健康等。相对贫困的原因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一种自我发展能力,有发展后劲且不会因自然、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思维、理念等方面的适时更新和调整。西藏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较弱,加上当地大部分劳动力多从事简单重复、报酬不高的工作,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因而自然、产业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该类群体易陷入贫困状态。[17]
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时,贫困群体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等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职业教育可使贫困群体获得某种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以增强其人力资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学设置特色专业。充分利用西藏丰厚的水风光热资源、土地草地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着力设置与天然饮用水、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旅游业、种业、养殖业和草业等产业相对接的特色专业,专业设置科学合理,保持相对稳定。第二,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当外部经济、产业环境发生变化时,职业教育机构可将新岗位知识和技能等通过培训的方式传授于贫困群体,使其知识、技能、理念等得到更新。同时,贫困群体可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吸收职业教育知识,提升自身技能。第三,可提升健康素养,促进健康身体的养成。职业教育可为贫困群体传授健康类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健康素养,从而促进贫困群体养成更健康的身体,进而增强其持续劳动和抵御“因病致贫”的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可通过提升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助力相对贫困问题的解决。
本研究采用美国学者Fred Luthans 等对心理资本的定义: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心理资源,[18]包括自信、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乐观和坚韧等方面。对于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和教育对象,和震认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更是面向平民、面向各类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教育。[19]因而,贫困群体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之一,帮助贫困群体脱贫是职业教育的职责所在。职业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可促进受教育者健康的“三观”和积极心理状态的形成。因此,职业教育具有提高个体心理资本的功能,可使贫困群体增强自信、树立发展目标、保持乐观的态度、增强抗压能力。内生动力不足是相对贫困的原因之一,是指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中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20]职业教育通过多种育人方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促进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以提高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最终纾解相对贫困。
Nahapiet J 等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体或社会单位因拥有关系网络而得到或有可能获得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本的总和。[21]社会资本包括三个维度:关系维度、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关系维度是个体间互动的结果,具有信任、认同等要素。结构维度指个体与谁接触及通过何种方式与其建立联系,主要有网络中心性要素。认知维度指能够为个体提供共同语言、共同符号的资源,包括共同价值观等。社会资本的外在表现是信任、规范、网络和组织的建立,以及个体与团体行动的统一。由于西藏有些地方交通不便,贫困群体信息相对闭塞,社会关系简单,社会资本较薄弱。相对贫困的原因之一是机会缺少。职业教育通过培训班、社团、协会、实习等形式,引导学员进行信息共享,增进信任和认同,建立社会关系网络,形成社会资本。当贫困个体具有社会资本时,就可利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资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得到其他个体的帮助。社会资本有助于贫困个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如商机、就业机会、技术诀窍、先进的思维理念等,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从而提高贫困个体发展能力、增加其就业机会等,解决机会缺少的问题,进而纾解相对贫困。
协同作用又称增效作用,是指分散的作用在联合中使总效果强于单个的效果之和的相互作用,即“1+1>2”。人力、心理和社会资本的协同作用,即贫困群体的人力、心理和社会资本三种资本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即“1+1+1>3”。三种资本两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本与心理资本的相互作用。贫困群体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提高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人力资本后,具备了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因而产生更积极的心理,如自信、拥有希望、坚持等,当贫困群体所拥有人力资本增强时,会促进其心理资本的增强。同时,当贫困群体的心理资本增强时,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高,吸收知识和经验的效率就高,且会持久地主动学习,从而增强人力资本。二是心理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互作用。当贫困群体产生了自信、坚持和有清晰的目标等心理资本时,会对脱贫致富有更大的期待,希望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贫困群体拥有的心理资本增强时,其获得的社会资本将会得到增强。同时,当贫困群体拥有的社会资本增强时,其所占有的社会资源更丰富,其利用外部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心理表现就越自信、充满希望、有目标和能坚持等,心理资本就越强。三是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相互作用。当贫困群体拥有的社会资本增强时,其获取的就业、发展等机会增多,能使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得到较快提升,促进其人力资本的增强。同时,当贫困群体人力资本增强时,其知识、技能、经验等储备充足,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强,且身体素质好,因而能建立较好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得到增强。
因此,职业教育可通过提升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促进三种资本产生协同作用,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内生动力不足和机会缺少的问题,进而纾解相对贫困。职业教育纾解西藏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职业教育纾解西藏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
通过探究职业教育对西藏相对贫困的纾解作用机制,发现职业教育可通过增强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解决贫困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进而纾解相对贫困。基于前文分析,以下将从人力、心理和社会资本视角提出职业教育解决西藏相对贫困的路径。
职业教育包括非学历职业教育和学历职业教育两种类型,分别将贫困社会人员、贫困学生作为主要教育对象。贫困社会人员可能由于西藏自然环境变化、经济结构调整或转型升级等原因,导致自身知识、技能等不能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要求职业教育机构紧跟西藏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根据贫困社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教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贫困社会人员的技能等方面水平。贫困学生是贫困家庭的希望,通过职业教育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就业岗位,从而实现个体脱贫与带动整个家庭脱贫。对于西藏地区贫困学生,国家可建立调控机制,引导学生到定点职业院校就读。该类职业院校可针对西藏自然资源和区位特点,开设特色农牧、清洁能源和旅游等专业。同时,职业教育在遵循西藏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施“1+X”证书制度,使贫困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多种技能证书,以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语言是表达自身意愿和吸收外界信息的重要工具,语言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职业教育应将普通话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打造藏语、普通话双语教师教学队伍,开发双语教材。二是开设普通话课程,针对贫困群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其普通话水平。三是发挥社团、协会等第二课堂的作用,利用好课余时间提高贫困群体的普通话水平。
学习能力是企业最为重视的能力之一,是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部分。学习能力可使贫困群体在工作中不断吸收新的知识,适应岗位的变动,因此职业教育应将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主要做法有:一是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针对贫困个体的学习特点,开发课程并设计教学方案,采用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员主动学习和思考。二是加强对学习规律的研究,以科研促教学。研究教育对象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使学员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三是合理运用教育技术,开发各类学习资源。发挥教育信息技术的作用,开发视频、动画、课件等教学资源,供学员自主学习使用。职业教育还应针对西藏地区开发健康管理类课程,以提高贫困群体的健康素养,增强其身体素质,进而提高抵御“因病返贫”风险的能力。
基于心理资本视角,职业教育解决西藏相对贫困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职业教育可通过典型脱贫致富案例研究的方式,使贫困群体增强对贫穷和富有的认知,尤其要增强对贫穷根源的认知,引导鼓励贫困群体以先进个体为榜样,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目标,敢于战胜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可组织贫困群体到中东部发达地区,以学访、参观的方式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激发贫困群体积极向前向上、不甘落后的心理。二是设置专门课程,改变贫困心理。职业教育可通过对贫困群体进行心理学分析,以认知、情感、动机等要素为着力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达到提升认知、激发积极情感、增强致富动机等作用,以提高其心理资本。三是采用多种方式育人,培养积极健康的“三观”。职业教育可将脱贫致富的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将脱贫致富、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及三全育人相结合,全方位提高贫困群体的心理资本,同时将西藏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国民教育相结合,增强贫困群体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职业教育解决西藏相对贫困的路径主要包括:一是促进西藏及中东部职业教育机构参与扶贫,引导贫困群体与脱贫致富能手等建立关系。一方面,发挥西藏当地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作用,鼓励西藏职业教育机构参与当地扶贫,可通过社团、协会、企业实习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体与先进典型、脱贫致富能手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信任。另一方面,发挥中东部职业教育机构的辅助作用,鼓励中东部职业教育机构支援西藏,引导西藏贫困群体在更大范围内与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达到增强社会资本的目的。二是激活职业教育机构内部人脉资源,与贫困群体建立多维度关系。参与扶贫的职业教育机构可引导机构内管理人员及教师与贫困群体“结对子”,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各维度建立关系,从而提高贫困群体的社会资本。三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线上社会资本。职业教育还可提高贫困群体的信息素养和线上沟通能力,引导其通过互联网结识脱贫致富能手、相关领域专家、同行等,建立线上社会资本。四是设置专门课程,提高贫困群体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在引导贫困群体建立和增强社会资本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应针对贫困群体的特点进行学情分析,设置专门的课程。此外,职业教育在建立引导贫困群体形成和增强社会资本的过程中,将有扶贫意愿的社会各界人士聘为兼职反贫困研究人员,广泛吸收扶贫的积极力量,有针对性地促进贫困群体与外界建立联系,增进信任和认同。
职业教育可通过以下方式促进人力、心理和社会资本产生协同作用:首先,对贫困群体开展拥有资本情况的调研,将促进三种资本形成的元素纳入同一职业教育活动。调研贫困群体拥有三种资本的情况并分析原因,根据调研情况进行培训或教学整体设计,将知识、技能等人力资本要素的培养,与自信、韧性等心理资本的培育,连同信任、规范等社会资本的形成融合在同一职业教育活动中。同时将培训、参观、实习等多种学习形式相结合,促进三种资本产生和协同作用的发生。其次,对贫困群体获取三种资本的情况进行跟踪测量,建立培训或教学内容及方式的动态调控机制,有针对性地增强三种资本的协同作用。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在线促进心理资本形成。引导贫困群体充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建立人际关系,形成积极的心态。如职业教育机构通过互联网将部分教学或培训内容传授给贫困群体,组织其相互讨论交流,使其建立良好的线上人际关系,在线促进积极情感等心理资本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