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金金 曹天星
贫血是临床常见疾病,一般由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减少,达到正常范围以下而引发,患者血红蛋白含量、外周血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区间下限,患儿常表现出红细胞减少、溶血病、失血等,且伴有面色苍白、耳鸣、失昏等症状[1]。贫血病程一般较为漫长,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后期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2]。贫血患者运输二氧化碳和氧气能力下降,造成机体组织器官缺氧,可出现头晕、心悸等劳累性疾病[3]。贫血的类型有所不同,其治疗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治疗前需对患者贫血类型进行明确,故提高贫血类型的诊断准确性尤为重要[4]。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可能与化学药物遗传、放射线等因素相关,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细胞增生降低、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等,地中海贫血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主要由先天因素导致,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发育不良等[5]。血液检测具有准确、操作简单等优点,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儿各4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7岁,平均(4.96±0.52)岁,病程1~6个月,平均(3.49±0.41)个月;地中海贫血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2~6岁,平均(4.28±0.46)岁,病程1~7个月,平均(3.69±0.52)个月。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两组患儿均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②患儿均具有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症状;③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②其他类型贫血;③有先天性心脏病;④存在精神和意识障碍;⑤患有器官功能衰竭。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儿于采血前1天禁食禁水,于第2天清晨保持空腹状态,使用真空采血管抽取肘静脉血2ml,加入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甲的试管中混匀,离心后留取上清液,做好标记后送检验科进行血液检测。使用迈瑞BC-5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计数(RB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等,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并对两组患儿血液检测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血液检测指标水平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血液检测指标水平比较 再生障碍性贫血组Hb、RDW、MCHC、MCH水平低于地中海贫血组,RBC水平高于地中海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血液检测诊断价值比较 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血液检测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血液检测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Hb(g/L) RDW(%) MCV(fL) RBC(×1012/L) MCHC(g/L) MCH(pg)再生障碍性贫血组 41 85.15±8.07 17.12±2.22 69.19±6.09 3.44±0.31 256.13±16.12 22.21±2.11地中海贫血组 41 99.15±11.17 19.12±3.16 70.17±7.07 2.63±0.23 332.15±26.23 25.69±3.23 t 6.505 3.316 0.672 13.436 15.811 5.776 P 0.000 0.001 0.503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儿血液检测诊断价值比较(%)
对于人体来说,只有血液正常循环才可保证人体生命的延续,如造血系统发生异常,则可导致血液疾病的发生[6]。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有约30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每年由于贫血诱发的各类疾病而导致死亡的患者达千万以上[7]。如治疗不及时,长时间贫血可导致患者器官缺氧、功能退化,思维记忆功能出现障碍,表现为思维迟钝、头晕头痛、面色枯黄、疲劳乏力等,对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8]。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改变,许多儿童均存在挑食、偏食等现象,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贫血风险增加,不仅对儿童正常发育造成危害,还可能增加家庭负担。贫血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血液检测各项参数变化也不相同[9]。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感染、放射、化学药物和遗传因素存在相关,患儿常表现为出血症状,且常并发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变化是造血细胞减少、骨髓脂肪化[10]。
地中海贫血也称为海洋性贫血,一般在东南亚和地中海地区较为常见,我国地中海贫血患者主要分布在华南和西南地区[11]。地中海贫血多由于遗传因素导致,主要是由于血液在珠蛋白肽链生成过程中受到影响,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血红蛋白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合成缺乏或不足所导致的病理状态,促使红细胞体积发生变化,进而引发贫血。轻型地中海贫血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中度和重度地中海贫血会导致患者肝脾肿大、营养失调、身体乏力,且随着年龄增长,病情也会愈发严重[12]。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引起患儿出现溶血性贫血,使治疗难度增大。地中海贫血需要充分补充维生素E,并实施针对性治疗,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临床发现,血红蛋白电泳是鉴别和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常用方法,但操作较为复杂,需要时间较长,故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选择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血液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可用于临床血液疾病筛查,是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变化和形态分布而判断疾病和血液状况的检查,可明确有无贫血、感染及其他病理性疾病,对不同贫血类型进行准确鉴别[13]。红细胞作用是输送氧气,白细胞可反映机体感染情况,血小板则负责机体凝血功能。血小板平均体积是由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容除以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所得,是检验人体内巨核细胞增生的重要指标,贫血患者血小板数量大量减少,故对血小板平均体积进行评估可对致病原因进行诊断。RDW可反映人体内血小板计数体积的差异性,如血小板数量异常则可导致血液疾病的发生。血液检测可了解贫血患儿体内红细胞活动和分布情况,了解其活动度,使医师对于患儿状态与贫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和掌握,便于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再生障碍性贫血组Hb、RDW、MCHC、MCH水平低于地中海贫血组,RBC水平高于地中海贫血组,提示可通过分析不同血液指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进行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均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提示血液检验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此结果与王江峰等[14]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血液检测方式对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且对两种贫血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两种贫血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