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环保老兵的文学梦

2022-07-12 13:00:23罗建云
环境 2022年5期
关键词:童养媳环境保护局军分区

罗建云

【人物简介】杨亲焕,男,1953年生,湖南娄底人。1972年入伍,历任某海防团团长、湛江军分区参谋长、东莞军分区参谋长,2006年转业至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任副局长,直至退休。爱好文学,喜欢写作,常有作品发表。退休之后开始长篇小说创作,出版《军娃》《童养媳》二书。

退休以后干啥?是无数退休干部共同思考的话题。东莞有位退休环保老兵,退休以后拾起笔,从事长篇小说创作,七年时间,公开出版两部长篇小说,作品被新华社、学习强国推荐报道,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位退休环保老兵的毅力与勇气。他为什么会从事文学创作呢?带着这个话题,笔者走访了退休环保老兵杨亲焕。

从小就有文学梦想

杨亲焕,出生于1953年,湖南娄底人。父亲是矿工,母亲是农民,生活在地地道道的山村,依靠父母辛勤劳作,勉强维持家庭生计。在那一年月,他是不幸的,因为个子高,需要更多食品维持营养需求,但家庭无法保障,不得不时常挨饿肚皮贴后背,滋味特别难受。但他又是幸运的,在他身边,绝大多数人还是文盲,大字识不了一箩筐,他却有幸在父母的支持下,读了高中。这年代,高中生不算什么;但那年代,能读个高中,比现在读个普通本科还难。可他读了,而且成绩不错。

在读书时,杨亲焕对文学表现出奇的喜好。每次看到学校图书角挂出的小人书,或是经过报刊亭看到有人销售连环画,他就特别感兴趣,总想找机会坐下来阅读。看书里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巧妙構思;看故事情节是如何层层推进;看编辑部地址在哪里,自己能否投稿……如此等等,让他陷入文学的梦幻中,欲罢不能。他多么渴望,有朝一日,自己的文章也能在杂志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也能结集出版。

当兵改变人生命运

杨亲焕出生在湘中农村,紧傍资江,每天面对的,除了山还是山,除了河还是河。炊烟袅袅,渔光点点,在今天看来,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而在那时,这些就是贫穷与苦难的象征。作为一个农村娃,要想走出困境,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读书,要么当兵。但那时读完高中没有书读了,只能回乡,他就选择接着去当兵,如果能吃苦,考军校,脱离贫困道路的希望总是有的。

他的父亲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激烈战斗,知道军人对祖国的作用与价值。所以,虽然家庭贫穷,缺少劳动力,父母依旧支持儿子去报名参军,保家卫国。

1972年,年仅19岁的杨亲焕通过层层审查,终于光荣入伍。开始,他以为参军是直接去前线与敌人展开战斗。当他来到广东台山时,发现竟然是与无数新兵一起围海造田,让他多少感到有些失望。当时部队很多人说:“当兵种田,不如叫我爷爷来,他们都是老农民”。可他不这么想,到部队了,就等于参加了革命,只要部队号召的,就是革命事业,于是,他毫不抱怨地投入了围海造田工作。

台山位于南海之滨,台风大,气候湿,温度高,烈日炎炎,让这个湖南小伙特别难受。考虑到自己肩负父母的重托,为报效祖国而来,再苦再累,他也忍受了。对此,他笑笑说:“当兵虽然苦,虽然累,但可以吃饱饭,总比在老家挨饿强。”看似笑话,却呈现了那个岁月的艰难。

围海造田,绝大多数任务靠人肩挑手抬,几乎与农民无异。可杨亲焕读过高中,在连队是典型的知识分子。指导员特别器重他,便让他写通讯报道、编故事。写歌曲,激励大家的士气。那时,他也不知道自己写得好不好,反正让他写,他就写,通过连队田间饭堂广播播出,很受官兵欢迎。慢慢地,他就成了连队“一支笔”,名气也越来越大。

由于表现突出,杨亲焕入伍仅仅两年,就火速入党提干。再后来,他如愿以偿,考上郑州高炮学校,成了一名货真价实的军校生,命运自此彻底改写。不用再回农村犁田了,不用再背晒太阳口咬土了,可以与梦寐以求的绿色军营相依相伴一辈子了。

守护国家绿水青山

军校毕业后,杨亲焕主动报名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他始终觉得,作为一个军人,不上前线,不去打仗,那不叫军人。

1978年底,他来到中越边境参战。作为炮兵侦察干部,为了炮弹有的放矢,有效打击敌人,他与同事得提前做好侦察、测算、准备工作,使每一发炮弹发挥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海防团,被委以重任,从基层排长一路升迁,直到担任师团领导;1996年派任湛江军分区参谋长;2003年调任东莞军分区参谋长;2006年转业至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任副局长。

杨亲焕说:“不管是在军队,还是在地方,我都有一个使命,就是要把本职工作干好,只有把工作干好,才能对得起组织对我的信任,才能真正报效祖国。”

任海防团团长期间,杨亲焕深入基层,加强士兵思想教育,加强干部素质培训,加强团队作风建设,加强海防军事管理,使海防团这个特殊的军事组织发挥良好的作用。在湛江、东莞任军分区参谋长期间,杨亲焕主动与地方加强联系,做好地方军事组织与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国防教育与宣传工作方面,他可谓呕心沥血,颇受地方党委与政府赞赏。转业至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后,面对全新的领域,全新的团队,他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与同事相处融洽,负责的本职工作也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嘉奖。杨亲焕常说,环保领域也是战场,为了青山绿水,为了莞邑大地,得打好这场硬仗,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金山银山。

遗憾的是,从做海防团团长开始,到在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退休,他除写写“豆腐块”文章,几乎不敢奢望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他总觉得,人的精力有限,如果把精力用来搞文学创作,自然可能影响正常工作。为了把党和政府交给的光荣使命干好,干出色,他想着先好好工作,等退休了,再进行文学创作。

退休之后为梦而写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2013年,已经六旬的他,开始要面临退休这个问题。退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退休以后做什么?他笑着说:“那好办,退休以后我可以写小说。”

很多人以为他只是说着玩,没想到他退休后即刻构思《军娃》这部长篇小说。《军娃》讲述20世纪八十年代随军孩童成长的故事。主人翁郑兵兵出生于军人家庭,爷爷郑憨山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军入伍,抗美援朝时牺牲在朝鲜战场;父亲郑益湘是遗腹子,长大成人后,子承父业参军戍边,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带队杀敌立功。郑兵兵五岁随军进入军营,后与团部随军子弟一起求学。从小被军嫂带大、火热的军营、男人世界的熏陶,特殊环境的历练,使郑兵兵迅速地成长成熟,实现了儿时期冀的梦想,获得了儿时企盼的成功。该书创作结束,投稿至光明日报出版社,没有任何波折,获得公开出版。在2019年八一建军节这天,通过学习强国、新华网向全国读者重磅推荐,好评如潮。

受此鼓舞,杨亲焕一鼓作气,又构思《童养媳》这部长篇小说。该书也是纪实体小说,以他的外婆为原型,描述了上世纪初湘中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他说:“我的外婆是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的创始人陈天华家族亲戚,因为历史原因,很小就以童养媳身份来到外公家。外婆精瘦高挑,粗通文墨,在她的努力下,让一个濒临困境的家族走出危机……”每次提到外婆,杨亲焕就两眼落泪,他觉得有责任、有义务写好这段历史,让大家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两年的艰苦创作,投稿至羊城晚报出版社,又获得公开出版,被众多媒体宣传报道。

《军娃》《童养媳》两部初稿均超过40万字,后经反复修改,打磨,各留下30余万字。《军娃》还向海外推广,成为一带一路文化输出战略下的优秀作品之一。目前,《童养媳》已有电影投资机构同杨亲焕接触,想找机会再现这段催人泪下的苦难史。

《童养媳》出版后,杨亲焕手抚充满油墨芳香的样书看了又看,好像自己的孩子终于诞生了,很开心。我悄悄地问他:“您还计划写长篇小说吗?”他说:“其实,我想写,可是年龄大了,眼睛不行,已经看不清字了,不能再写啦。”他让我评价《军娃》与《童养媳》两部长篇小说,我说:“人这辈子,能公开出版两部长篇小说,而且是原创,已经死而无憾了。”他看着我,哈哈大笑,说我过奖了。我郑重地说:“这是真的,人生难能写出两部厚重的长篇小说。而您退休以后能坚持写下来,体现了您顽强的军人本色,有毅力与意志,不服不行……”他好像一个受到表扬的小孩子,开心地笑了,连忙说:“那是,那是……”

猜你喜欢
童养媳环境保护局军分区
红色童养媳
金秋(2019年5期)2019-06-25 01:33:32
康菊英:从童养媳到全国劳动模范
红色童养媳
党史纵横(2016年12期)2017-01-05 21:44:57
达州军分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国防(2016年11期)2016-12-06 05:14:22
履职尽责勇作为 砥砺奋进谋发展——记衢州市环境保护局柯城分局局长童云海
用生态文明铺就发展之路——访安徽省岳西县环境保护局局长程卫华
军营中的“反光镜”——记河北省人大代表、廊坊军分区政治委员吕双平
如泣亦如诉
——从民间歌谣看中国历史上的童养媳
文教资料(2016年17期)2016-03-16 20:38:28
军分区 警备区的区别和演变
国防(2012年9期)2012-08-15 00: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