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2-07-13 00:30胥成鑫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6期
关键词:民办院校组织建设党支部

胥成鑫

摘  要: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黨支部往往存在上级党委不重视、支部委员工作繁忙、能力不足、党员流动性大等问题,导致组织建设遇到很多困难,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阻力。因此,高校党委及基层党建工作者应优化组织结构,提升业务能力,创新教育方式,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民办院校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8-0045-04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中党的基层组织,不仅是党密切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重要纽带,也是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委应不断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对学生党员的管理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并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然而一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组织建设方面,还存在组织建设规范化不够,支委工作力量薄弱,支部生活缺乏活力等多方面问题,尤其是很多民办本科院校支部建设缺乏经验,党建工作队伍年轻化且流动性大,支部班子缺乏经验和精力不足,学生党员队伍流动性大、教育管理难度高,对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支部的组织建设带来诸多阻力。

一、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建设规范化不够,支委工作力量不足

与教师党支部相比,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力量远不如前者。一方面,一般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都由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兼职,并没有专职的党务工作者,然而高校的党建工作特点是责任重、要求高、任务繁琐,许多兼职的支部书记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满足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需要。学生党支部书记也大多由经验更丰富的辅导员兼职,支部委员设置一般由年轻的辅导员担任,辅导员队伍本身就存在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必然导致支部委员队伍的不稳定。

另一方面,经费资源保障力度不够,与教师党支部相比,高校党委普遍忽视对学生党支部的投入,学生党支部普遍没有经费等各种资源的支持,导致学生党支部书记不敢放手动员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许多年轻的党支部书记甚至没有话语权,在开展支部工作过程中往往比较被动[1]。

另外,由于支部书记和支委工作经验不足,缺少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布置工作、完成上级交办任务成为支委的主要工作。在实际的支部工作中,支部委员并不能真正起到整个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支部书记沦为“资料员”,只负责整理、撰写各种材料。

支委和辅导员之间的工作配合也存在不默契的问题,在党员发展问题上,由于支部书记和辅导员的同事关系,往往不会提出反对意见,而一些年轻辅导员可能会存在经验不足,发展党员的质量和考核往往会存在不足。此外,党支部工作和团委工作缺乏必要沟通,在团员推优、活动组织方面沟通交流不够,党团工作往往不能协调一致。

(二)党员队伍流动性大,培养管理难度高

本科四年学制决定了学生支部的党员队伍流动性大的特点,一般从发展为预备党员到毕业,学生党员在校时间最多只有两年时间,最短的只有半年时间,以预备党员的身份毕业;再者,部分民办本科高校还会再招收专转本学生,专转本党员由于入校较晚,面临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在四年级又面临实习就业,在校时间不到一年半,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融入新的环境,他们的转入也给教育管理带来难度。支部成员的流动性大,队伍成员间的沟通交流机会较少,党支部凝聚力会受到严重考验,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也大大增加。

此外,毕业生党员的管理也是一大难题,高校毕业生面临出国或者就业不能迅速落实,党组织关系甚至工作单位没有党组织等情况,高校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往往还留在所在支部,对于流动党员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工作精力,对于本身就是兼职的支委委员来说,更是难上加难[2]。

(三)教育活动缺乏创新,组织生活缺乏活力

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支委班子的精心组织,学生党支部的教育活动和组织生活往往存在形式单调、内容枯燥、浮于表面、缺乏内涵的不足,机械化按照制度要求,教育学习活动大多采用灌输式的学习教育方法,学习内容缺乏系统性,内容普遍缺乏针对性,往往只停留在对上级精神的简单传达上,只阅读文件通知、部署工作,缺少实践教育环节,不能与学生的实际工作、生活、学习情况相结合,所以也很难激发学生党员的兴趣。

党支部活动安排和管理过于形式化,不仅易阻碍学生党员的创造性,还使得学生党员认为支部活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流于形式,支部活动成为学生党员的“负担”,占用日常的学习工作的时间精力,很难对学生党员群体产生吸引力,难以调动积极主动性,党支部活动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教育效果差。此外,由于学生党员来自不同班级,之间往往缺少沟通交流,彼此了解较少,抑或是关系亲密而不想批评对方,以免影响彼此关系,民主生活会往往形式化严重,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难以开展。

二、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学校党委对学生党支部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民办高校为了能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对学校建设的硬性标准越发重视,将更多的资源放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建设以及校园硬件建设上,往往对学生党支部建设这类工作不太重视,经常出现将上级党组织布置给下级党组织的现象,只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而没有起到引领和统筹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党员的培养与教育只是依靠二级学院的书记及辅导员,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开展日常工作,缺乏全校的统筹和配合。对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缺乏对支部委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支部委员的专业化培训非常匮乏。同时学校党委对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也缺乏必要的支持,难以保证专项活动经费的支持和专门活动场地,学生党支部建设并无专项经费保障,活动经费投入也相对较少。学校党委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学生党支部建设往往只注重形式而轻视实效,也缺乏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因此也就很少采取高效、科学的措施去展开系统党支部建设,组织建设也成为空谈[3]。

(二)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结构存在先天不足

由于學生党员流动性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结构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并不像教工党支部具有相对稳定的党员队伍构成。学生党员的发展周期和学业就业成为其参与党支部建设的矛盾焦点,一名学生党员从入党到毕业往往最多只有两个学年,最少的只有半年时间。一方面,按照现有的大学生入党程序,一名大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预备党员,至少要经过近两年的培养考察时间,一年级和二年级只有少部分退伍军人或者入学时已是党员的学生,而作为主力军的毕业班党员也随着毕业,组织关系也随之迁出,学生党支部的学生党员队伍客观上不仅难以集中参加组织活动,流动性也较强。此外,党支部委员也存在较大流动性,党支部委员一般由辅导员构成,辅导员队伍本身的流动性也相对较大。无论是支部委员和学生党员,都存在较大的流动性,给组织建设带来阻碍。

学生党支部组织结构较为松散,对培养教育工作带来较大难度。由于高校专业和班级设置的原因,学生党支部的设置必然需要跨班级、跨年级,甚至跨专业。和班级同学相比,党支部内的学生党员彼此之间必然会缺少交流沟通,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党员面临的学业、升学和就业压力较大,毕业生党员因实习或应聘而经常不在学校的现实困境,造成了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结构实质上较为松散,这必然会影响党支部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

由于学生党支部的人员结构和考察培养制度的原因,往往会导致对学生党员的考察培养出现前紧后松的问题,学生党员入党前和入党后极易出现“前后不一”。在学生党员入党前,党支部对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有着严格的考察程序,对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的教育也有明确要求,再加之竞争激烈,学生也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力争在各方面都能出类拔萃,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党支部对预备党员的培养和考察会稍有松懈,虽然会开展预备党员培训,但由于缺乏竞争,预备党员的积极性会参差不齐;转正后,学习培训、组织生活,甚至支部大会都成了“软任务”,学生党员很容易出现精神上的懈怠。此外,党委对学生党员的激励制度不够健全,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如在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时,一般都是倾向于教师,学生鲜有获奖;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管理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把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考察培养上,对于学生入党后的教育和管理放松了要求,尤其对于正式党员没有有效的抓手去激励或者考核;许多学生党员在面临学业、就业、科研同党建工作冲突时,往往会从自身角度出发而选择前者,从而对支部活动产生畏难情绪,甚至逃避参加支部活动。

(三)党支部委员自身能力欠缺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支部委员一般由辅导员或者学生党员兼任,必然会出现支部委员队伍存在着过于年轻化的问题,虽然年轻人有活力、有创新精神,但在支部工作经验方面往往较为缺乏,再加之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异常繁忙,更难有时间精力去投入支部工作和接受党务能力的培训,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规定研究不透彻、认识不充分,同时对本学校、本学院实际情况分析不深入,对业务不熟练、不专业,对党支部建设和发展没有思路和见解。

另一方面,支部委员本身对兼职工作也缺乏认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依然存在,支部工作只是领导安排的非常规工作,一切听上级安排。严重影响了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4]。

三、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加强组织规范建设,充分发挥支部力量

加强学生党支部组织规范化建设,需要校党委结合本校学生党建工作实际,在制度上做好顶层设计。

首先,要科学、合理、创新设置党支部。党支部设置不仅严格按照党支部建设标准执行,还要结合本校党建工作特点,切实优化党支部建制,支部委员要配备到位,学生党员结构要合理、人数要合适。对于人数较多的党支部,可多设置支部委员,减轻支部委员其他工作的压力,对于跨专业的党支部,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教学计划安排等客观因素,让学生党员能有更多的共同时间精力去参加党支部工作和活动,也能增进党员之间无论是学业还是党支部生活上的沟通交流,以求在制度上保证学生党员参与支部活动的时间精力,保证支部力量的充分发挥。

其次,要严抓学生党支部规范建设。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组织应指导学生党支部加强规范建设,严肃党内规章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力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尤其是要严把党员发展关,对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养与考察要规范化、全程化,严格落实三投票三公示制度,广泛听取党内外意见,加强对现实表现的考核,把好入口关,坚决杜绝急功近利者进入党员队伍。

(二)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增强支委责任意识

首先要搭好支部班子,选配好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的能力强不强、业务精不精,直接关系到支部作用发挥得好不好,虽然目前很多高校采取由辅导员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能有效利用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但作为兼职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无论在精力还是专业性上,都难以满足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高要求,所以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的选配上要综合考虑,要在其他工作量上能减轻压力,使得支部委员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完成支部工作。

其次要细化落实激励制度。充分考虑权责一致的问题,不能光压任务,不给资源,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经费支持,学生党支部党费返还少,需要学校和学院两级党组织积极支持。还要给予他们工作上的肯定和生活上的关心,在晋升及工作考核上要有所激励,提供开展工作的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创新思路。并将其工作业绩记入绩效考核,与工资待遇、职称评定、深造交流、评优评先等挂钩,促使他们安心、专心从事党建工作,充分调动支部班子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最后还要加大对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的培训力度,不仅要在学校内培训交流,还要经常走出去,不仅要加强理论培训,还要加大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更新理论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创新工作方法,高效开展党支部建设工作,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

(三)推进支部管理教育创新,增强党支部组织凝聚力

青年学生思维活跃,潜力巨大,如果对他们的教育管理还是因循守旧,往往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应围绕他们的需求,创新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推动党支部管理教育的创新,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在不断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的同时,注重党员的激励和考核,对学生党员的管理教育要形成长效机制,考核要规范、合理、科学,可操作性要强。例如要将学生党员的考核纳入学生的综合评價中,学生党员在评选奖学金时,应征求党支部意见。

首先要创新教育形式。以学生党员的需求为导向,精心策划组织生活,提高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组织生活不再是应付工作,让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切实得到教育,得到提升;创新组织形式,突破传统制约,提高学生党员参与度,一方面在组织活动中增强沟通,另一方面增强组织活动的意义,让学生党员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建立起较强的组织认同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党团活动要协调,党员可参与团组织活动,团员可参加党支部活动,使得支部活动更加有活力,同时增强支部活动的影响面。另外针对支部内学生党员彼此不熟悉的问题,在支部组织某些活动时,还要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参与进来。许多党员入党以后才会参加党支部活动,因为很多党员不是同一班级、年级、专业,沟通交流较少,所以在积极分子培养阶段就能参加一些党支部活动,可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正式进入党支部后又可增强凝聚力[5]。

此外,针对转本党员的教育培训及融入党支部问题,要格外重视,组织活动或者教育形式需要针对转正党员专门设计,在沟通交流环节上要多下功夫。同时由于以往学习生活上的差异,还要将专业学习融入支部生活,帮助本党员在学习生活上迅速适应新环境。针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也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沟通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现实生活情况,既要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同时也要保证支部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郭茜. 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9(02):71-76.

[2] 倪继明. 学校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建设的创新实践[J]. 上海教育,2020(19):56-57.

[3] 吴巧慧.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有效路径探究[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5):150-152.

[4] 王元彬. 创新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137-139.

[5] 杜宇. 关于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 华章,2012(14):16.

(荐稿人:庄怀军,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民办院校组织建设党支部
陕西民办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研究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立足岗位 突出重点 努力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基于民办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慕课平台使用情况研究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关于做好离退休党总支部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