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芒
东溪河起于黄江河中闸,全长约40.5公里,流域面积为475.5平方公里,上河段全部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境内,以下河段为界河,左岸为陆丰市,右岸为海丰县。据东溪水闸国考断面监测数据显示,东溪河水质由2017年的Ⅱ类水持续下降,2018年起连续4年仅为Ⅳ类。
对此,汕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决心下大力气打击各类涉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还东溪河一泓碧水。2022年3月,汕尾市集中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执法行动开展期间,东溪河水质持续达标,目前该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执法方案完备
培训督导到位
在汕尾市委、市政府的全局谋划和精心部署下,2020年3月,汕尾市成立了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指挥部;2021年12月,印发了《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任务清单(第一批)》,要求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限定完成时间;2022年3月,制定了《2022年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专项执法方案》(以下简称“执法方案”)。
据了解,该执法方案围绕“确保2022年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的工作目标,统筹、协调汕尾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力量,对涉水相关企业、养殖业、入河排污口开展专项行动,进行全覆盖清理整治;同时,强化跨县域水质巡查监测力度,对水质超标的区域、排污超标的单位依法查处,严厉打击东溪河流域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笔者从汕尾市生态环境局执法监督科相关负责人处获悉,这次专项执法行动从2022年3月10日开始,至4月10日结束,执法范围包括海丰县城东镇、陶河镇、可塘镇、赤坑镇和大湖镇5个镇区及陆丰市星都开发区、潭西镇、河西镇和上英镇4个镇区,是一场真正的全覆盖式的清理整治行动。同时,为巩固执法成效,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按照执法方案常态化专项执法,并由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制定《汕尾市2022年东溪河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联合执法方案》,强化部门配合,精准执法,力保达标。
该负责人表示,为将行动方案落实到位,汕尾市生态环境局成立了执法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执法现场会,还组织参与行动的全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和东溪河流域所在地9个镇综合执法人员开展相关执法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以新《行政处罚法》和现场执法要点为主,进一步强化了基层执法人员的环境执法能力。
海丰县、陆丰市政府也高度重视,为此成立了工作专班,强力组织行动开展,配合汕尾市执法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镇(区)综合执法队伍全力投入专项执法行动。
在督导检查方面,汕尾市同时成立了2022年东溪河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督导检查工作专班,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挂帅,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与其中,采取多部门合作、协同监督的工作机制,对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专项执法行动予以监督。
督查工作分五个组进行,对涉水工业企业等相关单位的污染防治设施是否建成并正常运行、“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情况、入河排污口整治进展情况等各项内容进行逐一检查,确保每次专项执法行动达到预期效果。据悉,全面督查已于5月正式拉开序幕,各督导组每周至少开展1次现场督导检查,每月通报1次检查结果。该项督导检查工作将持续到2022年底,力保2022年全年每日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各项指标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
行动统一迅速
执法效果良好
有了完备的执法方案、业务培训及督导检查,执法工作的开展就更加有的放矢,能够做到“指哪打哪”“弹无虚发”。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协调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量,采取集中执法、交叉执法、异地执法等方式,联合海丰分局、陆丰分局、陆河分局综合执法队伍,深入到东溪河流域沿线9个镇开展了“地毯式”联合执法行动。期间,突击执法与“双随机”执法等方式灵活穿插,抽查、暗查、夜查等密集执法行动使环境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汕尾市东溪河流域涉及9个镇区,执法任务最重的就是海丰县和陆丰市。其中,海丰县可塘镇遍布珠宝加工、毛衣针织、白酒制造等行业企业;东溪河流域鱼塘面积共2.8万亩,海丰县就占了2.2万亩,因此鱼塘养殖户的数量,也是海丰县最多;涉及耕地面積方面,赤坑镇、可塘镇和潭西镇三个农业大镇均在海丰。因此,海丰县在此次专项执法行动中,面临的压力和难度可想而知。
3月10日,汕尾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庄振雄、执法科长陈火荣带领海丰分局执法人员,会同广东省汕尾生态环境监测站的监测人员,针对专项执法行动前对企业的排污问题线索以及各支流的监测情况,充分研判,形成突击检查企业名单,采用“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前往海丰县可塘镇进行突击检查。可塘镇近年来大力发展宝石加工产业,其中的泡酸和注胶工序较易产生环境污染。在这次突击检查中,发现一些公司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排放的废水存在pH值超标的问题;有的公司废水经过沉淀池处理后通过私自违规设置的排放口直接排向外环境的水沟;一些公司未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未依法建立载明防治污染设施运行、维护、更新和污染物排放等情况的管理台账。执法人员立即进行现场取样留证,根据具体情况要求相关企业立即停产整顿,对涉及环境违法的企业进行立案处理。
专项行动期间,工作组收到热心群众反映,海丰县可塘镇某企业可能存在偷排废水的情况,汕尾市生态环境局执法监督科立即出动,联合广东省汕尾生态环境监测站对涉及的企业开展了突击执法检查。现场利用快速测试纸对其总排放口进行测试,发现其排放废水存在超标现象,执法人员检查并询问企业相关人员,固定相关证据,市局将监测报告及其他证据材料交给属地分局依法立案查处,目前该案件正在依法办理当中。
针对汕尾市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前期掌握的企业和畜禽业清单,执法人员开展了大量认真细致的执法工作。除了逐一深入现场全面检查清单内的企业外,对清单外的企业,也会依法开展全面检查,绝不放过每一个可疑的污染源;在现场,执法人员还利用生态环境执法APP检查笔录、询问笔录及相关证据材料进行录入;各检查组每天工作结束后,会将相关证据材料和资料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同时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及时限。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加上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使得本次专项行动取得圆满成功。
据统计,自3月10日开展东溪河专项执法行动至今,共组织市、县、镇执法人员共出動1136人次,检查了347家企业,其中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场178家,责令整改80家,立案查处6家,由各镇依法查封“散乱污”企业54家,畜禽养殖场拆除了7家。
惩治教育并重
实现标本兼治
“这次专项行动实现了标本兼治的行动目标,不仅使违法排污企业得到了惩治查处,也借此机会向创业人员、社会公众进行了环保法律宣讲及意识引导。”汕尾市生态环境局执法监督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保障行动效果,从组织领导、市县联动、专家团队、工作机制、督导问责等所有可能涉及的环节,我们都做了充分的考虑和规划。”
据了解,在组织领导方面,专项行动获得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汕尾市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指挥部成员进行了调整,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工作专班,专班组长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海丰县和陆丰市也参照市成立了领导机构;在专家团队方面,汕尾市和所辖县两级为此次行动特地聘请了专业技术团队,行动未开始就进驻基层,迅速摸清了污染源底数,为制定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攻坚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工作机制方面,完善调度、监测制度,实施水质一周一测,工程一周一调度,每周定期召开水质达标分析会商会,同时完善攻坚工作通报、约谈等相关机制,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形成闭环管理;在督导问责方面,加大了督导问责力度,成立了督导检查工作专班,强抓督导抓落实,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传导攻坚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着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借由此次专项行动,执法人员也对相关企业进行了面对面的法律知识普及,帮助企业落实整改达标排放,完善有关手续,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同时,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等传播渠道,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围绕法律法规、规划、相关法律责任、典型案例、行业技术规范等内容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升了公众的法律意识、守法意识,开展以案说法,教育引导广大公众共同守护东溪河。
据介绍,接下来,汕尾市生态环境局将按照相关工作部署,继续深入开展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专项执法行动,通过依法查处一批、规范提升一批、关停取缔一批、公开曝光典型案例一批的举措,强化源头管控,营造敬畏法律、严格执法的高压态势,确保东溪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