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郑梅姐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和管理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此情境下,教师应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概念图能有效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所以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如今,概念图的作用和功能在教学实践中已经被验证,因此,高中地理教师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应用概念图,解决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难题。
概念图是概念地图、概念构图的别称。它是借助图形的方式,表达一系列概念及概念关系的可视化思维结构图。从构成来看,概念图的核心是概念和概念关系的揭示和反映;从功能来看,概念图是借助概念、知识组织和网络来表征知识的工具。在概念图中,人们表达概念及概念关系的方式非常多,其中,点和线是代表概念、关联的常用方式。概念图的制作依据是人脑中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知识体系,反过来,概念图也反映、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只有基于对领域知识的专业认识,人们才能在绘制概念图时,用点、线清晰表明概念的关系和意义[1]。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学习的顺利与否与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意义的同化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取决于这种关系。有意义、高质量的学习都要基于旧概念网络构建新的概念网络,并不断向新网络增添新内容,完善知识体系。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科学性已经被验证,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高中地理知识体系复杂而庞大,无论新知识、新内容的学习,还是已学知识的记忆,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是易事。之前,许多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时,都是借助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构建新知识体系。这种方法费事费力,效果不佳。学生只有将新知识与学过的概念建立联系,使新旧认知结构相互作用,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学提出更高标准的情况下,地理教师可以将概念图巧妙引进课堂,借助概念图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将新知识放在相应的知识结构和位置上,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爱上学习。
概念图是一种图示工具。在应用概念图进行地理教学时,任课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和工具的关系,做好概念图制作和设计,确保概念图的质量,促使概念图在地理教学中发挥最大价值。之前,在制作概念图时,人们采用的都是手工制作法,即以笔、纸、卡片等为工具,借助手工、人力去设计和制作概念图。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手工制作方式已经过时,计算机成为制作概念图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也都是借助计算机制作概念图。计算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概念图的制作效率。不过,无论哪种方式的概念图制作,都要有明确的思路、严格的步骤。概念图制作方法和步骤大致如下:(1)选择专业的知识领域,列出相关概念,找出中心概念;(2)内化概念排列结构和顺序,确保概念图中心明确,有秩序,主次分明;(3)设想和拟定概念图的纵横关联、主次关系,使概念之间建立联系;(4)绘制概念图,并对概念图进行添加、修改、完善,直至概念图具有工具的功能和效用。
教师在使用概念图时,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时因地制宜。在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时,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制作概念图,借助概念图让学生学习新知识,还要在制作概念图时,让学生了解概念图的作用,学会制作、使用概念图这个工具[2]。所以,在制作概念图时,教师要给学生做好示范,让学生学习、分析和掌握概念图的绘制方法。如有必要,教师可以基于简单的讲解,与学生一起制作概念图,让学生快速把握概念图的制作和使用规律,掌握概念图制作知识和技能,为学以致用、高效学习打好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概念图给予学生引导、启发和点拨,让学生借助概念图使抽象空洞或复杂的知识建立直接的联系,并让学生进行探究式、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制作概念图,将知识进一步内化。教师将概念图巧妙应用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概念的内在联系,提高学习效率,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概念图不仅具有图形的可视化特征,还可以全面解释概念的关系,让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在地理教学中,概念是最基础的内容。掌握概念是学好地理的基础。以概念为核心,寻找不同的节点,将概念以层级连接起来,构建多节点的概念网络,是学习地理的科学路径。在整个地理教学中,尤其是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如果能借助概念图来展现概念的意义、不同概念的层级关系,让新知识结构变得更加清晰,就可以消除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概念图为工具,从最基础的知识概念入手,呈现概念的关系,让教学变得更加简洁清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课为例,本课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知识点零碎,而且许多概念、天体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科幻电影中的“名场面”,再利用节点、连线、概念绘制概念图,在概念图中展现概念之间的关系,将本课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图示化,结合概念图讲述相关概念和知识,并提出问题,如: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为什么普通?又为什么特殊?特殊性如何体现?天体系统的层次性非常鲜明,天体系统有哪些层次关系?你认为其他星球上有外星人吗?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宇宙中的生命、物体和其他相关知识充满好奇。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问题。这既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高中地理中概念知识点繁多且复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指导学生整理加工不同时期和地域涉及的地理概念。不同学生在理解相同地理概念时会有所不同,自然而然会获得不同的学习成果。此时,地理教师需要运用不同方式聆听学生的表达,换言之,需充分考虑学生在制作概念图时展现的不同形式。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还需指导学生基于整体角度对地理概念进行整理加工,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3]。
例如,在“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概念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在借助概念图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的要点清晰展示出来,将主要概念和知识点呈现给学生。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入问题“城市化进程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提取主要的概念和知识,找出概念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再以人口变化的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人口增多的原因及产生的问题,分析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构建概念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会导致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加大,城市人口膨胀,建筑用地增加等问题。其中对人均耕地减少和粮食需求增加这一问题,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人们会使用大量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壤污染加剧。城市人口膨胀和建筑用地增加会造成工矿业生产规模扩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因人口增加而出现的一系列变化。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内容。概念图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4]。教师要做好点拨和提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堂内容。地理教师要让学生清晰认识概念之间的关系,构建概念图。在示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绘制概念图,同时,还应注重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让学生展示制作的概念图,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以“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为例,教师可以引入概念图,明确知识内容和知识脉络,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不断完善地理知识体系。如在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问题:“形成和发展农业地域的基础是什么?农业区位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入手分析农业区位选择,能加深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因素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农业地域的类型,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从种植业和畜牧业两方面入手,让学生思考如下两个问题: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中,有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分析其形成的因素;在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中,主要有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分析形成的条件和因素。在学生对知识点和概念进行梳理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相应的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内容。
深度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学情,适当拓展学科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等目标,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符合深度教学理念,最重要的是能强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拓展学生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思维品质。地理学科包含大量多元且丰富的地理现象与原理。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地理规律,使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复习课中,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引导学生复习基础知识,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如在气压带相关知识复习中,教师可以结合概念图利用留白的方式,让学生对留白部分进行补充,帮助学生复习相关概念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绘制概念图,查漏补缺,构建高效复习课堂。
在习题课中,教师需要对习题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绘制的概念图,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是学生解题出错较多的题目类型。在讲解时,教师可以概念图的方式,将解题思路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在面对同类问题时,就可以自主绘制概念图,写出解题思路,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应用概念图,能够改善学生在以往学习中死记硬背等机械化学习现状,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应用所学知识。学生利用概念图能将多章节地理知识相联系,从整体层面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巧妙利用概念图,结合教学内容和过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