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绪杨,张文辉,张文选,陈 倩,黄倩盈,韦 杰*
(1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2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1)
易地搬迁是我国的一项重点扶贫工程,通过改善垦区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渠道,使搬迁农民逐步脱贫致富。目前我国实施易地搬迁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后续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2022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支持力度,完善安置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专项行动。
柳州市融安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也是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行政区域面积2901 hm,设有6 个镇、6 个乡、148 个行政村(社区),常住人口为25.34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3.95 万人,有壮族、侗族、苗族等19 个少数民族。
“十三五”期间,融安县共有贫困村62 个,占所有村落的42%;建档立卡贫困户13837 户,共50611 人,贫困发生率为23.68%。至易地扶贫搬迁以来,共建成融康、长锌、新民、蒙洞四个安置小区,共搬迁3291 户13454 人,特别是融康小区现共安置贫困户2622 户9812 人,入住率达到100%。
1.2.1 社区车间助就业
社区“微车间”是融安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融安县易地搬迁安置区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社区周边开办“微车间”,帮助易地搬迁农户能够在家门口就业,解决居民的就业及收入问题,最终实现增收顾家两不误。摸索出了新的精准扶贫的办法,不断推进乡村振兴。
融安县微车间给易地搬迁社区的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按照“政策扶持,企业搭台,易地搬迁群众参与”的原则,引进劳动强度小、技术要求低、工作的环境相对舒适的企业入驻至“微车间”,重点解决了家有小孩、老人需要照顾的或者身体不便外出的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让不能外出工作的劳动力,实现就地培训上岗、就地解决居民就业和收入问题。融安县在社区“微车间”的建设上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一是培养了一批产业。社区“微车间”积极探索“公司+车间+搬迁户”的模式,在社区周边建立了多家帮扶车间,为安置区的居民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另外,在安置区附近建立了商铺、农贸市场等,把安置区的铺面、摊位低价租给搬迁居民,成功引导居民自主创业。二是培训了一批居民就业。融安县人社部门与劳动培训公司达成合作,从多个方面为微车间提供保障,定期开展劳务培训,通过开展藤椅编制培训班、直播带货等职业技能培训,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居民至少掌握一项能够稳定就业的一技之长。
1.2.2 “三大精准”兴产业
产业是搬迁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产业兴旺是易地搬迁居民持续增收的动力。融安县注重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积极带动搬迁贫困户,着重于“5+2”“3+1”特色产业的发展。主要做法:一是积极推广精准“传”。由政府组织的产业专家团队,依据“5+2”“3+1”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指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制订了产业扶贫技术施行计划,同时每年安排产业帮扶宣传队,进入贫困群众家中进行产业扶贫相关政策的宣传,实现全方位宣传覆盖。二是政策专注精准“帮”。融安县为易地搬迁群众大力打造微田园,在社区周边的红卫村建成6.67 hm金桔苗圃,帮助80 多人解决就业问题;另外,还有22 hm土地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吸引贫户群众参与其中,每年有100 名长期工和300 名临时工加入,人均先收入可分别达到2 万元和4 千元。三是创建品牌精准“带”。针对易地搬迁的居民,融安县因地制宜发展金桔、土鸡、桑蚕等产业,创建品牌带动贫困户效益最大化。同时,融安县充分发发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通过能人构建一定规模,让品牌的效益日益提升。
1.2.3 人才返乡促创业
为鼓励人才返乡创业,融安县在政策、金融等方面为返乡人才提供了支持。一是搭建群众创业平台。融安县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推动能人返乡,对这些返乡能人提供政策、金融等各方面的支持。二是搭建创业支持平台。出台了《融安县易地搬迁贫困户培训就业创业扶持方案》、《融安县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融安县自主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促进创业的政策,创建了中国供销桂北电商园孵化基地、融安康欣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分别完善了专家指导机制、创业项目征集服务机制,同时加强创业培训对创业项目的指导作用,健全返乡创业担保贷款的服务机制,为创业者提供各方面的扶持,促进安置区居民就地就业。
1.2.4 完善服务优物业
为给搬迁居民提供全新的服务、营造幸福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安置区做法主要有:一是完善社区组织结构。融安县易地搬迁社区成立了融康社区、长锌社区、新民社区三个党支部,给搬迁居民提供服务,并且还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迁入集中安置点内办公,为社区群众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场所。二是优化社区配套服务。安排物业公司进入社区,实现规范化管理;设置通往安置区的公交路线,保证居民的交通出行;建成长安大道公路、社区幼儿园、中学城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三是改进社区服务功能。以规范“一厅六室两栏三中心”建设为基础,着重完善“九个中心”服务工程,即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个新时代光荣文明实践中心、一个就业服务中心、一个文体活动中心、一个老年服务中心、一个儿童之家、一个平价购物中心、一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一个物业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安置区服务功能。
安置区居民大多从偏远农村搬迁出来,进入社区以后全新的生活环境和传统乡村生活观念发生碰撞,导致搬迁贫困户在生活方式、生计模式、社会相处等方面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他们难以适应当下环境。一是融安县易地搬迁居民搬到县上或者镇上以后,由之前主要依靠第一产业转换成第二、三产业来维持生计,尽管安置区周边设置了微工厂、微市场给搬迁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安置区居民大部分长期务农,只具备农业生产相关的技术,基本不掌握其他非农技术。二是安置区一些贫困户自身身体条件差或者年龄偏大,无法从事生产活动,直接导致初期阶段居民收入降低。三是搬迁前大部分农民可以直接解决家庭部分生活资料问题:蔬菜、大米、饮用水等等,搬迁后都需购买,从而增加了居民的家庭支出。四是搬迁居民原本社会结构、传统习俗改变从而导致居民在社会环境、文化礼节适应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
2.2.1 先天条件弱
安置区移民个人先天的条件,例如智力等方面直接影响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水平。一是融安县易地搬迁居民大部分是生活于生态环境比较差的偏远山区,当地教育水平低下、信息技术落后等外界因素再加上比较落后的婚育观念致使这些移民相比较于城镇居民总体素质低。正是以上因素,导致易地搬迁居民在城镇缺少竞争力、缺乏人力资本,难以像城镇居民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变现状,从而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挑战。二是安置区居民大部分有一定文化水平或者有力气懂技术的年轻人会选择到南宁、广州等临近的大城市就业,留在家中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居民,综合条件差,没有能力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贫困的脆弱性较大。
2.2.2 生产水平低
生产水平的高低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和生产活力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能力方面。安置区居民受教育的机会有限,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导致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虽然由政府牵头不定期组织社区培训班,进行职业相关的教育,但是由于移民学习能力有限,导致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最终移民能够选择的就业较少,自主创业更是困难,总体收入较低。二是生产活力方面。首先,搬迁的贫困户原本就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生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搬迁前处于农村的贫困户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相对落后的环境下,很难接触到现代化的技术,生产技术落后,致使他们小农意识强烈,存在不愿意接触新鲜事物的心理,搬迁以后对生产、生活没有信心。其次,政府“输血式”扶贫现象仍存在,主要是直接给予金钱或者物质扶持,使得某些地方、某些人存在越扶越懒、越扶越穷的现象。对政府的依赖过大,未来难免出现返贫的风险。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可持续发展道路,社会中的各个部分都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从组织到个人、从企业到员工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少,各自发挥作用来弥补政府部门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不足,以此来提升整体的扶持效率。通过调研走访发现,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扶持过程中,主要是由政府单方面扶持,社会组织、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只有少部分组织愿意参与其中,但是由于外界力量不明显,导致其优势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安置区周边大部分扶持企业仅是表面提供就业岗位,按时发放薪酬或者生活用品相关的福利补贴,基本不涉及深层次的创业技术培训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等相关指导。另外,由于政府部门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中很多模块暂时没有对外开放,若仅仅依靠政府政策扶持,有时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从而对搬迁户的扶持工作产生消极的影响。
安置区居民能否适应搬迁后的环境对后续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后续主要工作是帮助易地搬迁移民适应当下的环境,引导他们真正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能够稳定长久发展。一是优化安置区居民的生计适应能力,改善外部的环境,同时提升就业机会,为居民增收创造条件。例如,发展好安置区周边的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安置区及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和体系,改进社区人居环境,完善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公共功能服务配套,同时,增强安置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做到公共服务全覆盖,为居民减少生活成本;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让居民能够体会与搬迁前同等的服务,增加居民对安置区整体的认同感,与此同时,落实户籍管理改革,让居民的产权得到保障。二是完善社区制度体系,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把移风易俗作为社区实践工作的切入点,建立规范的村规民约体系,通过评选表彰道德模范等活动,提升安置区群众的文明素养;利用民风民俗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安置区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增进了居民之间的友谊,形成和谐友好的社区精神风貌。
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产业,同时也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工作是提升安置区居民的可持续生计能力,从政府“输血式”扶贫转变成“造血式”扶贫。一是提升安置区居民的职业水平。建立系统科学的培训体系,有针对性的举办不同形式的就业培训活动,使移民从农村到县城后仍然具备就近就业的能力;结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引导移民找到职业方向,适时开展家政服务、汽车维修等短期的技术培训,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进一步完善安置区周边教育配套设施,保障移民子女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防止贫困代代相传。二是借助多种宣传载体,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宣扬模范带头事迹,借助榜样力量引导移民摆脱消极心理,切实让群众觉得日子有盼头。三是根据安置区居民的技能素质、就业现状等情况,精准分类,开展“订单式”职业引导,在后续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自我价值。
现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仅靠政府主导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想要长远可持续,必须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尽其所能,促进多个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各自发挥作用,营造人人参与安置区服务的社会氛围,为安置区后续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易地搬迁居民来自四面八方,社会融入是发展的关键,与政府扶持相比,外部力量同样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因素。广泛吸引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可实现解决问题的方式由被动单一转变成主动多元,更好帮助搬迁居民生产生活。一是政府完善政策促进社会融入,不断创新动员的方式,吸引多元主体主动加入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中,增加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二是政府应不断拓展渠道,让外界组织有机会参与到可持续发展工作,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适当把部分资源下沉到社会各级组织,提升治理。三是组建信息沟通平台,加强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共同面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工作中的新问题。
综上所述,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特定时期、特定地方的扶贫政策,已取得了良好得实施效果。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后,搬迁后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逐步凸显为需要被关注的民生问题。因此,合理有效地将产业、人才等多方面的扶持办法细化、深化,结合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寻找适宜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相结合,从本质上探索新的治理方法,为更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为相似区域的发展带来经验,为日后长远战略规划进行筹谋,最终就是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伟大目标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