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璨
常常听人说:“第一次为人父母,多关照多理解”,这句话不仅反映出人们对父母这个“职业”的认识在不断调整,也道出了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担忧、困惑与迷茫。从最初能吃饱穿暖到现在望子成龙,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在日益增长,于是市面上科学育儿、高质量孩子养成记等方面的书籍层出不穷,并深受众多父母青睐,可见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无论阅读多少书、掌握多少方法,有几句话你若能学懂、弄通、落实,也能事半功倍。
古语讲:“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就是告诉大家,夫妇是一切人伦关系之始,是第一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家庭有了小孩后,父母的关注点、注意力全是孩子,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一切。事实上,作为父母必须明白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中的第一关系。研究发现,如果夫妻关系不和谐,孩子会产生焦虑、恐惧、遗弃、自卑、猜疑、报复、两难等心理,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因为,一旦父母之间存在持续难以化解的矛盾与冲突,孩子可能会主动或被动地加入父母的冲突之中,与其中一方结盟以抗衡另一方,无论是死心塌地的结盟,还是策略性的结盟对孩子内心伤害都是巨大的;还可能会丢失自己的童心和天真,变得乖巧与成熟,以幼小的躯体担负在心理上看护父母的功能,守护和照看父母冲突中受伤和退让的一方;甚者可能不堪父母的冲突,变成一个“问题小孩”,荒废学业、惹是生非。所以夫妻关系的和睦与否直接决定孩子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的建立,而孩子是否成长在一个温馨、充满爱的环境,又决定了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
古语讲:“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些均是强调遗传与环境的重要影响。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孩子的说话方式、处事态度,简直跟父母如出一辙,原因除了遗传因素,最重要的是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模仿是他们最主要、最直接的学习方式,最初表现为模仿大人的一切行为。比如男孩会模仿爸爸刮胡子的样子,女孩会模仿妈妈化妆的样子,甚至会把口红涂满一脸。孩子从行为模仿开始,慢慢会发展为语言模仿,比如大人说一句,孩子会重复一句,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可能不会简单粗暴地重复动作或者语言,但父母的言行举止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认知风格、交往方式等各个方面。
所以作为父母必须明白,想要孩子品德好、习惯好、学习好,首先需要以身作则,自己做好。有的父母一边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打游戏,一边要求孩子去看书去学习;一边乱扔垃圾乱吐痰,一边要求孩子爱清洁守文明……最后孩子一定不会变好,而是有样学样,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有一句话非常火:“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研究发现,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错误地表达爱以及父母与子女角色倒置等都可能给个体带来心理创伤,长大后如果创伤未被疗愈,将直接影响到个体的人生观、婚姻观、育儿观。在婚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因为自己的父亲时常家暴可能会陷入两种极端,一种是致力于找到一个爱动手的人或者在相处中会咄咄逼人直至另一半动手,另一种会极其担忧找到爱动手的,哪怕是争吵中对方声音大了些都可能受不了,最后对另一半、对婚姻失望。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还会发现,有的人可能由于从小父母对自己特别苛刻、严厉,经常被罚被骂被打,以至于会习惯性地将父母那一套照搬照抄地去对待自己的孩子,认为这样做培养出来最差也就跟自己一样,细思细数生活中这些情况比比皆是。原生家庭在心理治疗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指标,如果对父母有埋怨与执念,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也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家庭关系。所以作为父母必须要明白,合理应对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学习科学育儿理念,才有可能处理好你与另一半、与孩子的关系。
古语常讲:“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出门在外,做父母的心里牵挂是非常正常的。然而近几年,每到新生开学期间,我们都会在网上看到许多家长各显神通,就为了多看看孩子;还有家长流泪满面,充满不舍与担忧久久不愿离去。这种现象在网上引发关于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积极讨论。实际上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孩子能够较好地融入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家长的心理成长。孩子去上学如果又哭又闹,家长会不知所措,特别苦恼,可当孩子高高兴兴去上学,有的家长又会产生莫名的失落感,觉得孩子是不是不需要自己。正是由于現在的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大量的爱与关注,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寄托与希望,导致越来越多的父母对孩子有分离焦虑,这种焦虑使父母做不到与孩子适度分离,反而很享受这种依恋的感觉,为孩子离不开自己沾沾自喜,以至于有的孩子心智化发展固着于早年时期。
大量事实证明,为孩子包办一切,掌控孩子的一生,最终只会使孩子失去自我。作为父母必须明白孩子终究要独自面对、独立成长,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学会放手,不仅有助于自我成长,还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