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滨杰 董晓琪 孙楠
摘 要:针对国外高水平教练团队训练的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研究国际先进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夏季训练方法、手段,寻找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夏季训练特点。通过实地观察等方法,分析运动员们转变训练模式前后的成绩变化。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夏季训练期间有氧训练比例较高;更早更多地采用冰上训练手段,可以实现陆地专项能力有效向冰上能力转化;训练方法与我国传统夏训方法相似,更强调变速训练可能是提高后程能力的有效途径;用更短的间歇训练作为冰上有氧训练方法,可能是提高专项技术和体能的有效训练手段,为提升我国速度滑冰项目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速度滑冰;短距离;训练方法;训练手段
中图分类号:G8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488(2022)02-0021-07
Analysis on the Summer Training Methods and Means of Challenging Short Range Group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peed Skating Team
ZHAO Bin-jie1, DONG Xiao-qi2, SUN Nan3
(1.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Harbin 150008, China; 2.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3. Heilongjiang Ice Sports Training Center ,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national speed skating team challenging the short distance group trained by foreign high-level coach team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summer training methods and means of speed skating short distance events, and looks for the summer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peed skating short distance events. 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changes of athletes before and after changing the training mode. The proportion of aerobic training in the short distance challenge group of the national speed skating team during summer training is higher; Using ice training means earlier and more can realize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from land special ability to ice ability; The training method is similar to the traditional summer training method in China, which emphasizes that variable speed training may be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later course ability; Using shorter interval training as an ice aerobic training method may be an effective training means to improve special technology and physical fitness, and provide help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peed skating in the world.
Key words: speed skating; short distance; training methods; training means
1 引言
速度滑冰是我国冬季体育运动项目中的传统优势项目,从2006年都灵冬奥会至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近5届冬奥会,我国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均为中国代表团贡献了冬奥会奖牌。速度滑冰项目有着季节性特点,冬季进入比赛季,运动员需要频繁转地参赛,训练多以恢复机能和保持运动能力的训练为主。这就要求教练员在夏训期间为运动员做好体能和技术储备,夏训效果将对冬奥会上速度滑冰成绩产生重要的影响。
2019~2020赛季,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提高我国速度滑冰項目整体竞争力为目的,前世界纪录保持者、短距离全能和大全能世锦赛双料冠军——美国人Shani Davis成为了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主教练。本篇研究旨在分析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夏训期间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及其前后该组运动员比赛成绩数据,运用相关方法研究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夏季训练对运动员专项成绩产生的影响,为提升我国速度滑冰项目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提供帮助。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运动员8人,其中男运动员6名,女运动员2名,运动等级均为运动健将。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途径,查阅有关速度滑冰夏季训练和速度滑冰短距离训练方法的论文和相关理论书籍[1-3],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主教练Shani Davis教练的访谈、交流,了解国际先进速度滑冰夏季训练理念,讨论挑战短距离组运动员的特点,分析运动员们的短板和瓶颈,探讨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内容,以期达到更好的训练结果。
2.2.3 实地观察法
全程跟随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夏季训练,并且对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总结2019年4~9月期间的训练规律。
2.2.4 比较研究法
检验训练方法、手段有效性的最准确的标准应为比赛成绩是否提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挑战短距离组运动员加入该组训练前后的比赛成绩,讨论新的训练方法、手段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夏训总体安排
3.1.1 夏训阶段划分
2019~2020赛季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夏训共分为四个阶段(表1)。第一阶段为2019年4月25日~5月19日,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在海南万宁集结,主要以恢复训练和河北坝上亚高原军训阶段为主。第二阶段为2019年5月20日~7月10日,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在内蒙古海拉尔以基础体能训练为主,其特点是虽然刚刚进入赛季常规训练,但已经融入冰上训练内容。第三阶段为2019年7月10日~8月25日,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在黑龙江大庆以强化体能为重点,且随着训练的深入,冰上训练的比例逐渐增加。第四阶段为2019年8月26日~9月26日,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赴加拿大卡尔加里做赛季准备阶段的训练。利用卡尔加里亚高原海拔空气阻力小,以及冰场冰质好、滑度佳的优势,强调冰上训练的技术技巧,保持已经获得的良好滑行技术。
3.1.2 夏训训练方法
为实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我国速度滑冰需要探究不同课次和训练内容的生理学特征,并据此重新构建世界顶尖运动员的年度和阶段负荷结构模型,提高有氧能力和技术对比赛后程的支撑[4]。为此,对2019~2020赛季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夏季训练全程进行跟踪记录,整理夏季训练的主要方法。在2019~2020赛季夏训中,挑战短距离组主要采用了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分解与完成训练法和模拟训练法等训练方法。
3.1.3 夏训训练手段
根据2019~2020赛季夏季训练期间的训练日记,整理出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的训练手段。图1为2019~2020赛季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夏训各项内容所占比例,其中自行车或跑步的一般性体能训练约为9 510 min,在整个夏训中占比约为43.5%;冰上专项训练4 964 min,占比约为22.7%;陆地专项训练2 090 min,占比约为10.9%;核心及稳定性训练3 320 min,占比约为15.2%;力量及爆发力训练1 667 min,占比约为7.6%。
从整个夏训训练内容统计方面看,一般性体能训练方法自行车或跑步占比最大,说明外教比较重视基础体能训练。在自行车和跑步训练中,外教更倾向于室外的公路自行车和自然环境下的跑步训练,室外训练强度会根据训练环境变化而变化。受到坡度、风向等因素影响,运动员自行车训练时的踏频和蹬踏力量也会有所变化。利用自然条件风阻和上坡增加训练强度,训练无氧代谢能力,又利用顺风、平坡/下坡训练机体消除乳酸的有氧氧化能力。将整个训练控制在有氧训练范畴,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供能速率和有氧氧化速度。与以往夏训相比,挑战短距离组的冰上训练比重较大,占比接近整个夏训的1/4,夏季训练更强调获得的陆地专项能力和基础体能向冰上专项能力的转化。
3.2 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夏训各阶段训练方法、手段统计分析
3.2.1 体能恢复阶段训练方法、手段分析
对2019年4月25日~5月19日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海南恢复训练和河北坝上亚高原军训阶段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整理、统计。本阶段的安排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爱国主义观念、学习运动训练相关理论知识以及速度滑冰项目特点为中心,训练上以恢复性训练为主(表2)。
这一阶段由于运动员刚刚结束春假、恢复训练,一般性体能训练中主要以自行车训练为主。出于考虑到运动员身体机能还没有恢复,肌肉力量下降对软组织保护不够,会避免过多的跑步训练,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一般性基础体能训练和陆地专项训练中有氧训练比例较高,一般性体能有氧训练主要采用持续训练法,使用功率自行车60~120 min,心率区间在2、3段范围内骑行。持续训练法主要应用在有氧训练中,一般训练强度不大,连续训练时间较长,训练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间断[5]。陆地专项有氧训练主要采用模仿训练法、分解与完整训练法,强调专项动作每个细节的准确性。陆地专项无氧训练以间歇训练法和变换训练法为主,各种专项动作要求完成的速度和力量。力量训练中上下肢动作交替进行,突出全面性循环力量,目的是让休息了一个春假的运动员逐渐唤醒身体各方面的运动能力。
3.2.2 基础体能阶段训练方法、手段分析
对2019年5月20日~7月10日,國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在内蒙古海拉尔进行基础体能训练阶段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整理、统计。如表3所示,虽然刚刚进入赛季常规训练,但训练已经融入冰上训练内容,冰上训练以冰上基本功和体会技术的慢滑为重点。冰上无氧训练采用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通过间歇训练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可以帮助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提高训练强度,加速血液循环,帮助运动员快速地将下肢为主的做功肌群产生的乳酸转运到肝脏和其他运动强度低的肌肉中,快速氧化消除,从而提高机体抗乳酸的能力,达到运动员在较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中具有持续运动能力的训练目的[6]。重复训练方法是按指定的时间,多次重复某一距离的方法,间歇时间的控制应使呼吸和心率基本恢复[7]。重复训练也是以强度训练为中心,保证技术动作准确、滑行速度和节奏稳定的训练方法[8]。速度训练中以特定段落的加速训练为主,与上一个阶段相比,一般性基础体能训练和陆地专项训练中无氧训练比重加大。随着气温的上升,一般性体能有氧训练手段由单一的功率自行车加入了公路自行车骑行。与室内功率自行车训练相比,公路自行车训练受到室外场地坡度、风向和领骑跟随等因素的影响,训练强度虽然也控制在个人心率区间的2、3段范围内,但波动明显。陆地专项训练无论是有氧训练还是无氧训练,训练方法都是以变换训练法为主。陆地专项有氧训练多在户外开阔场地进行,根据场地条件安排直线滑行专项动作,利用场地的小上坡坡度做弯道专项皮筋或布带牵引等,陆地专项无氧训练以各种专项跳和冲刺跑相结合的训练为主。力量训练仍注重全身各肌群的全面发展,训练和动作强调肌肉发力的次序和爆发力,要求完成的质量、准确性,而非重量的大小、次数的多少。
3.2.3 强化体能阶段训练方法、手段分析
对2019年7月10日~8月20日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在黑龙江大庆进行强化体能训练阶段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整理、统计。随着训练的深入,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和专项力量逐渐提高,冰上训练的比例逐渐增加。同时随着2个多月技术以及体能的积累,针对我国运动员弯道加速效果不佳的问题,冰上有氧训练采用重复训练法、分解与完整训练法,增加了对技术和专项力量较高针对性的训练内容;采用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提高冰上滑行无氧供能效率和高速滑行状态下运动员滑行技术的准确性、稳定性。一般性基础体能训练和陆地专项训练强度加大,无氧训练比重继续增加,但有氧训练仍占较大比重;主要采用持续训练法的公路自行车长骑作为有氧供能能力的训练内容,间歇跑作为无氧代谢训练方法(表4)。
模仿训练法和变换训练法仍是陆地专项有氧训练的主要训练方法,与以往夏训陆地专项训练的同一训练单元内,直线专项训练与弯道专项训练相对独立的特点相比,挑战短距离组通过变换训练法将陆地专项的直线训练与弯道训练结合起来,更接近实际滑行状态;陆地专项无氧训练也是以各种专项能力跳跃动作间歇、变换组合为主。与我国传统速度滑冰滑跳训练中教练员一味地追求蹬地力量和横向跳跃的远度不同,挑战短距离组对专项跳跃动作的要求是支撑体重的稳定性,和借助支撑体重的惯性全身各关节协调快速蹬动的速度及良好的动作节奏。力量训练的主要训练内容是前弓步蹲起、杠铃提拉和跳箱子、箱式俯卧撑、杠铃前蹲偏心训练、交替哑铃卧推10×3P,通过改变负重位置提高运动员控制重心的能力。
3.2.4 赛季准备阶段训练方法、手段分析
对2019年8月26日~9月26日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在加拿大卡尔加里进行赛季准备阶段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整理、统计。本阶段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转地加拿大卡尔加里,利用卡尔加里亚高原海拔空气阻力小,以及冰场冰质好、滑度佳的优势,强调冰上训练的技术技巧,保持已经获得的良好滑行技术。冰上有氧训练采用400 m滑+200 m休息5×2P(38 s直线3复,弯道8复)的间歇训练法,对直线和弯道段落都做了明确的蹬冰次数要求;冰上无氧训练通过冰上300 m逐渐加速×3P,3人一组配合完成600 m×15P(200 m起速,400 m 采用90%最大速度)的间歇训练,强调了加速能力和不同段落、距离滑行节奏变化的特点。如表5所示,进入到赛前准备阶段,除冰上训练强度继续增加外,一般性基础体能训练、陆地专项训练、稳定性与核心训练、力量训练的有氧和无氧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赛季准备阶段训练强度为整个夏季训练中最大的,这可以从无氧训练的比例中看出来。即使是训练强度最大的阶段,有氧训练的比重仍然较大,除力量训练外,一般性基础体能、冰上专项、陆地专项和稳定性核心训练都是明显高于无氧训练,训练占比都超过了70%。与强化体能训练阶段相比,本阶段各项训练内容在总的训练时间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单位训练时长由之前的3 min明显缩短为30 s,训练组次增加,避免赛前一次训练内容和时间过长可能对机体产生的运动疲劳,更体现了赛季前的训练特点。经过为期5个月的夏季训练准备,9月26日结束卡尔加里赛季准备阶段训练后,运动员回到北京进行了为期2周的调整与赛前准备。
3.3 夏训不同阶段传统训练模式与挑战短距离组训练模式对比分析
3.3.1 训练手段对比分析
在我国传统速度滑冰训练阶段划分中,夏季训练主要分为陆地训练阶段和冰陆结合训练阶段[9]。每年的5~8月为陆地训练阶段,8月底进入冰陆结合训练阶段,所以夏季训练主要的内容还是集中在陆地训练[10]。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理论是针对速度滑冰竞技运动特征,在陆地上采用各种协助性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帮助速度滑冰运动员学习和提高冰上技术,巩固和增强运动员冰上竞技能力的一种训练理论[11]。所以,训练手段也主要是陆地训练手段和辅助体能训练手段[12]。而挑战短距离组的夏季训练,除了前4周体能恢复阶段为单纯的陆地训练外,从5月下旬的训练开始就融入了冰上训练手段。陆地专项训练虽然可以作为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运动员辅助专项训练手段,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专项体能,但仍然存在着将陆地获得的运动能力向冰上专项能力转化的问题。有时明明夏训陆地训练很好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和专项力量等指标,但进入赛季,运动员的专项成绩仍然没有提高。所以,在夏季训练期间更早地采用冰上训练手段可以有效解决陆地训练与冰上能力脱节的问题,快速将陆地训练获得的运动能力转化为冰上技能,也可以将冰上训练发现的专项力量不足等问题利用陆地辅助训练手段加以提高。
3.3.2 训练方法对比分析
夏季化訓练的功能和作用非常丰富,不仅仅在储备基础体能上,更应该在强化基础体能的前提下突出专项能力,如专项体能的提升、专项技术的改进、专项战术的演练,以及起跑技术的改进、蹬冰角度的调整、专项力量的提升等[13]。对比我国传统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夏季训练阶段的训练方法,主要采用的也是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等,与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的训练方法基本一致。但挑战短距离组在夏季训练中变换训练法的应用更多,无论是冰上训练还是陆地专项训练[14]。以往我们的训练中,专项训练与体能训练脱节,或是训练中过分强调单一体能,但这不利于提升训练效果。而增加多种手段的穿插混合训练,特别是在固定自行车和跑步训练中,由原来的单一手段变成多手段,针对同一问题,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这样既不会使训练枯燥,同时肌肉也不易产生疲劳。经过改良后,训练中不断穿插着专项的滑跳、滑行、屈膝走等专项的方法,使训练更具有专项性和实用性。冰上训练通过不同滑行距离组合或不同段落采用不同滑行节奏的变速训练,使运动员以前依赖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提高速度耐力所造成的擅长“中速滑行”现象得到改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乳酸和心率产生大范围的波动,使神经和肌肉接受的刺激不断变化,其目的是让IIa 型快肌长期得到有效的重复训练,但又不至于引起机体的过度疲劳[15],更有助于解决我国速滑运动员后程降速的问题。
我国速度滑冰冰上专项耐力训练缺乏自己的理念和先进的训练方法,一般情况以延长专项速度训练的距离来代替专项耐力训练。训练中缺乏科学数据的支撑和科研保障,导致专项耐力训练不够系统化和科学化[16]。建议以改进技术和发展冰上专项有氧能力为主的慢滑练习要始终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每次训练的安排上,首先是进行低速有氧慢滑练习6圈×6或10圈×4的持续训练,并严格控制速度,以此作为专门性的准备活动。其次是改进技术和培养冰感,然后是部分短距离强度训练,结束部分也是有氧慢滑6圈或者10圈。虽然持续训练有助于提高有氧能力,但是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耐力訓练对机体的慢肌纤维发展更为有利,对快肌纤维相对刺激较少,造成快肌向慢肌的转变,降低了肌肉的收缩速度以及最大力量,使肌肉快速收缩的能力下降,阻碍技术的提高,这对短距离选手来说反而不利。而挑战短距离组的夏训仅在上冰初期会安排运动员进行发展有氧能力和改进技术的慢滑练习,总体次数很少,并且在慢滑后会紧跟着一个距离较短的加速训练,很快就过渡到以强度为主的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这种训练的专项性很强,无论是开始部分还是结束部分。冰上训练一般有氧技术滑很少,虽然冰上训练中有氧训练的比重较大,但并不是持续的多圈慢速滑行,而是距离相对较短。这样的训练不但强化了滑行的技术,又保证了蹬冰和滑行过程中肌肉的速度和力量,可能是提高专项技术和体能的有效训练手段。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纵观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整个夏季训练期间的训练,每个阶段除力量训练外,一般性基础体能、冰上专项、陆地专项和稳定性核心训练都明显高于无氧训练。
2. 与我国传统速度滑冰夏季训练手段相比,挑战短距离组冰上训练手段采用得更早,整个夏训中冰上训练手段的比例明显高于传统夏训模式,这可能是将陆地运动技能有效转化为冰上专项能力的有效手段。
3. 挑战短距离组夏训方法与我国传统夏训方法相似,但更强调变速训练可能是提高后程能力的有效途径;用更短的间歇训练改变持续训练法作为冰上有氧训练方法,可能是提高专项技术和体能的有效训练方法。
4.2 建议
1. 提高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夏季训练有氧训练的比例,更主要的是教练员要明确有氧训练的要求。
2.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速度滑冰运动员夏季训练应尽早采用冰上训练手段,以保证陆地训练效果有效向冰上能力转化。
3. 改变我国速度滑冰训练课内训练方法和训练内容的单一性,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增加变换训练法和变速训练的比例。
参考文献:
[1]、邵中平,赵滨杰,李欣.我国短距离速度滑冰项目专项训练方法现状与发展[J].冰雪运动,2011,33(5):1-5.
[2]、李文宝.对优秀速滑运动员专项训练手段与方法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3(6):27-29.
[3]、丛培甲.黑龙江省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非冰期训练手段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7.
[4]、陶玉晶.我国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手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5]、付永生.谈中长跑训练法[J].少年体育训练,2008,18(4):79.
[6]、李井权.介绍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几种方法[J].少年体育训练,2010,20(1):82.
[7]、刘玉林.中小学生篮球训练特别教程(二)中小学生篮球训练法指导与实践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8,28(4):52-53.
[8]、秦鹏.中学生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方法研究[J].祖国,2013,6(2):90.
[9]、闫东旭.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与运动性疲劳关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20.
[10]、邱招义,尹一全,叶茂盛,等.提升我国冬奥项目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夏季化训练措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3):2-16.
[11]、夏娇阳.优秀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训练理论体系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08, 28(3):86-96.
[12]、贾远航.我国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13]、卢卓.中韩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专项体能训练体系的对比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 38(3):115-120.
[14]、卢卓.中韩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专项体能训练的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15]、严力.提高我国速滑运动员后程能力的攻关研究[J].冰雪运动,2012,34(5):1-4.
[16]、陈潆可.不同训练方法对吉林省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影响的研究[D].长春:吉林体育学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