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泽
(德州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抬头寺中学,山东 德州 253000)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创新是当前教育特别关注的事情。初中历史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灵活地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历史课堂中在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借助案例教学法能引导学生对于案例展开深度的分析与探索,进而引导学生掌握全面的历史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案例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并且选择具有较强说服力与客观性的案例,从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历史中的知识。梳理案例的内涵,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高质量历史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极为丰富,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历史教师应该结合历史课程标准统筹安排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训练,尽可能地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借助这种方法,就能够以历史教学中的案例作为具体的依据,并在课堂教学之中,注重对案例的讲解,从而提升学生对案例的了解与感悟,从而为学生学习历史案例明确具体的方向,这样就能够将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之中熟练应用,从而为学生们开展历史学习提供理论性与在实践性的借鉴。
例如,教师在执教“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角色扮演活动,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讲台上扮演邓世昌在致远舰上的场景,那么结合学生对情境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参加角色的表演,这样就能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之中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思维,从而有效地掌握历史学习内容。这是明确案例教学方向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积极倡导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选择具有探究性较强的案例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望,在思考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与思维导图进行结合,有效地将案例中以及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进行串联,让学生能实现系统化的历史学习。教师借助多种辅助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就能够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具体可以通过设置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融入历史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从而切实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一方面,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做好筛选和创新设计,借助教学微视频来将历史课堂内容转化为视频内容,通过直观视听来增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崭新教学主动力。比如,在“原始农耕”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播放一些河姆渡人以及半坡人的相关视频或是纪录片,借助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带入其中,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特征区别,借助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
另一方面,教师借助历史故事来优化课前导入环节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比如,在“敌后战场的抗战”的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一些本土的抗日遗址或抗日英雄出发,来鼓励学生进行分享其故事,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敌后战场的分布、作战特点以及为抗日做出的重大贡献,形成清晰的历史解释,并体会家乡人民的慷慨悲歌,增强家国情怀。
例如,教师在执教“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适当的引入丰富的历史史料,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展示与历史事件相关的视频与图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该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同时,能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在视频结束之后积极倡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思维导图设计活动,要求学生依据自身所了解到的相关内容开展思维导图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个人的思考与贞观之治及历史发展背景进行充分的结合,避免出现对教材或视频内容直接借鉴的状况发生。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团体,适当的将唐太宗与魏征的对话展开还原与编写。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对其展开充分的思考,并且人物形象个性化的理解,实现对知识记忆的加深。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情及其对台词的改编展开相应的分析,从侧面对于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展开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学生表现好的以及存在错位地方展开相应的点评,在这样之下学生对于历史的感知能力与探究能力能够得到逐步的提高。
教师应该将翻转课堂内涵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相结合,一是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微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视频进行预习,在此基础上通过预习任务的设计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并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来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侧重点,以此来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二是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着教学重难点进行讨论分享,通过这种思维的碰撞来提高学生看待问题的全面程度,从而拓宽学生的历史思维广度以及创新思维意识,有效地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师指导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颖观点并不能全盘否定,而是要与学生共同讨论探究来判断观点的科学性,借助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教师的信服程度,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
历史教师应该认识到探究性课堂开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以“探寻新航路”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依托《航海日记》《圣塔菲协定》等多种史料,引导学生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过程,依据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结合探究以让学生为哥伦布撰写墓志铭的方式书写自己对哥伦布的评价,有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实现课堂中历史的人和现实的人对话的效果。
历史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课外教学方式,做好课堂的补充环节,促进线上线下学习对接,为学生学科素养形成提供丰富动力支持。 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来优化作业布置的方式,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历史知识。一是针对性,既要保证作业内容的针对性,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来进行作业布置,以此来促使课后作业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除此之外,历史教师还应该尽可能地保证作业设计难度的针对性。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来设计阶梯型作业,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因为作业设计难度大而导致的作业抄袭现象严重的问题。二是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问答式以及理论式作业方式之外,教师还应该将探究式作业以及合作性作业引入到作业设计的过程当中,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如利用历史纪录片或是红色影片,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不但可以拉近教学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比如,在讲授《抗美援朝》前后,可鼓励学生观看电影《长津湖》,亲身感受抗美援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志愿军的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保家卫国、不畏牺牲的高尚品质。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充分发挥校外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如博物馆、图书馆、历史遗址遗迹等,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加深历史感知,提升学科素养。
新课程标准改革后更加强调历史教师需要对于教学观念开展创新。因此,教师在借助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的历史探究与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例如,教师在开展有关“明朝君权的加强”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思考朱元璋在设立丞相之后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在丞相制度废除之后,积极引导学生想象朱元璋在此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在想象过程中要求学生有理有据的依据相关历史史料获得相应的发展结论。当学生在进行想象与思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并且减少个人色彩的加入。当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一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对于本组讨论结果展开分享。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学生在发言过程中也能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这种具有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更加贴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迎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能从多种角度对历史事件展开思考,树立自身个性化的理解,有效实现历史知识的内化。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在案例的选择上,十分注意,具体而言,作为教师,需要围绕学生对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活动的理解与感悟,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这样就能够为历史学习提供需要的素材。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
一方面,历史教师需要把握学生对历史案例的理解层次,另一方面需要把握历史教学的整体框架,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框架意识,借助这种方式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切实保证了历史教学的科学程度,强化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来引导学生搭建思维导图,同时还可以从不同层面出发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比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政治制度层面出发来构建思维导图,从而帮助学生切实理解我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变迁史,借助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历史思维,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有效的保证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即时、准确的评价对于保证高质量学习十分有必要。教师需要为学生们制定并设计学习任务单,在学习任务单之中,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历史教学中的基本案例,另一方面也需要让学生在案例学习之后,明确自己的学习情况,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们明确自己在历史课堂的学习环节之中的表现,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从“教学评一体化”中反观自己的学习情况,长此以往,就能够让学生们形成自己对历史案例的看法,从而深化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对历史案例的理解与感悟。
在众多的学科之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一直备受瞩目,那么作为历史教师,需要将案例教学融入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核心素养作为历史学习中必备能力,我们需要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理解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求学生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是人认识事物的高级阶段,人们从事物的表面出发;其次,学生们根据事物的外观特点或者运行方式,对其规律性的特点进行总结,这就是核心素养的过程。在学生们应用核心素养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需要重点关注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给予关注,采用更为高效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就能够逐渐提升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与认识的层次和水平。综上所述,本文从明确案例教学方向、加强教学方式多样化、所选案例需要符合课程标准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期望能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