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砚雨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和人类历史文化。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社会、精神、美学、科学和教育价值,是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是运河文化的精华。
近年来大运河沿线城市都开始重视保护大运河,群众也有了宣传运河、保护运河的意识和信心。如何推动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如何协调发展,从而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政府和学界面临的棘手问题。开展数字化保护,引入沉浸式体验等技术,推动科技产业化,是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并举。
在当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数字环境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风起云涌。技术的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重要推动力。数字技术催生的新型内容载体、生产方式、文化体验和互动场景,推动了非物质文化资源的转化和传播。就技术而言,主要有数据库技术、数字图像技术、三维技术(3D)、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数字动画技术、动作捕捉技术等。
数字技术能对收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类、分析、总结,对材料进行排序、录入,使数据得到全面、完整、真实的记录。在后期处理中,每一步都会被分段记录,每一步使用的工具也会被一一记录,然后根据步骤的名称和编号,可以清晰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流程可视化。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将野外调查成果与静态、动态的数字数据一起上传,形成动态资源数据库。
新媒体技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双重产物,它充分利用了图像、音频、视频、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动画等先进技术,再通过数字媒体以及交互式立体传播渠道,将相关文化遗产准确、细致地数字化。它不仅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从平面传播向交互式立体传播转变,而且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内容从浅表化、模式化、边缘化向纵深化转变,全方位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使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广泛的认识、研究和继承。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用户与环境的交互体验和用户行为的交互体验,建立了数字化交互平台展示系统。
在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之一的数字大运河专题论坛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遗产监测中心主任赵云表示,申遗时建立的中国大运河遗产监测体系,为指导遗产地开展保护管理、评估保护状况、支持保护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以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开展,世界遗产监测体系将不断完善和提升,监测范围扩展至大运河文化带所含的全部文化遗产资源,总数超过1 200项。
谈及大运河文物监测与数字化,赵云认为,大运河文物监测不只是“数字遗产”“城市数字”一环,而是数字化工作的出发点和回归处,应通过监测指导数字化需求分析,通过监测结果反映数字化实践效果,通过监测反思数字化途径。
数字化给大运河保护和利用带来了全新视角,以大运河常州段和淹城遗址为例,通过数字化分析,可完整呈现长江下游水网的治水理水历史以及运河文化的发展脉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淹城遗址公园品质提升指明方向。
而科技为数字化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人们运用科技手段,可创造性展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历史与价值。数字交互媒体的特点是高体验,用3D、4D技术营造出多维度、全视角、沉浸式效果,让人们在互动体验中获得愉悦感和情感认同,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首都博物馆副馆长黄雪寅表示,博物馆关键在于讲故事,要讲好运河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可通过数字化、无围墙的大运河线上体验,利用现代化手段,把运河文化传播做到极致。
无锡建立了全国首座纯数字化博物馆——大运河数字博物馆,以数字化展场设计,结合3D影像科技、多媒体互动、典藏文物等进行展览。
大运河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8个省(直辖市)和25个地级市,这种时空特征决定了大运河沿线民俗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大运河数字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分为“天、水、人、奇”4个重要板块,有“天观厅、水观厅、人观厅、奇观厅”4个分展厅,从地理、交通、人文及精神4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其中:“天观厅”主要分为两部分,古河之舟、运河三千年、历史长河、文化长河、天观山河揭示运河3 000年的演进历程,治河天下、治河之法则展现人与自然间的互动;“水观厅”分为漕运、工艺两大主题,前者为漕运年代、南漕北移,后者为缫丝工艺、大窑治砖、运河工艺,整体以河运之输送为主轴;“人观厅”以帝王(北帝南巡)、庶民(人间画境)、文人(古悠情录)3个不同阶层作为展示内容,呈现不同视角的水路人文记忆;“奇观厅”分“河运风”“忆河流影”“水蕴心河”3个部分,意欲使观者回观大运河的精神意义。
大运河数字博物馆总体呈现了3 000年来京杭运河的独特的历史脉络。这种通过对运河沿线城市和民俗项目的实地考察,选取最具运河特色的生活典型案例和片段,最终形成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数字化内容为一体的运河沿线文化数据库,为后期实现人机交互提供了数据基础。
无锡大运河数字博物馆运用3D影像科技、多媒体互动等数字科技手段展现了大运河千年发展中“桨声、灯影、古桥、民居”相融之景,运用交互技术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古运河民俗文化水上图,让人们通过博物馆就能感受运河的过往。
传统的媒体展示虽然给观众良好的视觉体验,但无法给参与者提供触觉和心理体验。数字显示领域提出的沉浸式体验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结合人机交互的基本理念,在构建呈现路径之初,需要重点思考和分析两个重要前提:一是通过人机交互的数字化手段,可以为人们提供运河沿岸文化带生活的哪些方面,二是人们需要通过这一手段获取哪些生活习俗知识,即“供需”要平衡。在大运河数字博物馆中设计者已经尝试挖掘现有的人机交互技术,将其巧妙地链接到大运河文化带的生活数据库中,通过数字技术还原运河生活。
围绕大运河文化带生活的路径,通过“文化带生活描述—整合数据库—建立需求模型—建立交互环境”的思路呈现运河文化带生活。首先,应该在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运河文化带生活进行还原。其次,将调查获得的文化带生活资料进行数据分类、整合,形成数据库。再次,通过数字技术文献梳理、网络资料梳理等方式梳理交互技术手段,为运河文化带生活的数字化呈现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完成需求分析。最后,通过探索性研究方法构建“沉浸式体验”人机交互技术的3个层次,通过仿真和实证研究反馈和改进数字呈现的不足,最终形成数字化交互平台展示系统。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对大运河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利用数字技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利用,擦亮“千年运河”金名片,可提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博物馆等收集、保存的实物的传统展示之外,博物馆产品组合中的数字化体验越来越多。数字化呈现方式和新技术的使用,可使公众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
大运河于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沿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余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壮美长廊,体现了中华文明的重要脉络。
大运河文化属于独一无二的“活”的文化遗产,在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利用的过程中,应跳出传统的陈列叙述概念,要从多角度、多维度,在新的文化和科技背景下进行研究和思考。
数字技术在教育和娱乐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发挥数字策划的作用,定制可以上传和下载的非遗信息,以满足不同的交流需要。大众可以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更好地学习、传播、活化利用非遗。
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文化内涵的三层次价值,提出与数字新技术相结合,从保护、利用、传承3个方面探索适合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保护路径(图1)。
图1 大运河江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
(1)“保护好”:通过数字技术,对大运河江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智慧型数字化保护,在利用中保护。挖掘大运河(江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历史文化价值,结合新思想、新技术、新创意,进行文化再生性保护。
(2)“传承好”:通过新媒体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等,在大运河江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活动中形成智慧型市场化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突破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范围,提升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助推运河沿线各省市旅游协同发展,这一方面可促进大运河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大众了解大运河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传承。
(3)“利用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线下”体验,促进大运河江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智慧型活态化发展,在保护中利用。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数字化保护系统,既能保持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内容、形式等核心元素的本真性,又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保护活动,有助于开发新型非物质文化内容,提升非物质文化内涵,拓展江苏文化交流新坐标。这既是一种文化传播和传承,也是文化的创造和创新。
1.非物质文化旅游新体验分析
在体验经济时代,强调体验价值,用户愿意为旅游产品提供的整个体验过程付费。体验是当今社会新的价值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原本强调大量实践的磨合,如今正在为体验经济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素材。用户通过体验制作过程,可以更好地感受传统创作的智慧,加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情,提高对手工技艺的认可度。
2.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的现代生产与应用分析
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传统工艺蕴含着数学规律,如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食类非遗产品等。以扬中竹编为例,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参数化软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可以转化为程序。用户和设计师无需长期培训,即可灵活搭配,获得个性化的编织图案。通过构建参数化的编织纹样数据库,竹编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设计语言,更好地应用于各种家居产品中。
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工匠精神传承分析
手工艺品在制作过程中应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的设计理念。每一道看似重复的工序,其实都需要匠人对时势做出判断和选择。越是高度依赖个体经验的手工艺品类,对生产与设计的融合度要求越高。手艺传承的基本形式有父子传承、师徒相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丰富、动态的情境,要求设计制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情境敏感度和灵活性。VR、AR与现实的融合正在改变交互形式,有助于营造感性、情境化的环境,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学习隐性知识。随着虚拟技术的使用,每个技术使用者的生理、情感和认知行为都被深刻重塑。路西·史密斯就提出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机器时代,手工艺品将逐渐从实用艺术向精神艺术转变。作为沟通心灵的文化艺术作品,利用全新交互系统将再次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1.构建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数字化保护体系
通过分析数字化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活化利用途径,构建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之间相互支撑和促进的数字化保护体系是一种创新实践,也是一种非遗新型活态化保护模式。
通过数字化保护体系能扩大非遗项目在群众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目前,“非遗数字化传承尚未纳入整个非遗保护体系,家族世袭制传承方式居多”。数字化保护体系提供了可传播、可搜索、便学习的非遗知识数据库。“活化利用”体现了大运河非遗在互联网络时代的跨界融合性、链接性、开放性,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不断壮大非遗传承队伍,增强文化传承主体的参与意识,提升非遗传承主体的创新能力,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发展。
应建立动态的资源数据库和现代化管理服务平台,有效推动大运河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大运河非遗保护、传承活动中,实现数字技术与非遗保护的融合,使之成为人们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和行为。
2.实现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数字化文旅融合应用
(1)完成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充分研究大运河江苏段非遗的特质、历史与现状,认真梳理现存的大量史料,围绕区域非遗文化建立完整的大运河非遗资源清单,通过数字化完成大运河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2)实现大运河江苏段非遗的活化利用。对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资料等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展陈和传播,建立资源数据库和数字化交互平台展示系统,推动大运河非遗的数字化文旅融合应用。
(3)构建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数字化保护体系。重视实际项目的应用数据,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重构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非遗保护新生态,通过数字化保护体系动态更新数据,提升非遗传承主体的创新能力,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发展。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非遗的活化利用是关键,应通过构建数字化保护体系(图2),使非遗活态化地传承,从而保持其活力。通过提供可查阅、能搜索、能更新的非遗动态资源数据库,提升非遗活化利用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数字化交互展示系统,让大众参与到非遗保护中,这样不仅能让非遗活在当下,还能在未来被持续活化利用。构建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数字化保护体系,有利于实现基于数字技术的大运河江苏段文旅融合活态化应用。
图2 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数字化保护体系
课题组在进行的瑞士苏黎世阿彭策尔馆“中国面塑与瑞士糖艺展”项目设计中,通过对中国面塑大师的实地走访和文献研究,深入研究了面塑的民俗特征和传统内涵,分析了面塑的传统造型特点和代表作品,并尝试多种数字技术,研究适合面塑工艺品的有效表现形式,在完成“中国面塑与瑞士糖艺展”后,进行了金坛面塑数字化实践。
传统的金坛面塑,以不同色彩的糯米面为主料,用手和简单的制作工具,通过捏、搓、揉、掀等手法,以刀针切、刻、划、点等细工塑型。由于糯米面比较柔软,不易控制,加上体验者在刚开始的体验过程中,对工具掌握得不熟练,故无法刻画造型细节。
课题组成员在体验制作的过程中发现这种面塑工艺耗时耗力,不易掌握。课题组从体验的角度出发,对用户期望与体验的多个接触点进行研究,最终设计出数字虚拟面塑体验项目。用户可以定义和设计自己的产品,即使是新手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借助数字化技术学会并完成自己的第一个面塑作品(图3),体会常州非遗金坛面塑的历史、艺术特色、制作方法。
图3 数字虚拟体验面塑作品
课题组还尝试通过互动展示系统,将数字互动技术和游戏化元素加入金坛面塑的数字化设计中,为公众构建互动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坛面塑的互动性。力求向体验者展示金坛面塑文化的魅力,激发体验者的浏览兴趣,为体验者提供独特的互动体验,激发体验者的学习兴趣。团队利用Unity 3D的Kinect体感交互引擎,进行了金坛面塑虚拟体验的交互系统研发。通过简单的文字、声音引导,用户可以通过手势交互进行简单的面塑体验。观众也可以通过系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金坛面塑的技术和工艺,领略传统金坛面塑工艺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各民族传统记忆和文化基因的记录,它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而且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形态和审美理想,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本文以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金坛面塑为例进行了数字化实践,总结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的方法和流程,并将互联网、3D、AR、VR等数字化新技术引入金坛面塑工艺的保护传承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的非遗保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构建运河沿岸民俗生活综合数据库,将最具运河特色的民俗生活典型案例和片段,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介形式进行还原和保存;二是深度挖掘人机交互的发力点,构建数字化交互展示平台;三是结合实际开展针对性实践。期待未来有更多数字技术的创新与融合,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走进现代生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思路,为大运河文旅融合活态化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