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艳丽 符裕红 刘讯 谢晶 蔡家燕
摘 要:该文从乌当区新场镇各村的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状况着手,分析了新场镇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乌当区新场镇发展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场镇;特色农业发展;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D69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11-0004-03
SWOT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e Xinchang Town in Wudang District as an Example
LIU Yanli FU Yuhong LIU Xun XIE Jing CAI Jiayan
(Biological Sciences College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18, China)
Abstract: This investigation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n Xinchang bour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n the villages of Xinchang town, Wudang district, the SWOT analysis matrix of Xinchang Bourg agriculture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summarized to provid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government decision of Xinchang town in Wudang district.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Xinchang tow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WOT analysis
打造獨具贵州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发展壮大农村产业链条已成为贵州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1]。截至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特色农业的研究,包括发展模式[2-5]、经营模式[4-6]、振兴策略[7]等。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及特色产业的发展普遍存在产业规模化程度低、缺乏种植和管理技术、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加工和品牌化欠缺、销售路径单一等问题。贵州省特色农产品初低级产品较多,知名度不高,产业融合度不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农业及特色产业综合水平不高。基于此,以乌当区新场镇为例,全面调查其产业发展情况,以期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新场镇基本情况 新场镇位于乌当区北部,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北部,西与修文、白云接壤,北与开阳相连,东与羊昌镇相接,南与新堡乡、水田镇交界,辖13个行政村89个村民组,共102个自然村寨,总人口14131人,耕地总面积1045hm2;是省级科技示范乡,属典型的农业乡镇。
1.2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的文献,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宏观背景资料。调查法: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综合观察以及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SWOT分析法: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从优势、劣势和机会和威胁开展综合分析。
2 新场镇农业及特色产业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S)
2.1.1 资源条件优越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新场镇地处在连接贵遵、贵开和贵毕3条高速公路的交通枢纽要道上,距贵阳市45km,距区政府所在地35km,交通便利。二是自然资源良好。新场镇拥有经典的乡村景观,田、林、宅、水和谐共生。三是新场镇的气候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天然的自然资源为辣椒、折耳根、梨等特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种植的基础。
2.1.2 财政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贵州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可以引起农业总产值增加0.215%[8]。2018—2019年乌当区的农业财政支出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且2018年到2019年表现为跨越式增加(见图1,图2)。
2.1.3 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一方面,特色农业产业格局逐步形成。新场村主要种植绿化苗木,该村土地流转达70%,2013年成立了红树莓基地,目前正进行改良扩种。尖坡村当前种植折耳根和梨树,其中,折耳根186.7hm2,梨树66.7hm2。谷溪村主要种植黄金梨,农业产业以传统农业耕作方式逐步转向优质蔬菜(折耳根、辣椒)、红香米、苗圃等;谷溪村建立了1个羊肚菌养殖基地,已正式营业。另一方面,特色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王坝村当前正进行土地流转,实施修建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43.3hm2,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多元经济主体带动产业链条深度拓展[9]。
2.2 劣势分析(W)
2.2.1 劳动力不足 新场镇全镇人口14131人,现居住于新场镇的居民多数为劳动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小孩,劳动力人口数占总人数的59.48%,外出务工人口与劳动力人口之比为47.99%,全镇外出务工人口与全镇总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为80.68%,由此新场镇的农业劳动力十分短缺,是影响该镇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2.2 缺乏技术指导 首先种植技术缺乏。新场镇以折耳根、辣椒和茶等特色产业的种植及精品水果—梨的种植为主,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其次是管理技术缺乏。许多农户在种植精品水果时,不注重果树管理,导致果树树叶大面积脱落、遭受病虫害等。最后是产品加工技术缺乏。新场镇特色种植产业均以产品本身直接出售,没有出售精加工后的特色产品,间接导致了产品销售困难。
2.2.3 水资源短缺 新场镇羊午水库占地17.3hm2,有效水面3.5hm2,谷溪水库是1座集供水和灌溉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尽管新场镇的水利资源充足,但在众多影响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的因素中,水资源短缺占35%,水利设施不完全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2.2.4 产品销售困难 产品结构单一,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自主经营模式为主;农业产业不符合当地的现实情况,地域特色难以发挥,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的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够,仍然处于传统的初级加工阶段,初级加工的科学技术含量低,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和中高端市场需求。
2.3 机遇分析(O)
2.3.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产业兴旺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密切关注,我国的特色农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农业经济的效益更高、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优质农产品的价值逐渐被挖掘。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不但减少了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提升优质农产品的价格,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0]。
2.3.2 农业发展政策利好 近年来,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了多个关于贵州省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如《贵州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的通知》[黔府办发〔2017〕49号]、《关于印发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黔府办发〔2019〕22号]等,都为贵州省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3.3 特色产业助推农业发展 贵阳市重点推进产业扶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形成“点、线、面”结合、功能有机衔接的乡村产业振兴格局。根据各区县的农业特点,致力发展“一村一品”,打造属于本地区的特色农业产品,并成立专门的技术部门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和农业顾问,完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备,为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夯实基础。
2.4 挑战分析(T)
2.4.1 农村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其中,农业生产本身所造成的污染,近年来逐渐形成不可遏制之势,成为农村环境最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11]。农业生产大规模增加,会带来的塑料薄膜和化学农药也随之大幅增加的潛在危害。
2.4.2 可用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持续扩展和土地保护压力日趋紧张,面对土地经营农业与经营非农产业两种选择的巨额收益差异,城市地区的许多乡村正面临着对农业的新选择。非农用土地被用来建厂房、建住房等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特色农业的发展[12]。
3 促进新场镇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强化科技创新,鼓励人才返乡 针对返乡创业和就业人才,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解决农业发展劳动力不足问题。加强人才培养,大力支持农民教育。牢牢抓住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是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点[13]。大力支持引进科学技术和创新型人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成立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开展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培训,提升其劳动质量。
3.2 加大农业财政支出,完善水利设施 制定相应的长效扶持与监控机制,推动特色农业产业的有效发展[14]。争取银行融资和农业保险,保证特色农业发展的快速有效进行。新修水利工程,完善水利设施,采用滴灌技术,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并结合多方面资源,为特色农业产业的生产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保障农业用水。
3.3 打造多层次产品销售平台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努力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网络普及[15]。建立互联网销售渠道,拓宽销售范围,在保证本省供应的基础上,向其他省份销售,乃至走向国际市场,同时以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参与,举办大型特色农产品促销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多方面销售。创立“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特色品牌,特色品牌的创立要因地制宜,一定区域的特色资源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是特色农业生存的载体[16]。打造完善的市场体系,促进产品的流通,推进信息市场的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
3.4 发展绿色农业,实现经济与环境共赢 使用生物化肥,减少使用化学肥料,适当采用轮种方式,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利用耕地空间,多层空间种植作物,底层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上层空间搭建水培装置,种植需水量大的作物,而顶层则种植需要长时间光照的农作物,大力发展复合农业。
参考文献
[1]杨爱君,范志方.论生态农产品与电商扶贫耦合发展的可能性——以贵州省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01):73-81.
[2]曹亚.国内外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8,32(01):19-23.
[3]朱硕彦.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对宁波的启示[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7(08):26-30.
[4]简新华.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争议性问题[J].学术月刊,2015,47(07):33-41.
[5]李敬阳,谭浩然,曾令梓.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业发展研究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9(27):0114-0114.
[6]刘安凯,葛磊.产业融合 振兴乡村——贵州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当代贵州,2018(39):52-53.
[7]黄勇,王彬,潘一,等.贵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与重点任务思考[J].贵州商学院学报,2020,33(02):1-9.
[8]王鑫鑫.财政支农支出对贵州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30):8-9.
[9]李苗苗.铁岭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21):129-132.
[10]刘祥春.探讨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新农业,2020(01):67-68.
[11]曾鸣,谢淑娟.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制度成因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7(04):59-64.
[12]屈甜利.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J].商,2015(29):279-280.
[13]王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乡村科技,2019(30):57,61.
[14]卢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与农业补贴政策——以辽宁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19(03):94-98.
[15]王小艳.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21):121-122.
[16]本刊编辑部.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J].植物医生,2018,31(10):1.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项目:贵州乡村生态宜居情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795);贵州省教育厅项目:贵州省级一流专业(生物科学)项目(教高厅函[2019]46号)。
作者简介:柳艳丽(1998—),女,本科。
通讯作者:符裕红(1982—),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恢复生态学。 收稿日期: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