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生命之视角,唤人性之光芒——《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2022-07-11 06:31冯廷婷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瑟夫莫泊桑

冯廷婷

【教材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小说作品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学生阅读这一单元的小说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对小说本质的理解和对特征的把握是小说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对小说的内涵理解到位了,对小说的特征把握准确了,才能够在教小说时把内容选择正确,才能够教‘准’、教‘对’,进而教‘好’。”[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2]《我的叔叔于勒》作为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经典短篇小说,其虽篇幅短小,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作者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出丰富的人物形象,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中人情的冷漠,呼唤人性真善美的回归。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阅读的基本能力,具备概括梳理文章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等能力。但在小说阅读中,比较容易看到的是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等内容,较难看到的是作品主旨、作者意图,更不容易看到的是叙事过程中表达方式的作用。开展小说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不容易看到的东西,更要教给学生怎么看到,即解读方式。了解叙事者、掌握叙事视角是小说主要的解读方式之一。因此,教学这篇课文,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关注小说叙事视角,并以此延伸到对社会、生活、人生的关注上。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用自己的心灵和笔尖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梳理小说情节,感受作品人物形象;

2.关注小说叙事视角,了解叙事视角的选择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3.体味小说丰富内涵,理解人道主义之爱。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典型人物性格的另一面,理解作者为何以“我”的视角进行叙事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真情的呼唤,进一步理解社会与人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知人论世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王维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明确:表达了诗人在重阳时节客居他乡思念亲人之情。

师:发挥一下想象,如果诗人有一扇任意门,当时的他会不会打开这扇门,与亲人相聚呢?是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会这样选择呢?为什么有的人偶遇到分离几十年的亲兄弟非但不去相认,却避而远之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去探个究竟。

介绍作者莫泊桑以及本篇课文的社会背景,PPT展示以下内容:

【知人论世】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所谓“批判现实主义”,就是作家对现存的社会秩序所持的基本态度是批判的。他擅长从平凡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拥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名。

【作品背景】《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中的一篇,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在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期盼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道路,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商人回到家乡。这篇小说正是创作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的不满。

二、理清脉络,感知人物

师:通读全文,请简要说说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预设1:于勒。觉得他有家不能归,在船上卖牡蛎很可怜。

预设2:菲利普夫妇。前面希望于勒尽早回国,但在船上偶遇于勒,发现他过得并不好,躲避他,觉得他们很现实、很冷漠。

预设3:课文中的“我”(若瑟夫)。最后给于勒小费,觉得他很善良。

师:为什么菲利普夫妇之前希望于勒回国?

预设:因为于勒叔叔寄了两封信,第一封信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哥哥的损失;第二封信说怕哥哥担心他所以写这封信,又说他发了财就回家,和家人们一起过好日子。

(一)以“信”分析于勒

师:为什么于勒在第一封信中说要赔偿哥哥的损失?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回答。

预设1:“当初他行为不正,糟蹋钱。”

预设2:“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师:第6 段是对于勒过去的介绍,从这里可以看出于勒是个怎样的人,能否通过具体字词得出结论?

明确:花钱大手大脚,贪财享乐。尤其是“一干二净”“大大占用”这些字词更能看出年轻时候的于勒叔叔是一个败家子形象。

师:从这两封信当中,我们能够看出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1:从信的内容可以看出于勒叔叔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预设2:被赶出家门后,从信中看出他的忏悔及对家人的牵挂、希望回报家人的善良。

师:如何分析出来的,看到8-10 自然段,能不能通过文中具体的字词进行解析?

明确:“于勒到美洲做上买卖,不久就给我们写信;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从“不久”“又”这两个时间词可以看出,于勒还是惦记哥哥一家,对哥哥一家充满歉意,想弥补、报答哥哥一家。假如于勒到南美旅行是真的,他确实挣了一点钱,那么这封信就表达了他对亲人的真诚与关怀;假如于勒到南美旅行是假的,他还没挣到钱,那么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安慰兄长挂念的心。不难看出,此时的于勒,性格已发生改变,人性已回归其心。

(二)以“信”分析菲利普夫妇

师:收到信之前,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是怎样的态度?

明确:第6 段“认为他是坏蛋,是流氓,是无赖。”

师:收信后的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有改观吗?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语句进行回答。

明确:有,第8 段“这封信使我们全家人深切感动”“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师:为什么菲利普夫妇会有态度的转变,他们为何会相信信件的内容?

明确:他们对于勒的态度的转变皆因于勒在信中说他挣钱了。菲利普夫妇选择相信或宁愿相信是因为现实生活的拮据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师:从夫妇二人态度的转变,初步评价一下他们的形象。

预设:势利。

(三)以“船”分析菲利普夫妇

师:那我们来看看,当时于勒是怎样离开的?

预设:第7 段:“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勒阿弗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明确:引导学生思考“打发”于勒去美洲的是“人们”,为什么不是“菲利普夫妇”?用的动词是“送”,为什么不是“赶”?由此可见,弟弟去美洲,或许菲利普也有过无奈,也做过思想斗争。菲利普夫妇也并非前面同学们所评价的那样冷漠无情。

师:请同学们找出文章第一次出现“船”的地方。

明确:第3-4 段:“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表明菲利普盼望着于勒的归来。故事最后的高潮还是发生在“船”上。

师:当二姐举行婚礼后,全家人踏上前往哲尔赛岛的轮船,发生了哪些事?小组之间讨论一下。

明确1:父亲被两位漂亮太太吃牡蛎的高贵吃法所打动,也想在女儿女婿甚至其他游客面前装腔作势一番,问家人:“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一个贫苦家庭的辛酸与苦楚,都隐含在“你们要不要”这几个字里。而当听到父亲要请吃牡蛎时,母亲虽然知道家里的经济条件,但是不敢承认,只好借口说牡蛎伤胃,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就行,不必过多,甚至忽略了若瑟夫,借口说男孩子不必吃这些东西。从这些语言描写当中可以看见母亲虚荣吝啬的性格。明明生活非常拮据,但是因为虚荣心,不敢实话实说。作者通过几句对话,将夫妇二人复杂的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传达出对处于社会底层的穷苦人民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对后文中菲利普夫妇躲避于勒的行为表现出一点理解。

明确2:前去买牡蛎时,父亲菲利普认出眼前衰老的穷水手好像是他的弟弟于勒,他的第一反应是紧张不安,而他的动作是“向旁边走了几步”,加上“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的神态描写以及“低声”和妻子说的一番话,层次分明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菲利普的震惊、落魄。

明确3:父亲向船长打听于勒的事,但前面却绕了许多弯子,是为了不被船长发现他的用意,更害怕船长知道他和于勒的关系,只好东拉西扯,但又急于想转入正题,“终于”含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急迫,从中表现出他急切、恐慌的一面。

师:那么,既然之前迫切希望于勒叔叔回国,当他们在船上偶遇了于勒之后,为何没有相认?

预设:于勒并不是如信件所说去旅行,而是在卖牡蛎,情况糟糕。菲利普夫妇担心于勒回来会拖累他们,于是避而不见。

师:课文中哪里表明了夫妇二人不认于勒的态度?

明确:引导学生找到母亲克拉丽丝的语言描写,第31、35、36、38 自然段,从文字的神态、语言描写能够表明在重复着不认于勒的是母亲克拉丽丝,而父亲菲利普并没有直接表达不想认弟弟于勒。这是菲利普夫妇二人的不同之处。

师:如果你是菲利普,带着全家与女婿旅游,遇到落魄的穷弟弟,当时的你会不会与弟弟相认?

预设1:不会,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工作只是底层公务员,还需养活五口人;有一儿子和两个年近三十没出嫁的女儿。如果认了于勒,家庭负担会更沉重。

预设2:会,因为那是自己的亲弟弟,缘于亲情,会相认。

师:如果菲利普当时认了于勒,将发生怎样的状况?

预设1:菲利普认于勒后,发生的第一个情况可能是妻子克拉丽丝当场撒泼、大闹,场面混乱。

预设2:女儿的未婚夫可能会离开,男青年是读了于勒的信,才决定娶菲利普女儿的。于勒信里提到了钱财,“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师:男青年爱菲利普女儿吗?

预设:他爱的是金钱,不是菲利普的女儿。此时如果认出于勒落魄、无钱财,他就可能不会娶她。

明确:引导学生理解家庭因为贫穷,所以大姐、二姐都嫁不出去。但是因为有了于勒叔叔的信,那个青年与二姐定下婚事,揭示了当时整个社会对金钱的变相渴望,及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细节极具讽刺意味,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情节设置非常巧妙。

师:在什么情况下,菲利普会选择与弟弟相认呢?

明确:第一,妻子和女婿都不在身边时会认,因为妻子不同意我认又穷又有挥霍恶习的弟弟。我认了于勒,也可能吓跑女婿。第二,当我经济条件稍为宽裕时,会主动找到弟弟,给他一笔钱。但目前船上的情境,都不属于这两种情况。另外站在于勒的立场,此情此境的窘迫中,若被人认出,于勒必定感到尴尬、羞愧。

菲利普把妻子、家庭、女儿放在第一位,把弟弟放于次位,虽然并非最好的选择,却是可理解、可原谅的无奈之举。此时不认,也并不代表未来不认。因此我们不能用“虚伪、自私”等词语来断定菲利普的人物性格。弟弟挥霍了属于兄长的一半遗产,也没见兄长追责、讨要。期盼一个阔绰弟弟回国,解兄之穷困,不能说是贪婪;看到一个落魄弟弟,兄长因自己本身穷困,暂时难以帮助弟弟,也不说其是虚伪、自私的。

得出结论:当菲利普选择不认于勒,也许是出于为女儿的婚事着想,也许是为了夫妻之间的情感,也许是为了保存弟弟的颜面。他是一位心里有家庭、有爱、温暖的丈夫,是一位冷静、理性、不冲动的成熟男性。

师:那么如果你是母亲克拉丽丝,是不是也有着跟菲利普一样的不认之隐呢?看到于勒,你的内心独白又是怎样的?

(学生发挥想象,思考当时母亲的内心独白。)

明确:引导学生找到叙述家庭贫困的句子(第1、2、17 段):“作为家庭主妇,责任是照顾好这个家庭,但家里的拮据让我感到分外痛苦。为了女儿的婚事操碎了心,但好在现在有人愿意娶她,这都是因为给他看了于勒的那封信。现在在船上突然见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穷水手,说他是于勒!这让我害怕、惊恐,会不会女儿又嫁不出去了?他会不会又要跟我们回家?以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

得出结论:看似“无情”的母亲克拉丽丝,实则有着不尽的苦楚与辛酸。会说出那样的言语,做出那样的举动,一定程度上也是迫于无奈。

【设计意图】作为教师,应尽最大可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揣摩他人内心的正向价值,尤其是有血缘亲情的人,放大对方内心的温暖之处。因此在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时,不能一味地将其认作是“贪婪、自私”的人,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变换角色,发挥想象去感受夫妇二人的无奈抉择,感受人性的另一面。

(四)以“船”分析于勒

师:对于在游船上的于勒,作者又是如何刻画的?

预设1:第21 段,“一位衣衫褴褛的年老水手”。

预设2:第42 段,“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明确:于勒卖牡蛎的动作和过程在文本中有两处展示。一是他撬开牡蛎递给身边的先生,再由两位先生递给小姐;二是他的眼一刻也不离开他手上的工作。这些动作、神态、细节描写表明,他内心有着悲哀和失落,但与原来的“流氓”于勒相比,已经看不出好玩和轻浮。特别是当“我给了他十个铜子小费”时,他赶紧谢谢我,“上帝保佑您,我年轻的先生”,无助的穷人,常常祈求上帝保佑,这句话是真诚的。给小费,这是一种对服务表示额外感谢的行为。这时于勒心中有一种感动,这种感动一是因为十个铜子陪衬了他的穷,二是因为他认为他的劳动到了认可,感到了个人的价值所在,同时也表明于勒已经有了感恩之心。

师:船长口中的于勒又是怎样的?

预设:被船长叫作“老流氓”。

明确:即使被人称作“老流氓”,他也忍气吞声。其实于勒早就想回到家乡,在这条游船上待了一年,期间也打听了菲利普一家的现状,但一个狼狈不堪的穷苦水手,还是为自己保留了最后的一点自尊,他自食其力,不愿再拖累人。

师: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概括一下文章故事情节。请以“动词+于勒”的短语形式,谈谈你的思考。

明确:故事开头——(盼)于勒,故事发展——(赞)于勒,故事高潮——(遇)于勒,故事结局——(躲)于勒。

展示PPT:

师:我们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人物的分析和情节的概括我们已经完成了,现在请找出课文中与“船”有关的环境描写的句子,看看它们分别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1:第20 段,“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面上驶向远处”。作用:渲染了海面的平静氛围,烘托出人物此时欢快的心情;为下文写偶遇于勒的情节做铺垫。

明确2:第48 段,“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作用:渲染海面的阴郁氛围,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推动了情节发展,暗示了文章主旨。(此处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由此看来,这条轮船的安排为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发展、环境的渲染提供了重要场地。莫泊桑以不动声色的描写,讽刺了人性的虚伪自私与社会的炎凉,同时也表达了对小人物的怜悯以及对真善美的呼唤。

课后作业:“我们”游玩回家不久后又收到于勒的一封信,想想,这封信中于勒会说些什么内容?

三、探析视角,呼唤人性

师: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于勒叔叔不善经营、从阔绰到贫穷,他宁愿在船上穷困潦倒,也不愿回到家乡再次拖累哥嫂,从中能看出他的忏悔、善良。那么,此时在船上的若瑟夫见到于勒叔叔主要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明确:“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注意第42 段对若瑟夫的心理描写:“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师:这三句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为什么要重复?

明确:重复表示强调,强调于勒与“我”、与“我的父亲”之间的血缘关系,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若瑟夫是个怎样的小孩?

预设:善良、有同情心。

明确:从若瑟夫对待于勒的态度,言语上称他为“先生”,行动上“给十个铜子的小费”,可以看出若瑟夫的善良、有同情心。在若瑟夫身上,我们看到了冷漠中的那束光,是这个社会净化人性丑恶、点亮生命希望的一线光芒!

师:善良纯真的若瑟夫对叔叔于勒充满了同情之心,那他是怎么看父母对待于勒的种种行为的呢?

明确:引导学生联系家境的拮据带给我们一家人的苦难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生活在那样环境里的若瑟夫虽然对父母不认于勒有一种不理解,但却能理解、体谅甚至同情父母。

师:我们看到莫泊桑笔下的若瑟夫纯真、美好、善良,看重亲情,能同情、体谅他人。但这样一个角色在课文中只有两句对话和一句心里话,为什么作者要以若瑟夫的视角进行叙事,而不是以菲利普夫妇或两位姐姐的视角呢?

明确:通过若瑟夫这个孩童形象与成人进行对比,“我”是一个小孩,成年的菲利普夫妇缺少的同情心在小孩子心中存在,这也是对现实人情世态的嘲讽;通过孩童的眼光能够真实地再现当时现实生活中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的辛酸。这样能清楚地表达出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小说更加真实,更具有现实价值。

可否选择其他叙述者呢?当然是可以的。《我的叔叔于勒》可以从菲利普夫妇、大姐、二姐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船长,甚至是二姐夫的角度来“看”。但成人世界充斥着利益与凉薄,这些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菲利普夫妇、船长等人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于勒,看到的只是金钱的多寡,看不到于勒的性格,没有办法看到真实的人性与真正的“人”。

师:我在读《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时发现,原来这部小说在选入教材时删了开头和结尾。它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是这样的:(开头)“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夫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结尾)“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想一想,作者莫泊桑为什么在开头和结尾时又采用了成人约瑟夫的视角?

明确:这应该是作者寄托在成人身上的一种希望,希望成年人也有孩子般的纯真善良。莫泊桑通过儿童的视角写这个故事,希望能保留儿童身上纯真的亲情之爱,并将这种爱上升到人性的高度,体现了一位现实主义作家的思考与理想。

【设计意图】在转换了教学视角之后,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主要通过变换文本叙事者这个角度,以此改变阅读者的身份,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在阅读中体验文本内涵。首先,让学生将于勒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来讲自己的故事。学生扮演于勒这个角色,体会到一种忏悔、一种有家不能回的辛酸。其次,要求学生将菲利普、菲利普的妻子克拉丽丝作为小说的叙事者来叙述故事,学生变换了角色之后,在讲述家庭故事中,体会了二人无奈又现实的性格,感悟了人的本性。经过人物转换,从不同角度、更多细节了解人物后,我们发现无论是菲利普夫妇还是于勒都有着所谓的“可恶”的一面,但也有着小人物辛酸可怜、善良无奈、让人同情的一面,以此写出了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下人与人之间异化的关系。最后,让大家一起以若瑟夫为故事的叙事者来讲了一个辛酸的故事,其间充满着对于勒的同情和对美好的向往,同时点出:这也就是作家莫泊桑的情感的寄托。作者希望远离虚伪,希望有亲情、有博爱,更希望有真情、有至高无上的爱,希望远离因金钱而异化了的人群,去看看那宽广自由的大海,乘着理想之舟去远航,去追寻人性中那束最真诚的光。

【作业布置】

重读莫泊桑的《项链》,对比分析,这两篇文章有何异同?

【总结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这一外国经典名篇历经多年的教学实践,其文本内涵已经被一代又一代语文教师分析得非常透彻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将重点放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上,而学生则机械地接受。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不应以过去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也不能盲目地将教材参考用书的内容填鸭式地灌给学生。学习这篇小说,人物性格的分析是教学重点。限于时代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但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却是有相似之处的。“我们的教学,只有从人性人手,陪伴学生去发现和积累人性常识,这才是生命的本道教育。”[3]“文学是对生命的一种评价形式,而回到生命、直面生命、珍视生命则是文学教育的一种天职、一种本义,更是文学教育的一种追求。”[4]因此,“变换身份”,引导学生用自我具备的思维品质去变换角色,用各自不同的身心修养去体验,领悟到的是不一样的认知和见解,收获的是不一样的观念与感悟。

此外,借助于补充材料与相关背景介绍,学生能够在文本阅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这样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了经典篇目的精神熏陶作用。经典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进一步让笔者意识到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应注意教学视角的传承与创新。“变换视角”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其养成学、思、写结合的阅读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从注重知识点到关注人文情怀,从工具性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分析阅读到体验阅读,语文教学视角将会越来越人文化。

注释:

[1]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5 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2 页。

[3]刘丹:《语文教育当回归本道》,《语文学习》,2017年第12 期,第70 页。

[4]詹艾斌等:《生命的拔节声响》,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25 页。

猜你喜欢
我的叔叔于勒瑟夫莫泊桑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优雅的秘密
优雅的秘密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库丘瑟夫:公益不只是捐钱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人物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再探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