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测度与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2022-07-12 06:53殷若晨
中国园林 2022年6期
关键词:蓝绿城市公园降温

殷若晨 方 家 朱 丹 胡 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人工不透水面取代了自然下垫面,使得城市地表的热力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城市中的人口越来越多,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人为散热,在二者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以热岛效应为代表的城市气候变化[1]。城市热环境的改变,不仅关系到人居环境质量和居民健康[2],还对城市能源消耗和可持续发展[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面对正在发生的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于1992年明确将气候适应(Climate Adaptation)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策略[5]。在此背景下,气候适应也逐渐成为可持续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强调城市设计对象应当适应气候变化而做出调整或改变,同时也在积极探索设计对象对气候的主动干预,以降低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6]。相关研究主要涉及2个方面内容:1)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开放空间[7]和街道空间[6]等,关注于改善户外环境的舒适性;2)与城市整体环境相关的绿色基础设施[8]和滨水空间[9]等,试图通过增加自然下垫面等方式促进城市气候的调节。

城市公园既是居民日常活动场所,又能整合一定规模的蓝绿空间资源,是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的载体[10]。目前既有研究多从宏观视角出发,分析城市用地和景观格局对城市温度的影响[11],认为增加绿色空间是一种经济效益高、环境友好、且容易被接受的缓解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这是由于绿色空间通过植物蒸腾和光合作用,吸收辐射热量、增加蒸腾率,加速了陆地表面与大气层热交换[12]。同时结合植物遮阴的方式,阻挡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13]。尽管此类研究证实了城市绿色空间的植物配置[14-15]、面积与形状[16-17]、景观格局[17-20]等要素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但忽略了城市用地本身的稀缺性,经济发展需要占用更多土地资源用于开发建设,一味增加绿色空间面积并不符合当前城市的实际发展需要,这为绿色空间降温效益的研究提出了新要求。

再者,基于实测的相关研究也已证实了城市公园对周边环境确有降温作用,公园与建成环境发生温度平流,使公园的降温效果延伸至公园以外地区,甚至可以降低周边建筑的冷却能耗[3,21]。但此类研究大多停留在单个公园的研究层面,缺少全样本下对公园设计要素普适性的指导。尽管热红外遥感技术在近些年逐渐发展成熟,公园降温作用的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化,但目前多以大型公园为研究对象,而忽略了小型公园的降温作用,正是由于公园样本选择的偏差,也易造成对公园降温作用的片面认知[22-24],研究结论对规划设计所产生的指导意义也被削弱。

目前,中国城市正面临着存量发展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提高降温效益是气候适应性赋予城市公园设计的目标之一。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气候适应性为导向,跨学科应用遥感技术,利用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反演地表温度,从降温范围和降温幅度2个方面,评估448个城市公园的降温效益,基于大数据样本对公园设计要素进行分析,聚焦公园面积、公园形状、植被覆盖度、地形变化以及蓝绿空间面积比,探索实现高降温效益的城市公园设计要素配置规则;同时,将应对策略应用于城市高温热点片区的模拟,评估实施前后的降温效果,为城市公园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指导和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以北京市五环内作为研究范围,一方面,高密度建成环境是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的重要原因[1],北京市在近10年间极端高温天数不断攀升,夏季平均温度也逐年增加①,尤其以五环范围内的建成区更为显著[20];另一方面,五环范围内的公园体系建设正逐步完善,三环与五环之间形成“一道绿隔”[17],各类型公园也在留白增绿的政策下建成。以此作为研究范围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研究结论也可对高密度人居环境下的城市公园建设进行指导。

本研究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的公园数据为基础②,结合百度地图选取北京市五环内的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48个公园,小于1hm2的公园占53.13%,1~10hm2的公园占28.35%,10~25hm2的公园占8.48%,25hm2以上的大型公园占10.04%,能够反映各类规模公园的建设比例(图1)。

图1 北京市五环范围内的城市公园分布

2 数据与方法

2.1 城市公园降温效益评估框架

公园降温效益的测度,一般通过降温幅度和降温范围两指标评估,对公园不同距离缓冲区的地表温度变化进行单独建模,根据温度拟合曲线由上升变为平缓或下降处的位置,确定“拐点”[22-27]。公园边界到“拐点”的距离则为降温范围,公园内部与“拐点”缓冲区的温差则为降温幅度。在面对大量的城市公园样本时,无法对每一个公园进行单独建模。或采用平均“拐点”距离的计算方式,以降温的最远距离作为降温范围,但并非公园发挥显著降温效果的有效范围[28]。

研究发现,随着与公园距离的增加,公园降温幅度呈现对数函数的变化趋势[27],与公园较近距离的降温幅度变化大,随着距离的增加,受复杂建成环境的干扰,降温幅度降低。不同于上述最远降温范围,有效降温范围内的降温幅度最能体现公园的降温作用。当超过有效降温范围后,城市公园对周边环境依然存在降温作用,但降温幅度随距离不再显著(图2)。

图2 城市公园降温作用随距离的示意图

为了对研究范围内大量公园样本的降温效益进行测度,需要建立统一标准,同时有效整合降温幅度和降温范围两指标。基于此,本文提出并定义了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测度指标。首先对研究范围内的城市公园以相同距离间隔生成缓冲区,拟合并寻求平均有效降温范围,之后计算公园的平均有效降温范围与公园范围的地表温度,评估城市公园的降温效益(式1)。

2.2 地表温度反演

本文选取2017年9月28日,云量为0%且研究范围成像较好的Landsat 8 OLI_TIRS卫星遥感影像,采用大气校正法对研究范围的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和计算[29]。

既有研究表明,地表温度与近地面气温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能够有效反映其变化趋势[32]。所以,通过热红外遥感影像反演而得到的地表温度,在一定程度能够反映出城市公园对周边建成环境的降温作用。下文提到的“温度”“降温”等均指基于此方法计算得出的地表温度。

2.3 特征要素选择

城市公园由于自身特征差异,表现出的降温效果各有差异[7]。本文尝试将公园设计的公园面积、边界形态、植被覆盖度、地形变化、蓝绿空间面积比5个特征参数与降温效益相结合,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曲线估计,探讨各要素与公园降温效益的相关性(表1)。

表1 公园设计特征要素选取

在城市公园设计中,首先要保证城市绿地依据规划所要求的面积建设,不同级别公园有不同规模下限;边界形状决定了公园与城市空间交互的界面,边缘面积比越小表示公园形状越规整,与城市空间的接触面越小;植被覆盖度与植物景观配置密切相关,绿色植物是公园能够发挥降温作用的主要因素[15];山体与湖泊形成的地形起伏是公园重要的物质设计要素,计算公园内高程的方差和极差,评估公园地形变化;蓝绿空间是产生降温效益的自然景观资源,统计水体和绿地2类空间的面积,计算公园的蓝绿空间面积比。

3 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测度

3.1 地表温度的分布特征

北京市五环范围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典型片区,地表温度呈“圈层递减,南高北低,楔形嵌入”的特征(图3)。1)“圈层递减”,三环内,建筑人口密度高,绿色空间数量少且布局分散,容易形成局部热岛空间,如琉璃厂和平安里的老胡同街区;而三环外,得益于“一道绿隔”的建设,公园的数量增多且更具规模,形成分布相对集中和连绵成环的组团,有效降低片区温度,如位于北五环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望湖公园等。2)“南高北低”,北三环以北地表温度低于南三环以南,除与公园数量和面积有关外,还因北部靠近北京生态涵养区,大面积的山地林地和河湖水库营造出适宜的小气候。3)“楔形嵌入”,多条楔形绿色廊道从不同方向嵌入城市,降低周边环境温度,如颐和园、圆明园、海淀公园等组成的公园系统,承担了西北片区的温度调节功能。

图3 地表温度和绿色空间的分布

3.2 城市公园有效降温范围的确定

结合公园与地表温度的分布关系发现,公园自身能够形成相对低温的“冷岛”,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周围环境温度产生影响。为量化公园的有效降温范围,以热红外遥感影像的精度30m为间隔,统计样本在相同距离间隔的温度变化,寻求平均降温幅度的“拐点”作为公园的有效降温范围。根据拟合结果,北京市五环范围内的公园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近似对数函数,随距离增加降温幅度逐渐减弱,在90m的范围内公园降温幅度最大,与距离的关系近似线性,每增加30m距离,地表温度上升约0.16℃,而在90~500m内温度变化逐渐放缓,当超过500m后,公园几乎无降温作用。故本研究得出北京城市公园的有效降温范围约为90m,最远降温范围约为500m,基于此进行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计算。

3.3 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分布特征

根据上述所得90m有效降温范围以及公式1,计算公园的降温效益。依据降温效益对公园进行划分,发现降温效益较低甚至无降温作用的公园,主要为面积过小的绿地或者是植被覆盖度较低的广场,其降温效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当面积超过10hm2,植被覆盖度高于40%,公园才能发挥较为稳定的降温作用(表2)。

表2 不同城市公园降温效益

由图4可知,公园的降温效益受到所处片区的影响,呈“中心高,外围低”的分布。三环至五环范围,不仅分布着大面积的公园,还有大量的农田、林地、草地等共同组成自然空间,整体的地表温度低于城市中心,使得外围公园的降温效益并不明显,而位于城市中心的公园则更能够充分发挥对周边的降温作用。例如,人定湖公园的降温效益较高,约5.84%,周边环境以高密度的人口活动和建筑群为主,形成高降温效率的情景。而北坞公园其周边以山地和公园为主,该片区的整体温度已处于相对低温的状态,公园很难再降低,降温效益仅为1.06%。

图4 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分布特征

4 影响城市公园降温的要素分析

城市公园的降温效益除了与其所处环境有关,也受公园自身设计要素的影响。在公园设计的初始及过程中,若充分考虑设计要素的温度调节作用,通过设计要素的调整实现局部空间微气候的改善,将有助于公园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4.1 面积大小

公园面积是影响降温效益的重要因素,总体来说随公园面积的增加,降温效益在不断增强,但两者为非线性的对数关系。相比于小型公园,大型公园在保证居民日常活动设施的配置基础上,进行绿色空间营造和水体设计,此类要素皆是提高降温作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发现,当公园面积超过25hm2后,降温效益随公园面积增加的幅度放缓(图5-1)。所以,当公园面积超过一定阈值后,单方面提升公园面积难以提高降温效益,需进一步考虑其他设计要素以实现更高的降温作用。此外,不同面积的公园在区位分布上也存在一定差异,超大面积的公园往往分布在城市外围,周边建设水平和人口活动量低,温度也偏低,难以产生较大的降温效果。

图5 单要素的相关性

对公园面积进一步划分后探讨相关性(表3),发现公园面积小于1hm2时,两者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表明小型公园的降温作用不稳定,蓝绿空间的面积小,加之受周围建成环境的热影响,公园降温效益更加难以测度。

表3 公园面积与降温效益的相关性

4.2 边界形态

公园边界形态呈由内到外逐渐规整的趋势(图6-1),城市外围的公园用地选址受外部环境约束小,靠近中心的公园用地情况复杂,边界形态曲折。与城市空间的接触面越大,降温效益越低,两者呈现显著负相关(图5-2)。当公园的边缘面积比大于约0.2时,边界形态过于曲折,难以发挥稳定的降温效益。而带状公园这类具有特殊形态的公园,边缘面积比值较大,蓝绿空间布局也因公园的宽度而受到限制,但与同等面积的块状公园相比,公园边界更长,降温影响范围更广。如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得益于贯穿其中的小月河,具有较高的降温效益,加之其面积较大,平均宽度达到了300m。

图6 单要素的分布特征

4.3 植被覆盖度

研究范围的绿量分布呈“外高内低”特征,四环-五环的范围有较高的绿化覆盖。而中心的北京老城区绿量水平有待提高。在北京市域绿色空间结构规划中,可以看出针对中心城区采取的措施是“绿化隔离”,而非“绿化渗透”(图6-2)。

植被覆盖度是量化自然地表的指标之一,城市绿化能够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已有研究多次论证其与地表温度呈现出很强的负相关。本文在分析植被覆盖度与公园降温效益的关系时,结果同样也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植被覆盖度增加10%,则降温效益提高约0.348%(图5-3)。这是由于高覆盖的植被对太阳辐射的截获和冠层蒸发的潜热吸收,能够有效减缓地表升温。

4.4 地形变化

研究范围内90%以上的公园具有地形变化(图6-3),其中25%的城市公园高程极差在12m以上。公园地形变化由描述公园地形起伏情况的高程方差,以及表征地形高差的高程极差组成。2个指标与公园降温效益均呈非线性的对数关系,即超过一定阈值后,对降温效益的影响逐渐降低。高程方差对降温效益的影响相对较弱,其阈值约为5(图5-4);高程极差的增加显著提高降温效益,其阈值约为20m(图5-5)。在公园设计中,挖湖堆山的地形营造能够显著提高降温效益,并在实际设计中与水体结合,复合而产生更大的降温效果;同时地形设计中的地形起伏不必过大,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5 蓝绿空间面积比

在有限的城市公园空间内,绿地与水体面积互斥,最优的蓝绿空间配置在公园设计中尤为重要。筛选出98个有水体空间的公园,发现蓝绿比多集中在0~0.2(图6-4)。由蓝绿面积比与降温效益的关系可知(图5-6),水体空间的增加能提高降温效益,但二者为非线性关系。降温效益的提升作用在蓝绿空间比大于约0.3之后开始放缓,再大比例的水体对于公园降温效益的提升作用不再明显,当蓝绿比大于1之后降温效益又继续增加,但此时大面积水体的建设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成本。

5 情境模拟与应对策略

5.1 情景模拟

通过ArcGIS热点分析对研究区域地表温度进行Getis-Ord G*运算,基于距离权重矩阵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探测高低值的聚集特征。提取Z值于95%以上的正显著区域,该区域表示研究范围内地表温度较高的聚集区。高温热点区域面积为2 717.82hm2(图7-1),平均地表温度为35.73℃,远高于五环范围平均地表温度32.23℃。根据上文城市公园降温要素特征的探讨,选取面积适宜、边界规整、植被覆盖度高、具有适当的地形起伏以及蓝绿空间比,同时降温效益较高的“标准公园”,作为理想情境置入热点区域,评估城市公园建设的前后降温效果。

图7 公园置入前(7-1)后(7-2)的情境对比

本文以东单公园为例(与全部公园样本特征参数的中位数相近),面积约4.5hm2,降温效益约为4.97%。为使置入公园的降温范围全部覆盖所识别的高温热点地区,结合上文城市公园降温作用最远距离500m的结论,以1km为间隔置入标准单元,共计28个,总面积为126hm2。结果表明,置入后区域的平均地表温度由35.73℃降低为33.53℃,高温热点面积减少1 082.16hm2(图7-2)。若结合北京市相关的城市绿地建设政策,采取高降温效益的公园设计,以及多点分散的布局原则,能够充分发挥城市公园的降温作用并有效缓解集中的热岛区域。

5.2 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应对策略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加剧,尤其是在建筑物高度集中且绿化有限的高密度建成区域。如何使城市空间适应正在发生的气候变化挑战,寻找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成为城市规划、管理和政策制定部门持续关注的议题。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评估框架,从公园规划设计角度出发,寻找影响降温的相关要素,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设计引导。

具体而言,在大规模增加城市公园用地受限的情景下,通过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要素、腾退更新后选取合适规模的公园、合理布置公园的间隔距离等方式提升公园降温效益,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1)城市公园能够在约90m范围内显著降低地表温度,最大降温范围可达500m左右。2)基于地表温度和降温效益的分布特征可知,公园降温效益除了受到自身要素影响外,还受到周边所处建成环境的影响。尽管城市中心“孤岛式”公园布局的降温效益更高,但对区域整体环境温度的影响有限。3)有关公园设计,面积大小、边界形态、植被覆盖度、地形变化、蓝绿空间面积比5个要素对降温效益有显著影响,且多以非线性方式存在。4)将上述认知应用于理想情境的热环境模拟,高温热点区域的面积减少超过50%。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在有关公园设计要素中,对非线性趋势的“阈值”判断是通过数据绘制图纸观测所得,尽管不是准确的数据定义,但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研究建议北京市中心区应当依托城市更新策略与计划,适度增加面积在1~10hm2形态简单规整的城市公园,其间距控制在约1km。在城市公园内部设计要素中,提高植被覆盖度,保持适宜蓝绿比,适当挖湖叠山的地形营造等,提升公园的降温效益。总体来说,本研究在证实公园有助于调节城市热环境共识的基础上,发现公园降温效益既受外部片区环境影响,也与公园自身要素有关,进一步寻找提升降温效益的相关城市公园设计要素,完善了城市热岛研究在指导规划设计实践方面的不足。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① 中国天气网:《37.3℃!北京8日气温创今年来新高 大数据显示北京夏天越来越热》。http://news.weather.com.cn/2020/06/3338445.shtml。

②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城市公园》。http://yllhj.beijing.gov.cn/ggfw/gyfjqyl/cs/。

猜你喜欢
蓝绿城市公园降温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基于能值分析的黄河流域粮食生产系统蓝绿水资源利用评价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女性灵动风采
立体绿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运用
降温的办法
一起来消消暑 盛夏降温美妆品清单
小老鼠降温
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