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璐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成为现实。
一、情境引入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如果使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就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积极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先用多媒体出示到超市购物的画面,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设问:“去超市买东西需要用到什么?”学生自然会回答:“人民币。”于是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并说:“买东西要用到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这样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既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内容构建生活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题材,让学生感到亲切、易理解。教师还可以对教材的具体情节和数据做适当的调整、改编,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生活素材,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1.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生活资源
教材中有许多知识可以用生活化的资源来讲解,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丰富的生活资源,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加有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新知的顺利建构。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时,為了突破“圆的位置由圆的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圆的半径决定”这一教学难点,我做了一个羊绕木桩一圈吃草的Flash 动画,问学生:“你能从动画中得到什么数学知识吗?”学生回答:“羊的活动范围正好是个圆,栓羊的绳子长就是这个圆的半径,木桩所在位置就是这个圆的圆心。”为了更进一步地挖掘这一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我接着引导:“如果要让这只羊吃草的面积更大一些,怎么办?”学生答道:“把绳子接上一截,使其更长一些,也就是增加半径的长度,这样圆也就变大了。”(播放绳子放长后羊吃草的Flash 动画 )接着我又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现在这只羊把这个圆里的草都吃完了,该怎么办?”学生答道:“把羊换个地方,也就是将木桩移到另一个地方,也就移动了圆的位置。”最后大家讨论得出:圆的半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圆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这样从动画入手,引用生活资源加以引导,突破了知识难点与学生间的距离。师生间活动交流自然,且发言积极,形象直观地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它就在人们的身边。
2.补充或替换课本中的例题或练习题
小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需要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时,我用Flash 做了一个平面动画:“一天,慢羊羊带着羊村的小羊们去郊游在去的路上遇见 3只小兔子对着一堆胡萝卜发愁,慢羊羊上前一问,原来 3 只小兔子一共采了 312 个胡萝卜,想平均分,不知道每只小兔子分多少?”沸羊羊马上说:‘我知道,我知道,用 312 除以 3,每只小兔分 14 个桃子。’(教师把沸羊羊说的竖式写在黑板上。)喜羊羊听了连忙说:‘错了错了,你算错了。’你知道喜羊羊为什么说沸羊羊算错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问题的提出有情节、有意境,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激发了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增强了学习兴趣。
三、活动实践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又如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时,我先让大家替老师算一笔账:本班有 54 名同学订做校服,如果每套校服 101 元,那么本班应该缴纳多少校服款呢?学生很快列式 54×101,且计算等于54×(100+1)=54×100+54×1=5400+54=5454 。然后再出示0.54×101,让学生计算。实际上大部分学生都已经会做,都知道把 101 分成100+1,就是0.54×(100+1)=0.54×100+0.54×1=54+0.54=54.54。如此,通过解决生活中的一道实际问题复习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在讲解的过程中配以动画,比枯燥的公式计算、纯粹的计算法则的讲解显得更有活力。这样的教学不仅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同时也能感受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无限乐趣。
多媒体的引入,增添了教学的活力,增加了教学手段。它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声、色、光、动画等丰富的视听媒体优势,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
总之,数学教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灵活使用多媒体,设计出富有情趣、有意义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感受数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