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涛涛
受篇目和篇幅的限制,语文教材的编者在选用经典作品的时候往往会对其中一些较长的篇目作适当删改。这些经过删改的文章在内容上也是完整的,因此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不会觉得它是节选文段。但是,只需阅读原作,他们便会发现二者的不同。
《装在套子里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契诃夫短篇小说》中,被著名翻译家汝龙译为《套中人》。现在我们就以这个版本的作品为参照进行比较分析。
教材中的文本情节比较完整。主人公别里科夫一上场就全副武装,全身都被各种各样的套子套了起来。在和华连卡、柯瓦连科发生了几次矛盾冲突后,他摔下楼梯,回去后不久便死了。新派与旧派的斗争,一黑一白,一活一死。故事的结尾点明:这样的日子不知何时会结束。暗示了封建专制制度对人的无情压制。关于作品讽刺、批判、揭露了什么,同情谁,学生一目了然。但是,读完全文后,他们会发现全文更具文学性,能更好感受到契诃夫小说中的那种氛围,让人不禁掩卷沉思。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全篇。
课文删掉的部分恰好处于原文的重要位置。之所以说删去的部分很重要,是因为被删掉的是原文的开头与结尾。从文章的结构上看,开头与结尾是极其重要的。教材中的节选文段则删掉了这两部分内容。而一般的读者在阅读节选文段的过程中又全然不会觉得它不完整。这主要是因为作家讲述故事的方式比较特别。从叙事学的角度讲,讲述者在小说中不仅是讲故事的人,而且是整个事件的见证者,还是故事的深度参与者。比如,《孔乙己》中的“我”、《祝福》中的“我”都是如此。《套中人》的开头三段在教材中被删掉了。这三个自然段的内容有两个叙述的视角:1.上帝视角;2.第三人称视角。故事一开始出现了两名猎人、一名兽医(伊万)和一名中学教师(布尔金)。因误了时辰,他们在村长的堆房里过夜。伊万本来住在城郊的养马场,他出来是为了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布尔金则是他在这里的熟人。作者把村子的名字和村长的姓名都写出来了,也写了兽医伊万的姓名、村长妻子的姓名。这些内容似乎都与接下来的故事无关。但是,契诃夫却不厌其烦地叙述,并将其置于小说的开头(最显眼的位置)。作者这么写不仅是为了体现生活的真实,而且是为了展现他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别里科夫的故事不是通过作者讲述出来的,而是借布尔金的口讲出来的。这相当于“一个故事套另一个故事”。从表面上看,这是“故事套故事”;深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这一个个故事里隐藏的恰恰是真实的生活。多重视角展现出的是生活的不同侧面。
在布尔金的口中,别里科夫是“极力缩进自己的硬壳里去的人”。他认为“也许这是隔代遗传的现象”,又认为这是“人类性格的一种类型”。布尔金发表了一系列对人及人性思考的意见,这些都被教材的编者删去了。在节选文段里,别里科夫就像一个小丑,匆匆上场,又意外死去。
通过比较节选文段与原文,我们可以发现:布尔金是别里科夫死亡的见证人。他目睹了棺材里的别里科夫“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的神情。别里科夫活着时即使将自己装在套子里,也依然感到恐惧和苦恼,而死亡却让他感到心满意足。结尾的故事又回到开头,首尾照应。布尔金与伊万在夜晚长谈,叙述的视角又转为第三人称视角。
布尔金说:“多好的月色,多好的月色。”从这里,我们会发现,在这篇小说中有一组非常鲜明的对比,那就是黑夜与白天的对比。别里科夫的故事發生在白天,而布尔金的故事则发生在夜晚。在夜晚,在野外,布尔金和伊万的心是宁静的。周围的一切显得是那么的温和、哀伤、美丽。月亮多么美,星星多么温情。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感受到作者行文中咏叹的格调,明白为什么人们会用“笑中带泪”来形容契诃夫的小说。
在小说中,伊万的话也值得我们细品。他的话不仅让“套子”生活化,而且使之具有了哲学意味。伊万说:“我们住在城里,空气污浊,十分拥挤,写些无聊的文章,这一切岂不就是套子吗?至于在懒汉、爱打官司的人、无所事事的蠢女人中间消磨我们的一生……”从哲学的角度看,身体是心的套子,生活是人生的套子,每个人都在套子中。
总之,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节选文本《装在套子里的人》与原文《套中人》,可以让其发现节选文段与原文的不同之处,从而认识到阅读原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